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澧水悠悠梦 > 第八章

第八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澧水悠悠梦!

这一段时间,农村里又要忙一阵子,寒露时节采摘油茶,然后收割晚稻,油菜播种等事;文哲之家的油茶采摘后,多时晒干,择好了茶米,待去油榨打油了。最近晚稻也收割完毕,只剩下油菜播种,捡棉花等不太紧急的农事了。

这一天,又是镇上的集日,春水和三叔照例去赶集,到了场上玩了一会,又看到供销社墙上贴有广告,广告内容,又是镇花鼓戏剧团回镇演出。春水心里有些激动了,因为,终于又要看到沈妍雪了。虽然,这一直来,春水从未收到过妍雪的回信,但他想,不管怎样,只要能看到妍雪,他就心里感到欣慰。

三叔说:“春水,你又能看到沈妍雪了。今晚上你去看戏,我看戏不成,我等下要买点东西到你三婶娘家里去。”

春水说:“哦,三叔,那你到三婶娘家里去嘛,晚上我自个儿看戏去。”

三叔果然先去了。春水独自还在场上转悠,“文春水。”忽听有人喊他,他看时,原来是才哥,春水好高兴,上前说:“哟,是才哥啊,剧团又回来演戏了?”

才哥笑道:“剧团昨天下午回来,太晚了,没吊幕。刚才把幕吊完了,我才到场上来逛一下。”

才哥忽然笑问:“春水,你想不想进剧团?”

“想呀。”春水感到一丝惊喜,莫非才哥能介绍他进剧团?连忙说:“才哥,剧团要不要我呢?”

“怎么不要?你这样的人才,剧团要的,我保证,只要你愿意进剧团,我推荐你。”才哥说。

春水虽然高兴,但想起去年考演员的事,又怕自己还是进不了剧团。于是同才哥说了去年考演员的事,才哥说:“那次我还没进剧团,后来不久就进了。你的人才,你的文艺基础我都晓得,那次是你感冒,才没考起。要什么紧?春水,你现在随我去,你的文艺基础我晓得,不用考,我直接同团长推荐你,团长是我叔叔,团长会瞧得上你的。”

春水喜道:“好哇,要得,才哥,那你带我到剧团去试一下。”

才哥果真带春水到剧团去,到了剧团驻地镇影剧院,春水看到戏台上五颜六色的幕都吊好了。灯光下,有两个演员在练戏。没看到沈妍雪。他随才哥上了戏台,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木箱子里翻东西,才哥上前喊道:“叔叔,你找什么东西?”

中年男人说:“我刚找鼓槌和锣槌,现在找到了。”

才哥转脸对春水介绍,“春水,这个是赵团长。”

春水连忙称呼,“赵团长好!”

赵团长对春水微笑了一下。才哥说:“叔叔,他叫春水,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介绍春水来进剧团的。”

“进剧团好啊,看他一表人才,应该爱好戏剧吧?”赵团长说。

才哥说:“春水很聪明的,学校读书时候,他的歌就唱得蛮好听的。”

才哥忽然又问春水:“春水,我听说,你和你三叔在家里学拉二胡是吗?而且,你还学过锣鼓响器?”

春水笑道:“才哥,拉二胡,我才学拉了几首简单的歌,我不会拉花鼓戏。是的,我学过锣鼓响器,我学的是打钹。”

赵团长递过一把二胡给春水,说:“你拉首歌我听看?我现在后台乐队还差一个拉二胡的,看你行不行?”

春水接过二胡,于是拉了一首《北国之春》,拉完后,赵团长说:“你的二胡还是有基础了,这样吧,你干脆不到台上学唱角,你有基础,就在场面乐队上,学拉花鼓戏二胡,还学打钹。我教你。”

“要得。”春水高兴地说。

才哥说:“场面乐队上本来就还差人了,差有基础的人,没基础的人学乐队是不容易的。我也觉得春水就在场面乐队好,我打锣,春水打钹,春水还拉二胡反弦。叔叔,你培养春水将来拉主胡。”

“是呀,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培养春水将来拉大筒主胡,我看他还聪明。”赵团长又说:“春水,你现在回家去,马上把棉被行李弄来,早点来,晚上要唱戏。”

才哥说:“春水家离镇上又不远,好近的,很快的,可以赶来剧团吃中饭。”

春水笑说:“要不这样,我家很近,赵团长,你和才哥到我家去吃中饭,应该没影响吧?”

