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桓温病逝、苻坚嫁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雍凉风云!
桓温一死,虽然说不上树倒猢狲散,但桓氏的权势也大为削弱。桓温在病重时,以幼弟桓冲代领部众,其他几个兄弟,二弟桓云已经故去多年,三弟桓豁在他移镇后代为掌握荆州,四弟桓秘能谋善断却备受忌惮不得重用。
桓冲出生那年,正逢苏峻之乱,桓彝死守泾县遇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大十六岁的长兄桓温,自然而然代替了他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在桓温一生的征战中,桓冲通常是作为副手,领一路偏师配合作战,北伐前秦、前燕时都是如此。
桓温幕下谋士众多,能独当一面的却屈指可数,其中早故的袁乔善谋断,中途离去的习凿齿长于治乱、谋身,晚于前两者入幕的郗超则是以权谋著称。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桓豁、桓秘二人,桓秘的才能得到习凿齿认可,与之相比桓豁在个人能力上稍逊一筹,可最终被桓温放心安排接手荆州的却是桓豁。原因就是桓豁能拎得清自己,换言之就是没野心、更听话,他年轻时就曾拒绝王导辟请。
因为桓温娶了司马兴男,与公主的母族庾氏间接成为姻亲,苏峻之乱后庾亮被迫外任,之前一度被压制的王导再度掌权。王导辟请桓豁为秘书郎时,庾亮正谋求北伐,这种举动一看就知道不怀好意。当时,桓温的谋士辅国将军司马袁乔也被王导辟请,同样没去上任,随后又受到朝命征拜为尚书郎,直到王导死后,才被出任徐州刺史的桓温再度延请为司马。
桓豁在桓温死后的短短几年里,先后升任征西将军、征西大将军,这份堂堂正正的阳谋出自朝廷,或者说是来自王坦之、王彪之相继死后掌控中枢的谢安,真正目的是分化桓豁和桓冲。这种计谋是明摆着的,可桓豁没有被触手可及的权势所迷惑,先后两次用拒绝开府的方式表明态度,维护了桓氏内部的团结。
在一个家庭中,长子最受重视,幼子最受宠爱,排行在中间的次子多少会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关注不够就只能自谋出路。同样是被王导以朝命拜为秘书郎,桓秘却答应了,这个举动被庾氏误解为桓氏释放的政治信号。桓温娶公主后仕途一帆风顺,庾氏是出了大力支持的,可因为桓秘的个人举动,已是琅琊内史的桓温在仕途上陷入蹉跎,直到八年后协助庾翼北伐,才外任徐州刺史成为方镇重臣。
道安受习凿齿之邀入襄阳前,有感于苻融劝说,决意为前秦效命,走到新野时派了同学法和入蜀。当时,自桓温灭成汉后负责平乱,留镇蜀郡三十年的益州刺史周抚去世,早有割据蜀地之心的司马勋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在汉中起兵反叛。
时任宣城内史、辅国将军的桓秘都督梁益二州征讨军事,江夏相朱序被桓温表为征讨都护前往成都救援周楚(周抚之子,父死后监梁益二州)。次年,镇守荆州的桓豁也派督护桓罴进攻梁州治所南郑协助平乱,不久后前秦王猛就趁机率军南攻荆州,在南乡、新野连续调动急于救援的桓豁,最后成功掠民北还。
桓温向东移镇之初屯驻的赭圻就在宣城郡西北,卢悚起事后桓秘被罢去中领军一职闲居的宛陵,就是宣城的郡治。
已经进位大司马的桓温当时加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移镇姑孰,桓冲代掌江州刺史坐镇武昌。这些都刺激着桓秘,他一心想要建立功勋,与兄弟比高下。可越是如此,桓温越不放心桓秘外任,因为移镇姑孰后的他需要一个安稳的后方。在司马勋之乱平定后,桓温干脆以酬功为名,让桓秘入朝为散骑常侍、中领军,监视朝廷中枢动态,总归是亲兄弟,远比旁人值得信任。
