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朱家小圣人 > 第四十一章 辩论落幕,谁输谁赢

第四十一章 辩论落幕,谁输谁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朱家小圣人!

朱守斋终于在孔圣雕像前,显露出他作为亚圣的威严,若换做外面的任何一个翰林儒生,此刻已然溃败了。

然朱橚顶住了对方颇大的压力,思索片刻后问道,“老先生想听怎样的故事?”,他稍稍了然了对方的目的。

说只是闲聊一番,可聊的话题一点也不小,甚至还关乎未来十年、数十年的大明文坛局势。

朱守斋用灼灼的目光看着对方,“小友,老夫希望心学和程朱理学有限的辩论争斗,但不能重蹈隋唐的覆辙,让外来的学问兴起。”

他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心学和程朱理学未来不能成为死敌一样闹得不可开交,让外人捡了便宜。

“老先生,正如今日辩论一事,并非我能掌控。是翰林们主动邀约山东的儒生,在都城来这么一场辩论。”

“是不能管,还是不想管?”

朱守斋连续发问,“好,小友,老夫再假设一下,若是今日老夫没来,翰林又发挥得好五场连胜。

若是有一两个出战的儒生因为惨败,过于羞愧,受不了周围人的议论而取死。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朱橚不由得沉默了,若真的让翰林五连胜,说不定真的有一两个想不开的儒生悲愤而死。若是放任不管,类似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双方的仇越结越多。

“老先生,我。”

起初朱橚对所谓的心学并没有什么想法,更没想借着这个名头达成什么目的。所以对李谦他们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从来不管他们打着心学的名头做什么。

然今日朱守斋给他讲述的佛学儒家道统之争,让他明白了学派之争不只是平心和气的辩论,丝毫不比战场上的厮杀要来的少。

“老先生,我明白了。”,朱橚深吸一口气,“之后我会尽力约束翰林和所谓的心学一派,不会让争斗愈演愈烈。

不过我过个三四年可能就去封地就藩了,到时候他们如何我可就不好说了,想管也管不了。”

朱守斋听到这句保证,脸上的庄肃消散了很多,露出了一开始的笑容。

“小友若能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那之后的很多事情就好说了,其实老夫觉得心学和理学没必要像之前一样争斗。

两者都是儒学的一部分,虽然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可在老夫看来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汇入同一条河流。”

两人的谈话从隐隐的剑拔弩张,再次恢复了和谐。

“殊途同流?老先生是这样认为的?”,朱橚从来没有从这个方向去想过。

“不错。”,朱守斋缓缓道来,“小友你肯定也有这种感觉,在尊德性和道学问上,两者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一般人只看到了两者前期的不同,可等他们仔细研习对比后,心学和程朱理学都只是儒学的一条支流。”

“这个,我倒是想的不多,没怎么关注不同学派的异同。”,朱橚只是讪讪地笑笑。

他只是将脑内蹦出的学问,写在纸张上就再也不过问,从未仔细仔细思考过。

“小友,你的心学难道不是精心研究,解构了儒释道三家之学问?”,朱守斋有点惊讶了,他在拿到心学的第一刻,就醉心其中研习。

尤其是对比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异同点,最后发现心学不只是融合了程朱理学,更是融合了佛学和道学的很多内容。

犹如当年周敦颐和张载等人做的,解构自己的对手学问,将对方的学问纳入自己的学问体系。

朱橚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含糊地解释道,“脑子里忽然冒出几句话,就写在纸上了,从未想到会导致今日之局面。”

这番话出口朱守斋都有点吃惊了,从脑袋里冒出来的学问?

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心学这样解构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写出的!

“小友谦虚了。”,朱守斋很快就恢复了神色,融合解构儒释道三家学问肯定是费尽心思、惨淡经营所成,怎么可能随手写出。

不过随后他旁敲侧击了一会儿,朱橚对很多佛学和道学的学问并不精通,最多只是记得有这么一句话。

朱守斋才彻底震惊了,坐在自己面前的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纵观自己的一生,朱守斋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勉强到达了博学二字。而朱橚才二十不到,就已经有如此的学术造诣。

朱守斋不敢想象朱橚若是再过个五年十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会成长到何等的高度?

“莫非真有天生圣人否?”,朱守斋陷入了怀疑,他只在孔子和孟子的生平记录中,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老先生说什么?”,朱橚有点纳闷,对方问了自己一些不太懂的学问,就坐在原地一直沉默着。

“没什么,没什么。”,朱守斋回过神来,可看向朱橚的目光悄然变化,不再是看到一个优秀后辈的眼神,而是平视的目光。

“小友,程朱理学传承数百年了,或许在某些地方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可终究将佛学拉下了大明文坛。若是以后心学昌盛,勿要将其扫落台下。”

朱守斋此刻的语气中,不再是此前的居高临下,更像是几分商量和建议的语气。他的脑海中闪过了很多程朱理学的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都远远不如对面的年轻人。

他自觉寿命无多,若未来朱橚达到他和一样的地位,甚至是远远超过。那心学的昌盛就是定数,程朱理学中又无人可比肩朱橚,被压过只是时间问题。

“老先生请放心,之后我就让李谦这群翰林收心,不再搞什么大庭广众下的辩论。”,朱橚只以为对方告诫他心学不要太张扬。

“老夫的意思是,罢了,希望小友记住今日的话勿要食言。”,朱守斋只是叹气。

眼前的朱橚若只是普通人,他还不用如此担忧。皇帝皇后嫡子、周王,这些显赫的身份让朱橚已然站到了大明顶端。名声传扬起来,更是事半功倍。

朱橚闻言从蒲团上站起身来,只觉得自己终于把对方应付过去了,这场辩论终于算结束了。

当两人走出大门,翰林和儒生纷纷走上前行礼。周围传来嘈杂的声音,原来夫子庙内的读书人居然大部分都没走,一直等着他们。

想要看看这场辩论谁输谁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