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上学(节选)学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耕耘之歌!
清晨,天成和邻居伙伴张德才、胡建斌一起兴高采烈,快步踏上门前小运河的木桥,顺着小山下的土路,连跑带颠去往学校。为什么这么兴奋,因为他们今天到中学学校报到,也就是说,他们从今天开始,就告别小学,步入中学,成为一名中学生了。
天成今天与往常不同,特意穿上妈妈为他新缝制的灰色上衣和蓝色裤子,脚蹬一双爸爸为他买的崭新白色回力球鞋。
这是一条土路,两边高、中间低,一边靠着小山,一边靠着农田,由于路两边低,且有慢坡,长满了杂草、荆条、臭椿、酸枣棵。天成太熟悉这片土地了,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一年四季都在这里玩耍,找到欢乐的童趣。
“干酸枣!”天成突然发力,向靠山边的土坡奔去,摘到几个暗红色的、干的只有一层皮的酸枣塞进嘴里一颗,咀嚼着。他给德才不接。建斌拿一颗放进嘴里。其实就是一颗干酸枣,不向秋天里摘的,滴溜溜、个大、红亮的、吃起来酸甜的酸枣。可是,今天吃起却格外有滋有味。
走上不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他们的中学校——一座老学校。他们放眼望去,四周是围墙,中间一个特大操场,两侧是木制的足球门,围着操场是跑道,旁边北、东、南是平房的教室,教室门前是一溜齐刷刷的白杨树。西南处是一座三层小楼,据介绍,是高年级的教室。对过是一座实验室,周围绿树掩映。操场西边靠中间有两棵古槐树,有上百年不止,树杈上挂着一口大钟。要是夏天肯定是郁郁葱葱的树冠。学校北面院外是大北山,只可惜是冬天,山顶上还能见到白色的残雪。要是到了夏天准是一片苍松翠柏的景色。天成登过这山不知多少次了。
天成德才建斌是小学同班的同学又恰巧分到了一个班。同学们陆陆续续来报到了。在教室外,天成他们还与其他报到的几个男生聊起来,敢情他们也是一一班的新同学,是别的小学校分来的学生。其中一个,个不高、宽脑门、声音洪亮,讲话抑扬顿挫的。据同学介绍,他还是班长呢。天成、德才、建斌都高看他一眼。
突然,一位漂亮、亭亭玉立、气质不凡的女孩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天成的心“咯噔”一下。可他却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她的出现大家都注意到了。男生就更不用说了。“她也是来报到的。我们一个班!”天成的心里一阵窃喜。
“你们好,我叫赵慧茹。以后在一起学习,请多关照。”那女孩主动和男生们打招呼,讲话时眼睛盯着天成。“一定、一定。”天成抢着答。几个男生偷偷地捂嘴笑。“本来就是!”天成分辨到,脸有些涨红了。大家这回全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开学了。天成踏着铃声进了教室。在等待老师到来的时候,同学们四下观望、窃窃私语,天成才知道,这个班——有几个小学同班同学、还有小学其他班的同学、还有其他学校的同学。他还发现了报到时遇到的“宽脑门”同学。他还看见了坐在紧后排的赵慧茹。她的装扮与其他女生不同,白皙的面庞,穿一件蓝色制式服装很得体。
老师来了。原来是他——在天成他们临毕业时见过的那位男老师,大约三十来岁。他还是那身装束,中式对襟蓝上衣,围着一条深蓝色暗格细毛围脖,戴一顶军绿布面、棕毛大皮帽子,戴一副棕色宽框架近视眼镜、眼睛炯炯有神。同学们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摘下帽子,解下围脖,从容的挂在衣架上,迅速的理几下头发,推一下眼镜,健步走上讲台,双手撑在讲台上,环视一下台下的同学,顿了十几秒钟时间,台下鸦雀无声。
此时,他才用响亮的声音讲话:“同学们:开学好。我叫孟玄学。”他转过身,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孟玄学”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他一边拍着手上的粉笔末一边继续说:“今后我做你们的班主任,教你们语文课。叫我孟老师好了。首先点个名,大家互相认识认识吧。”
点名。这是老师认识同学,也是同学互相认识的时间。每点到一位同学、站起来、答“到”。
此刻的同学表现各具特色。“高小乐!”“有。”一阵笑声。为什么笑呢?可能是因为他与别人的回答不一致吧,别人都回答“到”。他原来和天成是一个班的,天成了解他,总是这样迷迷糊糊的。
