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游苏记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鸟尽弓藏

第一百六十六章 鸟尽弓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游苏记!

民丰八年五月底,张向阳在与官军相持了大半年后,终于选择撤军。

手下将领们不由茫然:“不打京师了吗?那我们去哪?”

张向阳指了指南方道:“向南,去荆襄,那里民众富裕,有吃不完的粮食。我们先拿下荆襄作为中转,然后再经白郡转向苏中地区,最后再北上杀入京城。”

为什么要向南?因为北方已经抢不到粮食了。西北、中州已被他和周异龙、甘百草等人祸害得不成样子,燕北去年遭遇月霜入侵,没个一两年时间恢复不了元气。胶东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就一直没消停过。

唯有燕南、辽州两地好一点。但辽州偏远苦寒,本身就没什么油水,而且隔得那么远,他带着二十万大军也飞不过去。至于燕南,有刘发守着弘阳,他同样过不去。更何况朝廷去年先后征集三十万大军,官府在燕南又是征兵又是征粮的,此时的燕南比经受战乱的燕北也好不到哪去。

南方则不同。相对北方来说,南方还算安定。虽然也有匪患,比如他的手下败将甘百草就曾南下荆襄,祸害白郡。东南宋宁也占据了春湖和南岭,数次击败官兵,入侵郡县。湖阳、荆襄等地相继出现动乱,但这些都只是零星分布,且大多不成气候。朝廷甚至都没派大军前去镇压,只让各地郡守自行募兵围剿。

张向阳原本不想去南方,一心想要攻下京城,推翻大苏的统治。可惜刘发这老匹夫把忍者神功修炼到了极致,他被堵在弘阳大半年时间,却是不得寸进。如今粮食将近,只得撤往南方。

不过,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再打回来的。总有一天,他会亲手将大苏王朝送入坟墓!

然而,刘发又岂会轻易放他走。张向阳刚一撤军,刘发立刻向张向阳的大军发动了突袭。

要说张向阳也不是易与之辈,既然决定撤走,自然不可能没有防备。他早已安排精锐的士卒断后,就防着官军追击。

可张向阳有一点却没想到,他手下的士卒被刘发堵在弘阳大半年时间,士气早已用尽,加上军中缺粮,此刻人心离散,哪还有昔日的昂扬斗志?

相反,官军被刘发圈禁了那么久,每日只在军营中训练,早已憋得快发疯了。这一出来,却是个个有如打了鸡血一般,浑身都是劲。此消彼涨之下张向阳留下断后的军队自是一触即溃。

民丰八年五月底,刘发在与张向阳对峙半年多后,趁张向阳粮尽撤退之际,发动突袭,大破贼兵。

张向阳没想到自己败得那么快。犹记得去年时,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击败号称帝国名将的苏延,攻克咽喉关,旋即率领二十万的大军席卷整个中州,官军望风披靡,四方震动,寰宇俱惊!

然而,不过半年多时间,形势便逆转过来。之前他是如何追着官军打的,现在官军就如何追着他打。

刘发那老匹夫更是亲自骑马执矛,率领大军在后面穷追猛打。可怜张向阳本还想逃向南方,可惜刘发看着年逾六旬,头发花白,却老当益壮,勇猛不逊少年,竟是跟在他屁股后面一口气追杀了两百多里。

张向阳被追得亡魂大冒,最后什么也顾不上了,抛下所有人奋力逃窜,连头盔都跑不见了。二十万大军也一朝溃散。等逃出咽喉关,刘发已停止追击,张向阳仍不管不顾地向西又逃出一百多里,这才心有余悸地停下。清点士卒,身边已只剩下区区数十人。数日后,有心腹嫡系陆续逃亡而来,这才又渐渐收拢得数千士卒。

是役,刘发大破张向阳二十万大军,尽复中州之地,并重夺咽喉关。

消息传回京城,从百官而黎民,无不欢欣雀跃,手舞足蹈。然而,白无畏却并没有过多的欢喜,只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已。

既然张向阳二十万大军已灭,中州和京城的危机已经解除,那么,他一直忍着的这口恶气也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于是,他立刻下旨,将刘发和大军召回。

且说刘发一口气追出两百多里,手下也追不动了。于是便在咽喉关停了下来,等后面的大军陆续到来后,刘发只休整了一日,便准备一鼓作气,杀出关去,将张向阳彻底消灭。不料,皇帝白无畏却突然八百里加急传来圣旨,命副将董贤带兵两万驻守咽喉关,主将刘发则率领主力大军立即返回京城,不得有误!

在白无畏看来,张向阳之乱已平,有董贤在足以处理好后续的事情。当务之急是将刘发召回京城,然后解去他的兵权。若再让他这般打下去,不等反贼攻入京城,朝廷却要先垮了。

刘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要这般紧急地召自己回去,坐失消灭张向阳的大好良机。但圣意不可违,无奈之下只得接旨将咽喉关交给副将董贤,自己则率领大军返回京城。

临走前,刘发谆谆告诫副将董贤,一定要趁胜追击,抓住张向阳,切不可给对方以喘息之机!

董贤答应。然而等刘发走后,董贤便将老将军的话抛之脑后。换做是大胜之前,董贤对张向阳自然十分畏惧;然而现在张向阳已被击败,董贤对之却是轻蔑之极。

如今的张向阳,已和普通的山贼草寇没什么区别,只带着数千残部逃回西北老家治中郡。而董贤手握两万大军,又有雄关为恃,根本没把张向阳放在眼里。

刘发回京后,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出城十里相迎。刘发心中十分感动,有心想问皇帝为何这般着急把自己和大军召回,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话如何问得出口?

