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插手定局(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九流闲人!
第二百二十七章 插手定局(下)
自从徐长青告诉两个小家伙,自己的安危和他们是联系在一起的之后,两人对于各自的修炼变得愈勤奋起来,特别是黄娟已经逐渐习惯了每天起上一卦,来占卜凶吉。当日北洋军在长江边停止进攻之后,黄娟凭借漏尽天眼之能,算出推动天地大劫的运势已经逐渐转移到了陈家冲这块小地方。经过徐长青和郑玄等人的分析,都认为现在南北双方可能要秘密谈判,而地点就在陈家冲。
之后果不其然,陈德尚派人前来向徐长青通报此事,希望能够得到徐长青的准许,并且也希望徐长青能够代表陈家出席这次谈判,对此徐长青没有拒绝。徐长青在得知袁世凯的整个出山过程之后,便很清楚革命军内部高层一定有北洋军的人。因为他出山的整个过程和一年多以前在上海陈其美说的那个计谋极其相似,若说两者没有联系,谁也不会相信。只不过那一个计谋是革命军占据主动,而这一个计谋则是革命军被袁世凯牵着鼻子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的陈家冲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自从陈家嫡系、陈家旁系以及大量本地人相继离开之后,陈家冲山城变得萧瑟起来,商铺也大多空置。随着湖南归于革命军掌管之后,为了拉拢那些湖广之地的豪商,革命军便将韶关的税卡给取消了。原本陈家冲的繁荣就是因为有韶关这个重税税卡,现在取消了,所有商贾自然选择直接走韶关,这就更加加剧了陈家冲的衰败。眼下还居住在陈家冲的人只有一些恋乡守土的老人,年轻力壮的全都离开了,夜幕将临,山城漆黑一片,到处都是空洞洞的房子,感觉就像是鬼蜮一般。
若是以前陈家冲来了三四批衣着光鲜的商人并不会有人感到奇怪,而现如此的陈家冲突然来了这样一群人,想不让人注意都难。所幸这点陈德尚早就有所考虑,在半个月前,便以安置家乡老人为由,将还在陈家冲居住的人全都搬迁到了福建、安徽、江西一带。眼下陈家冲山城除了陈家嫡系和旁系安排在陈家祖宅的人以外,再无其他外人。
陈家旁系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起义中站错了队,掌握在他们手里的南方产业也受了不大不小的损失,而最大的损失就是得罪了未来执掌中华权力的革命军。虽然后来有陈家在香港的掌舵人陈辉为其挽回了一点颓势,但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衰落下去。于是在得知陈德尚安排南北双方在陈家冲秘密谈判时,陈德景也决定插上一脚,即便不能在里面起什么作用,但也能混个脸熟,为陈家旁系的将来做铺垫。
这次南北双方都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分别派出唐绍仪和伍廷芳看上去秘密,其实却人所共知的前往上海租界谈判,而真正的谈判代表则陆续来到了陈家冲这个小山城。这次同盟会方面派出宋教仁为主要谈判代表,已经独当一面的陈家二少陈凡为副手,广东革命军副司令马锦春担任警卫队长,而北洋军的代表也丝毫不差袁世凯的得力幕僚杨士琦亲自挂帅,北洋大将徐树铮为副手,另一大将傅良佐为警卫队长。至于这次旁听的也是身份显赫,江南外道盟的代表是中华民国第一任都督黎元洪和江苏都督程德全,陈家旁系的代表则是香港的掌舵人陈辉,西北各省的代表则是和徐长青有过一面之缘的贵州都督唐继尧及赫赫有名的云南都督蔡锷。
这几批人来到了陈家冲之后,被陈家安排在了陈家祖宅互不相连的各个院落。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似乎都像是来这里度假的一般,根本没有一点谈判的意思,每日都会让陈家人带着他们到附近游玩一番,而游玩的时间也都像是掐准了似的相互错开。他们之所以没有离开展开谈判,主要就是因为还少一个人,那人自然就是在不远处桃花山义庄中的徐长青。
徐长青原本不想再参与世俗的事情,而是将参与南北谈判这件事交给黄娟来处理,不过想到黄娟虽然能力足够,但其威望还不足以伏众,最终还是决定自己领着黄娟亲自参加。只不过临近谈判之前,徐长青一直在苦练的上古变化之术毫无征兆的有了突破,朱厌精魄已经完全接纳了大道真灵,正在逐渐的与徐长青的混元金身融为一体。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徐长青根本无法动弹,就连心神二识也未免和朱厌精魄生抵触而封闭了起来,整个人没有一丝气息,变得跟个死人似的。
“先生还没有反应吗?”在义庄内,刚刚上山的陈德尚气还来不及喘,便焦急的询问徐长青的情况。由于徐长青的练功房有拒客门帘挡着,一般人根本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在得知徐长青突然在这个关键时候闭关后,陈德尚便以最快速度马不停蹄的从上海赶了过来,他很清楚这次谈判是何等的重要,谈判越快成功,便能令中华越快和平稳定。然而当他向各方代表提出不等徐长青,直接开始谈判时,各方代表都表示反对,并表明愿意在此等待。
相比起陈德尚的焦急,在另一边的石桌前郑玄和常阴却貌似悠闲的下着棋,郑玄抬头看了陈德尚一眼,没有开口,但却摇了摇头。这时恢复修为的常阴突然出手,一把邪骨七杀刀从其顶门冲出,朝拒客门帘割了过去。郑玄也丝毫不慢,黄泉幡从眉心冲出挡在了邪骨七杀刀前面,其幡旗顺势一裹将邪骨七杀刀给收入幡内。之后,郑玄将黄泉幡收入体内,任由邪骨七杀刀掉落在石桌上,并冷言道:“常阴,别忘了你的身份,下次你再敢这样,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