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 第四十七章 进山(一)

第四十七章 进山(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二天,起个大早,等待剧情的发展,到所有的孩子来家拜完年,也没看到经典的拜年梗,傻柱啊,这次不给力啊。

起身到院里各家坐坐,喝杯水,互相祝福,过年的仪式完美结束。然后就是马不停蹄地到另外两个师傅家拜年,说明明天进山,提前来拜年了。大师兄今年回老家过年,到此,该走的礼结束。

回家早早休息,第二天大早,简单收拾,和一大爷打过招呼,骑车直奔门头沟。

两个小时的骑行终于到了门头沟,得亏了自己的身体,普通人没有4个小时就别想了。

一路打听,找到了石家坎。

刚进村口,看到几个大爷。

“请问,王大柱家怎么走?”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一个大爷警惕地问道。

“有介绍信吗?”另一个大爷紧接着问道。

“有,给您,我是京城轧钢厂的工人”。

老人看看纸上的公章印记,再抬头看看了李国成挺精神。

“老王头,你看看这个戳戳,真的吧?小伙也精神,不像坏人”,之前的老人问着旁边的人,搞了半天,不认识字啊,精神就是好人。

老王头认真看了看介绍信,然后还给了李国成。

“走吧,大柱是我本家侄子”,叫做老王头的老人抬头带路。

“大爷,您贵姓?”

“你叫王大爷、王老头都行”。

“大爷您的身体真挺硬朗”。

“不行了,过去给解放军送物质,一天不休息都不带累的”。

“没想到你是老革命啊”。

“嘿,就是个力奔儿,在城里混生计,听学生娃娃的话,就给解放军送物质了”。

“您是这个”,李国成竖起来大拇哥,王大爷开心的笑了。

“大柱,大柱,城里有人找你”,这时来到一个有三间土坯房的农家小院。

“谁呀”,一个壮实的年轻小伙走出屋子,身后跟着老夫妻两,应该是大柱的父母,两个半大小子和一个只有4岁多的小姑娘,三个孩子躲在父母的身后,只露出了好奇的小脑袋,怯怯地看着李国成,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罗补丁,而且大小明显不合身,看来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的。其实也正常,城里的孩子衣服都有补丁,只不过比农村强点。

这个时候大柱墙上爬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小孩,一些大姑娘小媳妇指指点点。

“哎呀,这不是李大哥吗?终于盼到你了”。

王大柱热情地把李国成迎进屋里。李国成从车后架上拿下10斤左右棒子面提给了大柱。

“这个是我这两天的口粮”,李国成知道现在农村生活比城里苦多了,所以自带口粮,并且多带了一倍。

“李哥你这”,但是想想家里的情况,就不好意思的接了下来。

“大爸,您也快进屋”,王大柱忙又招呼王大爷。大爸是这里的方言,是对自己父亲大哥的称呼。王大柱的爸爸妈妈只是看看李国成笑,没有言语。

李国成赶忙拿出大白兔奶糖,一个小孩递上两颗,三个小孩子却没有接,都抬头看着自己的父母,王父只犹豫了一下就点了点头。

“谢谢大哥哥”伸手接过,异口同声感谢。

屋里不大,但收拾地很干净,炕上盘腿坐着一个白发老太太,应该是大柱的奶奶。

“奶奶,大爹,爸,妈,这个就是上次救过我的李大哥”。

“孩子,快点上炕,炕上暖和”,大柱爸爸只是陪着笑站在旁边,大柱妈妈端来一碗白开水。

“小李,不好意思,家里没有茶叶,只有白开水”。

“大妈,白开水解渴,正好,我有点渴”,李国成赶忙站起来,接过碗,试了试水温,正正好,一口就喝完,大柱妈妈接过碗,转身进了厨房。

李国成跨坐在炕沿上,和大柱一家拉起了家常。

通过聊天,大柱现在说了一房媳妇,开春前想办事,李国成送上了恭喜,从衣兜里拿出4尺布票当作贺礼,推辞了半天才收下,当然李国成也收到了一布袋干蘑菇,差不多20斤。

“王大爷,听说你们这儿山里有大野猪”。

“附近没有了,被周边的村子民兵打光了,大家都困难,现在都想着到山里找补,有也估计都逃到了深山了”,大柱的大爹回答到。

“山里除了野猪还有其他猛兽吗”,李国成问道。

“过去有,这个年景,山里的动物被大家霍霍的差不多了,估计那些猛兽也活不下去,或者都退回深山了。

“那我就放心了,过年没事,就想到山里看看,看能不能抓几只小动物”。

“不往深山走,就没太大事,到时让大柱陪着你”。

“不用,我这儿来的不是时候,按礼儿,大柱明后天必须要到女方家拜年,我这就是没事转转,不会进深山,安全着呢”。

李国成在深山里不惧风雪,大柱可就不行,这个时候的深山里天气,就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你上厕所要带个小棒子,干什么呢?边尿边敲,不然,得,触地上,尿不出来了。自己是没事碰运气,也不缺吃食,可农村现在的日子可是算着米粒儿过日子,进一趟山的消耗,他们可承担不起。

“那您可不能入太深,就在附近转转”。

“好嘞”,这个时候家里陆陆续续挤进了一屋子人,就像是看猴子似的。李国成带来的一包大生产都已经挨个发完,又从挎包,其实是秘境里,拿出一包来,挨个发给没有的,其中就有胆大的大婶或小媳妇也伸手接过,胆大的直接点着,那熟练劲头完成不输老爷们。一些老人闻了闻,珍惜的别在了耳朵上。

中午时,柱子妈放上一个炕桌。北方吃饭用的餐桌,正正方方,四根腿,差不多有30公分高。第一个就是一盘炖母鸡肉,然后就是咸菜、窝头和一大盆棒子面粥。

李国成有点不好意思,看来这是把自家下蛋的母鸡给炖了,一只母鸡在农村有多珍贵,李国成心知肚明,家里酱油、醋、盐等生活必需品都是靠鸡蛋来兑换,所以大家都笑称母鸡银行。已经炖了,就吃吧,以后再找补。

这个时候屋里的人恋恋不舍地自觉离开,一些小孩留着口水,不哭不闹,也跟着大人离开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招待贵客的,没有人招人嫌。

吃饭的时候,柱子妈给老太太夹了一块鸡胸肉,接着就不停的给李国成夹肉,其他人都低头吃窝头,就着咸菜喝粥。李国成这个时候别提多尴尬,急忙把碗里的肉分给其他人,三个小孩看了看大人没有反对就开心的吃起来,大人又把肉放回到了盘里。

看着柱子妈又要给自己夹肉,赶忙串了两个窝头放在碗里,高高的超出了碗。

“你这孩子,多吃肉”,柱子妈妈热情地招呼。

“大妈,我就得意这窝头,您这手艺绝了”,一家人都开心的笑着,吃着。

这个时候柱子爸爸抱起一个陶罐,给你个男人倒上了一大碗酒,酒液有点黄。

“来,大家敬小李,感谢你救了柱子,那可是全村人的救命钱,被抢了,日子就难过了”

大家举碗都喝了一大口,辣嗓子,一看就是自酿的,但是绝对是正宗的粮食酒。

“真没有什么,当时我们也是互相帮忙”。

。。。。。。

聊着,喝着,气氛热烈而真诚。

求推荐!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