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还真有个鸿儒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姑父叫朱棣!
朱高炽进宫之后,很快就传出了消息,朱棣决定设置东缉事厂,简称东厂,职责是密访谋逆妖言、大奸大恶……
目标所指,十分明确。
历史上的东厂是在永乐十八年才正式成立,彼时纪纲谋逆,已经被处死。朱棣觉得宫外的锦衣卫也不靠谱了。
所以选择身边的宦官,统领东厂,监察天下。
而这一次却是因为传说中的尼山鸿儒会,势力庞大,遍布天下,几乎所有读书人,都被左右掌控着。
必须挑选跟他们毫无关系的人,才能放心。
果不其然,朱棣选择的东厂提督太监叫亦失哈,是个女真人。
他早年间是个俘虏,由于年轻,就送进了宫里当太监,后来跟郑和一起,分到了燕王府。
亦失哈随着朱棣征战,鞍前马后,靖难之役,也是屡立战功。
深得朱棣信任。
此人是个宦官,和读书人天然敌对。
他又是海西女真出身,无论如何,也跟尼山鸿儒会扯不上关系。
假如连他也能收买,这个鸿儒会也别隐藏地下,干脆跳出来,杀进应天,夺了鸟位算了。
亦失哈担任厂督之后,第一个就来拜会徐景昌。
虽然身为首任厂督,他的权柄可没法和后来的那些人相提并论……而且就算刘瑾、魏忠贤那种厂督,遇上了徐景昌,估计也要歇菜。
不过徐景昌倒是没有丝毫托大,相反,他十分客气。
“陛下设立东厂,用意深远,也是对你们这些身边人的信任。保护天子,稽查不法,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啊!”
亦失哈慌忙躬身道:“多谢定国公体谅。奴婢是个没根儿的人,这条命都在皇爷的手里。为了保护皇爷,宁愿拼了这条命。请定国公放心,奴婢必定忠心耿耿,不敢有任何私心杂念。”
徐景昌笑道:“公公的忠心,没人会怀疑,咱们都是给陛下办事,有什么事情,只管说,我必定全力相助。”
听这话,亦失哈高兴了……他这个厂督,此刻除了二十几个小太监,既没有人,也没有钱。
不管干什么事情,第一步都是要钱要人,东厂也不能例外。
徐景昌一听,很大方,直接从锦衣拨出了一个千户,交给东厂……随后徐景昌给亦失哈出了个主意。
锦衣卫的名册开销,让他交给了兵部和户部……这倒不是说当时徐景昌就看到了这一步,而是他不想干脏活,锦衣卫的权柄虽然重,但作为特务头子,始终不符合他的期望。
如今亦失哈组建东厂,徐景昌肯定乐见其成。
他要求将东厂预算,挂在内廷名下,然后以宿卫皇室的名义,走户部的账,剩下的一部分,从内帑开支。
也就是说,东厂从锦衣卫借调一个千户,这个千户是从兵部领俸禄。然后以宿卫皇宫的名义,从国库支取一部分。
再从内帑拿出一些特别预算。
如此一来,东厂就有自己的小金库,可以发展眼线,从容办事。
亦失哈在徐景昌这里,满载而归,大喜过望。
现在的他,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要是不干点大事情,简直对不起陛下洪恩,定国公的栽培!
这帮畜生,也真是大胆包天,今天敢刺杀定国公,明天还不定干什么呢?
查!
东厂,还有原本的锦衣卫,也都行动起来。
别忘了,徐景昌也是锦衣卫大都督,自家大老板受到了威胁,下面人不干出点动静,也实在是愧对信任。
就在厂卫一起努力之下,很快锁定了一群人。
他们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永乐二年是大比之年,朱棣又宣布要开恩科,很有可能,一年之内,两次考试。
双倍机遇,试问谁能拒绝?
因此各省举子,纷纷进京。
这里面就有人生活困窘,路费艰难,因此偷摸写稿子赚钱……尼山鸿儒会的故事,就是这帮人出了大力气,用心补全的。
其中几个高手,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现了二创超越原著的伟大成就。
他们已经将两千年的历史,都囊括到了尼山鸿儒会的体系中。
一句话,没有尼山鸿儒会的历史,就是不完整的历史。
当然了,有人愿意为了恰烂钱什么都写,也有人愤愤不平。
比如从浦江来的举子郑秀。
不久前,他在激烈程度仅次于江西的浙江乡试当中,考中了第五名,成绩相当了得。
这还不打紧儿,郑秀长得很秀气。
他身量虽然不高,但是面白如玉,五官精致,穿上了裙子,都能当女装大佬。
要知道长相在科举当中,尤其是殿试,很占便宜的。
就比如排名第三的探花,就要求有一副过人的长相,不能说帅的惊天动地,初具人形的肯定不成。
科举是朝廷的抡才大典,选出来的人才也是国家体面,长得不好看,说句不好听的,都影响国家形象。
像徐景昌那种,高高瘦瘦的,就很占便宜。
当然了,以他现在的名声,别说殿试了,就连秀才都考不上。
除了徐景昌这个类型,郑秀这种就属于第二档次,也是有相当优势的。
学问好,长得好!
