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游苏记 > 第三百二十章 加官晋爵

第三百二十章 加官晋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游苏记!

宋宁之所以封腾云为御史大夫,是因为腾云此人铁面无私、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有他担任御史大夫,才能更好地监察百官,做到吏治清明。

然后宋宁任命吴买为御史丞,当了腾云的副手,并让红娘担任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又从监察司提拔了一些优秀的人才担任侍御史和监御史。

有了御史大夫,监察司的作用就大幅削弱了,这也是宋宁南下之前特意找红娘说明此事的原因。不过,宋宁之前并没有告诉红娘会让她当御史中丞。

此举自然引起了百官的非议,只因为红娘是一名女子,自古至今,就没有女子担当如此要职的先例。不过宋宁也无所谓了。长公主都被他扶持着称帝了,区区一个御史中丞算得了什么?以他现在的权势、地位和威望,就算有人反对,也可以直接无视。

当初他设立监察司,本就是为了监察百官的,如今只是把监察司从幕后搬到台前而已。

腾云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骨子里原则性极强,即使是面对他这个主公,都敢直颜犯谏,毫不退让。有他这样一个铁面无私的人担任御史大夫,宋宁十分放心。吴买只是挂个职而已,目前来说他主要还是负责情报司的工作。

不过,情报司本来就有收集情报、监察地方之职,让吴买当御史丞可谓十分合适。而且作为跟随宋宁的老人,吴买虽然权柄极重,但职位太低,与他现在的身份不匹配。所以,宋宁升他为御史丞,也算是对他这么年来兢兢业业的付出地一种奖励和回报。毕竟作为上位者,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做到赏罚分明。不然,有功者不赏,有过者不罚,会出大问题的。

宋宁又特意将红娘任命为御史中丞,一来可以辅助腾云做好监察工作,二来也可以制衡对方。腾云虽然适合担任御史大夫一职,但宋宁最信任的人还是红娘。而且红娘负责监察司多年,对监察诸事十分熟悉,许多御史也都是她的手下。由她来辅佐腾云来监察文武百官可谓再合适不过。

三公定好后,接下来就是九卿。

首先是奉常,这是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尊崇,主礼仪,掌宋国社稷宗庙等事,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六令丞,分别执掌音乐、祝祷、供奉、天文历法、卜筮、医疗。又设博士、诸陵县(皇陵所在的县)等属官,换句话说,奉常是集文化教育、天文历法、礼仪祭祀、医疗卫生于一体的庞大机构。

这样的位置和宗正(王室管家)一样,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大儒和宋宁的宗亲兄弟或叔伯长辈来担任最为合适,奈何宋宁是孤身一人来到大苏,根本就没有宗室亲族。至于大儒么,宋宁向来不感冒,长公主称帝后倒是可以从投靠她的北方士儒中挑选,宋宁自己的封国却大可不必。

挑来挑去,宋宁最后只能让张茹的二叔当了奉常。本来,张茹的三叔是最合适的,因为张茹二叔的才干远不及她三叔。奈何这人死脑筋,呆在西州一直不肯回来。宋宁也没办法。

张茹二叔的才智较为平庸。宋宁只好将奉常的职能拆分了一下,把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等职司都分了出来,以后奉常只专掌祭祀、礼仪。这样的话,张茹二叔应当足以胜任了。

为此,宋宁命宋五郎为太学博士祭酒,负责选拔博士及科举。柳若雪喜爱音律,宋宁让她担任了太乐令;杨倩儿精通医术,宋宁便让她担任了太医令。

相对红娘担任御史中丞,想必柳美人当个太乐令,杨美人当个太医令,众多大臣当不会有太多微词。

奉常之后是郎中令,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一般由主公身边最信任最亲近的武将担任。这自然是岳松。不过后者如今在南海城保护长公主,所以宋宁让王妃暂时先担任郎中令一职。

当然,作为九卿之一的这个职位还是岳松的。后者从剧县时便已跟着他,现在宋宁封王建国了,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心腹手下。

至于王妃,封不封九卿自然无所谓的。她已经是宋宁的昭仪了,同时暗中还掌控着梨花宫。

然后是卫尉。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宋宁现在并未建立王宫,也无需卫尉替他戍卫王宫,所以,宋宁任命赵幽燕为卫尉,当然,只是挂个名而已,同时兼任“卫将军”,主征伐。

聂忍为“太仆”,太仆掌管宫庭御马,负责王国马政。可宋宁现在哪有马,所以聂忍这个“太仆”和赵幽燕一样,也只是挂名而已,同时兼任“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和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一样,均属武将中的高级军衔。车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还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上。事实上,现在宋宁手里唯一的骑兵也确实掌握在聂忍手里,全部在胶东。

廷尉即后来的大理寺,掌管司法审判,宋宁让禇卫担任此职。

典客负责外交,宋宁则给了郭万。

宗正给了宋子玉。没办法,宋家实际上只有宋宁一人,并无其他叔伯兄弟,宗正这一清贵显职只能交给宋子玉这个便宜表弟了。后者也算跟随宋宁的老人了,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替他治理地方,对他的帮助极大。

不过,因为宋宁实际上并无宗室,无须宗正来管理。所以,宋子玉这个宗正也只是挂名而已,他主要的职司还是贵州刺史,与秦逸一起替宋宁镇守湖阳。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大司农、户部尚书。宋宁让徐枫当了治粟内史。后者之前就被宋宁任命为大农令,又善于货殖经济之道。让他管理粮食生产、商事钱谷应该不错。

最后是少府。掌管专供王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少府机构庞大,功能也十分庞杂,且属官众多,但又非常重要,与治粟内史一起掌管着王国的经济命脉。如今宋国草创,当厉行节俭。

