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宅门大宅门 > 第7章 第7章百童宴

第7章 第7章百童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宅门大宅门!

要说天德帝和华家小公子华寄锦的缘分,要从一场宫廷宴会说起。

天德帝的一位宠妃,身怀六甲,身体不算太好,一天到晚担惊受怕,就怕肚子里的孩子有个什么闪失。

后来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临产前要请健康的男童到家里面暖房,送子娘娘才会显灵,诞下健康聪明的男婴。

天德帝这宠妃,是地方官府采选来的秀女,家里面有几亩薄田,生活还算富足。知书达理可能谈不上,美貌也不是顶尖的,但胜在天真直率自然,是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一个主。

天德帝禁不住宠妃软磨硬泡,也架不住的健康儿子的期盼,一时头脑发热,答应了宠妃的请求。

宫廷宴会,也是要找个理由的。总不能直白的说,皇帝想要儿子想疯了,什么民间偏方都信吧?

皇帝是这样说的,大齐马上得天下,鲜卑人个个弓马娴熟。如今南下不到百年,可不能将祖宗的本领丢了!

洛阳京中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十分痛心,更加忧心男丁素质。现举办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男童摔跤大赛,传承先主之风。

这是天德三年六月的事情,地点在广达楼。华寄锦小朋友也在入宫参赛之列。相比于其他文官家的公子,华寄锦可轻松多了。

武术师傅不是白请的,从不间断的马步不是白扎的。比同龄人高壮的身材、黝黑的皮肤,都足以证明华寄锦对武学的热爱。

摔跤比赛是按年龄分的,一个年龄层决出一个冠军,皇帝亲赐礼品。华寄锦小朋友不负众望,成为了七岁组的第一名。

进宫面圣,是一件非常值得紧张的事情。在家里面无法无天的小霸王们,纷纷收起了顽皮的一面,拘谨异常。偏偏华寄锦小朋友跟回了自己家似的,眼睛完全不够用。

天德帝喜欢机灵活泼大胆,眼睛里有神采的小孩子。问道:“长大了相当大将军?你爹爹可是希望你继承衣钵,一门两状元,传承一段佳话的。”

华寄锦有些为难:“我不想当状元,也不想当大将军。”天德帝好奇:“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华寄锦小朋友早就想好了:“我要当一个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大侠!天下人管天下事,我要管尽天下不平事!”

口号很响亮,全场都笑了,除了华北溟。

小儿的天真与幼稚,简直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藏。天德帝提醒他:“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路见不平容易,想要和乐安康一辈子,可就难了!”

华寄锦小朋友明显没想太多:“那我当一个明察秋毫、绝无冤假错案的大官好了。只要好的规则被用心维护,就不会有人被欺负了!”

天德帝看了一眼华北溟,表扬道:“有志气!要当大官,可是要科举入仕的,有信心吗?”华寄锦再次为难道:“我更想当大将军。我听爹爹讲,祥泰爷当年在广达楼大宴鞑靼贵族,耀我大齐风采。我也想封狼居胥,平定范阳九州。”

烛龙之变朝局混乱,肃慎南侵,丢掉兴隆之地。这件事是天德帝的死穴,即便一直在为北伐做准备,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谁也不敢提。

华北溟快要被吓死了,拉着儿子跪在龙椅前请罪:“臣教导无方,请陛下赐罪。”天德帝脸色还好:“你们这些文官,就是胆子小!臣有罪,臣死罪,陛下恕罪。朕就听不得一句实话?”

百官下跪:“陛下英明,大齐江山千秋万代。”天德帝很满意:“有子如此,大齐何愁不兴旺太平!”

皇帝兴致很高,原本的摔跤比赛延长为摔跤、射箭、蹴鞠三大赛事。无一例外,华寄锦场场表现优秀。

天德帝要奖赏华寄锦,没拿自己当外人的华小公子提要求道:“教习师傅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我也想要,爹爹说太危险了,不买给我。”

锋利的匕首确实不适合买给幼童当玩具,华北溟的顾虑,天德帝都懂。金口玉言,说出口的赏赐,怎可能收回?天德帝赏赐给华寄锦一把镶满宝石,中看不中用的匕首。

尽管和想象中的有些偏差,小朋友依旧满心欢喜的迎接新礼物,还和天德帝保证,等他长大了,一定为匕首开刃,好好使用它的。

天德帝就是觉得和这华家小子投缘,做什么都喜欢,是理想儿子该有的样子。不像自家的老二,老实温吞。老三自视甚高、心胸不大。

天德帝本想招华寄锦入宫为三皇子当伴读的,奈何三皇子生母沈淑妃啼血哭诉,这才就此作罢。

后来天德帝再次遇见华寄锦小公子时,不怕生的华小公子主动找皇帝聊天,说自己在帮身边的小伙伴处理烦恼。学堂上被欺负呀,家里面的邻居不好相处呀,课业跟不上,家贫无法上学等等。

勇于实现梦想的小孩子,真挚赤城,天德帝都不忍心让他入宫成为板正的小大人。伴读事件,真正落下帷幕。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宫里没有绝对的秘密。为何举办广达楼百童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最有意思的是,宠妃诞下的是死婴。天德三年,三位生育的后妃。诞下的皇子,不是死胎,就是先天体弱,还没满月就夭折了。反倒是新生的公主,活泼健壮,有长寿之相。

天德帝觉得丢脸死了,不止满朝文武,就连整个洛阳城都在看他的笑话!连带三位生育有功的妃嫔,都成了天德帝记恨的对象,打发到角落,任其自生自灭!

