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存亡之秋 > 第十一章 五道伐蜀斩先锋

第十一章 五道伐蜀斩先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存亡之秋!

曹魏景元四年,季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八月下旬。

曹魏京师洛阳的诏书到达陇西狄道城,征西将军邓艾、将军邓忠、司马师纂等将军接诏。

之后,邓艾将诏书放于案几,邓忠走到邓艾身旁,道:“父亲,朝廷诏令我军立即南下沓中,你看如何是好?”

邓艾未有思索,即对众将道:“天子下诏,要求我军进攻甘松、沓中,擒拿贼首姜维。我现在发布作战命令,金城太守杨欣!”

杨欣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你率本部人马,进攻甘松!”

杨欣道:“诺!”

邓艾道:“陇西太守牵弘!”

牵弘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你率本部人马,进攻沓中前部!”

牵弘道:“诺!”

邓艾道:“天水太守王颀!”

王颀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你率本部人马,绕过前部,直接进攻沓中本营!”

王颀道:“诺!”

邓艾道:“我军从三面进攻蜀军,定要击败蜀军,活捉姜维!”

诸将道:“遵命!”

于是西路军方面,邓艾没有犹豫,立即下达作战命令。

同一时刻,祁山堡。

雍州刺史诸葛绪放下诏书,对庞会道:“朝廷命令我军自祁山向武街、高楼,占据阴平桥头,切断姜维后路,再配合邓将军围歼姜维。”

庞会道:“邓将军是否已发起进攻?”

诸葛绪走到城楼上,望着狄道城方向,道:“邓将军接诏,必然会进攻。”

庞会也看着远处,道:“既然如此,我军应该立即出发!”

诸葛绪道:“马上召集南安、广魏、安定、武都与阴平各太守、诸将,我将下达作战命令。”

庞会道:“诺!”

于是中路军方面,诸葛绪也决定马上出兵。

长安方面。

此时站在点将台上的钟会,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看着台下将士,钟会对养子钟邕道:“儿啊,你可知我现在要做出怎样的决定?”

钟邕出列,道:“父亲,不,钟将军,钟将军是天下第一人才,励志成为英雄,而现在站在这里,自然是要做出伐蜀之决定,从而完成英雄的事迹。”

钟会浅笑道:“没错,我是要决定伐蜀,但并非是逞英雄。自汉末以来,天下分裂已久,百姓期盼一统,这个重任经历几代人却未能如愿。如今重任落在你父亲肩上,那么现在,你父亲就一定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天下百姓所托。如今率师出征,必然要实现华夏一统之千秋大业,使国家更为强盛,为百姓带来安宁与幸福。”

钟邕道:“钟邕明白了,我誓死追随钟将军,随将军一道完成大业,一统华夏。”

钟会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

钟邕归位后,钟会对杜预道:“杜长史,邓艾将军与诸葛绪将军有新消息否?”

杜预道:“钟将军,按预定计划,今日便是邓、诸葛二位将军南下之日。”

钟会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关中主力也应该有所行动了。”钟会即看着台下,抽出利剑,提高嗓门道:“众将士,建立功业的时候到了!天子下诏,命令我军南下伐蜀,请全军将士,拿出报国之热情,与本将军一道,奋勇杀敌!”于是向前挥动宝剑。

台下全军皆道:“奋勇杀敌!奋勇杀敌!”

平静下来后,钟会道:“我将率军走骆谷道南下,敢问哪位将军愿做先锋,为全军开路!”

只见许仪出列,道:“将军,末将愿意!”

一看是许仪,钟会道:“许将军,先锋不是容易事,你能胜任吗?”

许仪道:“有何不可!家父乃虎将,在武皇帝时便为先锋,他的儿子同样是虎将,便可在钟元帅伐蜀时为先锋!”

钟会道:“果然是虎将之后,那若你不能完成使命又如何?”

许仪道:“若末将有辱使命,元帅可治末将之罪!”

