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刘老太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风云之我叫陈三丰!
第二日上午,刘府。
今日的刘府相当的热闹,此时刘府管家正在招呼家丁、丫环忙活。
陈墨林拎着四礼,跟在自己的便宜老爹身后,小心翼翼地走进刘府前厅。
只见一名约五六十岁的老人坐在正堂,旁边站着一名白衣少年。
老人好像眼睛有些干涩,于是用舌头舔了舔手指,然后用手指朝着眼皮抹了抹,对旁边少年说道:“刘丰田,你去给客人奉茶。”
那个叫丰田的少年正是这位老人的孙子,也是陈墨林的结拜大哥。
刘丰田的父亲和祖父,是村里唯一的一门双举人,不过自从刘父考上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更进一步,后来刘丰田母亲生下他之后就撒手人寰了,没几年刘父也就郁郁而终,刘丰田也就跟着自己大父过日子。
刘丰田听大父这么说,于是拿起八仙桌上的茶壶,依依给下面的客人奉茶。
此时正好陈父带着陈墨林刚进大厅,陈父上前就拜倒。
“侄儿陈升拜见刘老太爷!”
陈墨林见便宜老爹拜倒,于是也跟着跪了下去,尽管不习惯,可是想到昨日挨了便宜老爹的揍,有些怕了,于是也就不得已而为之。
“亲家,快快请起!看座!”
待陈升坐下以后,刘老太爷对三位家主说道:“三位亲家,我孙子刘丰田既然与你们儿子早已结成兄弟,那这三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孙子,我可与三位亲家说好,此三子,我教也教的,打也打得,不知道三位家主?”
听到此时,三位家主连忙应是,谁让自己儿子跟大地主家孩子结拜了呢。
“既然如此,那你们三位家主的儿子就陪我孙子一起读书吧!”
三位家主一听,顿时仓皇起身拜倒,三个孩子也就跟着跪下。
就在此时,一个中年男子说道:“老太爷对我王家恩重如山,侄儿家定当铭记于心,若有来生,侄儿定当做牛做马,以报答您老的恩情。呜呜呜”说完中年男子哭出声来。
此时又有一名少年上前一步拜倒,道:“刘大父对我王家恩情,王山河终生不忘!孙儿我将来一定挣更多的钱财以报答您老的恩情。”
此人就是王山河,陈墨林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二。
王山河家也是农户出身,家境贫寒,几年前闹灾时,要不是刘老太爷接济,一家子早就饿死了,后来王山河父亲就到刘老太爷家做起了长工,王山河自小也就跟刘丰田一起玩。
一名妇人已是泪流满面,说道:“刘叔啊,我当家的有幸受您恩惠,在易州衙门里做了捕快,虽然夫家已经去世,但我崔家没少受您老的照顾啊,您的大恩大德,民妇终身不忘,庆山过来,给老太爷磕头。”
此时一名身体健硕的少年向前跪了一步,重重的把头磕到地上。
此人就是崔庆山,是陈墨林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三。
崔庆山的父亲,原本是易州衙门的捕快,只因朗山(今狼牙山)之上有山匪恶霸,欺压乡里,祸害百姓,崔父就跟随捕头进山剿匪,怎奈中途遇到埋伏,不幸战死,因此崔庆山誓要荡平朗山匪寇,以报父仇。
不过崔庆山自小就担起重担,为母分忧,不愧是一条好汉。
此时陈均则是一脸无奈,说道:“老太爷,我家中不剩余财,目前恐怕负担不起读书的费用。”
尽管陈父很能种地,每亩种出的粮食都是首屈一指,但是在明末的统治之下,家中也是过的十分贫苦,灾年时自己的老大又活活饿死,实在是可怜。
后来陈父就把土地投献到刘家,这才勉强温饱。
就在此时听的屋外有声音传来。
“教书育人,怎可处处透露庸俗之气,我自小跟随师父学习,若没有家师的谆谆教导,哪有我赵某人的今日,无妨无妨,教一人是教,教四人亦是教,是谓有教无类已!”说完只见一人进屋便拜倒:“徒儿子静拜见恩父。”
“子静来啦,快快起来,这有三个弟子,还需要你去教,前些日子他们几人结拜了,既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自然是有书一起读,你们三个还不快快拜见恩师。”刘老太爷捋了捋胡须说道:“这便是我让三位家主准备四礼的原因。”
“啊?”三个小子异口同声。
崔庆山立马急眼了,遂上前说道:“大父,他们跟着赵师傅读书就好了,我可是要练武从军的,我应该就不用读书了吧。”
“混账,你难道不知道我大明天下是以文御武吗?即便是你以后要考武举,那也需要先通过答策才行,答策都过不了,你习得再高深的武义也不过匹夫而已,不读书之事休要再提。”
这个时候陈墨林插话道:“刘大父,那个……我就不用学了吧!”
“你陈墨林为啥不用学了?”
“我感觉我好像不用学了,基本是,赵师傅也就是教我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这些基本上我都会了。”
众人一听皆倒抽一口凉气,这小子好大的口气。
“你可不要说大话,《三字经》《百家姓》你会就罢了,《千字文》你也全会?”
“这有何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刘老太爷一听陈墨林背书,顿时感到惊讶,对陈父说道:“陈升侄儿,你何时给他找的教书先生?我怎么不知道啊。”
陈父更是纳闷儿,喃喃说道:“这个...嗯...侄儿也不知。”
赵子静则说道:“嗯不错,此子大才。”说完捋了捋胡须又说道:“不过老夫也不仅仅只会教授这些,像四书五经,老夫也是手到擒来。”
听到赵子静这么说,陈墨林就停止了背诵,说道:“四书五经,小子也是了然于胸,不算什么!莫说是背诵个《千字文》这种小儿科,就算是《弟子规》我也是牢记于心。”
“《弟子规》?老夫怎么不知?”刘老太爷质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