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景砚河清 > 第八十四章 睡哪儿

第八十四章 睡哪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景砚河清!

张清手上的速度很快,提笔蘸墨落笔,一气呵成。

几个人的画像,一挥而就。

“我这就交代他们去办,阿青姑娘,你也加紧收拾一下,一会儿就走。”阿木拿着一踏画像,拱手告退。

不多时,张书庭也从外面进来了。

“都收拾好了?”

“嗯,拿了几件冬衣。”

父女俩正说着话,文娘披着外衣从里间走出来。

“这是?大半夜又要去做什么?”文娘见张清正拿着一个包袱疑惑道。

……

这一赶路,一连就走了十几日,除了补充日常补给外未曾有过停留。

马车很宽大,甚至两人并排躺着也十分宽敞。越往西北走,气温越来越低,马车上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羊毛垫子。

就连上好的银丝碳,也是备的足足的,冬衣等一切用品也都备了上好的。

虽在赶路,赵景砚并没有骑马,而是陪着张清一路都坐在马车里。

脸上也早已恢复了往日如朗月般的模样,要不是张清记性好,恐怕早就忘了那日他为了救她累到极致而脱相的模样。

赵景砚告诉她,再有一日,就要到西北军驻地。

西北军驻扎在大通,北夏与西金三国交界,这交界处则位于大通朝版图的西北角。西北大军号称百万雄师,实际上兵力大约六十余万,没有大战时,一些老弱病残的兵士就从前线退下来到后方养伤。

大通朝国土面积在周边国家是最大的,国力也最是强盛。但因十三年前那场内乱,差点让北夏和西金两个靠游牧为生的国家挥师趁虚而入。

当时还未封爵位的顺亲王,带着十四岁的赵景堂,领着三十万兵马,像一把利剑一样横扫了西北,才在那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稳住了西北局势。

北夏和西金皆是游牧民族所组成的国家,他们虽然资源匮乏,但却兵强马壮,时刻虎视眈眈南望,想要掠夺这片沃土。

所以西北军这一支大通最强悍的军队,成了挡在千千万万百姓前面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你要的东西,已经全部齐了。”赵景砚将手里的一个大包裹递给张清。

张清过包裹,并没有打开,因为她知道赵景砚帮她准备的必然是最好,她转身把包裹放在了马车上。

“二爷,再过半日就可以到军营了么?”

“嗯。”

岩头镇是西北的边陲小镇,偏僻且人烟稀少,但令张清十分讶异的是,这里居然也有玉海阁的分号。

顺亲王府的势力再一次刷新了张清的印象。

“二公子,这是林公子留下的信件。”阿木从玉海阁分号的掌柜那里,拿到了林航留下的信件。

林航带着夏侯暄比他们两人早了七日来到此地。

打开被火漆封着的信封,拿出来只有一页纸,也没几行字。赵景砚快速读完,眉头也随着信上的内容而越发紧皱。

读完后,他随手递给了张清。

“二哥,我已到达。路遇邵小姐带着小侯爷,便一路同行。另,十七是在我和子阳出发后一天,被发现睡在行李车上的木箱中。二哥,见到时莫气。”

“简直是胡闹!”赵景砚被气得不轻。

等张清读到十七的壮举后,就笑了,再转眼看见赵景砚的黑脸,笑声更大了。

“二爷,怎么邵小姐与小侯爷也结伴来了?按理说,发现十七跟来了,林公子也会派人通知小侯爷才是,怎么大家也都一起来了。”张清并不知道邵璇璇为什么也在这个时候来赶这一趟。

“她兄长也在西北。”

赵景砚将信纸拿来,揉成一团,脸色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他眯着狭长的凤眼,吩咐了阿木喂好马,又在镇子上买了一些吃食,就带着张清往大军驻地赶去。

终于要到了。

张清推开马车的窗子,外面的景色已经完全变了样。

西北的风很大,风吹起的时候,裹挟着粗细不一的黄沙,要是迎面吹来,脸上会被刮得微微生疼。

窗外的风景,早已不再是江南的烟雨和随处可见的翠绿,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荒漠和戈壁。

马车到达军营的时候已经入夜。

张清跟着赵景砚下了马车,她的眼眸倒映着营地亮透半边天的火把,一张已易容为少年的脸上明显地带着吃惊。

六十万的兵力,单单从这扎营安寨的规模就已经让人产生足够的畏惧了。

“二哥!”林航带着一队人,从军营里面急匆匆地走了出来。就在赵景砚抵达岩头镇的时候,就已经用信鹰给在军营里的林航送去了信。

跟在林航身后的是赵景堂身边的几位亲信幕僚还有一位军师。

几人没有过多的寒暄,便一同去了主帐。

“二公子,大帅失踪那日是带着邵公子和两百精兵去了这一片沙漠。

大帅没有与我等细说,只说几日后便回。

只是后来七日已过,未见有人回来,派人去查探也未见他们的踪迹,所以就快马让人回京报信了。”军师楚蓝指着地势沙盘中的一块位于营地西面几十公里的沙漠说到。

“二公子,大帅再不出现,可能事情就要没法收拾了。”

“这几日,不知道下面那些中级将领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已经有很多质疑声了。”

幕僚们各个都非常焦急,军师楚蓝更是急得嘴角长出好些泡来。

时间已经不早了,再加上赵景砚是连续奔波赶路而来,所以军师楚蓝和几位幕僚说清了事情后,就退出了主帐。

“阿木,让十七和九如过来。”赵景砚脱了外衣,随意扔在床榻前的屏风上。

屏风的前面是一张桌案,桌案左边立着一张巨大的地形图,右边是一个沙盘。

自跟着赵景砚进入军营,张清一直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一句话也没说过,只不过在他们商议大事的时候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

“过来。”

赵景砚拉开一张椅子,指了指,又看着她问到:“你说说,刚刚他们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二爷,那什么看法,能不能先等等再说。”张清环顾了一下整个营帐,小声说到,“晚上我睡哪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