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351章 我说若纪纲想夺你朱家江山呢?

第351章 我说若纪纲想夺你朱家江山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皇子高爔传!

高希将那些房契、地契往他面前一扔:“你自己好好算算吧,你一年多少官俸,除去吃喝拉撒,你要多少年时间才能积下这些家业。”

“张大人,我劝你不要硬扛。京师六部衙门与你们有关系的要查,你这里要查,宁波市舶司衙门还有各个抽分所都要查。你不说话,我只能从严查办。”

这时衙门外一阵吵闹声,接着锦衣卫吕成带着一帮人冲了进来,见到朱瞻基和高希都在,这才收敛了嚣张气。

“臣锦衣卫千户吕成,参见皇太孙殿下,参见钦差高大人。”

“吕千户,你好大的威风,直闯浙江布政司衙门。”朱瞻基说道。

“臣有要务在身,不知殿下在此,万望殿下恕罪。”

“倒也不必,你有纪大人撑腰,岂会将我和钦差放在眼里。”

吕成连忙跪下磕头:“殿下息怒,实不知殿下在此,确有要务在身。”

“吕成,你有何要务?难不成你也是钦差,有圣旨在身?”高希问道。

“钦差大人说笑了。小人哪里有资格做钦差,这是受了我家大人的令,前来捉拿张季辉等一干要犯。这是驾帖。”说着,便掏出驾帖递了上来。

“你们纪大人也要‘请’张大人?”朱瞻基看了驾帖不明所以,拿眼看高希。

高希则心中了若明镜,明面上锦衣卫是来拿人,实际上是要将张季辉这个关键人物抓到锦衣卫诏狱里“保护”起来。

那时候,张季辉就是纪纲手上的一枚大棋子。

如果只是为了钱,他可以让张季辉“交钱走人”,当然是他纪纲说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张季辉不想死在诏狱里的话。

如果他想控制浙江官场,也想从宁波市舶司捞到更大的好处,他会有许多办法让张季辉“自愿”说出浙江官场的种种黑幕,谁想太平做官,那就得“孝敬”他纪纲,听他指使。

之前,纪纲之所以主动匿名向高希这里“暗中爆料”,就是要让抽分案火上浇油,他好火中取栗。

另外,抽分案肯定还牵连到京师六部大小的许多官员,这些都给了纪纲借口和理由,要好随时拿人。

“知道了,但这是圣上钦命的大案,由不得纪纲插手。他若想混水摸鱼,让他亲自来,我高希当面锣、对面鼓和他说清楚。”

高希一点也开不给纪纲面子,从头到尾直呼纪纲的名字,语气、态度极为强硬。

“...呃...高大人...”吕成也不敢造次。

说实的,高希和朱瞻基相比,他更怕高希。

朱瞻基只是因为身为皇太孙,当今圣上宠爱,更兼身份尊贵,谁也惹不起。

但这高希虽然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但这小子敢真刀真枪地杀过来。想到这里,他现在还记得当初在诏狱,高希有仇必报,当场报复他砍了他大腿一刀的往事,现在还感觉大腿的刀伤隐隐作痛。

“吕千户,你去和纪纲说,我当初在他耳边问过的话,他最好别做。我公开骂他佞臣,是想叫醒他,别让他做佞臣。可他若偏要做佞臣,自然有人会收拾他,完蛋就在顷刻间。所谓‘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现在是永乐十三年(1415年),历史上,纪纲完蛋就在明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

吕成听了,暗下直咋舌。这话像是规劝,又像是谶语,还带着威胁的意思,天下没人再说得出来,也没人敢这样说。

朱瞻基也大感惊奇,他知道高希向来对纪纲横眉冷对,但直斥纪纲是佞臣,还让他别做佞臣,说得底气十足,这就是自己的皇爷爷也不会这样无凭无据地说出口来。

吕成知道,有高希和朱瞻基在,想带走张季辉全然没戏,更何况旁边还站着铁塔般凶神恶煞的杨霸天。

他只能拜了拜,便走了。

“四叔,你怎么这么确定纪纲便是佞臣?”朱瞻基问道。

“锦衣卫罗织莫须有的罪名,残害忠良、误导圣上,又巧取豪夺他人家产财物。这不是佞臣,又是什么?”

朱瞻基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听起来算是,可是你说他罗织罪名、残害忠良,皇爷爷却极信任他,要说误导圣上似乎也谈不上吧!至于夺人财产,那顶多算是贪官吧?”

“那如果他密谋要夺你朱家江山呢?”

“啊,你说什么?”

“我说若纪纲想夺你朱家江山呢?”

朱瞻基先是紧张了一下,又觉得高希异想天开或过于耸人听闻了,便笑道:“四叔可有证据,或听到什么风声了?”

“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他一定要准备这件事,他日自有分晓。”

朱瞻基只当是高希的一厢情愿,不再追究下去。这时外面的街巷传来鸡鸣声,天就要亮了。

“殿下、大人,初步稽核的结果有了。”一个主事的账房先生过来报告。

“你说吧!”

......

刘家港抽分所也是忙了一夜,七八个精通账目的账房先生与吏员将稽核房近期的账目粗粗过了一遍。

问题很严重,仅就这次郑和船队到港的金银来说。

郑和在《船务简报》中报告的数字是,黄金有八万两,白银有一百二十五万两。可是抽分所的账目上的数字是,黄金七万五千两,白银一百一十七万两。

这中间的五千两黄金,还有八万两银子,去哪里了?

问鲁主事,鲁主事的解释是,抽分所账目上记录的是抽分后的数字。纯属胡扯!

抽分所的账目一定要先记录到港某种货物的总数量,然后写明适用税率,再记录实际的抽分额,也就是收了多少税。

就算是按照鲁主事的说法,数字也有问题。八万两黄金,按“十五抽一”,抽分额就是5333两银子,抽分后的黄金总额就是两,而不是正好两。

审核吏员又去翻查了前几次的情况,也都是这般胡乱的记载。

问题是,既然郑和《船务简报》上已经提前明确报告了货物的数字,为什么户工二部的主事吏员在收到货物时,没有发现问题呢?

只有一种解释,有一批人一起在做手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