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当天晚上,沈卓再次做了一场,这次的梦中,他梦到的就有诸山府大疫一事。
梦中的他还在青山书院中读书,梦中的那场疫情没能像现在这样,只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彻底控制住。
甚至连所有需对瞒报疫情一案负责的官员,都已受到相应的处置,朝廷新派去的主政官员们正在诸山府处理后续恢复民生的事宜。
沈卓之所以知道这些,既有门下省消息灵通的原因,也有新派去的主政官员中,有门下省放出去的一位同僚的缘故。
可是在沈卓的梦中,这时的他刚听说诸山府大疫的事,疫情失控,传播到诸山府外,才引起重视。
可是由大商家与大族控制的药材价格飞涨,大夫奇缺,朝廷根本无力控制局面,只能派官兵将重疫区诸山府围住,任疫区中人生死听天由命。
导致大批的染疫百姓丧命,还有许多诸山府一带的人,都拼了命想要逃离,使得局面变得非常严峻。
青山州虽距离西南区域路途遥远,也如临大敌的增强守卫,生恐有疫区人偷跑过来。
可是祸不单行,当年秋收时节,大安的几处重要产粮区域传来遭受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柳先生跟他们提起诸山大疫已导致十室九空的惨况,还提到乱局将至时,悲愤而又无奈的无声抹眼泪时的一幕。
提及遭遇蝗灾的区域粮食绝收,朝廷却没有能力救助遭遇蝗灾的百姓时的绝望,都让沈卓在梦醒之后,仍觉心中酸涩悲痛不已。
睡不着,沈卓只好起床,坐在床前,就着晨曦尚不明亮的光芒拿起笔,给青山书院中的几位对他照顾有加的先生们写信。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与现实情况不同,却又显得真实无比的梦境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他的梦中,还是现实中的柳先生等人,都是在悉心教育学生的同时,还会忧国忧民的真正饱学之士。
虽然门下省中的许多事都涉机密,不能对外说,但是诸如朝廷在接到诸山大疫的消息后,迅速做出的反应,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面的安排,都能说。
在夏汛将至时,要求各地官府做出的一些预防措施,也都可以说,还可以教给青山书院中的学子,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处理实务。
那位毫不掩饰自己的用人风格,只会空谈的人,文采再怎么出众,都只会被打发到礼部学道。
那位愿意重用的是会办事,办得好事的人,锦绣文章做得再怎么才华横溢,都不及一份整理得不出一点纰漏的数据文书来得有用。
给几位先生讲了下自己在京中过得虽繁忙,却很充实的生活日常,又从不同角度,分别讲了下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与感悟后,沈卓的情绪才彻底平复下来。
他很庆幸自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这个充满欣欣向荣的大安,而不是生活在梦中那个混乱无道,局势变得越来越来乱,让人越来越感到惶恐无力,乃至是绝望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他的亲人也没有遭遇那些不幸,而是都好好的活在他的身边。
祖父母每天都会关心他的吃喝与生活状态,表姐与情投意合之人婚姻幸福,现已怀有身孕,表姐夫没有遭遇无辜惨死的厄运,顺利成为工部匠吏,收入很不错。
梦中那些充满不祥的经历,让沈卓更加珍惜自己现有的这些看着很平凡的一切,更享受现在这虽然累,心里却很踏实,没有允斥着无尽的悲伤、痛苦、遗憾与无奈的生活。
正当沈卓还在想,要以什么方式提醒朝廷,河原省及其周边今岁有发生蝗灾的危机时,门下省就率先接到相关消息的奏报。
接到农务司驻地官员的奏报,近两年气侯较为干旱的河原省发现大片蝗虫卵,河原省及其附近省府今岁夏末秋初都有发生大规模蝗灾的危机。
朝堂上的众大臣都焦急不已,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要求皇上要赶紧举行祭祀,反省己过,祈求上苍的宽恕。
轮值做朝堂奏对记录的沈卓闻言,下意识看向站在殿首一侧的太子,不出意外的在其嘴角看一抹略显嘲讽的讥笑。
正宁帝也对此不以为然,要是上天和先祖真能显灵,早就将他这个在天坛与宗庙祭祀时,将女儿正式封为太子的皇帝给劈死了,哪里还有现在
“不久之后,就该举行秋收祭祀,礼部的确要提前准备起来,感谢上天赐下土豆和玉米两种高产作物,让我们大安的百姓可以稍解温饱之忧,至于你们说的蝗灾,朕已派人就近调了大批的鸡鸭鹅过去,不久之后,应当就有好消息传来。”
大臣们闻言,有些不明状况,他们说的是蝗灾之患,皇上却说什么鸡鸭鹅,这算什么
