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代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逆袭1991!
日上三竿,太阳火辣。
楚青和小杨蹲在树荫下,手里叼着一根家乡带来的红梅烟,在哪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其他几人怕人多太显眼,就全躲到了后面工地围墙里。
哪里是美达电子厂的工地,工厂还没修好,牌子已经挂上。
此刻里面还在热火朝天的赶着工期。
“听说这里工资很高,可惜不招人。”
小杨看了眼忙碌的工地,一脸羡慕的说道。
这种工厂还没开,人就已经招满的事,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僧多肉少。
只等厂房修好,设备进入就能开工印钞。
这个年代港商过来建厂,不但给钱,给人,给地,还给陪。
“国家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更别说这种工资高的香饽饽,你去问问那些搬砖的,大部分只要给口吃的就愿意干。”
身后工地干得火热,可很多人都是打白工,只是为了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至于工钱,说好听是年底给,你真能拿到就算他输。
“你说这些人咋想的,在家里待着不好吗?跑这鬼地方来白干活。”
“那你是咋想的,不在家待着,要跟着跑出来。”
“我是听说外面啥都好,能挣钱,还啥都有。”
“现在呐。”
“好东西确实不少,工资也挺高。可就是感觉没想象的那么好,抓暂住证也挺让人害怕的。”
“既然害怕,那让你现在就回去,你愿意不。”
“不愿意,好不容易出来的,咋能就这样回去。在这里机会总比那个山沟沟里多。就是挣不到钱,也不能就这样窝窝囊囊的回去。”
“所以他们也是你这样想的。”
楚青一句话说的小杨呆愣了片刻。再次回头看了眼,那群烈日下光着膀子干活的劳工。
小杨好像有些懂他们了。
有事做总比没事做混日子好,最起码有个念想,兴许包工头发善心,年底真给结个账,那不就赚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历了十年开放试点,转型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个破而后立的环境中,填饱肚子也只是这两年的事情。
整个国家面临逐渐改变的市场,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了一点,穷!
那是真的穷!
过够了穷苦日子,当能看见光明未来的时候,就没有人愿意在回到那个黑暗的角落。
“反正我是不想回去了,打死也不回去。”
直到烟已经烧到了手,小杨才好似做了决定一样的再次狠吸了一口,然后将最后的烟屁股,丢入了眼前的水沟。
“其实他们很了不起。是他们这代人,为后人拼出了一个盛世。”
“你说啥?”
见楚青,对着那些人自言自语,小杨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
“我说,我们正在见证一个盛世。”
身在这个时代的人,不会明白,他们做的这一切,有着多么大的意义。
他们很多人,只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点。
可一群人,一代人,一个国家,都在为了那个目标共同前进的时候。
中间虽然会有些坎坷,可结果一定是好的。
只是发展难免会有漏洞。
“突突突!”
一辆白色嘉陵125摩托车,带起一串尘土。从楚青他们面前快速驶过。
车上两个带着红袖章的联防队员,对上楚青的笑脸,也只看了一眼就没有理会。
“呸!差点吓死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盯着远去的摩托车,小杨后怕的朝着地上啐了一口。
昨晚刚来就遇到查暂住证,让他对这些联防人员,已经有了一丝阴影。
“别怕,你越怕他们越找你。”
“知道农村的土狗吧,你只要大大方方的,它们反倒不敢靠近你。有的时候你越心虚,他们越咬着你不放。”
楚青将手里的烟屁股嗖的弹入水沟,拍了拍头发上的尘土,一脸的满不在乎。
“这我懂,土狗这种畜生就是窝里横,别看它叫的凶,其实心虚的狠。只要你比它凶,它就不敢拿你怎么样。”
说起这个小杨就懂了,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些联防队员,咋就和狗一样了。
“人呐,有时候还不如狗。给狗一块骨头还知道摇尾巴。有的人你给他一块骨头,他就想吃你一口肉。”
想起九十年代联防队,搞出的那些屁事,楚青就想骂一句狗都不如。
暂住证制度,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出发点本身是好的。然而落到某些人手里,就变成了敛财工具。
一本暂住证需要300元手续费,在这个人均工资不足180的年代,300块钱等于是一般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被平均的永远是大部分。一百块钱买化肥都需要贷款的九十年代初,一次性能拿的出这笔钱的又有几个。
楚青身上是有一千多块钱,可那是原主把家里的那点地贱卖了换来的。
要知道这时候,土地可是农民的心头肉。
是宁愿饿死也没几个卖地的,原主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就是败家。
所以就是能拿出来这三百块钱,又有多少人舍得。这与何不食肉糜有何异。
就算进了工厂,省吃俭用拿出三百元办一张暂住证,有效期却只有半年,这玩意不叫暂住证,叫喝血证。
“囊个还没出来?都一个多小时了。”
看着守卫森严的工厂大门,小杨有些担忧的抱怨了一句。
蹲了一个多小时,两人腿都有些麻了,姿势已经换了好几种。来来往往的联防队都过去两三波。
“应该快了。”
楚青抬头看看太阳,已经中午,工厂该下班了。
“叮!”
十二点,下班铃响。
一丛丛穿着统一天蓝色工作服的女工,从厂房里冒出来。
就像山间的潺潺流水,闹哄哄的汇聚到一起,流向同一个地方。食堂。
工厂包住不包吃,每天提供中晚两餐,购票打饭,一荤一素外加一米饭,0.7元一餐。
说不上贵,却也不便宜。
所以稍微有条件外住的,都是晚上回去自己煮。
“出来了!”
又过一会儿,才看见魏玲几人从一栋厂房里走出来。
从几人胸前都挂的厂牌看得出,应该是入职了。
“咋样,进了吗?”
“嗯!进了。”
“就是那当官的手有点黑,说好的一人50,最后还多给了20块钱说要买工作服。”
“多给就多给了嘛,进了厂也就几天的工资。想想你以后也是一个月能挣200的人,还差这一点钱。”
“就是就是,这工资可比我镇上当干部的表哥都挣得多。”
几个女人一出来,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着里面发生的事。
“看,我进了穿花楼,听说是个好部门。”
魏玲一出来,就找到楚青,拿着胸前的厂牌给他看。
上面贴着一张五寸黑白照,下面是她的名字和工种。照片上面盖了一个大大的戳。
刻着“翰华花厂人事部”
见她们回来了,魏峥几人也走了过来。
“香江人的工厂就是规矩多,上班还要戴帽子。这大热天的真够受罪的。”
“就你矫情,三伏天下地掰苞米都做过,还受不了这点热。”
魏峥可不给她惯着,为了能让她们进这个厂,他可是托了不少老乡的关系。
“你们啥时候正式上班?”
“我是后天上白班,对了厂里现在还有空床铺,可以搬厂里住。”
乡下房子虽然自由,可也实在太拥挤了。
昨晚上她们几个女人挤一个床,又热又闷,魏玲也没怎么睡好。
“先别说了,我们赶紧走。”
看到工厂那头,又驶过来的几辆摩托车,楚青招呼了众人一句,就带头一起钻入了后面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