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第66节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第6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但一面又搂着自己女儿暗暗安慰自己,不过是群粗鲁姑娘,圣上夸赞有何用,男人哪个爱这样脱跳不守规矩的姑娘。

也就一个自我安慰,能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点而已。

至于是不是所以男儿都只喜欢娴静温柔身娇体弱那一挂的,恐怕没有哪一个男人敢出来代表。

嗯,男儿心同样是海底针。

而蹴鞠风头掀起来后,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实有很多。

就拿奉太书院来说,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里有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自然这六艺哪一个都不能落下。

射御这两门一般来说大体是当成强身健体之道,毕竟学生们常年读书,如果不注重自身的锻炼,得来个孱弱气虚的身体,之后在考场上都不一定能捱得过。

毕竟这是个一场风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

射御这两门课,那些家境良好的学生自小就接触过丁点不陌生,没了新意自然就不多积极。

上课的时候较为放松,在学生笑闹闲谈中就过了。

而就在月前,教骑射的夫子突然给学生们增加了一门蹴鞠。

蹴鞠男儿比女子好些,不陌生,甚至有些本来就喜爱这个的更是玩过。

毕竟他们在天性和体能上有优势,加之眼下这么个风头,闻得京中不少姑娘们都玩这个了,哦吼,还没成亲正是年少慕艾的男儿们说不得许多都蠢蠢欲动起来,一面觉得新奇,娇娇软软的姑娘怎么会玩这个?一面又想她们都会玩了,身为男儿那肯定不能输份,万一将来自己要娶的娘子正是个会蹴鞠的,反观自己自己啥都不会,不就是丢人丢到家了么。

这么稍微想远一点,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对蹴鞠更兴致勃勃了。

故而,这项运动在书院地没掀起一点不好的反对声,正正常常开展来。

李成则自然也加入了,前世他从中学踢到大学,对足球一点不陌生,所以在别人看来就是上手极快。

不少学生无不在心里骂娘,又是嫉妒又是心酸,愤愤然想这位是怎么回事啊,学业上你当一匹不声不响冲出来的黑马也就算了,为什么蹴鞠上也能拔得头筹!

然不忿不忿着时间也就过去了。

这日,被等待了好久的炎国皇子协同公主带着几位使,浩浩荡荡领着一车一车的贡礼,以及三千人马进京了。

当然,三千精兵是没有进城的,都让留在了城外安顿。

炎国王爷公主只能带二百兵在身边,规矩如此,也无人置喙。

由鸿胪寺卿接待这位炎国的这帮人,随行相互见礼之后,随即领着这一众人在四方馆住下。

炎国人车马队一路走来,见大邺上京城热闹非凡,不管是酒舍茶馆,又或是外头大摊小店,无一不热热闹闹,人声不绝,周边更是车马络绎。

道路两旁还有不少人站着看他们,仿佛在比较这外朝人和本朝人有何不同。

总之抬眼望去,乃是一番繁荣昌盛的景象,这是炎国王爷心中所想。

至于那位公主,只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容,睨着外边的神色不以为意。

她幼时在大邺为过一年质,只觉如今炎国兵强马壮,自己再过来就是扬眉吐气,等到之后她带着自己的人同大邺的贵女们打得落花流水,怕是能更好好落一落大邺皇帝的脸面,扬她炎国国威。

第75章

炎国来朝队伍浩浩荡荡,大邺为显大国之风, 肯定是好生接待的。头一天就不说什么只让人休息整顿, 隔日再去觐见大邺皇帝。

如今情况不比十年前为质之时,低了人一等, 现而今炎国的王爷公主都是心中隐隐骄傲,志得意满。

接风宴定在三日之后。

顾青瓷现在可不是闲人,不怎么能安静呆在家中。一则她属蹴鞠队中的一员,这几日大伙免不了添了些紧张于是多了立场训练, 二则跟康泰郡主她们混熟之后也常常被人邀请, 三来可能也有李成则外出读书不在家有关。

好处是,对各类消息知道得很快就是了。

奉太书院非常贴心,言道外使朝圣是国之大事, 顺道这也进了七月里, 就直接给他们放了半个月的农桑假。

于是李成则就回家了。

因为之前没有提前写信打照顾, 李成则一到家没见顾青瓷在, 才从丫鬟嘴里才知道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去了王府那边。

