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傲仕三国 > 第311章 书僮邓艾

第311章 书僮邓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傲仕三国!

这只队伍如今滞留山头,秘密集合,已去往了后山另外一处小型演武场上,集合操训。

若非郭里身上仍负有内外诸伤,他必然要亲临前往,事事小心遵嘱。

不过这时他被迫留于后院主舍之内,休憩疗养,此项任务,便及只得先行指派予公孙汜了。

范春本想接揽而下,但她实不愿再独自面对公孙汜,唯恐对方再施毒计,胁迫于她,是以她虽极不情愿,但如今方留在郭里身侧,才算自保之法。

夜半三更,愁云依旧如墨如黛,笼盖苍穹,天际星杳,一片暗沉之下,雪花依旧簌簌落下,此刻已是将大地都铺盖上一层银白。

其时米仓山脚之下,南域巴河西畔平滩间,魏军大营内,诸多毡帐中,已然灯火通明。

内里正中的中军大帐,郭嘉与诸将仍在议事,此刻夏侯渊所率攻山部曲,依然未归,不禁隐隐令帐内诸多偏将,心生焦虑。

“此事就这样吧,诸位将军,烦请再行派岗哨一一查探各处,一旦有所发觉异样,立即回报,我军便可整顿待发。”

郭嘉身形立于一面竖着放置的羊皮地形图前,指手于其上山峦诸处,一一盘点而下,同时折回身来,拱手朝身后诸将,分别作揖吩咐道。

“我等谨遵军师之令,自会小心行事。告辞。”

诸位从属夏侯二帅的偏将,齐齐抱拳领命,出帐而去,唯留下乐进与曹真二将尚在。

正在郭嘉也想对他二人分别嘱托什么之时,前方大帐门帏外,互有数道脚步声,踏雪窸窣凑近而来,紧接着门帘掀开,夏侯惇便及缓步而入。

他身披鹤氅,内着便衣,入得帐来,郭嘉三人见状,立即折身相迎。

“见过都督。”郭嘉、乐进、曹真齐齐行礼道,“都督伤势未愈,怎还冒雪亲临前来?”

夏侯惇拂手就座主位,笑道:“本督放心不下,故而要一来听取先生破敌良策啊。”

郭嘉脸上笑意盈盈,颇为坦然,但内心却是在想:“好你个夏侯惇,即便是自己吃了暗亏,却也仍对我并不放心,想来依旧觉得我亦无妙法破敌,不过是在与你逞口舌之利?”

他心头虽对夏侯惇之举并不甚感冒,但言语之中,不免带上了三分礼敬之意,道——

“都督心系我军战况,在下颇为感佩。您既有意关照,如今战局胜负之由乃定,那在下便也不再隐瞒个中缘由了。”

“先生请讲,本督洗耳恭听。”

夏侯惇本不是文绉绉的客套之人,但眼下因着苦思并无良策破敌,还需倚仗眼前郭嘉的缘故,对他倒也显得谦恭了几分。

夜晚时间飞逝,很快在郭嘉向夏侯惇娓娓道述过他此前一早便准备好的攻山计划后,帐外脚步声浮动,踏雪传来,便也已有数人,朗声容禀。

“进来复命罢。”这次倒是夏侯惇率先笑着开口,朝外示意道。

他话音落下,帐外诸名偏将面露微讶之色,显是都识得夏侯惇的口音,不过这时也顾不得他们多想,当即齐齐步入帐内,抱拳单膝跪下,朝夏侯惇与郭嘉二人施礼。

郭嘉朝诸偏将抬手示意,一一问道:“怎样,可有谁探查到上山密道所在了?”

其中一名始终面露喜色的副将,这时忙恭声容禀道——

“都督、先生,此番不辱使命,末将所率精锐山地步卒数十人,当真是于山麓夹道深涧旁的一处嶙峋巨岩下,发现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洞穴。”

“哦?里面可有贼寇驻守?”夏侯惇一时颇感兴奋,忙插嘴问道。

那名偏将清了清嗓子,摇头继续说道:“未曾发现有贼寇驻扎在外,想是这处洞穴极为隐秘,寻常时分在山川林木遮掩之下,根本难以觉察发现。若非今宵大雪漫天,覆盖遮蔽周遭障碍事物,我等恐也难以找到。”

“好啊,我说呢,难怪此前率大军攻山屡屡铩羽而归,原来这帮贼寇拦阻山道设下诸多陷阱,自己却觅洞穴小径上下山头,当真是牲畜行径!”

夏侯惇此前显是受辱不轻,这时候逮着一点儿机会,便不由朝他们破口大骂。

郭嘉在旁心里暗暗窃笑,但面上仍不动声色,拂手命令道:“你且下去吧。此番将军着实辛苦了,不过还需得你派遣数人留守该处洞穴出口,以作防备。”

“是!”那名偏将当即领命,复又匆匆冒雪而去。

“你们之中,可有人劝得副都督归来啊?”夏侯惇这时又问道。

帐内堂下其中一名偏将,便是曹洪帐下副属,他当即抱拳答复道:“启禀都督,副都督他言道,就此率军驻扎于山腰间的敌寇前哨阵地处,也便次日天明再行攻山。”

夏侯惇撇了撇嘴,想是对自己这位族弟立功心切的做法,颇感欣慰赞同,但同一时间,他却也眉头紧皱,似乎不愿为对方夺了攻下山头的首功。

此前曹操着此夏侯二将分取梓潼、涪县,但他们各自为战,倒也颇飞了一番功夫,耗时日久,方才拿下此城一县。

倘或他们并不争功好胜,联手相互配合,互为辅助,想来便可更早拿下取胜。

对此曹操似乎不置可否,想来他的御下之道,自有一番说辞。

但郭嘉显然心头并不欣赏夏侯二将,在己帐幕僚之中,他反觉单论武力值并不在他二人之上的曹仁、张合、魏延等将领,日后成就功勋反会更高。

夏侯惇朗笑离去,内心畅快异常,今宵既已找到地方秘穴,寻得上山之路,他这番受辱之仇,得报便即在眼前。

郭嘉身携邓艾走出毡帐之中,缓步于雪地下绕军营潜行。

邓艾此时不过十余岁大小,脸上稚气未脱,但郭嘉觉察他天资非凡,聪慧异常,是以时长将之带在身边,引为书僮一般看护教导。

将一条携带羊毛披风盖在郭嘉略显单薄瘦削的背上,邓艾小心跟随郭嘉踱步,两人直至走到巴河边,静观水流淌过,他这时方有些忍耐不住,开口轻声问及道——

“先生,方才我观大都督态度,他似乎对于你最后所嘱托提醒之言,甚不以为意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