“郝贤圣!”老师刚点完这个同学的名,同学就哄堂大笑开了。待同学们稍平静下来后。老师也咬着下嘴唇忍不住笑着说:“这名字……起的好哇。刚上中学就做先生了。”同学们又是一阵笑。“我爸给起的……”又是一阵笑。”真的。”他分辩着,红里透白的脸涨红了。
开学,就在这欢快的点名中开始了。
老师还介绍校况,讲了校规、作息时间、提出若干条要求。
宣布班委会名单时,大家都聚精会神听名单,是谁、有谁、有没有自己,这是学生们此时的心态。
开班委会,共七人,四男三女。他们是:王天成、张德才、胡建斌、任义存(就是“宽脑门”)、金善玉、赵慧茹、吴桂香。班委会进行了选班长、副班长、进行了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分工。老师提出了工作要求。
上中学不久,老师让班干部写日记,每星期交给他看。天成总觉得是一个负担。
老师看的十分仔细,用红笔审阅,错别字都批改过来。遇到写得好地方就在句子下方划线划圈,写批语怎么好。关于对班里工作设想、搞什么活动,老师认为可行就批“好!开会研究定。”
老师也写他的观点、想法、看法同天成商榷。
到后来,写日记和读老师的批语成了天成当时十分乐意做的事情了。有时简直是莫名其妙的想法,就是为了让老师看了满意,在字行下方多画些“杠杠、圈圈”。
中学学习生活在新鲜的感觉中度过了数月。春天不知不觉到来了。“当、当、当……。”被学生叫“爷们”的精瘦老头,在长满新绿的大树下敲钟。原来这钟是为停电预备用的上、下课铃。
一天上语文课,孟老师讲:“我发现你们的拼音没有学好;我已请示教研组了,语文教学课程要变,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补习拼音。”
老师就是老师,他讲的问题,确实存在且严重。
第一堂的拼音课,老师操着四川口音读拼音,”abcdefg、hyjkrmn、opq、lst、uwvxyz”。同学们一听全笑了。可是,用这个方法好记。大家还了解到,他还是市级拼音研究协会的会员,水平自然很高。
拼音要熟记字母、声母、韵母。在就是掌握拼法。老师把拼法搞成了“顺口溜”,又顺口、又好记、还好用。什么“jqx后跟i”、什么“uv要分清,v上有雨星”、“”吐字要清楚,in、ing别混用”。天成就闹过这方面的笑话。拼“应该”(yinggai)一词,他就拼成写成了“因该”(yingai)。老师在练习本上批语:“拼错了!写错了!应该、应该,真应该打!”
通过补学拼音,全班同学全过关了。这对于后来学习的查字典、学英语很有帮助。
老师又发现问题了。一天清早上早自习课,课代表通知大家交钱,说是买“钢笔字贴”。原来,老师发现学生们的字写得不好,要练钢笔字。
“钢笔字贴”天成还是第一次看到,是粉红色的“田字格”粗格、浅绿色的“虚格线”、黑蓝色的钢笔字,抄写的是“***的诗词”。同学们练习热情很高。
老师还让宣传委员赵慧茹建立了“展览栏”,每周把选出来的“优秀作业”张贴在“展览栏”,让大家观摩,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班里的学习尖子的练习自然好,和字贴上写得“差不多”呢。
老师还专门抽出时间进行讲评。他讲,写得好,突出特点是学习了人家的写字“手法”。他说:“写字也要胸有成竹。开始时是学,后来就熟能生巧,然后才能行云流水。”
天成的字写得不好,号称“蜘蛛爬”。他还真下功夫,有空就练,可惜没有上过“展览栏”。
一天放学,天成在教室里看书,不经意间看见赵慧茹也没走。他们对视着,说不出来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再合适不过的理由,天成看书没走。他回头去看赵慧茹。她正在忙着更换“展览栏”。
“没有你的。”赵慧茹说。“我写不好。”天成木呐着答。“灰心了。”“不、不,底子没打好。”“就是多练。开始是一笔一画,然后就凭感觉写了。”
天成更勤快起来了,有空就练,似乎找到了“感觉”。
一天,天成进教室,偶然看见“展览栏”里好像有他的练习贴。他将信将疑过去看,果然是,别提多高兴了,笑的合不拢嘴。老师的讲评,多少让他感到有些失落。老师说:“王天成同学的钢笔字练习只是有进步,他的练习上栏,更多的是鼓励。要继续努力呕。”其实,真正的原因,天成明白。老师表扬他时,天成偷偷撇了一眼赵慧茹。
过了不知几个月了,练习钢笔字的热情渐渐回落了。“展览栏”也开始早就更换其它内容了。
学校要召开“学习积极分子交流会”。老师召开班务会讲事,提到报一个学习典型。
这天傍晚,天成到志成家做家访。开门的是志成的妈妈,热情的将天成往屋里让。
“志成不在吗?”天成边往屋里走边问。“他在里屋写作业呢。”妈妈答,一边朝屋里喊志成。志成笑着来迎。
进了志成的屋,桌上台灯亮着、放置着摊开的笔本。“写什么作业呢?”天成拿起来看。“你还在练钢笔字?!”“一直没停。”在桌子的左上角放置着一摞田字格本。天成拿过来看,整整齐齐有十几本。“这么多!”“还有呢。”志成又从小柜里取出一摞。“学习典型就是你了!”