钟会道:“好!我现在命你为全军先锋,率一军先行,开山修路,遇水搭桥,击破蜀兵,为全军抢占汉中南口!”

许仪道:“许仪领命!”

钟会道:“参军羊琇!”

羊琇出列,道:“末将在!”

钟会道:“你马上派人去魏兴郡,命令魏兴太守刘钦,率一军由子午道立即西进,为全军抢占子午道南口,并做好准备与主力会师。”

羊琇道:“诺!”

钟会道:“将军李辅!”

李辅出列道:“末将在!”

钟会道:“你率本部,走褒斜道,抢占南口之褒谷口。”

李辅道:“遵命!”

钟会道:“军司卫瓘!”

卫瓘出列道:“末将在!”

钟会道:“你部随李辅将军同走褒斜道!”

卫瓘道:“诺!”

钟会注视全军将士,挥手道:“全军出发!”

于是东路军方面,钟会指挥十几万大军,由骆谷道、子午道和褒斜道三道出兵。加上西路军邓艾部由狄道南下沓中,中路军诸葛绪部由祁山道南下阴平桥头,曹魏约二十万大军共五道同时伐蜀,魏与蜀之全面战争,正式爆发!

季汉方面。

曹魏正式出兵的军情,不断传向汉中。

此时汉中地区的汉军人数约两万,而援军却迟迟未来。

汉中诸将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敌。

此时,阳安关口关中都督府。

关中都督傅佥看着地图,道:“根据军情,敌将钟会率关中军走褒斜与骆谷二道南下汉中,另外敌将刘钦,从荆州方向走子午道西上,可谓三路大军进犯汉中。”

汉城护军蒋斌道:“如今汉中全军不过两万,又分散在诸城,而敌人人数超过十万,敌众我寡,形势对我非常不利。”

傅佥道:“我马上派人前往沓中,请大将军立即回师。且再派人到成都,催促朝廷尽快出兵援助。”

乐城监军王含道:“只怕远水不救近火。无论大将军还是朝廷援军,在一个月内都无法赶到汉中,而敌先锋此时已逼近秦岭,十日内便将踏进我国国土。这样的情况,我汉中军必须马上做出迎敌准备,且抵挡敌军一至二个月,才能迎来转机。”

傅佥道:“大将军之前已有部署,若敌来犯,收缩兵力,敛兵聚谷,使敌无法占据平地,所以我军需坚守各自城关,以此抵御敌军。”

黄金围督柳隐道:“当敌军攻关不克,又得不到粮草补给,千里县粮,便会疲乏。等援军到来,敌人稍退之际,我军再全线出击,便能破十万之敌。”

傅佥道:“现在依照大将军部署,诸将赴各城关,全力对抗魏军。”

会议完毕,汉中诸将军即刻返回各自城关、要道,做好应敌准备。

魏国西路军方面,邓艾离开狄道南下的第一个夜晚。

夜里邓艾做梦,梦见自己登上高山,望着汉中,忽见脚下迸出泉水,水势上涌,越发危险。于是被惊醒,浑身汗流,便坐起思考,他知殄虏护军爰邵通晓《周易》,于是叫来。

邓艾将梦境告知爰邵,请解其梦。爰邵道:“按照《易经》的卦理,山上有水为《蹇》卦。《蹇》之卦理道:‘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则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其意思是,将军这次伐蜀必能成功,但恐怕将军你本人不会回来了。”

邓艾听解梦之论,颇为不乐,便让爰邵离开,自己则坐在床边,陷入深思,直至天明。

邓艾南下的消息,很快传到沓中。

姜维命令沓中将士严阵以待,准备和邓艾大干一场,而此次相遇,便是姜维与邓艾的第六次交锋。

数日后,汉中关中都督府的军情告急文书,传到成都。

见魏军真的来了,刘禅火冒三丈,严厉批判黄皓,于是立即召集百官,商讨对策。

成都朝堂,众臣前来。

刘禅急道:“诸位爱卿,今日收到汉中军情,魏贼向我国用兵,而大将军远在沓中,此时该如何应敌?”

