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诡事迷途 > 第五章那个道士

第五章那个道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诡事迷途!

通过百知先生的嘴,祝由和马财总算知道马家庄和崔辛村如此怪异的原因。

但万事都有因果,那个矗立着四根镇魂柱的十字路口不会莫名其妙的成为村名恐惧的源泉。

如果想帮村子彻底解决问题,祝由认为有必要了解四根镇魂柱的来源。

“老先生,你能跟我们说说那四根镇魂柱的情况吗?”

听到祝由的话,老先生脸色微变,仿佛有几分怒色闪现,但老人还是说了四根镇魂柱的由来。

在村子刚开始规划路线时,村子里的年轻人为了省时省力,直接在马家庄和崔辛村之间划了一条线。

奇怪就奇怪在新修的路与国道相交的十字路口,两条路相交的地方曾经是个乱葬岗。

虽说是乱葬岗,但其实只是个名头而已,那里其实是一个没人管的坟场。

村子里的人习惯于将一些没人管的、犯了事的以及外来人葬在那里。

新路的修建路线规划好之后,一些懂风水和懂阴阳之术的人开始阻拦。

说如果在那里修了十字路,那里游荡的孤魂就没了方向,会长期徘徊在那里。

时间久了,对马家庄和崔辛村不利。

没想到,那条新路修好不到一年,两个村子就怪事连连。

最后实在没办法,村子里只得花钱请一些懂行的人来看看。

后来,一个到处流浪的老道士路过,他告诉村里的人,要想解决村里的麻烦,最好修四条镇魂柱,镇住十字路口的鬼魂。

再后来,那里就有了四根镇魂柱。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姜明是一个活了几千年的老鬼,该精明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他活了几千年,见惯了很多怪事,但他却从没有听过有人把乱葬岗建在两个村子之间的。

按常理来说,人们为了交流或交换物资方便,总是会花大价钱去修路,哪怕只是条小路,人们也愿意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可马家庄和崔辛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他们不仅没有在建村的时候考虑两个村子的交往问题,竟然还在两个村子之间最短的路上建了乱葬岗。

“祝由,你问那个老家伙,为什么两个村子之间有个乱葬岗”,姜明贴着祝由的耳朵说道。

祝由原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姜明张口之后,他也才意识到不对。

当祝由转述完姜明的话之后,百知老人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就开始讲起了村子的历史。

在明朝时期,马家庄和崔辛村的祖先都在朝廷当官。

几家人的政见一致,而且又同在工部做事,关系自然好的不得了。

后来朝堂风向巨变,几家人的祖先害怕被灭族,就带着全族躲到了深山里。

害怕被发现,所以他们特意选了山的背光面建村。

马家庄的祖先姓马,崔辛村的祖先有两家人,一个姓崔,一个姓辛。

为了让家族能够延续,几家人只能让三姓子女互相结亲。

这样三姓子女也算是延续了老一辈人之间的情谊,可天下这么大都有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

这三姓之间的友谊又怎么可能长久呢?

几代人之后,崔辛村出了个姑娘名叫崔芳,她刚一出生他的父母就给她定了娃娃亲。

那个与她定娃娃亲的是崔辛村辛家的后人,比崔芳大3岁。

这两人关系一直都很好,

所以在崔芳十七岁时他们就完了婚。

崔芳十九岁那年,她在马家庄遇到了另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名叫马晓东。

也许是受了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孩子的压力影响,马晓东的出现给了崔芳新的希望。

所以她很快就被马晓东给征服了,最后丑事被发现时,崔芳与马晓东已经陷的很深了。

崔辛村的人为了遮丑,他们想在村子里活埋崔芳,却没想到崔芳被马晓东先一步接走了。

马晓东以为马家庄能保护他和崔芳,所以救了崔芳之后他就往马家庄的方向逃跑。

可他忘了,马家庄和崔辛村的先人都是在朝廷里当过大官的,他们把名声和礼仪都看的非常重,哪个村庄都不愿意让他俩活着,

最后马晓东和崔芳被两个村庄的人一起就地处决了。

这件事的发生影响了两个村子好几代的友谊,他们都把这件事归为对方的责任。

最后两个村庄不仅断了联系,而且还将处决马晓东和崔芳的地方当做了乱葬岗。

当两个村子重新开始接触时,人们修了一条绕远的路,乱葬岗就这样被保留了。

进入到新时代,人们也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了。

所以在规划新路路线时,很多年轻人也不在乎新路是不是经过了乱葬岗。

听完百知老人讲述的故事,祝由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古怪的事,可能就是因为新修的路让那些孤魂野鬼没了方向,因此他们只能留在路口作祟。

但奇怪的是,那里明明已经修了镇魂柱,按理说不应该再出事了才对呀。

马财看不见鬼,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从头到尾几乎都在做听众。

当然期间他也插过几次话,但都被百知老人巧妙地给忽视了。

姜明对鬼魂是比较了解,他知道鬼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听完百知老人的故事,姜明紧锁着眉头,没发一言。

其实在祝由的心里,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百知老人提到的那个道士。

按照百知老人自己所说,他们可是请了很多懂行的人,其中包括了和尚、传教士、道士甚至是***教中的阿訇。可为什么他们却独独信了一个到处流浪的老道士,还愿意花大价钱修建四根镇魂柱。

百知老人不仅是百知,而且还是一个知无不言的性子,当祝由问到那个道士时,老人坐在椅子上撑了一下拐杖,挺直了身子,开始回忆那个道士。

“那个道士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不知道多久没洗了,仿佛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他身上的汗臭味。花白的头发让人难以形容,如果用乱来形容,他却用绳子把头发扎了起来。如果说齐整,他头上的头发却又像是被龙卷风刮过的麦田,一部分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倒着,还有一部分散乱的挺立着。”

“他可真是个有趣的人”,百知老人这样继续形容着那个道士。

其实村里人听老道士的话修建四根镇魂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信任老道士。

而是因为只有老道士给出了比较实在的方案。

其他人要么摆摆祭坛,要么就是在十字路口念上一大段经文。

这些村民听不懂经文,不知道那些懂行的人念的都是什么意思,心里自然是放心不下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老道士说可以利用镇魂柱让这些鬼魂不作乱时,村民自然会花大价钱修建镇魂柱。

“所以那个老道士现在在哪?”,祝由问道。在祝由的眼里,老道士既然可以想到用镇魂柱,那么他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

如果能找到那个老道士,说不定马家庄和崔辛村的麻烦就没了。

百知老人看了一眼祝由,继续说道“镇魂柱建好之后,老道士又去云游了。去年,有人在其他地方遇到了老道士,就又把他请了回来。”

“那村子里的情况有好转吗?”,祝由迫切的想知道老道士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如果他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剩下的事就是阳间的事了,他和马财能想办法解决。

如果老道士没能解决问题,那这事就是阴间的事了,他们对重新想办法。

“哎”,百知老人叹了一口气,“那个老道士到马家庄的第二天就不见影子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有人说他可能是害怕了,自己跑了”。

“那您怎么看?”,祝由问百知老人。

“我怎么看,我怎么看如果有用,还要他们做什么”,百知老人明显是生气了,说完之后就转身进了里屋。

马财看了一眼祝由,“走吧,他今天应该不会再说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