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会不会是下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主沉浮!
丫鬟们端着元宵、饺子依次放置。
刘德盈道:“大家是不是觉得奇怪?明明说的是元宵,怎么还有饺子。那么本王就来说说,你们当中有的人是金陵人,有的是姑苏人,有的是神京人,有的是朔方郡的人,有的吃元宵,有的吃饺子,比如贾将军。”他用手指着贾赦:“他是一贯吃元宵张大的,但爱吃饺子。”又指着赵锦道;“这个人,是幽州的,却不喜欢吃饺子。”
“所以说在口味这件问题上,一地有一地的偏好,一人有一人的喜欢,是各有不同,本王喜欢吃饺子,就让普天下的人都吃饺子?没这个说法。“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那成秦始皇了嘛。是民贼!到底怎么办呢,本王想了这么几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几句你们觉得怎么样?本王是觉得这里面有些道理的。”
郑泌昌立刻拱手道:“王爷,此乃流芳千古之句,下官等心悦诚服。”
“那就吃吧。”食不言,这些官员吃饭的时候很安静,慢条斯理,小曲听着,倒也悠闲自在。
芹菜馅的饺子,确实好吃,难怪古人有美芹的说法,土猪肉的馅儿嚼着也很香,刘德盈很想连吃三大盘,可惜,有皇家的礼态拘束着,有钦差的体面拘束着,不得纵情快意。
这也就是礼法的作用,就是约束,要都是自由主义,那还了得,性解放到整个人种都变了,那是彻彻底底的短视行为。
当然,封建糟粕一定要批判,不过,这也不是刘德盈的事情,既得利益者批判自身,不觉得这句话太熟悉,也太难了吗?
刘德盈放下筷子,看着蒋文明问道:“蒋文明,那几个人都处理了没有?”
蒋文明也已经吃完了饺子,说道:“禀报王爷,都已经处理了。”
“光天化日,进不去就放火,实在是过分,得好好整治啊,蒋都指挥。”
蒋文明道:“末将一定认真捯饬,好好整顿。”
刘德盈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带头的要严肃处理,其余的人只要改过,还让他们做事情。”
蒋文明感觉自己的项上人头,是越来越稳固了,道了声:“遵命。”
眼看都吃完了,刘德盈道:“俗话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一直聚在一起,还怎么做事啊,散了吧。”
随着那些官员一个个离开,丫鬟们开始收拾碗筷了起来。
这些丫鬟从前都是胡显的丫鬟,他下了狱,还留着她们干活,只不过月钱要比从前低些。
“潘安在。”
“奴婢在。”
“叫个郎中来,咱们看林大人去。”于公,林如海的盐政管着朝廷税收的三分之一,无论是作为吴王,还是作为钦差,他都应该看望;于私,林如海既是改变了他命运轨迹的人,又是世外仙姝林黛玉的父亲,总要看看,提亲可以以后说,但身体可耽误不得,早发现,早治疗。
林如海住在官驿之中,现在正提笔写那篇《东都赋》的序文,忽听下人道:“老爷,吴王殿下来了。”
林如海连忙起身,刘德盈带着潘安在,赵锦,以及那位孙郎中来了。
林如海道:“王爷此来有何教诲?”
“专为林大人治病而来。”刘德盈道,接着对孙郎中道:“请吧。”
林如海坐了下来,孙郎中诊脉,沉思,说道:“他是积劳所致。”
刘德盈道:“恐怕不至于此,不过一年不见,何至于此?”
孙郎中道:“一是操劳,二是心忧,内外夹攻,以至于此。”
刘德盈道:“郎中就去开个方子吧。”待孙郎中去后,刘德盈问赵锦道:“有没有可能是下毒?”
赵锦仔细端详了林如海,道:“倒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不过应该不是被下毒了,应该是林大人的药被人动了手脚。”
林如海听了,皱眉思索,道:“不可能,我的药都是定儿验看过的,这万万不可能。”
刘德盈道:“还请林大人为国珍重,仔细些,皇上可时常说起你。”
林如海垂泪道:“下官何许人,竟劳圣上费心。”
“好了,大人,专心修养,余事不管,趁冬季把身体养壮些。”刘德盈再三道。
林如海的身形比好些女子还纤细些,为官还是要胖些好。
“哦,殿下,下官这有一封信,十分重要,还请殿下转交给皇上。”
刘德盈说道:“林大人,这件事情以后你还是不必碰了,现在东南乱不得。”
林如海道:“可是,那些贪墨...”
“行了,到了朝廷未必不能杀个回马枪,现在本王说的话是命令,你必须为国保留有用之身。”
林如海的眼神黯然了,道:“下官领命。”
“...林大人,不知上次本王传授的导引之术有什么用不曾?”
林如海听了,答道:“小女练习过后,的确好了许多,只不过她现在已经奔往了她外婆家,一路颠簸,也不知如何。”
到底还是往贾家去了,天下大势,分久...
怎么又说起三国?
难道之后就是三国?
想起“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句话来,刘德盈心中有无边恐惧,更有无量悲哀。
“民生最念狂风后,世事常思细雨前。”听到这句话的林如海耳朵竖了起来,这句诗里面有大悲悯,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
他不知道这是从前哪位贤人说出来的,只觉得刘德盈的样子陡然高了三分。
刘德盈告辞,匆匆离去,他无从,不能,将要开口,转瞬又陷入空虚。
林如海开始翻起了故纸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可惜他带的书还是太少,翻遍了也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不过文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翻什么书都是积累,什么事情都是材料,这次翻阅,给他要写的序文,增色了不少。
“定儿,把我的药拿来看一看。”定儿的年龄只比林如海小些,林如海盯着送来的药,打量了半晌。
他问定儿道;“这药是从哪儿来的?”
定儿道:“还是老地方,姑苏的杏林堂。”
“...知道了,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