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荣归故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低调人生!
这日,李淼一行数十人的船只满载了水稻、小麦等优质种子,从金陵城出发往金坛航行,李淼一身举人功名服屹立在船头,微风吹拂,衣袂飘飘。
在船头站立良久,金秋八月,气候适宜,此时的李淼没有释放道韵,但他仿佛与四周融为一体。隐隐的李淼感觉到对道的理解又精深了许多。道可道非常道。
李淼的船很快在金坛城停靠。汪县令竟然带着一帮县衙人等,在码头等候,双方见礼后,汪建棋一行人很快上船查看小麦、水稻种子,见一个个双眼放光。指手画脚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看来是遇见内行了,毕竟这还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社会,官吏們通农事也是常态。很快种子被卸了下去。早就有汪建棋的师爷,核对账目后把银票递上,汪县令师爷也是一番感谢。这可是未来汪建棋的政绩啊。是汪县令升官发财的种子。
这次汪县令汪建棋与李淼平辈论交,刚开始李淼还是以学生身份见礼,双方客套一番后,李淼于汪建棋携手进入船舱,很快双方分宾主入座,汪建棋说起了他的族叔,也就是这次李淼乡试的主考大人礼部右侍郎汪永林。
汪建棋还隐约提也一下,最近与他族叔有过书信往来。李淼也不管主考汪永林有没有私下拉自己一把。反正这条路还用得着。先是对汪县令表示由衷感谢,同时还表示这次到京城会拜访汪永林侍郎。
李淼本身就打算去京城后,要拉上主考大人汪永林这条线。没想到居然是汪县令的族叔,多个朋友多条路,送上门的关系不用傻啦?于是双方相谈甚欢。
李淼没有在县城停留,直奔老家而去。当船行至镇码头。码头上早就站着乌压压一片人群,由村里来迎接的族长、族老和村民们,还有镇上有头有脸的绅士。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们。只听到不少人都在窃窃私语。
“你知道吗,李淼,李老爷,可只有十七岁”。“他还是李员外的女婿”,“看来咱镇上就数李员外最有眼光了”。“可不是吗?听说李员外将女儿许配给他时,他连童生都不是,就是一白丁”。“就啥,一农家子第而已,现在可是举人老爷咯”。“船上怎么这么多人啊?”“奴仆,看来李员外家的第一家啊。要让给他女婿咯”。
李淼现在可是名正言顺地乡里第一人了。乡里独一无二的举人老爷,举人就可以被委任教喻、县丞、主薄等官职,可以做副县级待遇的官。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当然有能力以后也能升官。
李淼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可以做官了。虽然举人出仕做官与进士相比天花板矮了不少,起步也慢了半拍。但也是进入了官员行列。他的家族也成为了官宦家族。
李淼可不会少年轻狂,下船后与一干前来迎候人等一一见礼,礼多人不怪,族人、村里人还好一点,基本上都是看着李淼长大的。激动是肯定的。
其他人,大部分是第一次见到举人老爷。据说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李淼也没有立马就走,而是寻了个高处挥手致意了半响。倒不是显摆,人家可是想一睹你的风采。他虽然低调,可也不想耍大牌。
回到家中,奶奶和母亲等一众人。也是在大门口迎接,管家李强脸上的肉都要僵了。放在以前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家的少爷会成为举人老爷。得到喜报后,走在村里李管家明显比别个人高出一头了。
倒不是李强高了,而是别人个明显矮了一大截。就连村里的两位族长也没李强高了。再加上这几天,李大管家胸也确实比原先挺了不少。
奶奶、母亲早就知道李淼中了举人。兴奋劲也已经过去了大半。但看到一身举人服的李淼,还是忍不住唔咽起来。李淼一手一个搂着两位亲人,眼里的泪水也是怎么也止不住。
李淼真心感激两位尊长多年来的溺爱、呵护。真真的是当眼珠子似的疼啊。多年的两位寡妇终于熬出了头,苦尽甘来,眼下成了举人老爷他妈、他奶了。
当得知大小敏都怀有身孕,刚刚还抱头痛哭的祖孙仨,李淼立马被她俩抛弃,奶奶、母亲再也不敢耽误,不一会儿,一群人就回后院去了,简直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新科举人的李淼也只得站在门口,无奈地摇了摇头。
紧接着开祠堂,李氏族人也都是喜不自禁,这是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年代,也是个株连家族年代,当然也的看你的分量。从此李淼与族人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前李淼的地位还达不到这种程度,现在的李淼就可以直接主宰李氏宗族的命运了。李氏宗族至此成为了官宦家族。一飞冲天。
汪永贵已在协助李强管家安置奴仆。适龄男童明日也将在村学堂就学。六十多名奴仆,光适龄男童就有十五名。其中还包括汪永贵的嫡孙,才六岁。也不知道汪永贵是如何考量的。
反正李淼可没有要留人质的意思,可耐不住汪永贵的坚持,说这是规矩,看来这个年代还是规矩最大。汪永贵也是快速进入角色,开始协助李强管家。李家变得一切井然有序起来。
奶奶、母亲早就手拿名册,看着一群新来的女童和少女们,在对号入座。首先为李淼挑选伺女,大小敏均有身孕,等可儿过门后就要抬成妾室了。看奶奶、母亲的眼神李淼也是心中着急啊。心说别光看胸、屁股、脸也很重要的。
李淼一下子变得连梳头的人都没有了,大小敏也需要有伺女了,奶奶、母亲就是自己没有侍女。也不会亏待她们两位。渐渐地李淼在家中的地位被大小敏取代。奶奶、母亲的眼里现在只有两个孕妇。于是一众女人也是够忙的。
新来的一众奴仆终于见到了新家,也是十分开心,每家均有适龄男童,明日起进村学堂上学,奴仆们一个个心花怒放,终于看到了希望,人只有心中有希望,才活得有奔头。很快,一群奴仆都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