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议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原本几乎每个村里都有一两个土皇帝,或是几个掌握着权力的大家族。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普通老百姓,人人都有机会当甲首,都有机会竞争里长,都有机会把控权力。
小小一个乡里诸侯蜂起,这土皇帝自然也就当不下去了。
虽然由于管理成本因素,皇权暂时下不了乡,但是可以把原本属于少数人的权力切碎,分散下去。
这样一来,基层的权力分散了,中央的权威反而回来了。
这里长制要是运用得当,不仅能用作统计人口田地,更是一个能维系明王朝统治的妙计啊!
得此妙计,大明之荣幸!
要不是现在群臣眼睛都看着,朱元璋恨不得直接拍手叫好,再痛饮几壶美酒,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勉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朱元璋对朱标淡淡开口道:“标儿,这里甲制的推广就交由你来负责吧。先在京郊试试,要是效果好,直接推广全国!”
“胡长安,反正你也是太子幕僚,就直接跟着标儿做事吧。这政策毕竟是你提出来的,还是你熟悉。”
“是,陛下。”听见朱元璋点名,朱标和胡长安连忙出列,接下了这任务。
其他大臣见状,简直嫉妒的脸都变形了。
好家伙,这胡惟庸的儿子,简直比胡惟庸本人还厉害啊。
胡惟庸也只是扒上了李善长的大腿,而这小子直接扒上了皇家的大腿!
小小年纪就成了太子府幕僚,还被委派了此等重任,他们这些老家伙辛辛苦苦干熬了几十年,也没这样的殊荣啊!
不过羡慕归羡慕,这些老臣们还是拎得清的。
胡长安这法子,他们就算是浸淫官场多年,也怎么都没想到。
只能感叹一句技不如人,后生可畏罢了。
胡长安接到这差事,也是喜悦万分。
这可是他接到的第一项正儿八经的公务啊!一定要好好办妥了!
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
第二天刚刚吃过饭,胡长安就穿上了自己最拿得出手的衣服,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朝东宫走去。
第一次正经办事,胡长安自然是激动不已,连头发都梳了好几遍。
胡长安这次来的比较早,东宫议事厅的大门都没开。
胡长安也不急,只是随手挥退了引路的小太监,便耐心的在门口站着等待起来。
反正左右也没啥事,站着欣赏欣赏风景也不错。
朱元璋作为一个勤勉的皇帝,早朝那自然是每天都要上的。
朱标作为太子,自然也是要跟着老爹上早朝。
这样一来,上午自然是没办法议事的,要想开小会布置工作,也只有等到下午。
胡长安站着静静等待了片刻,正在发呆的当口,突然被一道清脆的童声唤回了神智:“胡公子,多谢前日的救命之恩。此恩我必当铭记在心,日后涌泉相报。”
胡长安一低头,呵,这可不正是他前些日子救下的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么。
与之前胡长安记忆中气若游丝的样子不同,如今的朱雄英,身子已然大好。
红润的脸颊不见一丝病气,声音也是颇为洪亮,很有皇长孙的派头。
再看身后,朱标正领着一众大臣,含笑望着朱雄英。
胡长安连忙向朱标和朱雄英还礼道:“参见太子殿下,皇太孙殿下。区区小事无足挂齿,只要皇太孙殿下身体康健,臣就心满意足了。”
“爱卿免礼,随孤一起进去议事吧。”朱标含笑点了点头,便一马当先的走进了东宫议事厅。
胡长安听罢也紧随其后,跟在众人的后面缓步踏入了议事厅。
几名老臣见状,不由暗自点头。
这胡长安虽说是少年得志,骨子里却是不骄不躁,谦恭谨慎。
议事时不仅提前到达,礼数也是十分周全,还知道要让其他人先走。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想必这胡长安,日后必有大造化。
众人进殿后便默契的左右排开,随着坐在上首的朱标一声令下,议事正式开始。
此次议事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如何在京郊实施胡长安口中的里长制。
为此,朱标还特地把京郊所有的县令都请来了,可谓是大手笔。
作为太子,朱标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此次叫诸位前来,是想进一步商议并落实胡爱卿所提出的里长制。”
“根据胡爱卿的说法,里长制就是在乡镇中,每十户人家选出一名甲首,每十名甲首选出一名里长,由里长直接和县衙接触,负责登记这一百户人家的户籍和田地情况,并在官府的指导下处理这一百户人家中的日常纷争。”
“不知众爱卿对此有什么想法么?”
朱标话音刚落,江宁县县令冯青就率先行了一礼,起身出列。
对于乡里的弯弯绕绕,这些县官肯定是比在座的京官更清楚。
“胡公子这方案虽好,但是不知这甲首和里长,该怎么选出来呢?”
“如果没有一个公允的选拔标准,下官担心百姓会借机生事啊!”
是啊,这方法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对甲首和里长的选拔标准却没有详细点明。
要是由官府直接选人,少不得会闹出一场风波。
届时落选的人肯定会对官府心怀不满,小则不服甲首的管理,大则寻衅滋事,肯定是有的一通闹。
如果由民众推选,那也有问题。
新政刚刚推行时,所有人肯定都是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
稀里糊涂之下,少不得会被原来的乡绅势力集团钻空子。
到时候推举上来的甲首里长,恐怕都是些乡绅世家出身的傀儡,完全达不到分权的目的。
众臣听完冯青的发言,不由默默点头。
下面干实事的县官果然就是基层经验丰富,这问题可真是一语中的啊。
胡长安听罢,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半点不慌。
虽然江宁县县令冯青提的问题很好,但是这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成问题。
甲首制作为明朝的基本制度,各种漏洞早就在实践中被堵的死死的了。
只要随便拿出点后世的经验出来,直接立马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