“陛下,幸得祖宗庇佑,才会让此次的蝗灾提前现出踪迹,我们应当要提前重视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与鸡鸭鹅有什么关系”
正宁帝心说,这件事要不是太子早有准备,要求农务司的官员组织人手在蝗虫喜欢产卵的区域仔细巡视,才能提前发现这场蝗灾,谁保佑都没用。
心中腹诽的同时,正宁帝口中却是义正言辞的训斥道。
“连朕都知道,鸡鸭鹅可以消灭蝗虫与蝗虫卵,你们这些朝廷栋梁却都如此不关心农事,实在愧对先贤的教导。”
罢朝后,正宁帝才难掩担忧的问道。
“皇儿,真的没有问题吗要不咱们一边出动那些鸡鸭鹅,一边举行祭祀要不然,要是那些鸡鸭鹅没将蝗虫消灭干净,他们又以此为由,说朕不敬上天了。”
祭祀是件大事,正宁帝虽然不像之前的皇帝般,为给自己留名造势,动辄就要去什么泰山封禅,或是去哪里祭圣。
但是必要的祭天、祭宗庙、祭祖陵等,正宁帝一般还是不会推辞,虽然不少时候会让人代劳。
毕竟这里面牵涉到政治意义太大,连何殊也不敢说要取消这些传统祭祀活动。
想到自己在接到消息后,其实也是做了两手准备,除了派出鸡鸭鹅大军除隐患,一边安排可能要面临蝗灾危机的地方官府做好灭蝗、驱蝗准备。
“连河原在内的几省近几年的养殖业发展的都不错,这次能出动的鸡鸭鹅数量庞大,应该清除大半,剩下的肯定还有,但也是难成气侯,等到秋收祭祀大典上,父皇别忘了感谢一下上天与先祖的保佑便是。”
正宁帝闻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皇儿说得对,就这么办吧。”
爷俩迅速达成共识,让隐约听到些内容的汪林抽抽嘴角,他对这种场景也算是相当适应了。
谁能想到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在百姓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其实都是人设,私下里是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可是他身为皇帝身边表面上最受宠幸的大太监,则过着丝毫不敢行差踏错,就差将忠心听话写在脑门上的日子。
在人前的风光地位,在人后的权势,都远不及先帝身边的大内监。
可他竟然还没什么抱怨,因为这种日子其实过得还挺舒心,只需好好完成分内工作,不用担心随时会掉脑袋,成为被朝臣们视为眼中钉的权宦,输了就是下场凄惨,难得好死。
因级别不低,收入很不错,他不仅可以跟前朝官员们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退休后的生老病死也会由朝廷负责出钱,能得善终。
朝廷大臣们被皇上训斥他们不懂农事后,回去就派人找来鸡鸭鹅,还收集来蝗虫之类的虫子做实验。
然后他们惊讶发现,一只鸡每天能吃好几十,一只鸭能吃一两百,都是吃虫子的高手。
接到消息,得知他们所在区域,将要面临蝗灾威胁的百姓们也没想到,随着消息抵达被送到的,还有陆续从附近各地被运到的大批鸡鸭鹅。
而这招这也确实有效,每天吃到撑的鸡鸭鹅们在消灭蝗虫的时候,也在飞快长个,吃得也更多。
大量蝗虫刚要长成,或是还来不及长成,就被提前吃掉,根本来不及形成规模,就被眼尖嘴利的鸡鸭鹅给吃得所剩无几。
等到一两个月后,本该是蝗虫正式长成,同时也是庄稼将要进入收割阶段的时候,少量的蝗虫根本无法成灾,就被百姓们合力消灭。
朝廷接到消息,庆幸这场蝗灾没有给大安造成粮食减产的危机的同时,也忍不住在心里疑惑,朝廷从前几年开始,鼓励各地发展养殖。
从前两年起,甚至还鼓励一些地方在山野荒地种草发展养殖,莫不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
要不然,这一切怎么都这么巧要不是河原及周围都是重点养殖鸡鸭鹅的区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调集到数以万计的鸡鸭鹅。
而何殊正在为东宫出钱买下的那些灭蝗大军感到头痛,那些本就长成,或是快要长成的鸡鸭鹅,在吃了一两个月的蝗虫后,都长得十分肥壮。
可是没了蝗虫当食物,她可养不起那些吃货,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将它们都出手,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河原当地卖了一部分给心有余悸的百姓后,剩下的仍有许多。
送了一部分给当地灭蝗有功的官员们做福利之余,何殊又让人送一部分进京,做成烤鸡烤鸭烤大鹅,发给朝廷官员们作福利。
正宁十一年的秋收祭祀大典上,这些真正的灭蝗功臣,则成为祭祀品中最为突出的存在,让跟着参加祭祀的文武官员们看着心情都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