李成则了然,没说什么。

他是先在东院去见了孙氏和白氏的, 至于他爹李保德因为水瓜的事忙了起来,已经去河口一段日子, 还没回。

因水瓜一桩事, 李家现在的经济情况宽裕不少, 零零碎碎又买回一百多亩地, 补足了当初那个空缺, 且账上还剩不少钱。

家里有钱了,白氏越发惦记顾青瓷那边,心里恼怒送过去的丫头不得力,又恨顾青瓷不贤德容不下人,她这里意思都这么明显了,人还转头把那丫头打发去做粗活。

可好的机会顾青瓷今日不在家,李成则又回来了。

白氏心中暗喜,跟李成则说话的时候明里暗里暗示了好几遍,李成则都顾左右而言他推脱过去了。

那丫头原先叫菲儿,张嬷嬷一听就是不喜,觉得取这妖妖娆娆名字儿就不像个正经做事的丫头,于是回禀了主子就给改了个名,说以后叫翠竹,听着都顺耳。

院子不大,原就有两个粗使的婆子。

寻常秋菊只照顾冯如似,小孩吃喝穿用少了什么都是她盯着,回头再告诉两个大丫头,偶尔再给跑腿传个话。这会儿多了一个翠,因她是外来的,大伙对她并不热络,洒扫浆洗的活儿分给她一半。

她们且还不知道,翠竹的身世并不是白氏说的那样。

却原来这翠竹是吴家屯那位吴太太家中的庶女,当丫鬟养大的,不知因何缘故,让吴太太提脚送给了白氏。

丫头还是带着任务来的,吴太太吩咐她摸清楚李家院子里的情况,盯着李成则,再一个紧要的,离间李成则夫妻二人的关系,将他家弄得乱糟糟最好。

翠竹也不知吴太太和李家有什么仇,只不过她除了听话也没别的选择,她生母在吴太太手下讨生活,她说起来是吴家的庶女,实际上吴老爷从来不管,不当一回事,吴家七八个庶女没一个能上得了族谱,这样的身份和丫鬟几乎没差别,所以吴太太卖了她们也没人会当一回事。

连那个“菲儿”的名字,也是因为吴太太打算把她送人后才随口取的,她原先没个正经名字,姨娘就依着排行叫她小五。

眼下改了翠竹,她也不觉有什么不适应,翠竹在吴家里头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在后院里做着粗活长大,从没想过争什么,争也争不过,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不被人打骂,每天有口热饭吃,冬天冷不着,就要感恩戴德。

十六年都是这么熬过来的,现在她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她姨娘这一年愁白了头发,知道女儿有爹就跟没爹似的,太太又是面慈心毒的,女儿的前程怕是好不了。

其实翠竹的姨娘也不是有多大的奢求,她只盼着女儿能嫁一个乡间老实可靠的农家汉子就成。

翠竹自己你要说她没期盼过什么那不可能,再更小一点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的爹,吴老爷在吴家屯非常有钱,这周遭数十里一眼能望尽的全是吴家的田地,他们家蓄的奴都有两三百,吴家不缺钱使,院子建得极大,吴老爷出门车马奴仆跟随,吴太太穿金戴银,那个嫡出的六妹妹更是自小就养得金贵。

自然翠竹寻常是见不到那位嫡出妹妹的,对方养在修得漂亮挺括的院子里,贴身伺候的丫鬟就有六八个,有吴太太宠着什么都不缺,不像她们这些没名没分的庶女畏畏缩缩关外后天一排院子里,轻易不能去前头。

所以那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愤恨而想不通,不知道为何大家都是吴老爷的女儿,那一个是被捧着长大,她却是个随便一个婆子下子都可以打骂呼和去干粗活的。

