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AI先生 > 9、009

9、009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AI先生!

第九章

滴滴滴

早上六点钟,闹钟准时响起。

一只手从被子里慢吞吞的伸出来,把闹钟关掉。

五分钟后,闹钟再次响起。

乔宜哼唧一声,闭着眼睛从被窝里坐起来,揉了揉乱蓬蓬的头发,拿过手机,关掉闹钟。

脑海里闪过“做早餐”三个字,乔宜猛地睁开眼睛,跳下床穿拖鞋。

她翻箱倒柜,在冰箱里找出无乳糖脱脂牛奶,倒进透明玻璃杯,小心翼翼的放进微波炉里。

叮牛奶的功夫,乔宜打了五个哈欠,仿佛被睡神附体。

今天她有事要回学校。

下周是中国爱鸟周,东大生科院联合多家单位,举行鸟类放飞仪式。

几年前,东大生科院成立鸟类保护小组,由吴教授带头,负责东大校园内所有鸟类的统计和观察工作。

每年都要对新迁入东大校园栖息的鸟类进行清查,并且在这些鸟儿的腿上安装环志和追踪器。

环志上标有编码和信息,追踪器则具备定位功能。

将鸟儿放归野外后,通过追踪器传回来的数据,可以详细的了解鸟的生存习性、迁徙路线、繁殖习惯,从而更好的进行生态学研究。

甚至在鸟类被非法盗猎的时候,根据追踪器的gs定位,能够准确及时的解救鸟类。

如果说环志是鸟儿的身份证,那追踪器就是鸟儿的生活记录仪。

这次爱鸟周放飞的鸟,有的是东大周边的居民送来救助的,有的是东大学生在校园里发现的伤鸟,有的则是鸟类保护小组亲力亲为、布网捕捉的。

目前还有二十来只鸟没有装上环志和追踪器,吴教授要求鸟类保护小组加班加点,赶在爱鸟周之前完成上环志和登记工作。

平底锅里的煎蛋滋滋作响,发出阵阵香味。

乔宜没忘记季书辞的嘱咐,煎蛋要煎到八分熟。

她拿过黑胡椒,在煎蛋上撒了一些。

拿起盐的时候,却迟疑了一下。

刚才她好像已经加过盐了

还是没加啊

乔宜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到底加了没加,看了眼手机,已经七点十分了。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乔宜当机

立断,再加一点盐好了。

摆好餐具,咬了一片吐司,乔宜拿起书包慌慌张张的出了门。

七点半,季书辞洗漱完毕,准时出现在餐桌前。

他西装革履,下巴泛着青色,胡茬被剃的干干净净,整个人看来清爽无比。

他扫视过桌面上的早餐,抬手扶上盛牛奶的玻璃杯,感受了一下温度。

然后拿起刀叉,切了一小块煎蛋,送入嘴中。

牛奶50度,煎蛋八分熟,两者都刚刚好。

美中不足的是,煎蛋太咸了。

咸的像打翻了盐罐子。

季书辞皱着眉头咽下,放下刀叉,起身去书房找来便签纸。

他撕下一张便签纸,思索片刻,在上面写了一行字。

做完这些,季书辞起身,将便签纸贴在餐桌正中间,最显眼的地方。

端详了两眼,他不太满意,把便签纸撕下来,走到玄关处,贴在墙壁上。

明黄的便签纸在雪白的墙壁上十分夺目。

这样乔宜一回来,就能看到便签纸,和纸上他留的字了。

季书辞松了一口气,提起电脑包,走出了房门。

乔宜赶到学院办公室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齐了。

她忙放下书包,加入到给鸟儿上环志的工作中。

鸟类的爪子、嘴喙锋利,近距离接触时要佩戴护目镜和橡胶手套。乔宜平时会随身携带这些装备。

可是昨天刚搬了家,护目镜和橡胶手套在行李箱里忘记带来,她想起这件事,思索了几秒,觉定不戴手套和护目镜了。

她挽起袖子,直接从笼子里拿出一只夜鹭。

这只夜鹭是周边市民在东大树林里发现,送来救助的。

夜鹭头上蒙着黑色的头套,这是救助鸟类的常规操作。

将鸟类的头部蒙住,可以让它安静下来,避免被惊吓到。

乔宜左手托着夜鹭,右手安装追踪器,动作娴熟,一会儿的功夫就装好了。

旁边,方翰正在教几个低年级的学弟装环志,看到乔宜,凑到她身边说“小乔,我来帮你。”

方翰和乔宜都是吴教授的学生。

野生鸟类容易伤人,安装环志一般都是两人一组,可乔宜胆子大,一个人也可以搞定。

“没事,我自己可以的,都装到第三只了。”

乔宜无

所谓的笑笑。

抬头说话的功夫,一个不注意,夜鹭尖利的爪子在她的手腕上划了一道长口子。

乔宜一阵吃痛,可是双手仍然紧紧抱着怀中的夜鹭,没有松手。

长口子瞬间充血变红,淌出几滴鲜红的血。

方翰这才注意到乔宜压根没带橡胶手套,忙从她手里接过夜鹭,关回铁笼子里。

办公室的同学听见这边的动静,纷纷围过来问乔宜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鸟类生态专业的学生被鸟类抓伤是常事,学院办公室里常备各种消炎药水。

