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荒村往事 > 第一百零八章 积极筹备

第一百零八章 积极筹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荒村往事!

这时,椅子上的老者将烟锅头在鞋帮上磕了几下。说道:“孩子,你想学戏?”

小五连连点头。

“这戏不好学呐!你多大了?”

小五说道:“我十五岁了!”

老者说道:“十五了?学戏年龄有点偏大了!”

”这学戏辛苦,你能受得了吗?“

小五说道:“大叔,为了学戏,我不怕吃苦!”

”你家里人同意吗?你一个孩子家能做的了主?”老者接二连三的问着。

小五低着头默不作声。

那老者又说道:“我看你这模样、身段倒是块学戏得料,你会唱两句吗?”

小五说:“我唱段十五贯吧!”

说完,小五便毫不惧怯的清唱了起来“我爹爹贪财把我卖…………”

老者微笑着,频频的点头。

老者说道:“今天天也不早了,赶紧回家去吧。”

小五恋恋不舍的走出门去,又反身问道:“大叔,你说我能行不”

老者说道:“真想学的话,明天叫你家里大人来说话!”

小五刚从戏台子上走下来,只见账房的崔牧羊和程东茂两个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小五惊奇的看着他们。

崔牧羊抢着说道:“小五,急死我们了,这大半夜的你没有回家,长军哥到处在找你!”

程东茂说道:“是啊,我们找你都找了三条街了!”

小五显得若无其事,笑着说:“这次我丢不了了,走吧!回去。”

长军正着急的在粮行里团团转,看见小五回家了,啥也没说,直接回房间休息了。

小五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说道:“哥,今晚演的戏是《杨门女将》可好看了,你猜怎么着,演穆桂英的是一个男子,那身段那相貌比一个女子还要俊俏!哈哈”

长军没好气的说道:“这么晚回来,你倒像没事人似的!?你不知道大家在担心你。”

小五说道:“哥你就放心好了。我想去学戏!”

长军说道:“不行!我不同意!”

小五说道:“为什么啊,哥。”

长军说道:“你一个女孩子家的,那些戏班子到处演出,漂泊不定,餐风露宿的,你跟着他们,咱爹娘会同意吗?”

小五说道:“哥,你也知道,我自小就喜欢秦腔,那女旦化妆之后真好看,我今天看戏的时候,戏班里好多女孩子呢。戏班的老板我也见了,他说只要家人同意,就收我。”

长军说道:“我再说一遍,你听好了,我不同意。赶紧去睡觉,我明早还要回村给东家和秋先生帮忙去呢。”

小五撅着嘴出了房间,刚一出门,发现崔牧羊正在门口守候。

小五说道:“你在这干嘛啊”

崔牧羊说道:“我也担心你,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你看咱店里现在多好,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你去了戏班都是生人,和人家不好相处。”

小五说道:“我不学点本事,靠什么吃喝啊,难道你养我啊?”

崔牧羊捣蒜是的点着脑袋说道:“成啊,只要你别去戏班,我养你一辈子!如果有下辈子还养你!”

小五说道:“赶紧回你屋睡觉去。”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进了自己的房中。

…………

一大早上,秋先生家就忙成了一锅粥。

秋先生先安排了人手赶紧去给一众亲戚一一通知。

彩礼已经提前准备好。

当初秋先生询问刘喜奎,彩礼需要多少尽管开口,刘喜奎呵呵笑着说道:“多少都成,你看着办就好!”

这可难住了秋先生,最后经过和族人商量,最后确定彩礼是一千零一块大洋,寓意千里挑一。

除此之外,还要采购宴席所用的蔬菜、肉蛋、烟酒、糖果花生。还要杀猪宰羊,蒸馒头,贴喜联……

秋先生的老伴还召集了几个手巧的妇女,要缝制十床被子……

关中的结婚习俗中,男方要给女方送“四样礼”,这也是男女双方长辈非常重视的礼节。

这“四样礼”包括:心头肉、莲菜、烟和酒。送的好,娘家人满意,送的不好,娘家人生气不说,恐怕还会影响今后的小日子。

心头肉:这块肉是颇有讲究的,称作“心头肉”。大凡一般人家的女娃出生时,皆差不多六斤左右。这六斤可是从娘身掉下的,自然是娘的“心头肉”,养大成人不易,如今一朝出嫁,这“六斤左右”,新女婿总得要还丈母娘的吧。因此,新郎买肉时,一定要说明是“送四样礼”用的肉,挑选新鲜的、带肋条、五花三层还要连皮带肉。

莲菜:这种藕不是用来做菜的,其形状也要两根并生,长势茁壮,节生小枝,枝再生枝,盘根相错的那种,有大有小,但万万不能有断裂,寓意白白净净,儿孙满堂。同样,你买“莲菜”,也要说明是“送四样礼”用的。

烟:寓意美满姻缘。最好买两条,成双成对,讨个吉利。

酒:寓意天长地久。也最好买两瓶,好事成双,图个吉利。

需要的“四样礼”秋先生安排做事妥当的药房老丁带了两个人具体去操办。

刘喜奎对秋立提前送来的四样礼非常满意。

由于秋先生平时悬壶济世,人脉颇广,再加上高风亮节,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从不计较,西山村所欠秋先生人情的比比皆是,所以帮忙的乡亲熙熙攘攘,显得秋家人气旺盛,院子里充斥着洋洋喜气。

按照关中地区的风俗,嫁女儿的一方要提前一天宴请亲朋好友,俗称给女儿“添箱”。

所以刘喜奎家里也是热闹非凡,村里大部分都是刘喜奎的佃户,东家家里有喜事,当然应该义无反顾的帮忙。

秋家是娶媳妇,刘家是嫁女儿,都是喜事,所以应该准备的事情也都相差无几,刘喜奎能稍微简单一些。

但这秋先生和刘喜奎是门当户对的两亲家,又都是西山村的名门大户,谁都惹不起,谁都不敢得罪,所以乡亲们干脆一家一天,今天去秋家,明天去刘家,还有的干脆老汉去秋家,老婆去刘家。

秋立和刘芸的婚事成了西山村有史以来最被重视的一次婚礼,仅准备工作就是全村总动员,就连基本上不出门参加宴席的王德孝都拄着拐杖在两家之间穿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