这还不打紧儿,熟悉郑秀的人还知道,人家根基深厚。
在郑家的祠堂,有一副太祖皇帝御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
郑氏规范,因为非常符合儒家教化的要求,得到了广泛推崇,许多人家,都藏了一份,按照上面教导子弟,也想和郑氏一样,子孙后代,不断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有了这些又是,大家伙都说郑秀是今年的大热门,不是状元,也是探花郎。
因此有不少人都聚集在一起,他们诗词唱和,交流八股,砥砺学问,好不快活。
但随着尼山鸿儒会的说法广为流传,又是南孔进京,这些读书人就没法安静做学问了。
郑秀的一个同乡,就忍不住抱怨,“我今天刚刚经过长兴侯的府邸,发现那边正在赶制一批汉白玉的神像,正是开国功臣的,其中中山王徐达排名第一,那个神像,栩栩如生,好不威风。”
郑秀紧皱眉头,却还是说道:“中山王确实开国名将,人品功劳,无可挑剔,给他建庙塑像,也是理所当然。”
同乡却是一声长叹,呵呵笑道:“郑兄怕是不知道,那边不光有塑像,还有人在跟过路的宣扬,说是武人收复北平,驱逐胡虏,是所有人的大恩人。尤其可恶,他们说是武夫保卫了文人高高在上的地位,不然还要继续当大元朝的狗奴才。”
一听这话,好几个读书人就黑了脸。
他们年纪都不大,刚刚中举,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哪里听得这种话,因此无不怒火填胸。
郑秀同样愤怒,但他还能控制得住。
“说就说吧,我们是来应试的。先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然后才能谏言君父,匡扶社稷。”
大家伙耐心听着,虽然心里头不服气,但也觉得有道理。
“谁让咱们没权呢!忍着吧!等咱们考上了进士,当了官,就好了。”
可也有人不爱听,出言讽刺道:“当了官,有了荣华富贵,就更舍不得仗义执言,到时候还不是奸佞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话激怒了这些年轻读书人。
什么意思?
瞧不起谁啊?
“我们说到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要是有人不信,可以立字据!”
“立就立,谁怕谁!只要考上了进士,就要替夫子圣人说话,不能让粗鄙武夫和圣人相提并论!咱们孔孟门徒,不能给祖师爷丢人。”
这些年轻的读书人,义愤填膺,纷纷签字画押,气氛热烈。
郑秀被裹挟着,也不好不签。
算上他,一共二十几个读书人,写了名字。
等郑秀往居住的客栈走去,冷风一吹,脑子就凉快了。
坏了!
这不是要出大事吗!
伯父跟自己反复叮嘱过,现在严查结党营私,尤其是读书人,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抓到把柄。
结果自己就傻乎乎的,留下了名字,这不是要坏事吗?
他想也不想,赶快去会馆,想要讨回来签名。
可就在他去而复返之际,会馆里面已经已经沸反盈天。
让大家伙破防的原因只是一张简单的图画!
这是一张孔子像,眉目慈祥,和文庙的一般不二。
只是身上穿的却是蒙古袍子,而且更缺德的是,发型也是蒙古的那种,把头顶剃了,前面留一小片,两边编成了辫子。
而且在下面还写了两句:微管仲,披发左衽矣!
第二句:微徐达,读书人亦如是!
破防了,彻底破了大防。
这帮人也太可恶了,居然敢糟蹋孔夫子,没有王法了!
“大家伙都知道天地君亲师吧!”
一个年轻学子跳上了桌子,大声怒吼,“天覆之,地载之,君上父母师长恩任养育教导呵护之……夫子乃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岂能允许他们如此糟蹋!还有骨气的,跟我走,去找他们算账!”
这时候还有人尚存理智,劝说道:“不要冲动,还没查清楚,这是谁干的,不能莽撞!”
那个跳得最高的,呵呵冷笑道:“还能是谁干的?必是那些替徐达吹嘘的人。他们毁孔圣,我们就砸了徐达的神像!都摸摸裤裆,还有卵子的就跟我走!”
气氛起来了,人群鼓噪着往外冲,刚刚赶来的郑秀就被这些人夹杂着,直冲长兴侯府而去。
他此时脑子还残存一丝理智,不会连累大伯吧?
这些人不知道,就在他们出动的时候,锦衣卫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送去给了东厂。
亦失哈那也是跟着朱棣鞍前马后,战场冲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好啊!果然有读书人结党营私,天子脚下,他们竟然如此狂妄。难怪扬言要刺杀定国公呢!看起来是真有个鸿儒会!”
亦失哈抽出佩刀,冲着手下人怒吼道:“走,跟咱家捉拿逆党!”
他率领着二百锦衣卫,气势汹汹杀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