宋宁并非贪图享乐、奢侈无度之人,把好好的一个少府当成他的个人私用机构。所以,他将少府所掌管的一些税收及其相应机构都移交给治粟内史。于是,少府所辖的盐官、铁官及铸币等大权均转至治粟内史(户部)名下,少府只保留官府手工业(工部)。

最后,宋宁思量再三,还是让慕同执掌少府,祝伟辅之。

至此,三公九卿便分完了。

其他跟随宋宁的人也都各有封赏,多有任命。如之前负责纠察队的宋二郎,负责罪犯劳改的宋三郎,便得了左右中郎将之职。鲁政升为典农中郎将,专司负责屯田事宜;柳成则成了水衡都尉,主管陂池灌溉,河渠修防。

接着便是武将以及封爵。

武将的话赵幽燕封“卫将军”,聂忍封“车骑将军”。至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自然是空着。这两个职位太高,此时若就封出去,以后众将可就升无可升了。留着的话还能让人有点念想,也让他们更有冲劲不是?

在此之下,首先是前后左右四将军。宋宁仔细思索了一番后,最后封秦逸为前将军,何劲为后将军,张英为左将军,罗鸿为右将军。

然后是四征将军:林猛为征东将军,谭霄为征西将军,肖寒为征南将军,许棠为征北将军。

再就是四安将军:盛柏为安东将军、凌泽为安北将军,叶全为安西将军、汤臣为安南将军。

以及四平将军:桂萼为平东将军、华泰为平西将军、杨迪为平北将军、黑金平南将军。

另外,洪剑、周沫、苗蜀、关将军、白水、于乔以及此次荆襄湖阳投降的武将等俱都获得了将军称号。

自此,大部分功臣属下都分到了位置,相信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满意的。为此宋宁可没少费心思,既要将手下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又要让大部分人都满意,还要考虑各人的性情喜好、亲疏远近以及各大派系的平衡,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短短数天时间,宋宁不知熬死了多少脑细胞。因为中间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他甚至想过找长公主去求教一番。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倒不是他信不过长公主,而是这种事确实只能他一个人独立完成,找别人帮忙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行。

古人言:“唯器与名,不可假手于人”。若这种事都要别人帮忙,他还当什么主公?赶紧把位置让给别人是正经。所谓乾纲独断,便是如此了。

尽管宋宁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分配了,但肯定还是会有人不满意的。因为位置只有那么多,宋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到他们想要的位置,只能尽量保证公平,所以,有人不满意也就在所难免。

比如:大德法师和郭宏两人,按资历来说,完全够资格担任九卿的,大德法师甚至当个副丞相也绰绰有余。但大德法师一直在胶东坐镇,无法调来中枢,所以宋宁任命他为胶州刺史。

同时,为弥补他未能位列三公九卿的遗憾,也为了避免他日后心生怨愤,宋宁特意又给他加封了侯爵。没办法,大德法师这人功利心太重,若让他觉得宋宁亏待了他,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郭宏也是如此。郭宏之前已在盐海担任郡守,且东南改为扬州后需要一个资历老、能力强、忠诚度高的人作刺史,所以宋宁没有贸然将他调回,而是委任他为扬州刺史。同样为补偿他,宋宁给了他一个县伯的爵位。

又比如:钱诚关、廖寒生、白原、骆衍等人,之前一直是作为宋宁的谋士,并无具体官职,此次宋宁也分别封了他们军师将军的称号,同时任命钱诚关为扬州(东南)别驾,廖寒生为越州(百越)治中,白原为贵州(湖阳)别驾,骆衍为荆州(荆襄)别驾等。

其他还有梁云、廖义、秦东、宋六郎、宋七郎、宋八郎、宋九郎、宋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周重、蒋彬、曾尚、梅鹤、雷文、魏方、崔英、周铁、陆丰等人,或留在中枢为中郎将、少府丞、侍郎、御史等清贵要职,或外放到地方为治中、别驾、郡守、郡尉等高官显职。

总之,凡跟随宋宁的昔日老人,此次都升官发财,高官厚?,封爵赐金。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是如此了。

宋宁除按功绩才能、亲疏远近尽量公平合理地分配官职以外,还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所有人都有汤喝,没有遗漏。另外,就是要注意平衡,使之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

这其实相当考验一个人的领导水平,可以算是宋宁建国称王后的第一个考验。作为一个优秀的君主,除了要有远大的抱负、长远的眼光和宽阔的胸襟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用人,学会高超的驭人之术。

对此,古人有一个高大上的专用名词,即所谓的帝王心术。宋宁足足花费了三天时间,反复思虑了许久,才最终敲定了人员名单。

最后是封爵。爵位尤其是开国时的爵位含金量是很高的,所以宋宁更加慎重。他决定学秦朝及西汉的做法:一、封爵首重军功;二、除皇子外,外姓功臣封爵最高只能封侯,功勋极高者,也只增加食邑,而不加爵,死后才能赐予殊荣,追封为公。

这样做虽然短时间内会让底下的人心生不满,觉得宋宁太过小气,吝于封赏,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利的。爵位难升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宋国爵位的含金量,还可以避免后面爵位升无可升以及滥升滥赏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像周骥、吴霄等人建国时,动不动就封公、封侯,张向阳称帝后,更是一口气封了十几个王,仿佛王侯跟不要钱似的——那样做短期内手底下的人倒是满意了,但却造成爵位泛滥,价值大大降低的恶果。

从长期来看,其弊远远大于利。为什么天下大多数人都不承认张向阳建立的大梁,对方滥封王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天下有识之士从中都看出张向阳难以成事,所谓称帝不过徒惹人笑罢了,所以均远远避开,鲜有人投奔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