可越是有才能的人,往往性格上的缺陷也越明显,桓秘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强过桓豁、桓冲,却迷失于功业之心,太过在意于个人的成败,忽略了自身权势实际来源于家族权势的稳固。桓温在平蜀后野心渐渐流露,但瞻前顾后直到病死也没能篡晋,这在桓秘看来非常不可取,他连王导布下的饵都敢吞,在几个兄弟里胆子比粗莽早逝的桓云还大。
卢悚起事一案过后,桓温将桓秘罢职,让他在曾经任职的宛陵闲居,这个处置说重也重,毕竟官职被一撸到底,但比起被收付廷尉的陆始,就轻的更像是一种保护了。身为中领军的桓秘事先并不是毫无觉察,甚至可以说是故意纵容宫廷防卫的疏忽,他想要利用这次变乱促使桓温带兵入朝,直接逼迫幼主禅位。
当时带兵入宫支援的游击将军毛安之,其兄毛穆之在桓温伐燕于枋头退军时留守东燕郡殿后,毛安之与后来成为桓温谋主的郗超,早年都是在司马昱担任抚军大将军时被辟请为掾属入仕。不同的是,郗超在桓温平蜀后升任征西大将军时入幕任职,此后一心追随桓温,毛安之则留在司马昱麾下,一直负责建康兵卫,司马昱死后凭借兄长的关系暗中倒向桓氏,这也是桓秘的底气所在。
桓秘的观点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别拖泥带水,但最终也没有得到桓温采纳。而继领桓温部众的桓冲,桓秘深知其性格,向来处处模仿长兄桓温,桓温该有的缺点桓冲也都有,而且因为长期担任副手,性格上更为保守。桓秘能够预见到,家族现有的权势在桓冲领导下,只会一步退、步步退,在个人野心的促使下,他联合桓温长子桓熙、次子桓济,密谋在桓温病危时杀掉赶来探望的桓冲。
由于机事不密,桓冲提前得知桓秘等人的阴谋,直到桓温过世派人将桓熙、桓济擒下,才出席丧礼。此后,桓秘这个激进派被彻底排挤出家族权力中心,被安置在桓温墓所附近的守墓人田庄,寄情于田园山水。
前秦建元七年(371年),苻坚出兵攻灭前仇池国,周楚在前秦出兵前就已病逝。同年,桓温带兵入朝废立皇帝,到桓温病逝的三年里,梁州刺史杨亮面对前秦的小规模侵扰,顽强抵抗却屡战屡败。
杨亮本贯弘农华阴,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曾经归附姚襄,桓温二次北伐时,在伊水之北击败姚襄,于是杨亮投奔桓温。桓温询问姚襄的为人,杨亮评价姚襄器宇轩昂,是小霸王孙策那样的人物,气势上还更胜一筹。姚襄极得人心,当时几次惨败,每次都能聚拢部众再次兴起,百姓也扶老携幼前往投奔,被桓温俘获的部众听说姚襄受重伤的传闻,无不向北流泪,不过杨亮却没有旧主姚襄的本事。
桓温病重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沙门势力由建康传至长安,苻坚将十四岁的女儿平阳公主苻蕾嫁给了仇池国宗室杨定,前秦一旦决定进攻蜀地,大宗补给还得依赖水运,阆水两岸的氐族世家就成了拉拢的对象。
杨定出自杨难敌这一支,是出自杨坚头那一支的杨安族弟,其祖父杨宋奴是第三代国君杨毅之弟,早年杨安的祖父杨初杀死杨毅僭位,十八年后杨宋奴以姑表兄梁式王为内应杀死杨初,旋即被杨初之子杨国杀死。
杨宋奴死后(355年),其子杨佛奴、杨佛狗逃奔前秦,杨佛奴就是杨定之父,二人入秦后分别被封为右将军、抚夷护军。仅仅一年后(356年),杨国被叔父杨俊所杀,杨国之子杨安也投奔了前秦,杨氏在立国前,与苻氏同为略阳氐族世家。
前秦建元九年(373年)夏,苻坚将女儿嫁给杨定,但在去年年末,镇守朔方十四年之久的重臣梁平老病逝,边境的鲜卑、匈奴对他感情深厚,又敬又惮。
梁平老死后被追谥为桓侯,有万人敌之称的名将邓羌继其之后出镇朔方,迫于前秦这个北方新生霸主的威势,代王拓跋什翼犍再次派燕凤为使者入贡长安,前秦的战争机器开始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