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 > 031:大臣们上朝

031:大臣们上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

皇宫午门内的广场上,很多的大臣已经来上早朝了。

有些人感到很内疚。

昨晚,正阳门上挂起了三盏白灯笼,朱由检感到最后时刻到了,曾命令太监敲响景阳钟想召集大臣们商量怎么办,可这些平常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如何获取皇帝的信任、以便获取更高职位掌握更大权力的大臣们竟然一个都没有来。

当然,不来都是有原因的,所以的大臣都感到大明王朝已经不可救药了,没有人能为皇帝出一个力挽狂澜的注意,所以,大家都当没有听见皇帝的召唤。

不同的是有的大臣因为无计可陈感到愧疚,有的大臣感到和自己无关,反正这王朝已经腐烂不堪,早晚要倒下,甚至有的已经开始想明天怎么办。

但有一点是一样的,这些大臣们都很惶恐,毕竟李自成是残暴的,毕竟他们是这大明王朝的臣子,李自成会怎么样对待他们?他们却是不知道的。

没有人能像往日一样安然进入梦乡,都在忐忑中等待着最后的时刻的到来。

流寇被打跑的消息,一些大臣很快就知道了,在这寂静的暗夜里,几乎很快的一传二,二传三的传遍了大臣们的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传递消息的自然是在城楼上值守的人。

这是最振奋人心的消息。

但没有人知道是谁来勤王打跑的流寇。

所以,不用召唤,这些还记得昨晚钟声的臣子们一大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早早的来到了皇宫外宫,有的人为王朝感到庆幸,有的人等待着皇帝的雷霆之怒。

朱纯臣和魏藻德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但毕竟他们俩是文武之首,不像有些臣子那样战战兢兢。

“成国公,昨晚谁赶来了?”,魏藻德小声的问朱纯臣。

“我不知道呀!只是听说是一位王爷。”

“我听到的也是这些,成国公,你看到这些值守的士兵了没?恐怕这些人就是跟着来勤王的人,你是武官之首,何不问问?”

朱纯臣想了一下,觉得魏藻德说的对,便走到一个值守的士兵跟前,“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兵是马岱的手下,见朱纯臣问,便答道:“保定。”

“保定?”,朱纯臣诧异了,保定有多少的兵马他是知道的,也就是三两千人,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打跑几十万的农民军?

“谁带你们来的?”

“王爷!”

“那个王爷?”

“不知道。”

朱纯臣觉得好笑,这个笨蛋,跟着一路来勤王,仗都打完了,这个家伙竟然不知道谁带他们来的?

“你们的长官是谁?”

“总督署总兵马岱将军。”

“马岱将军何在?”

“不知道。”

“你去将马岱将军找来。”

“对不起,将军有令,谁敢擅自离开岗位杀无赦。”

朱纯臣有点生气了,他是勋贵,在这崇祯王朝,还没有一个人敢拒绝他的要求,“你去叫他,就说成国公找他。”

士兵根本不买账,“对不起,你自己去找吧。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朱纯臣火了,正想踹这个兵两脚,魏藻德拉住了朱纯臣,“成国公,何必和一个小兵置气呢?一会儿就该上朝了,稳住,稳住。”

朱纯臣也知道当着这么多的大臣的面子和一个小兵置气有点太丢面子,也就不吭声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太阳已经升起了,乾清门也没有打开,所有的大臣都感到了有点不对劲了,于是,又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开来。

当然,他们议论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在干什么?为什么都这时候了还不出宫上朝?这不正常呀!

确实不正常,毕竟昨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

再说,皇帝十几年来从来没有罢过朝,就是两次生病了,不能上朝,还很早就派内官来通知了。

没有人知道崇祯皇帝昨晚已经上吊自杀了。

有的人就来找魏藻德了,“首辅大人,你应当进宫看看!”

魏藻德有点不好的感觉,但他觉得他是首辅,百官之首,都这时候了,确实应当进宫去看看皇帝有什么事儿。

“老范,咱俩进宫看看?”

魏藻德说的老范就是内阁大臣次辅范景文,范景文也觉得有点不正常,是该去看看皇上有什么事儿,就点点头。

乾清门外,刘开箱的一队兵在站岗,刘开箱亲自带队。

魏藻德走了过去,看到把守大门的不是往日的内官,就有点奇怪,走上前去说道:“本官是首辅魏藻德,要进宫面见皇上。”

“不行!王爷有令,非内宦和安人,其它的任何人不得进宫。”,刘开箱一口拒绝。

“你是不是没有听清楚?本官是首辅!”,魏藻德再次说道。

“我知道你是首辅,王爷有令,任何人不得进宫。”

魏藻德看看刘开箱,这是一个把总,军队中最小的官儿,连品级都没有,竟然敢这么对他说话?“我再说一遍,本官内阁首辅,要面见皇上。”