次日,天成向老师进行了汇报。老师同意总结志成的材料,推荐他到学校交流会上去做介绍发言。拟写发言稿的事,自然由赵慧茹负责完成。下学做值日,赵慧茹走到天成的身旁,悄悄说:“你还不帮助志成写发言稿。”“你放心呗!”
志成在年级学习交流会上,介绍了他的学习心得,还展示了他的学习成果——一大摞练习本,自然受到好评,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但是,成志清楚,天成和赵慧茹清楚,稿子是谁写的。
“当、当、当”大树下的钟声又敲响了,震得树杈上的雪纷纷飘落。这回不是停电,是学校特意安排的催人奋进的钟声。
小学老师的启蒙,让天成爱上了作文。上中学依然如此。
这天上作文课。同学们全聚精会神地想着、写着,有的同学小声地问老师他的作文材料中心思想和选材。有的同学已开始埋头写作。
天成伏在课桌上冥思苦想。脑子里忽然生出了奇想,内心一阵激动。当老师巡视到天成身旁时,问他为什么还不动笔写。天成犹犹豫豫地说:“我,我想写篇……小说。”“写什么小说!写你的记叙文。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哇。”老师话音惊动了大家,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他们看个究竟。
老师走出了教室。天成感到困惑,有些不知所措,呆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不一会儿,老师又来到天成身旁,悄悄地叫他出去。
天成尾随着老师来到隔壁上体育课班的空教室,落座后,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是不是话讲重了。说说你的想法吧。”“也许老师说的对。”天成连忙说。“还是说说吧。”天成就把准备以班集体为原型写小说的想法和盘托出。“你先写吧。”天成感动的望着老师,心想一定下工夫写好。
终于等到作文讲评课了。老师讲了几篇,没天成的。他想:坏了,不成功。没想到,最后一篇讲评的是天成的作文,也就是他写的所谓的“小说”,题目是《五一班》。
老师把原文读了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地窃窃私语。天成好像听到有的说,“这是写我们的”,还有的说“不像”。
老师读完了,讲评说,“这是王天成同学以我们班为原型创作的一篇小说。尽管在艺术方面还可以更升华些、构思也可以更典型些。可是我要讲的是,他勇于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老师还讲了那天发生的事。天成知道老师的鼓励大于他的实际写作水平。他发自内心感谢老师,老师勇于纠正自我,又善于保护同学积极可贵的进取精神,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初二发展团员时,需要一名新发展团员的代表做表态发言,老师选中了天成,让他准备发言稿。
天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晚上晚睡觉完成了发言稿。
第二天,他把稿子交给老师。老师看了一眼吃惊地说:“你怎么写诗啊?!”天成不知说什么好。老师说,“我先看看,课间休息再说吧。”
天成的心揣揣的,好不容易等到了下课。
老师让同学叫他去办公室。天成看见稿子让老师用红笔批改了。
老师把稿子递给天成看。上面几行批语:“此文是一首抒情诗,有好多警句,可用。”
天成内心有些激动,特别是老师划圈的句子此时看显得很美。如“青春—你象那清澄的山泉,快乐的流淌,一路婉转的歌声,一路明媚的鲜花,一路飞扬的跳跃,一路汇聚的力量……。大海是你追求的理想,是你日夜思念的故乡。”老师还在旁边批:“这样赞美青春很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寓意。”
再如:“当我接过入团申请书时,我激动的手都发颤,呆呆的看了半天,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我连夜填写,填好时东方已露出了霞光。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老师批:“此段心情描写的很感人。”
老师还在结尾处写道“我发现你有写诗的才能,多练、多写。”
天成发言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些同学纷纷找他要稿子抄写。其中就有赵慧茹。