见皇帝着急,诸葛瞻出列,道:“陛下勿急,如此大事,为何只收到汉中军情,未收到大将军的军情,难道大将军不知此事?”

见诸葛瞻这么说,刘禅又严厉盯着黄皓,道:“大将军早已上表,可惜让这黄皓给耽误了。”

黄皓一听,赶紧求饶,刘禅挥了挥手,示意让他站一边去。

董厥出列,道:“陛下,那大将军怎么说?”

刘禅想了想,道:“大将军说让廖化将军、张翼将军,分别率一军至阴平桥头、阳安关口,防备魏贼来犯。”

董厥道:“臣斗胆建议,立即采纳大将军之意,遣廖、张二位将军前去拒敌。另外老臣董厥也愿随张将军一同前往阳安关口。”

张翼出列,道:“陛下,张翼愿意前往。”

见二人这么说,刘禅道:“好,董爱卿、张爱卿,汝二位马上赴军营各提一军,整军完毕,即可出发!”

董厥、张翼二人道:“遵命!”

刘禅看着诸葛瞻,道:“廖老将军此时在蜀北,汝马上派人通知,命廖老将军率本部人马前往阴平桥头,接应大将军。”

诸葛瞻道:“遵命!”

当把增援事务安排之后,樊建出列,道:“陛下,臣认为,还有一事需要马上去办。”

刘禅道:“樊爱卿请讲。”

樊建道:“吴国是我国盟友,魏来攻我,吴不会作壁上观,唇亡齿寒之道理还是懂的。臣认为应该马上拍使者前往吴国,让吴国出兵攻打寿春、襄阳,以此牵制,从而减轻前线火急。”

刘禅道:“好,卿马上选派使者,前往吴国。”

樊建道:“遵命!”

樊建欲退,刘禅喊道:“樊爱卿。”樊建留步,刘禅接着道:“吾听说大灾大难降临之际,国家需要从上而下之洗心革面,这样才能转危为安。”

樊建疑惑,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刘禅道:“国家改元,大赦天下。”

百官一听这事,纷纷议论起来,皆感到突然。

刘禅接着道:“樊爱卿,卿认为如何?”

见皇帝表情严峻,神情渴望,樊建只好道:“臣赞同陛下之言。”

刘禅道:“那卿想想,我国改换什么年号为好。”

樊建道:“臣不擅长此事,陛下可询问百官?”

刘禅看到张峻,道:“张太常!”

太常张峻出列,道:“陛下,臣在!”

刘禅道:“卿与百官替吾想想,换什么年号合适?”

张峻道:“遵命。”于是张峻与别驾汝超等人进行商议,之后,张峻道:“陛下,年号有了。”

刘禅道:“快快说来!”

张峻道:“可改元炎兴。炎,火也,意为升腾。兴,起也,意为成功。炎兴即意为汉国如火般猛烈,必会完成复兴。”

刘禅惊喜念道:“炎兴、炎兴。”又见旁边黄皓频频点头,于是道:“好,就叫炎兴,吾即刻下诏,改元炎兴,大赦天下!”

于是今日,皇帝刘禅在朝堂上忙活半日,办妥了增援前线、联络吴国、更改国号、大赦天下等事务。

此时,邓艾西路军与姜维军正式开战。

金城太守杨欣进攻甘松,与守卫这里的汉将赵广作战。

陇西太守牵弘进攻沓中前沿阵营,与守卫这里的汉将裴越交锋。

天水太守王颀绕开前沿,直接攻击沓中本营,与本营守将来忠对抗。

此时沓中大营中军营帐。

李密对姜维道:“邓艾对我军发动全面进攻,今日即与赵广、裴越、来忠等部交战。”

