第一百二十五章 普澄禅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偷太岁!
李丹离开少林寺,一路向南进发,不久来到金陵。这是他第2次来到此地,其繁华虽然比不上长安,却也是商铺林立,人员密集,其中多的是风姿绰约的美女。他不禁有些心痒痒的,想去青楼逛一逛,但摸一摸身上银两也不多,只有区区30多两,他只好放弃,在龙凤客栈下榻。刚在一张酒桌旁坐下,一位20多岁的书生给他行礼,并问道:
“可否与兄台一起坐下用餐,此店已没有空桌了。”
“ok!”
“什么?”
“好啊,我正愁没人陪我喝酒呢。”
两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原来此人名叫陈子昂,此来金陵是投奔舅父,虽然离舅舅家已不到十里,但他旅途劳顿,风尘仆仆,所以想歇息一晚,洗去风尘,换上干净衣裳,次日再去舅父家。
“你到舅舅家,不仅是为投亲吧,是否还有什么大喜事?”
“兄台猜对了,因父母亡故,我此番来是为了与表妹成亲的。我们早就定下了娃娃亲,但如今我家道衰落,舅舅则家业兴隆,生意兴旺,未免夜长梦多。我就斗胆前来投亲,但愿舅舅不会嫌弃,只是——”
“有点悬乎,纵然你表妹对你一往情深,但舅舅、舅母不同意,你们也是枉然。不知你除了婚约以外,还有什么可以讨好舅父的?”
“兄台又猜对了,我此番前来带了一件祖传宝物,可作为聘礼献给舅舅,但愿他能喜欢。”
李丹低声道:“可否让我见识一下这宝物,我别无他意。”
陈子昂笑盈盈的答应了,于是来到李丹房中,他打开行囊,取出一本线装书名为《梅花宝鉴》。
李丹问:“这是一本什么书?里面有什么珍贵内容?”
“兄台可翻阅前几页。这是一本医书,主人名为梅花庵主,原是北齐的一位名医,里面收藏了他整理的155个疑难症药方。虽然不能药到病除,但疗效也是极为显着。我舅舅家经营的正是医馆和药材生意,有了这本书,再加上舅舅的非凡医术,定能医治数万病人,也能威名大振,财源滚滚。
李丹一面看一面赞道:“果然是一本奇书,不但论述精到,语言精美,结构精巧,还有这155个良方,可谓稀释珍宝。不过我提醒你,不要冒冒失失的就将这本奇书献给舅舅。你还要先探探他的口风,说说你的难处,如果他很是冷淡,对你爱搭不理,你就不必求他了。求人不如求己,你不妨从我这借300两银子开一个医馆,有了这本宝书,成家立业不成问题。”
陈子昂摇头道:“兄台说笑了,我对医术一窍不通,如何能开设医馆?”
“这有何难。你可以学勾践卧薪尝胆,先在舅舅医馆中打工,偷学医术,过了三五年就可以自立门户,与舅舅抗衡了。”
“这更是痴人说梦了,他若不肯教我,偷学岂能成功?”
“嗯,你果然不是书呆子。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妙计,你在舅舅家住了三五日之后再跟他提婚事,并说如果他应允,你有稀世奇珍可献给他。他必定要问有什么奇珍,你再不慌不忙的说出你有一本名为《梅花宝鉴》的医书,此为孤本,对他的医术大有助益,说不定他还可因此成为当世名医,名垂青史。如此步步为营,不怕你舅舅不把表妹许给你。”
“嗯,这个法子好,可见兄台真是正人君子,又是小诸葛,此计甚是管用,可解我燃眉之急。”
当晚陈子昂住在李丹隔壁,他早早就睡下了,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不料一伙贼人偷偷摸进了他的卧室。这伙人只有三个,一个在外望风,两个下手去偷。不出几分钟就发现了宝物所在。原来他将包袱放在枕头底下,医书就在包袱里面。为首的窃贼小心翼翼的摸他的枕头下面,欲将包袱偷走。这家伙见他头枕在枕头上不动分毫,于是对着他的脸喷了两口迷魂香,他当即被迷倒,任凭这窃贼将包袱偷去。
这两人刚从窗户跳出去,恰好店小二去茅房接手,一见情况不对,连忙大呼:
“有贼!捉贼呀,捉贼呀!”