至于影响,就连华寄锦这样的幼童都知道,皇帝生不出儿子,可想而知了!

天德帝对昭德太子旧部,其实是很防备的。东宫的那场大火,将昭德太子的所有心血都燃烧得一干二净。

天德帝不相信,朝中、洛阳京中、乃至天下,没有了昭德太子的死忠。他们一定隐藏在暗处,积蓄实力,给他致命一击。

甚至,昭德太子的独子元照,根本就没有死于大火,而是被心腹死士救走了。太子妃火烧东宫,完全是为了声东击西,保护儿子逃离!

怀疑能怀疑的一切,监视洛阳京中百官,辐射大齐各地。锦衣卫,一直在为皇帝的疑心到处奔走。

华北溟在天德帝的怀疑之列实在太正常了,不是谁都有这个本事,让一国太子送园林的。更别说,华北溟还有一个和元照一样大的外室子。

祥泰朝时,华北溟和黄家人的爱恨纠葛,可是一点儿风声都没传出来。有一种荒谬的,凭空冒出来的感觉。

当然了,华北溟稳居吏部侍郎之位,证明他还是干净的。暂时没有调查出任何不对的地方。

天德帝继位后,秘密审问过东宫幸存的太监宫女。昭德太子对东宫属官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

至于华北溟,一开始是玩伴,然后是知己,能被太子安排到吏部,完全是靠自身的本领。这样一步步爬上来的臣子,这能舍得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陆家天德帝是绝对信任的,华府并没有过多的调查。白园、华家铺子,都安排了锦衣卫的细作。不夸张的说,华北溟有多少身家,皇帝比华侍郎本人还清楚。

黄家和陆家的恩怨,黄灵薇是如何独自上京,找到华北溟向他哭诉的,锦衣卫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就连华寄锦出生时的产婆,儿时的奶妈,稍微长大些的嬷嬷侍女,开蒙后的教习,都足以证明这个孩子的生命轨迹。

疑心病是病,得病了要看大夫。讳疾忌医的天德帝,放任怀疑生长,折磨的是他自己!

华北溟对随侍人员的管理十分严格。锦衣卫的人也无法突破层层防卫,接触到书房这种核心区域。

最有意思的是,在禾正堂当洒扫的细作被发现了。华北溟还以为吏部尚书之位又起波折,将人想了个办法,送进了锦衣卫的诏狱,意图提醒皇上,多加防范。

华北溟清楚,皇帝对自己这个暂代吏部尚书的吏部侍郎是满意的。想打吏部的主意,一定是在和皇帝作对!

锦衣卫上报这件事的时候,天德帝哭笑不得,对华北溟的怀疑,减轻了些许。

华北溟身量不高,肩膀不宽,皮肤白皙,对任何运动都不是很擅长。唯一的儿子恰恰与之相反。即便小小年纪,也能看出,将来一定是个高大的男子汉。

天德帝偶尔怀疑,华寄锦是不是华北溟的亲生儿子。毕竟是得力臣功,要真是被骗了,不太好吧?

华家人祖上几代,都没有特别高的个子。反倒是华寄锦的亲外公黄文楷,黝黑高大,壮得跟头牛似的。

所幸,华寄锦在读书上,还是有一定天赋的!黄家人在读书上天分都不高,一定是像了爹!

华家五姑娘身边的教养嬷嬷,身份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皇帝并没有势在必得,吩咐成喜道:“不用太在意,选不上就算了。反倒是李阁老家,要多多留意!”

李阁老,李光,字广明,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府,现任礼部尚书。是华北溟之前,大齐朝最出名的进士。

李阁老是传胪出身,高中时只有十九岁,比华北溟还年少一岁。外任二十年,几乎走遍了大齐的山山水水。吏部考核,次次优等。是位得民心的好官。

李广明调任还京后,任职吏部侍郎,兢兢业业。武宗北伐期间,同样担任东宫属官,勤勤勉勉辅佐太子,官声极好。

祥泰十五年,李广明时任吏部尚书。天德帝登基后,上书因病致事。皇帝的小心思,在他眼里都是透明的。

皇帝心腹,新任吏部尚书贪墨被罢免后,天德帝亲至李宅,请李老尚书重新出关,担任内阁首辅至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广明会死在首辅任上,还会配享太庙。天德帝虽然知道他是昭德太子心腹,可也不得不重用于他,很是憋屈了!

无论是从广义上讲,还是从狭义上讲,李广明都是华北溟的恩师以及恩人。华北溟这个吏部侍郎,是李广明举荐的。

华北溟主管吏部后,和李府的走动并不频繁。表现出一副公事公办,一心为大齐的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