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周国面临局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周做天子!
周建国呼呼大睡的时候。
又一道王诏在王宫卫队的传递下,通递全国。
周天子要公开处决韩山武。
这个王诏更是炸出了地动山摇的效果。
各个地方官,没有人不知道韩山武他们兄弟跟郑国公的关系。
韩山武一向跋扈,在周国可以任意凌辱任何官员。
又因为一直作战勇猛很受郑国公的赏识。
韩山武的哥哥是地方百司名叫韩山同是郑国公在周国地方上的代言人。
整个周国的官员高层都是郑国公把持。
下层官员基本就是以韩山同马首是瞻。
再加上他们兄弟二人的妹妹是郑国公的妾室。
所以这个王诏是真的假的?引起诸多怀疑。
接到王诏的各个地方官员很快又得到一个消息。
韩山同的府邸昨夜失火,韩山同失踪,韩山武被抓。
而且失火的地方还烧出“天谴”二字,更是传的出神。
说是天兵下凡,直接抓走了无德的韩山武交给了天子,烧死了韩山同。
民间虽传的是风风火火,但是稍微有些理智的官员都大概能猜出这个事情来龙去脉。
既然是第二天公开处决,很多官员选择连夜赶赴王都。
到第二天正午观摩一下这个事情是真是假,有些官员也是郑国公的人,他们更需要去确认一下。
甚至有些人准备通过其他途径营救一下韩山武。
如果营救成功,韩山武还不对他们感恩戴德?
将来依附韩山武还不愁飞黄腾达?
毕竟此刻没多少官员在意这个所谓的王诏。
但是此时的太宰府却异常安静,甚至都没有人进王宫去询问天子。
西伯在天子离开后,也在谋划对策。
西伯也不愿看到天子处于完全的被动局面。
既然自己已经搅进来了,就不能置身事外了。
他立刻手书一封信,命东野昊马不停蹄的递送给晋国侯。
西伯写的书信内容就是,天子想夺回一点权力,但是郑国公可能会趁机逼宫,甚至直接把周天子囚禁。
西伯希望晋国候能稍微协助一下周天子。
毕竟周国完全被郑国控制,在脸面上跟实际利益上都是对晋国不利的。
西伯知道近日晋国侯带领赵氏,智氏,魏氏,韩氏,中行式,范式六大封臣家族的主要兵力。
以千乘之师的绝对实力,雷霆般的灭掉了位于晋国南边,周国与郑国北边的于国。
于国比周国跟郑国还小了许多,夹在晋,周,郑三国之间被灭也是迟早的事。
晋国侯灭于国,并不是贪图于国的一点点土地,实际上是在用灭于国来做一场军事演习。
演给各路中等诸侯国看,更是为了威慑楚国。
楚国最近国内有北上扩张领土的意图。
此时楚国虽然不属于华夏文明圈,但也是晋国称霸路上的唯一劲敌。
千乘之师是个什么概念呢?一乘战车配备的是一百人的作战单位,千乘足有十余万人,还不包括后勤人员。
当时很多小国的总人口都没有十余万人。
关键这次晋国侯出动千乘之师的兵力,也只是常规兵力。
并不是晋国的全部兵力。
后来郑国巅峰时期称霸中原成为小霸主的时候。
能出动全国的战车也只有五百余乘。
此时晋国的实力,绝对是华夏第一霸主。
晋国侯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演习让晋国周边的小国十分胆寒。
于国被灭之时,很多小国害怕自己被灭,纷纷给晋国献出巨额财物。
晋国侯对这样完美的演习当然也是志得意满。
所以西伯觉得这个时候写信给晋国侯一定能得到晋国侯的协助。
毕竟给现在势头正盛的郑国当头一棒,对于晋国是比这次演习是更加完美的。
此次晋国灭于国,虽然晋国是秋风扫落叶一般轻松。
但是就是因为太轻松,晋文侯觉得有点无趣。
晋国兵临城下的时候,于国国君为了保全家族,直接开门投降了。
因为那个年代贵族是不会为难贵族的,周灭了商,周武王还给商纣王的儿子分封在了宋国。
宋国可是中等诸侯国。所以于国国君投降后,做不了君主了。
但做个富甲一方的家族还是没有问题的。
西伯想利用这个时机,让晋国侯不要立刻退兵,只需陈兵郑国边界数日即可。
这样既能威慑郑国以致达到威慑整个华夏,也能送周天子一个顺水人情。
毕竟这个周天子是晋国侯扶植起来的,晋国侯从内心里面还是会愿意帮一帮周天子的。
因为晋国侯也清楚此时晋国能傲视群雄,就是因为晋国趁犬戎破镐京夺取了周王室大片领土。
这个顺水人情还能满足自己维护周王室正统这个美名。
而且更加可以充当曾经周王室的作用,震慑其他不守规矩的诸侯国。
简直就是名利双收何乐不为呢?
东野昊拿上西伯写好的书信,就快马奔向了晋国。
逃跑的百司韩山同,因为自己的身份。
当地很多人都是认识的。
所以他很快弄到了一匹马,从官道一路狂奔向郑国。
此时郑国公正在郑国南边边界与胡国开战,战场局势已经陷入胶着。
在军事实力上郑国是强于胡国不少,但是郑国是灭了丹国以后没来得及怎么修整就又直奔郑国南边边界。
郑国南边的守军在郑国主力到达前已经被胡国击败。
而且在郑**队来之前,胡**队已经做好了防御工事。
胡国袭击郑国也是早有准备的。
胡国潜伏在郑国的间谍在郑国要攻打丹国的时候,就迅速把这个消息发回了国内。
郑国攻破丹国国都的时候。
胡国就为了雪耻,举全国兵力倾巢出动对郑国的边界发起了猛攻。
因为那个时代通讯技术的极度落后,郑国公得到消息再来救援也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郑国在灭丹国的时候,之所以会遇到丹国拼死抵抗。
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国国君主动承诺过丹国国君。
只要丹国边界遇袭,胡国会立刻攻击郑国的边界,以解丹国之围。
最后丹国全国上下以必死之心抵抗,可是最后一直到丹国国都被破的时候,胡国才向郑国发动进攻。
其实胡国根本就没打算救援丹国。
他们只想丹国在灭国之前能尽量的消耗郑国的兵力。
好让自己攻击郑国的时候,缩小与郑国的实力差距。
胡国的这个操作把国与国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彰显的淋漓尽致。
所以战场胶着,最大的原因就是胡国是以逸待劳。
郑**队则完全是疲惫之师。
就是这样的军队状态,仍然难分胜负。
郑国公个人治军能力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突出的。
郑**队的军员素质也是在这个时代排的上号的。
郑国公本想一鼓作气击败胡国,但是几场仗下来几乎是平手。
胶着的战局让郑国公不再主动交战,而是跟胡国开始对峙,寻求其他途径。
因为在这个丛林法则的乱世,如果郑国击败胡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话。
这个结果对于郑国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这些年来郑国东征西讨树敌无数,如果郑国惨胜胡国。
那么其他中等诸侯国必定会在郑国虚弱之际,趁机一拥而上瓜分郑国。
这是一个此消彼长,零和博弈的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