李丹从梦中惊醒,顾不得穿衣服,一翻身从床上跳下,取下玉龙宝剑去追。追了足足有二三里才追上,此时已是城外。窃贼同伙正在此地接应,加起来共有七八人,但李丹有玉龙宝剑在手,毫不畏惧。玉龙剑法还来不及完全展开,已刺伤了三位贼人,砍倒了两位。为首的贼人见情况不妙,连忙拔腿就溜。李丹腾空一跃,飞起一脚,将他踢翻在地,夺下包袱,打开一看,正是那本《梅花宝鉴》。他也不管除恶务尽,只是从贼人身上搜出打火石,点燃火一看确认是《梅花宝鉴》无疑,这才离开现场。
这一伙贼人除了一位逃脱外,其他7人都受了伤,被金陵城的捕快拿下。
回到龙凤客栈,陈子昂还未醒来。李丹知道他肯定中了迷药,当即用一枚独制的还魂丹喂入他口中,过了三五分钟,他终于悠悠醒转。李丹告诉他,他被贼人算计了,但宝物已被他追回。
陈子昂拜倒在地说:“多谢兄台相救,你可算是救了我一命,没有此书,说不定我只能一辈子寄人篱下,甚至沦为乞丐啊!大恩不言谢,日后你到金陵仁和堂找我,我定当以恩公相待。”
在金陵待了四五日,李丹又乘船来到南海观音的道场普陀山。游了法雨寺、惠济寺,已是第3日,他又来到香火最旺的普济寺。此时他身上只剩下30辆银子,要想捐一大笔香火钱也不可能。但他知道佛门圣地,钱财香火并不重要,重要是礼佛敬佛的真心。面对慈爱的佛光闪闪的南海观音,他一连拜了九拜,最后在心里许愿:但愿冲儿早日归来与我共享荣华富贵,不!浪迹天涯,行侠仗义。
拜了南海观音,他又捐了一两银子的香火,虽然只是一两银子,但在众多香客中也是格外显眼,他问知客僧,方丈普澄禅师,此刻可有空?
“不巧得很,方丈此刻正在参禅,施主可稍候片刻,如无必要,还请不要打扰。”
“那我就等两个时辰吧。”
李丹在普济寺闲庭信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园中,有翠竹,有梅花,有兰花,甚至还有牡丹。此时正是腊月,腊梅开的正艳,他正在赏梅,忽听的一声轻快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回头一看却是一位高僧。他脱口而出:“失礼了,不知你是否方丈普澄大师?”
高僧点点头含笑道:“是不是方丈不打紧,这里有的是一位参禅的老和尚。”
“大师说笑了!我乃李丹,与普慧禅师有一面之缘,且曾聆听他的教诲,今日慕名前来,也为礼佛参禅,我有三问,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你从何方来?去往何方?”大师一出口就是禅语,他也是试探李丹是否有慧根。
“我从西方来,去往光明大世界西方,不知可否?”
“可以不可以。您所去的西方是光明大世界,也是极乐彼岸世界,只要佛性不灭,慧根尚在,就有可能到达彼岸。说不可以,是因为由此去西方光明大世界,要跨越重重障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到达彼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大师语出惊人,如当头棒喝,已入菩萨之境。
“妙哉妙哉,我有一问,大师是普慧的师兄,那日我在大雁塔礼佛花了五百两银子,而今日只花了一两纹银,这有何区别?难道说长安要好过普陀山,普慧要高于师兄?”
李丹也不是凡夫俗子,此问看似简朴,实则蕴含丰富哲理与禅意。不同境界的人,回答截然不同。
“非也!当日你在长安可能有数万两身价,而今日在普陀山里只有数十两银子,你连回到长安的盘缠都不够了,能捐出一两银子已经很慷慨了,何言师兄不如师弟?况且人心如大海波涛,说变就变,此一时彼一时也,您礼佛的真心却没有变,我有何懊恼?”
“嗯,我还有一问,大师乃世外高僧,为何院中要养这么多花卉?这是用来观赏的还是用来看破红尘的,或者用来排解寂寞的?而且梅兰竹菊与佛门净地是适宜的,你为何还要养象征富贵的牡丹花?”
此问更妙,与佛祖拈花微笑颇有渊源,但大师却连佛祖这一掌故提都未提。他的参悟更像是现代哲学家和人生导师。
“花乃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它象征着美,我参的是真善美,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光有慧根,善根还远远不够,美是关键。我作为佛门弟子,实乃佛祖种下的一株花儿,看着这些花儿,我有时就灵光一闪,化作了佛祖座旁的一朵花儿。至于牡丹,它在俗世是象征富贵,但我还未参透富贵与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影响力,所以我需要多多关照它,期待灵光一闪。”
“嗯,还有一问,一个男人,如果有足够的本事获得众多美女的芳心,不是普通的男欢女爱,而是心有灵犀,情有独钟的爱情,他为何要拒绝其他美女,将自己的命运与妻子捆绑在一起?”
这一问尤其淳朴、接地气,如能参透,即有返璞归真、顿悟成佛之妙,后来的唐僧玄奘即是例证。
“情有独钟也好,一往情深也好,只要你不是抱着占有美女、享受美色的心态来与她相处相爱,一夫一妻,一夫二妻,甚至三妻四妾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随缘又追随内心的本真,不要强求,机缘未到,强迫自己执着于某一女子或妻子的爱,也不现实。”
“我还有一问,请问——”
“打住!李施主前来本来只有三问,到现在却有第四问,是不是画蛇添足了?你本有慧根,悟性极高,有些问题不必强求别人的答案,眼下你不必要详加讨论,更需要潜心修行。”
“修行?哪里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所在?我可否在宝刹修行三个月?我愿再捐十两银子,因为还要赶回长安与妻子团聚。”
“好的!渡人不如渡己,但若能渡一有缘人,也是我一大功德,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