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原康酒 > 第67章15络脉

第67章15络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原康酒!

知识是一个人的境界,知识是一个人的格局,只有了解了,前进才有方向。知识相互相连,旁证博引,学起来更透彻。阿天边学边感悟,甚至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少阳经头痛——两侧头痛,太阳穴附近为甚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厥阴经头痛——巅顶痛太阴经头痛——全头重痛少阴经头痛——脑中痛或牵及于齿。”

相对应的“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阳经对应六腑,行于四肢外侧与头面躯干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我们就会懂得了,普通的感冒,引起头痛,它入的是阴经还是阳经,相对的脏腑是什么?哪里出了毛病一目了然,下方治疗也就准确了。

阿天继续往下看,他没有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个大概,当遇到问题时,他查书找答案,也不失是一种简便好记的方法。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

十五络脉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即十五络穴),它的分布分类。十二正经之络脉在本经络穴分出,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任脉之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督脉之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相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分布(离入出合)从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作用①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②加强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③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④经别还弥补了十二经脉的不足。如足阳明经别的循行上通于心,为和胃气以安心神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能够治疗肛肠疾患,也是因为其经别“别入于肛”。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分布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作用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厥阴肝经除结于阴器外,还能总络诸筋(肝主筋);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分布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分属的部位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诊断方面,确定疾病所属经脉。如头痛归经:前额痛与阳明经有关,侧头痛与少阳经有关,枕部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与足厥阴经有关(内科学涉及,后面针灸也涉及)。

帮助诊断疾病,经络按诊的部位多为背俞穴,其次是募穴、原穴、郄穴、合穴。治疗方面1.指导针灸临床选穴:如胃痛近取中脘,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痛循经选取阳陵泉、太冲等。《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2.指导药物归经: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名元素)、李杲(字东垣)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