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飞石打坏王县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陕北闹红!
到晚上人们都要睡觉时,刘三民回来了。刘三民灰头土脸,额头上起了个大包。
刘大民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这么多人寻你。”
刘三民傻子似的依在炕栏边,不回答。大民察觉到弟弟有些不对劲,又见三民头上的肿块,估计是在什么地方挨了揍,便倒了碗水让三民喝,问他原因。
“日他妈。”刘三民骂,“我想进城看看,那些当兵的就是不许。我寻思,东门不让进,走北门,北门也不许进,跟他们争了几句,他们就打人,太不讲理了。”
大民说:“跟你说不敢乱跑,这地方人生地不熟,你自己寻事呢。”
刘三民接着说:“他们说我是红军的探子,要把我关到大牢里。后来,来了几个骑马的人,一个人让当兵的把我放了,说是个半大子娃娃,能当谁的探子?我脱身后,听路人说,这几个人是从瓦窑堡来的军官,来安定防止农民暴动。”
刘大民忽然觉得问题变得复杂了。这一切说明县里有了防备,他得赶紧和王强商量一下,千万别发生武装冲突,那样,农民可是手无寸铁呀!可是,王强在什么地方开会,他不知道,知道了恐怕也找不着,他只好硬着头皮等着王强回来。许是走一天路,太累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半夜,王强回来了。王强叫醒了刘大民,到院子里商量第二天的事情。王强说,形势不容乐观,由于这次活动动员农民时间过长,县政府,驻军对四乡的农民进城抗捐税有了防备。刘大民赶忙把三民见到有军官到来的事说了。王强说,农会的安排是不要让人进城,这么多人涌进城里,可能引起混乱。人家有了准备,借题发挥,一旦发生冲突,要死人,咱们手无寸铁,吃亏的是咱们。分工是这样的,西区的人堵西门,东区的人堵东门,南北二区的人堵北边水门。水门是由驻城里的军队把守,主要力量放在这儿。各区把自己的人管好,目标只有一个,免除地方维持捐。只要县长能答应免除,就算胜利。
刘大民问:“万一让咱们派代表谈判时,该咋办?”
王强说:“先不考虑派代表。派了代表就可能让人家扣押。”
刘大民有些担忧:“光在城外站一战,喊一喊,虚张声势怕没有用。”
王强说:“当地农会会长们分析过,安定县城小,有城墙,城里没有水源,平时用水大都从北边水门出去驮水,要将城门封锁住,断他们的水源,强迫县里接受群众的条件。”
刘大民还是不放心:“万一人家开了枪,是跑,还是留?”
“估计不会开枪,人多,开枪就可能死人,死了人,县政府也不好给上头交代。他们也知道,收这个地方维持捐不合法,是警察局要收的,用于弥补军费,本身他们就收有维持费,重复征收没有根据。再说,这里不比蟠龙川,农会后边有红军,去年红军一度打进瓦窑堡城里,把驻军赶上米梁山,要不是红军考虑到伤亡大,这会儿,瓦窑堡就是咱们的天下。这下好了,”王强说,“咱们有组织了,一切听组织安排。”
刘大民笑了:“这么着好,要不,真不知道咋个干法。”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王强和刘大民把人马带到了指定地点。正像王强提前告诉大家的一样,安定县城不大,坐落在秀延河的西岸,城墙沿着河边的大路,向北包抄过去。县城分旧新两部分,旧城里住户多,新城里主要进行商业活动,有店铺,也有摆摊做小买卖的居民,县政府设在旧城靠东的头一条巷子里,是一座一进三堂的建筑。由里向外,县政府的大堂是由四个窑洞顶头而建的无梁殿,县长办公就在这里进行。二堂西边有班房,东有监狱,中间是警察,巡官的住处。三堂处是县里的行政科室及科员办公的地方。由于这里地势较高,站在院子里,可以看见东北两座城门,河对面东南方向是钟山,石崖上有古代修建的巨大的石宫寺和佛塔。在太阳光给佛塔涂上一层金辉时,安定县城的城门已经被群众围得严严实实。北门处,一千多名来自乡下的农民,扛着棍棒、锄头,由龙王庙滩集中后,向城门下移动,喊叫着向县政当局讨要说法。城门虽然开着,但是基本上没有人出入,凡是要出城驮水,担水的人都被挡住。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森严,端枪的警察,士兵在城门外站了两行,如临大敌一般。
王强与几位领队首先抵近城门洞,要将一张写了农民诉求的纸交给守城的一位军官,要求他立即转交县长王干候,出城与农民对话。
军官不肯接请愿信,他说自己光管守城门,别的事情他不管。人群海吵起来,很快,众人发出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刘大民让人可着嗓门喊叫,一种嗡嗡声在空气中磨擦,向四周扩散。后来,军官迫于压力,让王强自己进去,面见县长。王强在犹豫,群众一哇声喊叫,不许王强进去。要县长亲自出来,或者把收地方维持捐的元凶警察局长交出来!
双方在对峙。城里的人要出城担水,农民不许经过,抢了水桶,撇回城门。有些要出城办事的人也被挡在城门洞里,军官威胁王强等人:“后生,当心些,这么做犯法!”
王强说:“我们要求取消地方维持捐,犯谁家的法了?”他停了一下又说,“民国政府有哪条法要收双倍税?”军官不说话了,也许,这人家里也有同样的难处,他给王强递了根纸烟:“不急,吃根烟。”
王强拒绝了,说他不会抽烟,说如果军官真是个关心农民疾苦的人,请把请愿书送给县长。
军官想想,接过请愿书进了门洞子。
众人一片欢呼。(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