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真的不想赚钱 > 第三章 初见李渔

第三章 初见李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真的不想赚钱!

“你姓罗啊,我这老同学听岔了,一直叫你小陆,抱歉啊。”

陆启明无声的笑了笑。

罗忠明拿着身份证上楼去了。

过了会,罗忠明下楼,把身份证还给陆启明,顺手递给他一瓶水。

“罗总师,申工在他们厂里检测,他判定这块金属板熔点超过1800度,硬度按洛氏法测定应该在70以上。这是他们提供的检测报告。你们501所是最权威的,你们的测定有结果吗?”

“小罗啊,一块合金板测定品质,仅有熔点和硬度远远不够。我所也是初测,要具体完整的数据还需要各大专业机构才能测定,那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不过,我们初测熔点在2200度,硬度达到85。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品质的合金板。”

陆启明心里长出了一口气:”那初检报告能给我一份吗,这个对我很重要。“

“刚才不是说了嘛,这是私活。出具正式报告是要所长签字盖章的。当然,过两天我想想办法,尽量满足你的要求。你能告诉我,这块合金板从哪来的吗?”

“捡的,在山上捡的。一次我户外运动爬山,在半山腰上捡的。”

听了陆启明回答,罗忠明不仅没有失望,反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罗啊,我告诉你啊,根据我的初步判定,这块合金目前地球的科技水平是造不出来的,它最大的可能是来自外星科技,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传说中飞碟遗失的。”

“哦。”

陆启明并未露出惊讶的神情。

“那我那块合金板呢?”

“还在所里做放射性检测。你能告诉我具体地点吗?”

“罗总师,我读书不多。我听说从地里挖到什么文物献给国家都是有奖励的,国家会给一大笔钱。如果我这是外星文明的产物,那我把它献给国家是不是也有一大笔奖励啊。地下的文物按照规定都是国家所有,可是没说捡到外星人的东西也归国家所有吧?”

“这个嘛,当然,给国家献宝,奖励肯定都是有的。只是我们国家一贯的政策是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小罗同志啊,你要知道这块合金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意义,一旦进行深度检测,分析出它的成分、结构,那对我们在新材料的研究上会有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意义很重大哦。”

陆启明喝了口水:

“罗总师,我就是个承包鱼塘养鱼的农民,你给我谈什么科技发展的意义,我也听不懂啊。”

“这样吧,我回所里向所长报告一下,开个会,讨论一下给你奖励的问题。”

“那尽快啊,我身上钱不多,就指着奖励呢。”

“哎,小罗,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捡到这块合金板的具体地点呢。”

“罗总师,我这人记性不好,我再回去想想,想想啊。”

罗忠明欲言又止。

李渔在大厦门口停车场停车时,瞥见门口两名保安拦住一名穿着破旧蓝色运动衫裤的人,双方正争执着。

待她走过去,隐约听到那男子带着方言的声音:

“你可以询问我找谁,但你没资格查验我身份证,执法权你没有,明白吗?即使警察也不能随便要求别人掏身份证。做保安也要学法啊!”

“别推搡,再推搡我一个倒地,到医院诊断肯定脑震荡。脑震荡已经构成轻伤害了,要坐牢的,你一个打工的,何必呢?”

李渔很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有些耍无赖的男子。

那人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头发乱糟糟的不修边幅,身上的衣服已经褪色不说,脚上的远动鞋都起毛边了。也许是在雨里走了很长的路,脚下有两摊明显的水渍。

这大厦是栋商业楼,进驻了几十家公司,来往的人都是手中皮包,西装革履。倒也有少数穿着宽松休闲的,多半是股东、董事之类。

可这人怎么都看着不像这类成功人士。

“小于,你们干什么呢?”

李渔是这栋大厦的亮点,人长的漂亮不说,待人却极其亲和,上上下下都跟她说说笑笑。每年情人节,她都会收到一大堆鲜花和礼物,都是叫保安来带着推车帮她清走的,这些礼物也自然由保安们瓜分了。

“李姐,你来的正好。他说要去你们七楼找一个黄吉宇的,可他没手机号码,也没预约。我们不让他上去,他还在这里嘚瑟。”

难怪这口音听上去有些熟悉,不就是黄吉宇他们老家惠民县的口音嘛。

“这位先生,你是他什么人?叫什么名字?”

“陆启明,我是他同学。”

李渔咽下了后面的话,这人胡子拉碴的,看上去要比黄吉宇大许多。

“你等等,我帮你打电话看看他在不?”

李渔走到一边拨通了电话。

黄吉宇正踌躇满志的靠在沙发椅上,嘴里哼着“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

十年时间成为金牌投资者,成为中天风投公司合伙人,这是他为自己定下的目标。现在不到十年,这些都已达到,个人资产也进入了亿字号富商圈。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该是回老家捐个图书馆、实验楼什么的!

不捐个啥,还能叫成功人士?

哎,地位、金钱都有了,就差个红颜知己。小师妹李渔今年二十七了吧,还是孤身一人,她倒是个很好的发展目标。想想她漂亮的容颜,凹凸有致的身材,黄吉宇悄悄的咽了下口水。

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遐想,还真是小师妹李渔,心有灵犀啊。赶忙拿起电话接通:

“小师妹,你在哪里,有事吗?”

“师哥,有个来自惠民县叫陆启明的,说是你同学,要上来找你。”

“陆启明啊,他找我干嘛。你套套他的话,如果是来借钱的,替我挡一下,给他两千,就说我外出调研了。”

黄吉宇这些年一直很矛盾。他既想向同学炫耀下目前的成就,又怕来的同学、老乡多,自己疲于应付,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陆启明,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同班同学。本来也可以像自己一样上大学,在大城市里找份工作。可他高考没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居然跑到乡下老家,承包了两亩鱼塘,在塘边盖了两件铁皮屋子,这一住就是十余年,基本跟同学们都断了往来。

后来听说,他一直在鼓捣什么小发明,人都傻了。讨了个老婆,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孤僻,带着孩子离婚改嫁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