等回城后,白无畏对刘发依然极尽礼遇,不仅邀之同车,还封刘发为镇北侯,官升太尉,其他将士按功劳大小也各有升职和赏赐。

三军将士得知后顿时欢声雷动,齐呼万岁。

然而刘发却心中猛然一惊:太尉名义上是三军最高统帅,却只是虚职,并无实权。作为此次平定张氏之乱的最大功臣,自己名义上升官了,实际上却被解除了兵权。

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天下纷乱,海内动荡不安,他刚刚战胜了张向阳,难道不应该继续执掌大军,诛贼讨逆,廓清宇内吗?怎么反而解他兵权,将他闲置?

然而从始至终,皇帝都未向他作出任何解释。

朕堂堂天子,做什么决定难道还需要向别人解释吗?哼,真是可笑!

之后,白无畏让五万大军留守京城,另外三万大军则分别由三位将军率领,分赴太行、胶东、西州等地剿匪。同时,白无畏下旨,允许几人在各地自行募兵,各地需向大军提供粮草。

白无畏说过,所有背叛他的人都得死!各地跳出来造反的家伙有负皇恩,之前刘发与张向阳对峙,他不好出兵也就罢了。如今张向阳已灭,皇帝如何还忍得?所以立即下旨,命各地郡守、将军自行剿灭叛贼,朝廷也第一时间派出大军,重点剿除太行秦狼、胶东徐娘、西州周异龙等声势较大的反贼。

至于刘发,或许白无畏冤枉了他,但如今帝国动荡不安,各地反贼四起,大军怎能长期握于一人之手?谁能担保他不会起异心?

况且,与张向阳对峙期间,刘发不止一次违逆上意,当日皇帝派去的传旨太监对刘发可没少诋毁,最后更是说出了诛心之言。白无畏虽然当场将心腹太监乱棍打杀,但心中却对刘发猜忌甚深,只不过之前碍于形势,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所以,张向阳败退西北后,白无畏便立即将刘发召回,升之为太尉,把他高高地供起,却剥夺了他的军权,把之架空。

直到这时,政治上一点也不敏感的刘发才真正看明白皇帝的心思。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心为国,为皇帝尽忠,白无畏却根本不信任他。

不过老将军心中对皇帝还抱着一丝幻想,所以他决定再试探一下皇帝——他以年迈多病为由向皇帝请辞,请求回老家安度晚年,从此含饴弄孙,不再插手政事。

白无畏看着头发斑白、满鬓风霜的刘发,心中有那么一瞬间也萌生出了一丝悔意——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刘发对自己、对朝廷还是忠心的,此番又取得大胜,挽救了京师和帝国。自己这般对他,是不是过于刻薄寡恩了些?

然而,这种念头才刚闪现便又立刻被他掐灭,随后他再次坚定下来。臣子的一切均是皇帝赐予。他虽然解除了刘发的军权,但赐他侯爵,又封他为太尉,并未有丝毫薄待,若刘发心存怨望,便证明他确实有异心。那样的话就更应该解除他的兵权,以除隐患了。

所以,他连假意挽留一下都没有,直接便应允了刘发的请辞。

刘发顿时如遭雷击。他本只是试探一下,尽管心中早已有所猜测,但却还抱有一丝幻望。此刻见皇帝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一时间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多岁。

他自问对皇上忠心耿耿,此次肩负重任对阵张向阳,无时不记着临行前皇上对他的嘱托。数月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了陛下、为了大苏,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不顾中州百姓的死活,与张向阳死磕,终于将对方熬死,一战而破贼人二十万大军!

可陛下为什么要这般对他啊!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最后竟落得这般下场?

古人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如今飞鸟尚未射尽,狡兔仍未死绝,皇帝就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了吗——何至于此啊!

刘发跪伏于地,一时间老泪纵横,却是哽咽难言:“老臣就此拜别陛下,唯愿陛下龙体康健,国泰民丰,江山永固,从此万万年!”

民丰八年六月,大苏老将刘发在战胜张向阳二十万大军后,辞去太尉之职,离开京城,返回老家。当日,除昔日的一名旧友外,朝中百官竟无一人相送。刘发凄凉离开京城。白无畏听闻之后,这才放心。

作为武将,刘发本就不得文官大佬们的欢心;加上情商低下、政治敏感性不高,刘发在朝中并没什么朋友。若非如此,当初他第一次围剿张向阳时,也就不会被人当成替罪羊押解京城了。

所以说,白无畏猜忌这样一个对他赤胆忠心的老将军真的没有必要。可惜,白无畏并不这样想。

白无畏觉得自己去除了帝国的又一隐患,接下来只要剿灭各地叛逆,便能重新恢复秩序,再创辉煌。

然而白无畏却没想过,先是苏延、秦枪,如今又是刘发,大苏的中流砥柱、国之良将或死或走,一旦大厦将倾,还有谁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刘发告老后,白无畏给几位将领下了死命令,务必在今年之内消灭秦狼、徐娘、周异龙等各地叛匪。临行前,他甚至向各将领暗授机宜:所有参与反叛的人,凡执迷不悟不肯投降者,一律格杀勿论。这些人既然选择从逆,便不再是他的子民——既然他们负他在先,便不要怪他不仁在后了。

宋宁因为投身到了山南王沙木麾下,不在此次朝廷大军围剿之列,反而加官进爵,出任盐海郡守,受封孟阳伯。所以说,宋宁当日选择向沙木投靠效忠是多么英明的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