姜维道:“邓艾的兵力与我军相当,却敢主动攻我,这点出乎我的意料。他拿什么击败我,我只要坚守营地,拒绝野战,他就是攻我一、二个月,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李密道:“这就是问题所在。邓艾从去年至今,与我军对峙近一年,而此时突然进攻,非常反常,难道另有隐情。”

姜维道:“你的意思是,是司马昭强令他进兵。”

李密道:“很有可能。”

姜维想了想,道:“若真如此,那邓艾的进兵便是司马昭为了缠住我军的手段,司马昭一定另有所图,或许此时正派更多军队向我攻来,或直接进攻汉中。”

李密道:“毕竟司马昭命令钟会治军长安,在两国边界集结约二十万人。”

姜维气愤地拍案道:“春季我上表,请陛下派廖化、张翼二位将军增援前线,为何迟迟不来?”

李密道:“军情全被黄皓掌控,而黄皓与大将军一直有隙,或许是他刻意隐瞒使朝中无人知晓。”

姜维更怒道:“小人黄皓,终误国也!我恨自己手软未早日除掉,以造成如今之被动局面。若真如你言,二十万敌军分多路南下,那情况就危机了!”

李密道:“大将军,现在应该怎么办?”

姜维又想了想,道:“我军必须立即做出调整。”

李密道:“如何调整?”

姜维道:“一,你多派探马了解钟会动静,且催促成都增援前线,让廖化、张翼二位将军火速率军到达阴平桥头与阳安关口。二、命令刘林将军坚守强川口,这是我军走阴平道回师汉中的必经之路。三、命令全军,坚守营地,且等待命令,随时准备撤军汉中。”

李密道:“诺!我马上去办!”李密道后便离开。

同一时刻,诸葛绪中路军向南进军,路上遭遇汉国建威围城、武都下辩城等汉军据点之顽强抵抗。

钟会东路军,十几万人正由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三道入汉中。而三道之南口,汉军筑有三座围城,即石门、兴势、黄金,这三城便是挡在钟会大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许仪作为开路先锋,在骆谷道最前方为大军造桥修路。他一路上并未遇到任何汉军阻击,但因山道崎岖,其开路速度显得较慢。

钟会本人在后军,此时到达沈岭之巅。他停下马来,目视前方,只见山峦叠嶂,云雾缭绕,道路狭窄,难测危机,于是叫来杜预,道:“我军从骆谷道北口至南口,走出这山谷,需要多少时日?”

杜预看着前方,道:“前方路况不明,快则十日,慢或一月。”

钟会不满道:“一月也太慢了,你派人前去传话先锋许仪,要求加快修路,最迟十五日内,大军必须走出山谷。”

杜预道:“诺!”

这时有军情传来,参军羊琇拿到过目后,激动道:“将军,邓将军已与姜维开战。”

钟会拿到军情一看,快意道:“太好了!邓将军与姜维在沓中交战,使姜维无法脱身,那我军拿下汉中便为期不远了。诸葛绪将军是否有消息?”

羊琇道:“诸葛将军在前往阴平桥头的路上,还未发来军情。”

钟会道:“你马上派人催促,让诸葛将军尽快到达阴平桥头,彻底切段姜维归路。”

羊琇道:“诺!”

钟会对旁边将士道:“全军加快进军,加快进军!”

又一日,钟会后军全部进入骆谷道。

可刚进入道中,行军速度便慢了下来。

钟会对杜预不满道:“昨日已派人催促许仪,为何行军之速又如此缓慢?”

杜预道:“山道不平,道路艰险,或许先锋遇到了些困难。”

钟会道:“困难,可有蜀军阻挡?”

杜预道:“目前未有交战军情。”

钟会道:“这就怪了,许仪是否是害怕蜀军偷袭而不敢加快开路?”