“不行!王爷有令,非内官和安人,任何人都不准入宫。”,刘开箱一口回绝。

刘开箱当然知道首辅是干什么的,当朝宰相吗,换做以往,他肯定怕朝廷的大官,更别说首辅了,但他现在是王爷警卫营的连长,尽管他不知道连长是多大的官儿,但他知道这警卫营是王爷的私人卫队,不归朝廷管,所以,他不怕魏藻德找麻烦,如果违反了王爷的命令那才是找麻烦。

魏藻德诧异了,嗨!今天还真是怪了,竟然有人敢将他堂堂的首辅当成路人甲,但魏藻德的脑袋非常的好使,这个小军官竟然敢不把他堂堂的首辅当一回事儿,显然是依仗了这王爷的权势,这王爷什么来头,魏藻德拿不准,但这面子今天算是丢了,他很后悔拉着范景文一起来。

这特么的什么事儿?

不过,魏藻德可不想和刘开箱置气,不值得。但他就想了,不管这王爷是什么来头,祖制,非皇帝召唤,藩王不得离开封地,这事儿不能晚,他必须说道说道,王爷怎么了?他还没有见过哪个王爷不给首辅面子的。

难道不知道朱聿健的事儿吗?

明初,王爷天家贵胄,个个手握大权,朝臣们还是非常的怕王爷们的,惹了王爷,打你一顿那是不和你一般见识,要的你的命,也不是不可以。

但到了后来,靖难之役后,成祖皇帝下令剥夺王爷的权力,规定藩王没有皇帝召唤不得离开封地后,王爷们便成了圈进笼子里的没了牙的老虎,情势就反过来了,很多王爷见了大臣都比较客气,对于内阁成员没有不巴结的。

这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像内阁成员这样的重臣能影响王爷的待遇,帮你说几句好话,你就有可能得到不少的好处,得罪了阁臣,人家在皇帝哪里说几句小话,有可能就让你吃亏。

朱聿健,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唐定王朱桱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崇祯五年,继位唐王,封地南阳。

崇祯九年,女真首领阿济格率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朱聿键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朱聿健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女真兵,中途却和农民军交手,打了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

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仍使当时在位的崇祯帝大怒,下令部议朱聿健之罪,废朱聿健为庶人,并关进凤阳皇室监狱。

魏藻德心中有了打算。

在这些叽叽喳喳的议论中,唯有一个瘦小的老头沉默无语。

此人左都御史李邦华。

李邦华,字孟暗,江西吉水人。早年跟同乡邹元标接受教育,万历三十一年,于其父父亲李廷谏一同考中乡试举人,父子两人互相激励,身穿布衣,徒步到北京参加会试。

第二年,李邦华考中了进士,初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受到吏部的考察推荐,本来,朝廷打算升用他为御史,正碰上当时党派争论刚刚发生,朝臣很多人攻击顾宪成,李邦华与他们意见相反,就被看成是东林党人。

其实,他不是东林党人,李邦华之所以站出来为顾宪成说话乃是出于正直。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儿,李邦华的提拔被推迟了两年。

这个人的特点是看问题比较敏锐,正直,敢说,做事踏实,非常的廉洁,先后担任过工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协理和主管过军政。

最关键的是李邦华做事非常的踏实,讲究实效,不避风险,与其它的有些官员混官儿,八面玲珑截然不同。

也正是李邦华太正直,所以,在几十年的仕途中曾好几次被罢免,先后时间达二十年。

二月,李自成一路打来,李邦华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便秘密上书请求崇祯朱由检固守京师,同时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都监国,过了几天,见没得到回复,又上书请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宁国二府,让他们拱护两京,崇祯帝收到李邦华的奏疏后就动了心,认为李邦华的建议非常的好,放弃北京南迁,朱由检是犹豫的,本心是不愿意的,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岂能随便放弃,但也怕出现意外父子被李自成一锅端了。

但这事儿,后来却被兵部给事中光时亨搅黄了。

昨天晚上,听到流寇进了外城,李邦华便跑到皇宫找朱由检来了,他在担心这皇帝朱由检的安全,这朱由检父子要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抓住了,大明王朝就算彻底的完蛋了,他想动员朱由检赶紧的将守城的锦衣卫和太监集合起来,护送冲出去,那个时候朱由检已经带着五六十个太监往阜成门去了,宫里也乱套了,太监和宫女纷纷外套,李邦华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司礼监太监询问皇帝朱由检在哪里,那个太监说皇帝出去了,不等说清楚就挣脱开仓皇的逃走了,太监说的是什么意思?李邦华没有搞清楚,到底是皇帝冲出去了,还是找地方躲起来了,由于不放心,便呆在文信公祠堂里等消息。

雷鸣带着兵马进了皇宫,看到那飞快跑动的救护车,李邦华差点惊异死,这是什么玩意?难道要变天,才出了这样的怪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