直到这两年,翠竹才转过那道牛角尖,彻底清醒明白过来。

明白因为她娘不是太太,她娘是个连姨娘位份都没有的下人,是个奴才,所以她也是奴才。

天家的说法是母凭子贵,反过也是子凭母贵。

所以她娘贱,她也贱。

再之后翠竹就彻底老老实实了,她沉默干活,从来不找事,只求吴太太能看在她尚且乖巧听话的份上别把她随意卖给别人。

她记得她前面三个姐姐,都是被吴太太送给别人当妾了,之后不久,她就听人说有两个姐姐病死了。

这事给了翠竹很大的打击,那时候接连做了好几日的噩梦。

原以为自己的下场就是同前面几个庶姐一样,随意被送去给哪个老头子。

只没想到,忽有一日,吴太太命人提了她和四姐去正院,说有一件事吩咐她们做,做得好了,她们以后的日子也就好了,她们的姨娘也能享福了。

那话里半是诱惑半是威胁,其实她们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翠竹不是姐妹中生得最好的,但却是最老实听话的。

所以,最后吴太太在她和四姐之间还是选择了翠竹。

以后她才知道的任务是监视李家勾搭李成则,不能让李家夫妇和睦。

她记得就是那一次,向来没出现在她们跟前过的嫡妹召见了她。

当时人家看她的眼色带着点冷意和不耐,无头无脑说了几句奇怪的话,随后赏给她一块碎银子,叫她老实些,莫要起二心。

翠竹当时面上唯唯诺诺应下了,可过后越琢磨越觉得对方不对劲,她有心想探听点东西,无奈没人没钱,更是连嫡妹的院子都进不去一步。

之后才好容易想了个折,寻着机会故意去帮着嫡妹没院子里的那些粗使婆子做活,一来二去就面熟了,她也不主动问什么事,人就降低了戒心,然后有一次婆子说话说漏了嘴,言屋里姑娘那几日日日做噩梦,做了有半个来月,后来还是请了太太来宽慰才行。

那梦自然不是噩梦,只是吴姑娘弄出了动静,怕人看出什么就故意这样说,再一个也是借口让吴太太过来给她拿主意。

翠竹听进了心里,觉得吴太太把自己送去给家可能同这个有些关系。

但是再多的她也想不出来了。

再然后,她就被安排了个身份送来了李家。

来了李家后她也非常老实,渐渐察觉到这家的奶奶因为嫁过来快一年了还没怀身子,故而老太太有些着急,白氏完全就是不喜欢奶奶。

她们要把自己送过去伺候大爷翠竹没什么好想的,她本来就是被吩咐了事的。

翠竹为了自己姨娘,一早也是咬了牙关势要将李成则笼络住。

只是当她来了西院,见了顾青瓷和李成则后,心里就抖着打了个狠哆嗦。

这位奶奶竟生了副天仙似的模样,通身的气势,怕是宫中的娘娘都是这样了!且还不说主子,就是主子身边的两个丫鬟,都是面容姣好,身段窈窕,头上戴的身上穿比吴家的那个嫡妹还要气派。

这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家?翠竹心里头直打鼓。

后来再见了大爷,她越发不敢生出什么心思了。

这般俊逸非凡的人物,翠竹十几年生活再乡下,再没见过。

先前十分的决心和气势这一个照面就去了五六分。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她的心完全凉了,很不敢抱什么期望。

那位天仙模样的奶奶,竟是个不怕婆母的,婆母送来的人,她当时就甩了脸子和大爷闹起来,大爷恐怕是极宠爱妻子的,对此也没多生气,第一条反倒是叫了小厮进来把自己送出去。

随后的事她就再不知道,只等被分派了洒扫浆洗的活儿后,大爷奶奶早就和好,后面她才得知大爷去了书院读书。

李成则半个月回来一次,可就算回来,翠竹也没机会上前说一句话,更别提邀宠离间两人。

一个月时间,李成则前头回来两次,翠玉这次又想明白了。

这事,她做不成。

想明白了,翠竹心里就更难受了,她办不成事,姨娘在吴家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

她没读过书,也没多少见识,在李家这里,虽然不能近身见着主子,可是饿不着,活也不重,甚至比在吴家的时候要轻松许多,毕竟,这里没有一个悬在头上的吴太太,永远叫你恐惧。

其实翠竹是个非常识时务会趋利避害的人,自从见了主子一面,她打心底里认为李成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明白了自己无法在这里作什么幺蛾子后,在思考了一个月后,她决定向对方投诚。

她身上编造的身世来历都是假的,这里面是白氏和吴太太的交易,她愿意把这些都告诉大爷和奶奶,只求她们能答应她一个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