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升学(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升学(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1480之新世界!

启蒙堂的夫子姓王,村里百姓都尊称“王启蒙”。

据说这位王启蒙是山东费县的落魄童生,前些年山东闹水灾,淹死饿死不少百姓。宋洲官府在山东收拢流民,王启蒙有幸被人从乱葬岗扒出,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台南军管会初创,急需各类人才,王启蒙因能读书习字,便被留下,在安平堡接受了培训,委派到甲典村做了启蒙堂校长。

从明朝一介落魄童生,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到现在堂堂的启蒙堂校长,吃上宋洲官家饭,王启蒙也算时来运转。

启蒙堂教育是强制性的,百姓不把符合年纪的孩子送去学堂,官府就会收回已分配的土地,在这种政令的逼迫下,启蒙堂教育推行的非常顺利。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能干活的孩子在家算半个劳动力,台南军管会考虑到实际情况,将启蒙堂课时仅设为每日的下午。

甲典村启蒙堂现在有男女学生二十多人,生源来自甲典村与隔壁的乙典村,学生分为三个班,皆有王启蒙一人教导。

少年人所在的男一班,通常王夫子会第一个授课。来到学堂门口,已听到同学的朗朗读书声,少年人苦着脸,心里做好了接受夫子戒尺惩罚的准备。

就在少年人鼓起勇气迈脚时,忽然瞧见师母从河边提着水桶回来,他眼珠子一转,心思瞬间活泛。

“师母,我来帮你打水!”少年人快步走到妇女身前,接过木桶,头也不回的往厨房跑。

“是罗鸣呀,你怎么不去上课,我不用你帮。”妇女用口音别扭的宋洲话喊,见少年人如此礼貌,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背后襁褓中的婴儿哇哇大哭,妇女不得不照顾起婴儿。

少年人来回跑了三趟,才将厨房水缸里的水打满,他还故意打湿衣角,以免旁人难以注意。

忙完活,在妇女的道谢中,少年人姗姗走到教室本门。

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少年人迟到了一刻种,身上湿漉漉的,不免纷纷感到好奇,有些人还露出一幅幸灾乐祸的表情。

正当所有学生认为少年要受夫子责罚时,王夫子只是告诫了一句“下次勿要迟到”,便打发他回到座位,认真听课,这一幕大出众人所料。

原来王夫子刚刚无意看到了少年人的举动,对于这样一位尊师重道的弟子,他自然不好动手。

等下了课,还没容得及同学询问,少年人又被王夫子叫到了藏书室。

“弟子今日迟到,还请先生责罚!”少年不待王夫子开口,主动请罪,将被动化主动。

这招果然有效,王夫子见少年态度诚恳,懂事乖巧,满意的点点头,不再提迟到之事,而是说起另一件要事:“马上就要年末,今年的升学考即将举行,为师准备推荐你与班里的其他五位弟子,前去参加升学考。”

听到这番话,少年人脸上没有喜,全是惊:“先生,弟子只学了一年,课本里还有很多不会。”

王夫子摆手道:“无妨,升学考重在选,不在学,考试很简单,只需通过‘听说读写算’五门即可。为师准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单独给你们六人加课,只要你们认真听讲,勤加温习,通过考试不是难事。”

见夫子下定决断,少年人信心不足的应道:“是,弟子谨听先生安排。”

王夫子语重心长道:“鸣者声也,为师当初给你改名罗鸣,是希望你如蝉一般,蛰伏过后,能一鸣惊人。

如今宋洲朝廷和大明截然不同,这里不兴科举,却对教育异常重视,为师不过童生,也能做上一校长,这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绝佳时机,你出生贫苦,更要把握这个机会,将来说不定能因此光耀罗家门楣。”

少年人自从读了书,开了窍,对自己老爹取的“二狗”名,非常不喜,后来先生为他取名“鸣”,让他高兴了许久。

想不到鸣字背后还有这样的寄托,少年人大受鼓舞,向王夫子感激道:“弟子罗鸣谨记先生教诲!”

“恩,下去吧,记得用功读书!”王夫子颔首。

出了藏书室,走回教室,几个平时玩得要好的同学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向罗鸣问个不停。罗鸣随意敷衍了几句,坐回座位,认真读起书来。

“罗二狗,我爹今天赏了我个铜子,走,咱们去杂货铺找倭女师母卖糖吃。”一矮个子的少年人邀请道。

“方玉,以后请叫我罗鸣,还有师母就是师母,前面不要加‘倭女’二字。”罗鸣纠正道。

“哦,好吧,罗二狗,我以后改就是!”名叫方玉的少年人无奈道。

启蒙堂里有一间向村民售卖生活日用品的杂货铺,铺里所有平价商品皆由典宝堡配送。杂货铺的存在,一方面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启蒙堂校长的收入——你总不能指望校长教书的同时还得兼顾种地吧。

学生们对铺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感兴趣,却对糖果馋嘴得紧。

罗鸣拒绝了方玉的好意,不为所动,继续读书。结果下一堂自习课,前后左右的混小子故意向罗鸣发出嗦糖声,引得他直翻白眼。

一个月的时间,在这种吵吵闹闹中度过。

其间,罗大狗瞒着罗瞎子,从村长那里拿到凭证,跑去典宝堡参加入伍体检,并顺利通过。这一招先斩后奏,弄得罗瞎子没了脾气,只得捏着鼻子让罗大狗如愿当上兵。

罗鸣没来得及得意就被大哥出卖,跟着爹娘挖了半个月的木薯,要不是有升学考的借口,他还得埋头在自家田里挖土。

十二月中旬,王夫子亲自带着自己的六个得意学生前往典宝堡,接受升学考。

堡周围五个启蒙堂,三十多个男女学生聚在一块,同时参加升学考,这算是典宝堡难得一见的奇景。围观的百姓说不出升学考与明朝科举有何区别,心里直道这便是宋洲科举,只是参考得还有女子,这就让他们有些看不明白了。

考完两天后,王夫子就接到了典宝堡那边的消息,他所带的六名学生全部通过。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甲典村,村里人都知晓罗瞎子家出了一个读书苗子,纷纷上门道喜,高兴得罗瞎子合不拢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