杜预道:“将军息怒,我马上派人再催促许仪。”

钟会道:“行,诸位与我一同前往中军一看。”

于是钟会带着杜预等人,离开后军,去往中军。

新一日,钟会等人到了中军,又行至一座桥,刚走至桥中央,只见桥面忽然裂开,钟会所骑战马陷入其中,马受惊狂啸,钟会差点摔下,而桥下是百丈深渊,如陷落渊中,后果可想而知。

钟会精神恐惧,不能下马,于是被众将扶下,又见桥下深渊,冷汗直流。

杜预安慰道:“将军,将军,你没事吧。”

钟会离开桥面,坐在一偏僻处,缓和一阵,道:“你,派人把许仪给我叫来!”

杜预不解,道:“这?”

钟会严厉道:“没听到命令吗,把许仪给我叫来!”

杜预只好道:“遵命。”

许久,许仪赶回中军,见到钟会,道:“将军!”

钟会怒视他,道:“我身后那桥,是你修的吗?”

许仪朝那边看了眼,道:“是的,是末将派人修的。”

钟会道:“你是怎么修桥的,我差点连人带马陷下去!”

许仪惊讶,看了一眼旁边杜预,道:“不会吧,或许只是一个意外。”

钟会见许仪如此态度,道:“放肆!山道不仅修得又差又慢,还敢跟我作对,来人,拖下去斩了!”

见钟会要杀自己,许仪赶紧跪下求饶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末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杜预见况立即劝道:“将军息怒,许仪修路不当,使将军受惊,可责罚而不可杀。”

羊琇道:“将军,许仪是武卫将军的后人,其父有功于王室,不能杀啊!”

见二人求情,钟会道:“是许仪自己提出做先锋,又提出若不称职,可治其罪。如今这山道这般不堪,使元帅差点陷入深渊,我不知前方有多少将士因道路差劣而折损,若这种情况不加制止,元凶不能严办,将来谁还能严守军令,谁还能勇敢杀敌。我意已决,谁也不能求饶,把许仪拖下去,斩首示众!”

钟邕欲言,钟会却让他止住。

于是众人无法再求情,许仪再喊冤也无济于事,即被斩首。

见许仪首级被扔到一边,众将士无不震惊、害怕。

杜预道:“将军,两军交战,自斩先锋,士气已不利于我军,还望将军息怒。”

于是杜预、羊琇、邓殷、向雄、钟邕等人拜向钟会,请求息怒。

钟会见许仪首级,又见众人请愿,他不知自己是否错杀许仪,但为了严格军令,他不得不杀鸡儆猴。

钟会叹了口气,道:“此事只针对许仪一人,我保证不再轻易杀人。众将请起吧。”

众将起身后,钟会对杜预道:“传达军令,以镇西护军胡烈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杜预道:“诺!”

钟会随之上马,继续行军!

李辅及偏师此时走在褒斜道。

李辅作为偏师,因为兵少将寡,所以没有贸然进军,他在白天行军,晚上便停止,至第二日黎明又继续行军。他走此道非常顺利,很快接近南口,因为汉军已经撤防,于是李辅轻松占领石门围城。

魏兴刘钦军走在子午道,他一路未遇汉军阻拦,顺利走出子午道南口,到达黄金围城,因为柳隐在黄金坚守,刘钦进攻不克,于是撤出战斗,顺子午道继续向西,至骆谷道南口的兴势围城,因汉军撤防,于是刘钦占领兴势及子午道南口通道,但未占领黄金。

于是秦岭三道南口、汉中北部的三座围城,除黄金外,石门、兴势皆被魏军占领。

数日后,钟会走出骆谷道,到达兴势,与在那里等候的刘钦汇合,而李辅也从石门赶来,于是三道大军在汉中胜利会师。

钟会大军到达汉中,可谓有惊无险。但因行军过于顺利,使钟会内心感到不安。于是到达兴势当日,他即在城中召集众将开会。

而此时汉中地区,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包括阳安关口、汉城、乐城、黄金等依然掌握在汉军手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钟会将做出怎样的军事部署,魏军是否能占领汉中,又是否能打开汉中入蜀通道,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汉中危殆两驰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