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路向西游记 > 一路向西(十三)之 大小链

一路向西(十三)之 大小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路向西游记!

这个链,不是手链,不是项链。是防滑链。

先前的防滑链,是塑料那样的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网上从几十块到几百块都有,我买的也就是一百多的。在实际使用上,也确实能够起到一些效果。但是,这看起来塑料的东西,容易断裂,绑带以及卡扣也都容易损坏。短期临时使用还可以,而在苛刻条件下的话,很快就作废了。

而后买的是金属链,是传统的防滑链。

这样的链条,我是很熟悉。因为在八九十年代,我在甘肃武威生活过。

河西走廊的冬天,滴水成冰。从航校到城区中学区区十六公里的路,班车平时半小时,冬天有时候要走上一个半小时。

即便是在汽车里,每次呼吸嘴上也都是哈出几丝白气。车轮带着这铁链子转动,发出规则的咔嚓咔嚓的声音,犹如催眠曲一样,车上大多数人在这样的节奏下昏昏欲睡。

这种东西,在北方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陇海线向南,却基本没多少人人知道。

我因为是需要出入西藏高原,所以随车就装备了防滑链。一开始是最上边的那种黄色的类似塑料的。结果用了两次,就彻底损坏了。

于是,就分别再购买了两副金属防滑链。

而购买和使用这两副防滑链的经过,就是我今天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副防滑链,一套是筷子那样粗细的,另外一套是很重的有拇指那么粗的。其中价格便宜的是220元,价格贵的是450元,一个便宜一个贵。

请问,哪个贵哪个便宜呢?

根据常识,粗的重的,其成本也要高许多,那么必然也是贵的。反之则是便宜的。

事实却不一定是这个常识。

那还是要从邦达镇上山开始。

大雪封山,就在上山车子左崴右拧的即将抵达垭口那两百米的时候,车轮在雪地彻底打滑,无法前进。

我只能停下车,和车上的小伙伴取出图一中的黄色的塑料防滑链,安装到驱动轮上。一个轱辘上标配是三块板子两个轱辘是六块。但是,在先前翻越东达山的时候,已经磨损报废了三块板子。

剩下的三块板子,一边车轮绑一块,另外一边车轮绑两块。然后我缓缓的起步,其他人也都下了车在后边推着带点劲。

可是,路上的雪已经压成了冰,实在太滑了。车轮转动,很快的把剩下的板子也甩飞了出去。

于是,将车一直倒到了方便调头的地方,缓缓下坡回到了邦达镇。

在邦达找了汽修的地方,有防滑链卖。一副防滑链要价六百。不让价。

我却是知道,那只是两三百的东西。但是人家一点也不让,就是这个价格了。

我再查看自己哪里有认识的修理厂,附近只有左贡县我有联系方式。距这里一百公里远。

电话打去,说有防滑链,三百八一副。我于是微信转了费用购买了一副,委托将东西发到邦达。

第二天,等到了路过的班车,再付了运费,相当于450买了这么一副防滑链。

没错,就是筷子那样粗细的。

有了这么个东西,才顺利的通过冰天雪地的垭口。但是,使用几次之后,横着的那几道链子,有的也被磨损断开了。

后来行到另外一个城市,看到某家有防滑链卖的。一问价格220。于是再购买了一套。察看对比,哇,这料子做工却是比450买的要好很多的。这也是个惊喜了。

奇货可居,坐地起价。但是愿打愿挨。

倘若驱车一百多公里雪路去左贡县购买,来回又是一天,油耗加人员吃住开销,导致有的人觉得不如就在本地六百购买了。

我这还好,知道“网购”+发货,稍微便宜一点点。

倘若是提前准备好呢,那么花费220元,东西还比这450又或者比这600块的还要好。

所以,当我换了车,不同的车不同的轮胎,于是在第一时间,新购买了一副合适的防滑链,放在车上备用。到现在已经用了好几次,非常满意。

这便是我的经验教训吧,正所谓有备无患,又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事就该早做准备早做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故事说完了,车辆开到的是然乌去波密二十多公里处,河对岸雪崩,盖住公路的雪有五六米高,武警挖机连夜赶工,一天一夜的时间挖出个通道。通道两边,是三米来高的雪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