老师不仅教语文、作文,还把天成引进了诗歌创作的大门。
天成是有空就写诗,在作文本上、日记本上、杂记本上、搞活动时都创作了大量的短诗、长诗,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劳动获得收获。天成连续创作了“献给共青团的诗章”、“春之歌”、“鲁迅”、“誓将战旗烧天红”、“王小牛——牛、牛、牛!”等一些诗,有的在学校大的活动时朗诵,有的抄写在墙报上,有的在学校早晨的广播里广播,还有一篇发表在一份区办的《翠微风》刊物上。
班里还成立了“兴趣小组”,其中就有“朗诵组”。他们才知道,老师是市级朗诵协会的会员,经常参加大型的演出活动。老师的保留节目是魏钢焰的詩“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因为大家只记得其中一句诗“大海里的一滴水”。所以给老师起个绰号——“一滴水”。
由于老师爱好,也影响了天成,成为共同的爱好。
第一次演出,就是天成和义存的“对口诗朗诵”——《老汉参观韶山冲》。他俩在老师的指导下,天成扮演宾馆服务员和解说;义存扮演老汉。他们反复演练,进行切磋,相互启发。上台前,还化了妆,穿上精心设计的服装。他们的演出由于下了很大工夫的,不说别的,就是把这长达近10分钟的诗稿背过,就很不简单。更何况从容的完成了上台演出,表演,且没有忘词,比较好的发挥了水平,就更不容易。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扬、祝贺。
自打那回后,天成他们更加喜欢朗诵了。老师去几所中学讲朗诵课时,也叫上朗诵组学员。老师主讲,他们配合表演。天成明白老师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准备作品、做笔记:
“对于一个表演者来说,从你一上台演出就开始了,因此,每个动作都不是多余的、都要考虑好、表演好。”
“动就要做到位,眼神不能乱。始终凝神于表演,眼睛平视台下,形成自如的交流状态。动作、表情、眼神都是演出的表现手段和技巧的运用。这些方面平时练习不够,演出前准备不细,就会出现瑕疵。”
“演出前要熟悉领会稿子内容,烂熟于心。酝酿思想感情,找准基调,确立节奏,设计小**、**。也要考虑动作、表情、眼神,以及上台前的穿戴、扮相、过场,从上台到下台过程的考虑,都是练习准备的内容,不可忽视细节。完美无缺就是这个道理。”
天成常常拿出老师讲课时的笔记学习、思考、实践,受益匪浅。
天成进步很快。不仅在学校举办大的活动时演出,还选进了学校话剧团,排练演出了小话剧“雷雨到来之前”。该剧讲的是一个部队气象站的战士们,预报气象时刻苦学习预报知识,掌握预报技能,还向当地老百姓学习眼观特殊气象的方法,准确预报了气象,确保部队演习顺利进行的故事。演出获得了成功,连演了好几场。
老师安排天成给大家谈体会。
天成说:“我觉得演出的关键是思想内容要集中在声音、形体的表达表现。洪亮的声音、协调的形体要吸引人,让人家爱听爱看,就要有真情实感,用真情打动观众,以心换心,具有移人情的力量,这是最重要的。”
天成看大家爱听,顿了顿接着说:“还有一点就是‘意、情、气、声、演’共存共生,意生情、情生气、气发声,情运行,要一气呵成。情绪、气力的不足、不该断时断了,都是内容吃的不透,准备不到位,临场心理紧张等因素影响。注意平时的练习和临场前的准备、才能在场上超水平发挥。“
“讲得好哇!”老师夸奖天成。
老师总结说:“演出的准备越充分发挥就越好。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话剧是门综合艺术,对剧本的理解、朗诵的运用、形体的训练、美学的了解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生活、人物、事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日常的朗读练习,表演模仿练习。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发挥你的天赋,形成你的特长,在这方面做出骄人的成绩,你就要在平时这样做,日积月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你是一颗待冉冉升起的启明星!”说到这里,老师和在场的同学全开怀的大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