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竹里馆,琴箫合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斫琴师!
宁姝打了个车,和李长青驱车到了郊外的路边,两人下车,朝竹里馆走去。
过了一会。
两人走进了翠绿竹林中。
竹林中虽有鸟儿婉转的鸣叫,李长青却觉得心里很是幽静。
他抬头看着高耸的竹树,见在阳光的照射下,竹树绿的耀眼,带着一种深沉,低下头,见阳光在地上投下琐屑的斑驳碎影,很是漂亮,说道:
“怪不竹林七贤喜欢来竹林中聚会呢,竹林真是一个令人心安,幽静的地方呀!”
宁姝莞尔一笑,“那是你来竹林的次数少,你来竹林的次数多了,就觉得竹林的这一份幽静稀松平常了!”
李长青盯着宁姝,开口道:
“你说的有道理,我感觉我只要记住了这一幕幽静,这一份幽静就一直在我心里,我以后每每想起这一幕,都会感到心神安宁!”
宁姝哂笑道:
“李长青,我感觉跟你说话,我这人俗了!”
李长青淡然一笑,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
宁姝带着李长青走进了竹林中的竹里馆。
李长青看着竹子搭建,外边有一圈篱笆,院子内种着几簇月季,放养着许多母鸡,挂着一块秀娟小楷写的竹里馆三个字牌匾的房屋,感叹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隐居竹林,将名利抛之脑后,不染红尘是非,得一份清净,着实是好!”
“我父亲和弟弟去打猎了,咱们进屋里坐吧!”
宁姝说了一句,掏出钥匙,打开院门,走了进去。
李长青跟着宁姝走进了院子中,走到了屋中,坐了下来,他看着装饰质朴的屋子,感觉这里很是温馨。
宁姝去拿了一个酒坛子,一个酒杯,给李长清倒了一杯酒,说道:
“这是我去年冬天用雪水和梅花酿的酒,你尝尝!”
“宁姑娘,我平时基本不饮酒,面对你一片盛情,我也不好推辞,就把这杯酒干了!”
李长青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脸色顿时就红了,赞叹道:
“这梅花酒清冽,醇香、当真是好酒呀!”
宁姝见李长青喝了一小杯脸就红了,拿起酒坛,咕咚咕咚饮了几口,说道:
“李长青,看来你不胜酒力,你就别喝了,喝醉了我还得照顾你!”
李长青说道:
“好!”
宁姝走到墙边,取下了挂着的一琴一箫,走到李长青身边,将琴递给了他,说道:
《山居吟》会吗,咱们来个琴箫合奏吧!”
李长青将琴放在桌子上,淡然道:
“山居吟,会呀,琴箫合奏,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我不喜欢任盈盈,我喜欢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
宁姝哼唱道:
“只要做个真我,在笑声里度过,懒管他功与过,对酒当歌,莫记一切因果,……李长青,我唱的怎么样!”
李长青说道:
“还行,咱们就琴箫合奏一把!”
宁姝说道:
“好!”
随即,两人开始琴箫合奏。
一时之间,清幽的琴声和箫声同时传了出来。
道家古琴经典曲目《山居吟》,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整篇曲子音调恬静而苍古,节奏跌宕起伏,篇幅虽短,却在寥寥旋律中,将山居者以山为屏,以流为带,以天地为庐,以草木为衣的淡然之象,诠释的栩栩如生,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古代佳作。
其题解说:
腥仙日,宋毛仲翁所作,其趣也,巢雪松於丘壑之士,澹然与世两忘,不牵尘网,乃以大山为屏,清流为带,天地为之庐,草木为之衣,枕流漱石,徜徉其间。
至若山月江风之趣,鸟啼花落之音,此皆取之无尽,用之无竭者也。
所谓乐夫天命者,以有也夫,又付甘老泉石之心,尤得之矣。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对与山月为伴,林木为友,晴耕雨读,其乐陶陶的山水田园生活,莫不情有独钟。
山之壮阔,水之婉约,养心养性。
蜀有鞠躬尽瘁之卧龙先生,于山野耕读中,得一颗淡泊宁静之心,酿天下局势于胸。
晋有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慢步于溪谷,鸣琴于山巅,平淡中品茗真滋味。
唐有诗佛王维离开仕途之路,隐居于辋川别墅,独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见照,清泉石上流。
李长青和宁姝两人将这一首山居吟的意境合奏了出来,曲意幽静,洒脱、令人神往。
宁姝感觉自己和李长青这种古琴大师合奏,自己都被带的超常发挥了。她在吹箫的同时,心想现在的许多人都致力于争名逐利,在尘世这个大染缸里越陷越深,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有的人虽然得到了苦苦追求的名利,但内心却是空虚的。
她管不了这浑浊的尘世,管不人们心中就像是野马一样奔腾的**,只能做到自清而已。
李长青弹奏这一首山居吟,联想到了隐士情怀,想起来许嵩唱的山水之间中那一句林中抚琴曲委婉,群山听懂我悲欢。
他脑海中想起了这一首歌的MV群山,花雨、画卷、庭院、女子、飞鸟等各种臆想。
心想他不愧是玩音乐的,耗资百万的视觉特效打造下揉成了独具想象的新视觉,意境很美!
过了一会。
两人合奏完了一曲山居吟,声音消弭。
这时,一个身材壮硕,古铜色皮肤,面容英朗的男子拎着两只肥硕的大竹鼠走到了屋外,他还没有进门,爽朗的声音便传了出来。
“姐,我回来了,你跟谁琴箫合奏呢,我大老远就听到了,好兴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