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 第133章 经略出山

第133章 经略出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昆明,农历九月下旬,已有阵阵凉意。

自从永历十三年,清军三路大军攻占昆明后,武经略洪承畴认为明廷覆灭已是板上钉钉,就以昏聩老迈为由,撂了挑子。接连上疏乞休致,以开国大功臣的光荣身份等死,不问军政事务很长一段时间。

他把自己关在曾经的沐王府,现在的武经略府里,谢绝各种官员和将领拜访,每天躺在就竹椅上发呆,等待京师的最终批复。

后来清军在磨盘山大败,他的脑筋又开始重新活络起来,给吴三桂“暗示”了好几个计谋。

比如明军在缅作战,清军就发动夹击;以家人要挟贺九义等明将投降;派使者去安南挑拨离间等等,都是他的手笔。

可惜每一件事都功败垂成,被永历朝廷轻松化解。他想不通,这些以前很好用的招数,怎么忽然间都失灵了?

福建厦门海大败的消息传到京师,顺治勃然大怒,下令将随行的镶白旗固山额真索洪解职问罪。如果不是鳌拜苦苦求情,以临阵换帅不祥来说服了顺治,连达素都差点性命不保。

在风雨飘摇之际,顺治又把洪承畴乞休致的奏疏找了出来,立即做出批复,不允许这位六十七岁的老奴才退休,要求他重掌西南军政要务。

圣旨八百里加急,由京师递抵昆明,已是永立十四年农历十月初。

洪承畴听到圣旨中顺治饱含眷恋,说出挽留之语时,他仿佛又回到皇太极给他披貂裘的那一天,立即接受五省武经略的职务,重新出山。

这个消息一传出,昆明清军士气大振,一时间经略府门前车水马龙,各山头将领纷纷上门求见。连吴三桂也几次亲率高级将领上门拜会,以求重新打开局面之策略。

一些新晋将领久闻洪承畴的大名,但却是首次见到他。等见到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后,一些将领心底下都有些出乎意料,也有些失望。

此时洪承畴已经老迈不堪,走路都需要缓缓而行,看地图或是公文的时候要把眼睛凑到近前,用眯得不怎么睁得开的眼睛细看。

连吴三桂、线国安和张勇对洪承畴说话时,都要拼命扯着嗓子喊,但这位经略大人还是常常会听不清,就算听清了也很少发表意见。

在军事会议上,他对各路将领提出的各种计划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好像精力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之前不少人总是津津乐道几年前洪承畴临危赶到湖广的事,他阻挡住气势正盛的李定国,让明军从此再也无法寸进一步。

再加上之前洪承畴为满清南征北讨的功绩,那些没见过此人的清军官兵都觉得洪承畴肯定是个天神一般的人物。

可看到洪承畴老迈年高的表现后,那些没有打过交道的清军将领,心里都暗暗失望,觉得他真该回家养老去了。

“经略大人都这么老迈了吗?”

“可不是吗?万历年间的进士,可不得七八十岁了?”

很多年轻人见过洪承畴后,都这样私下议论,露出怀疑之色。

看来前几年在湖广挡住李定国,也未必是这个武经略的功劳,都老朽成这个样子了,还怎么指挥大军?不临阵犯迷糊、不把部下送进虎口里就不错了。多半当时李定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洪承畴运气好,适逢其会。

洪承畴到了这个年纪,对人事交际已毫无兴趣,觉得自己离入土不远了,玩弄权术已经意义不大。

可是每当有年轻将领拜访,他总是打起精神接见,用慈祥的目光打量着对方,然后在心里默默记下每个新晋将领的特点和才能。

磨盘山一战,绿营高级将领死伤太多,部队元气大伤。侥幸逃回的将领也已胆寒,在后续几次战役中畏首畏尾,毫无进取之心。

如果多几个赵良栋和王进宝这种虎将、智将在,去年大理之战怎么会容马宝如此嚣张,败得如此之惨?还有高得捷,真是可惜了,都是国之栋梁啊。

这夜,洪承畴又接见了几个从大理返回的使者,听取前线战况报告。

李定国和马宝一过中秋,又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不断挑衅大理府,消磨守军的士气。整个昆明又陷入紧张之中。

心腹家将送走各路使者,回到书房时依旧是灯火通明,洪承畴面冲着桌上铺开的,巨大的滇西南和缅北、安南地图,正在皱眉沉思着,在他的手边则是厚厚的一摞军情报告。

“老大人太辛苦了。”

这个心腹见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最近一段时间,洪承畴每晚都独自在书房沉思,默默推敲最新的军事计划。

“王事岂容疏忽?”

洪承畴淡淡地说了一声,又问了几句家将和使者私下的交谈,确认没有遗漏任何一条信息。

“明日还有平西王来商讨军情,老大人还是早点休息吧,身体要紧……”

洪承畴摇了摇头,缓缓闭上眼睛,没有继续说话。闭目养神间,一个巨大的战略计划在他心中反复酝酿推演。

一股强烈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持续消耗所剩不多的精力。

对他来说,人生唯一剩下的悬念就是满清能不能深根固本,牢牢地把整个中国控制在手中。

洪承畴知道自己被天下人唾弃咒骂,也知道自己在历史上肯定得不到什么好评价,甚至就连满清主子将来都不会讲他的好话。

什么“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之类的美誉,洪承畴做梦也不会指望能够扣到自己的脑袋上。能不上“贰臣传”已经很不错了。

在洪承畴家乡旧居,每个乡亲路过家门口都会吐一口唾沫,默默骂一句卖国贼,狗汉奸。他的亲生母亲和嫡亲弟弟都拒绝他回去居住,说丢不起这个人。

既然被世人骂得这样惨,连至亲家人都鄙夷自己到这种地步,他下定决心要帮着满清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

如果中国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被鞑子统治,如果全中国的人到最后都是鞑子的奴才,就没有人能理直气壮地骂他了——大家都已投降,谁还能比谁高尚?

“明日平西王登门时再叫我起床。”

洪承畴睁开眼睛,所有战略已然清晰,他自信必然能一击致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