方翰拿着棉棒给乔宜上药,剪了一块纱布,把伤口仔仔细细包扎好。

他长相白净,还有点小帅气,是师门男学生里数一数二的门面担当。

其他同学时不时回头打量两人,眼神里写着两个字,八卦。

乔宜背对着众人,看不到他们的目光。

上完药,手上的痛意减轻了一些,方翰拿着纱布帮她包扎,两人的手指难免触碰到。

乔宜略感尴尬“谢谢方师兄。”

包扎完,方翰把自己的橡胶手套递给她“戴我的手套吧。”

旁边的李蕊含见了,凑过来打趣“方师兄,你也太偏心了,只关心小乔一个人。我也没带手套,师兄,你怎么不借给我戴呀”

方翰笑了笑“小乔受伤了,伤者优先。”

李蕊含撇撇嘴,还要再说。

现在的大学生作业太少,压力太轻,总想找点八卦填补学校生活的空白。

乔宜和李蕊含做了两年多的室友,对她的个性再了解不过。

平时上课咸鱼躺尸,一碰到八卦就浑身来劲。

连亲室友都不放过。

乔宜瞪她一眼,接过方翰的手套递过去“蕊含,你戴吧。”

熊孩子,拿好手套,堵住你的嘴。

她看向方翰“我手不方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去吴教授那边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李蕊含没再揪着她说笑,接过手套,朝她挤了挤眼。

吴教授这周刚回国,听说了乔宜的白头鹤失而复得的事。

“这么大的事,应该及时给我打电话的嘛。”

办公室里,吴教授埋怨说。

乔宜笑着说“不想让您在国外还操心,怕打扰您,就没告诉您。”

“所幸白

头鹤找到了,不然你的论文真的要临时换选题了。”

吴教授摇摇头:“我带过这么多届学生,数你最有主见,脾气又倔,真是和你爸爸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吴教授和乔宜的父亲是京城林业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之后,两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吴教授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毕业后回到东大,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乔父回到家乡新洲,成为唯一的大学生护林员,一直坚守着家乡的那片森林。

一守,就是整整二十年。

吴教授想起往事,有些唏嘘“白头鹤是你爸爸最大的心结,写好毕业论文,记得拿给他看看。”

乔宜眼眶也微红,点点头“我会的。”

晚高峰,地铁人流量巨大,每到一站,拥挤程度和下饺子差不多。

乔宜挤了一路地铁,回到鹭心岛的时候筋疲力尽。

打开门,换好拖鞋,一抬眼,就看到了墙上明黄色的便利贴。

这么显眼,想看不见都难。

乔宜狐疑地揭下便利贴,入眼是一行秀逸的字迹。

“乔同学,今天早上的煎蛋令人遗憾。据统计,每只煎蛋里最合适的盐分应保持在1克,请你谨记,并在明天早上予以改善。”

乔宜冷笑一声。

1克

拜托,这是做饭,又不是做实验,谁能做到那么准确。

除非是机器人。

乔宜盯着便利贴看了许久,如果目光有温度的话,早就把便利贴烧出窟窿了。

她想了一会,想出一个主意。

跑到卧室里,翻遍行李箱,找出一个测量鸟类重量用的小天平。

晚上六点,季书辞到家。

乔宜听到开门的声音,穿着拖鞋踢踏着跑到玄关,笑容很热切“季先生,你回来了。”

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还这么热情的迎接自己,季书辞还真有些不适应。

他放下电脑,“嗯。”

乔宜看着他换完拖鞋,语气极尽委婉“季先生,我看到了您留的便利签。有个问题,您来一下。”

她转身走到橱柜前“煎蛋里的盐加多了、加少了,都不合您的口味。1克盐的重量是多少,我有些拿不准。我想您应该知道。不如您为我师范一下”

说完,从身后拿出小天平,

摆在季书辞面前。

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他也称不出1g盐,那就是在强人所难。

季书辞看她的眼神仿佛在看原始人猿,伸手拿起勺子,在盐罐里盛了一点盐。

“慢着”

乔宜大喊一声,从他手里接过勺子,小心翼翼的把盐倒进天平的托盘里,得意洋洋的说“季先生您看,您的手感也不准嘛,哪有人像机器那么准确,刚好把盐分控制在一克”

季书辞面无表情,好脾气的等她说完,才抬了抬下巴,“你看天平。”

乔宜愣住,转头看向天平的刻度尺。

刚好一克。

乔宜不信邪,又确认了三遍,指针真的指在1的刻度上。

季书辞神色平静,拿过勺子,又加了一些盐。

天平的刻度尺稳稳指向2克。

又加了一些盐。

天平的刻度尺稳稳指向3克。

看着乔宜一脸被雷劈的表情,季书辞放下勺子,语气平淡无波“乔同学,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并提出建议的时候,请你虚心接受。而且,”

他指了指小天平“我没时间陪你在厨房玩称重的幼稚游戏。”

“你”

乔宜的拳头瞬间硬了。

太让人窒息了。

乔宜觉得,面前站着的季书辞不是人,而是一台精准的机器人。

唯一的区别在于,机器人需要充电,而季书辞不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