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 321 齐府黄金消耗殆尽 君臣商讨货币政策

321 齐府黄金消耗殆尽 君臣商讨货币政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那可是足足二十万两黄金啊,工部发了一笔大大的横财。

另一位工部尚书石璞,之前在宁阳侯军中参赞军务。宁阳侯班师之后,石璞跟着去了南京,然后就一直留在了南京。

如今的工部,完全是由周忱主事。

朱祁钰不仅是工部最大的金主,而且批准工部掌管这批黄金,专门用于治河和打造军械。

所以周忱每次看向皇帝时,眼中都有光。这样只知付出,不知索取的皇帝,纵观古今,都难寻难遇。

朱祁钰知晓工部上下为何如此拥戴自己,但是心里还是苦啊:自家整个库房里,一共四十万两黄金,建设新齐王府光是砌筑城墙、开采汉白玉石料、建造部分宫室,就已经花去了二十万两黄金。

接下来要把剩下的宫室建好,要移栽各种奇花异草,还要添设各色家事,十万两黄金打不住,稍微花花,就要超过十五万两。

之前朱祁钰又交给了李晋三万两黄金,让他带去朝鲜招收奴婢了。

同行的还有定国公徐永宁、鸿胪寺左丞俞山。

朱祁钰的行事,处处与前代帝王不同。

之前的大明帝王,也喜欢来自朝鲜的妃嫔、奴婢、侍女、太监。不过这些皇帝都是直接跟朝鲜国王讨要。尤其是宣宗,时不时地就要去和朝鲜国王打打秋风。

人家朝鲜君臣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里也是真膈应大明的皇帝和使臣。

像朱祁钰这种出高价去买的,还是大明开国以来独一份。

而且朱祁钰还特意派出了性格比较温和恬淡的俞山。

郕邸出来的文臣,如今也就只剩下俞山和俞纲了。

这两人不肯死心塌地地跟着皇帝去搞嫡庶之争,朱祁钰也不重用和拉拢两人。

对待俞山、俞纲,朱祁钰就只求个面子上过得去。至于对二人的安排,朱祁钰也早就想好了,让他们熬一熬资历,然后到南京当侍郎去吧。

俞山、俞纲都是举人,最后能当到侍郎,也就算是朱祁钰待两人不薄了。

如果没有郕邸旧臣这层身份,以举人的功名想做到侍郎?想什么呢!

海瑞够厉害了吧,也是举人,到七十二岁时才勉强做到南京吏部右侍郎,也没什么实权,过了两年就去世了。

所以对俞山、俞纲这种有旧情、非嫡系的臣子,给到侍郎之位已经非常对得起他们了。

历史上的景泰,就有些过于激进了。给了俞山吏部左侍郎之位,给了俞纲兵部左侍郎之位,这任人唯亲搞得有点太明显了,让其他大臣怎么想呢。

关键知遇之恩到了这种程度,两人还是不肯卖命,全部保身善终了。

所以现在朱祁钰只能给两人一些不大重要的任务,比如这次的出使朝鲜。

因为土木堡的惨败,导致朝鲜对大明已经有了轻慢之心。

俞山的任务,便是宣扬大明国威,令朝鲜君臣对大明重拾信心。

李晋的任务,则是拿着黄金,买回两千名奴婢、侍女、太监。然后剩余的黄金,用来买一些山珍特产,运回北京倒卖倒卖。

而定国公徐永宁的任务,就是跟着使团四处转悠转悠,增长增长见识。

至于为什么非得不远千里去朝鲜买人,主要是诺大的王府,没有奴婢使唤,实在是运转不动。

尤其是等众多的皇子、公主生下来之后,光靠宠妃们干活,绝对是不够用的。

而朝鲜虽是大明最亲近的藩属国,但毕竟远隔三千里,中间路途极为艰难。

相比于大明本土的奴婢,若是有人想去收买或者要挟这些朝鲜奴婢的家人,那难度可增加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朱祁钰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给想害自己的人增加困难。

而且这次修建新王府,朱祁钰顺道在齐王府东侧建好了西缉事厂。用不了多久,西厂也会正式成立。

内厂、西厂、东厂并立,全方位无死角地监控京城。

想着想着,朱祁钰突然开口,向周忱问道:“周爱卿,工部铸制的景泰通宝,给京军发放完没有?”

周忱回道:“启禀陛下,宝源局在内城的旧厂和外城的新厂全力开动,铸制的铜钱主要三个去向,一个是向参与修建外城的百姓发放工钱,一个是给百官发放俸禄,另一个就是作为额外的奖赏,向京军发放。

如今京军三营已经发放完毕,就算是最底层的兵士,每人都得到了五贯铜钱。

陛下的亲军三卫只发放了一部分,剩下的工部还在全力赶制,过年之前一定能够完成。”

朱祁钰点点头,又继续问道:“景泰通宝在市面上流通情况如何?”

周忱闻言,看向黄溥。示意这事不归我工部尚书管,陛下还是听八府巡按给您讲吧。

黄溥回道:“陛下放心,您设计的景泰通宝,质地优良,品相美观,又没有故意往里面掺铅,所以大受京城百姓欢迎。

百姓皆言,此为盛世之通宝、仁政之象征,强于大明宝钞何止千百倍。此议已成公论,只要景泰通宝的铸造质量一直保持下去,必能彻底取代宝钞,并与白银一起成为大明最重要的货币。

到时候民心归附,圣上定能成就千古仁君之名。”

朱祁钰点点头,又重重地叹口气:“最难的还是如何回收大明宝钞。直接作废肯定是不行的,那等于拿朝廷本就不剩多少的货币信用开玩笑。

但是按比例回收的话,之前大明的皇帝们滥印了那么多宝钞,要铸多少景泰通宝才能收得回来啊。

你们都说说应该怎么办啊?”

周忱闻言,直接往后退。这位工部尚书只对具体实施皇帝的政策感兴趣,对制定政策,规划战略方针没有丝毫兴趣。

再说周忱都七十了,再干个几年就要致仕了,也就懒得动脑筋了。

朱祁钰再看何文渊,何文渊也摇头。何文渊是吏部尚书,也不想操心这些与吏部无关的难题。

朱祁钰只得看向何宜,不料何宜也摇头。

最近这一年来出的风头太多了,所以何宜也不想再在人前出过多的显露才能。

朱祁钰最终只得看向黄溥,而且用坚定的眼神示意其不可推脱。

黄溥也是无奈,这个锅甩来甩去,终于还是落到了自己的头顶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