赵团长说:“我不去,我离不开剧团的。赵才可以去,但要早点来。”

春水于是邀才哥一起回家里去。

春水回到家后,同父母说了进剧团的事,文哲之说:“好嘛,你在家里成天痴痴呆呆,到外面去锻炼一下也好嘛,好像古人说的话,去外面学点乖嘛。我同意你进剧团。”

吃过了中饭,春水开始收拾行李,小梅帮着折衣服,文哲之拿一个皮箱过来说:“这是我朋友送给我的新皮箱,我一直没用,正好你拿去用,到外面方便些。”春水接过皮箱开始装衣服。

才哥说:“春水,你就带盖被,我有垫棉,我俩个睡。我原来和我堂弟睡的,我堂弟昨天回去了,他说不来剧团了。就是赵团长的儿子,他还小,不懂事,一时想来,一时又不来。”

春水笑道:“要是你堂弟过几天又来呢?”

“让他和他爸爸睡去。”才哥说。

收拾完毕,春水背着皮箱,提着锑桶,才哥帮背着盖被子,往剧团去。

到了剧团驻地,往票房旁边楼梯上二楼宿舍去。才哥兼做电工,还管戏票,他的东西很重要,所以,剧团每到一个地方,才哥会单独找间房开铺。他不住大宿舍。

才哥把春水带到他宿舍,开始开铺。开好铺后二人出来,正好看到沈妍雪,和一个女演员走出女宿舍。春水的心里跳动起来,妍雪还大方,微笑着喊一声,“哎呀,是春水呀。”

才哥笑说道:“妍雪,春水现在进剧团了。”

“啊,进剧团了,好呀。”妍雪笑着说,她对春水看了一眼,然后和女演员去了。

才哥忽然说:“哦,春水,我们还是进宿舍去,我写花鼓戏谱子给你,你先学拉二胡反弦,用g调拉。”

春水随才哥进了宿舍,才哥说:“春水,要不这样,你拿出纸笔,你自己来写,我给你说谱子,我的字写得太差了。”

春水笑道:“才哥你谦虚,你的字写得好啊。不过,我自己写,可增强记性,也好。”

于是,春水拿出笔和纸,才哥开始给他念谱子,春水开始记谱;正宫调,悦调,阴调等……

晚上演戏,春水因有基础,才哥写的谱子也背得一些了,他拿起二胡伴奏反弦,赵团长自己拉大筒主胡。赵团长说:“春水,慢慢进步的,你拉二胡反弦,跟着我大筒主胡赶就是,主要是合着板拍就行。”

戏演结束了,演员们都去卸妆;春水和才哥到厨房弄水洗好了手脸,泡了脚,然后回宿舍去。躺在床上,二人说知心话,春水把对沈妍雪的感情同才哥说了,才哥笑道:“春水,你和沈妍雪的事,你不说我也晓得呀。”

春水说:“才哥,你说,我和沈妍雪能成吗?”

才哥说:“婚姻的事,是要靠缘分的。但你说,你给她写了几封信,她没回信,毕竟她是丫头,她肯定谨慎,没回信,也可能在考虑你呢?”

二人说着知心话,不知不觉睡着去了。

春水进了剧团,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发现,剧团真是个美人窝,全剧团有四十来号人,百分之八十都是青年人,男演员个个相貌堂堂,女演员个个如花似玉,漂亮好看。女演员中最突出的有几个,沈妍雪风姿出众自不必说。还有一个是女扮男装的小生演员,叫周四姐,是全剧团的顶梁柱,她兼任舞台监督,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是全剧团被誉为的金嗓子,唱腔特好听,她芳龄约二十岁,多才多艺,人品又好,剧团上下都很尊重她。因她在家中排第四,家里比她小的都叫她四姐,后来在剧团比她小的也都称她四姐,其实她的本名叫周淑娴。春水进剧团后也称她四姐,她待人好,不骄傲,她也欣赏春水的才华。

还有一位是演小花旦的演员,名叫刘碧云,芳龄约十六、七岁,生得貌美如花,娇小玲珑。

还有一位是演青衣旦的演员,名叫李如雪,生得妍姿艳质,楚楚动人,芳龄约十七岁。

剧团在镇影剧院演了几天戏,又要搬迁了,这天剧团吃过早饭后,赵团长安排,男演员全部下幕,女演员折衣服装箱。说装道具的车马上要来了,动作要快点。剧团全体演员便迅速去忙。一会儿,下幕,折衣服,装箱全部完毕。待了一会,一辆大货车开到影剧院大门前了,王副团长喊道:“男演员全部都来上道具。”于是,男演员们便开始紧急搬运道具上车,大箱子,小箱子,公案桌,屏风等;又来了一辆小四轮车,赵团长喊女演员们赶快收拾棉被行李上车,这辆车是专载演员和棉被等行李的。女演员们都上车了。男演员装好道具后,也提了自己的行李上车。完了后,两辆车启动开走了。

汽车在国道柏油路上行走一会后,分岔路转弯往山乡公路上行走。弯弯曲曲的山乡公路,路面是砂石,两边都是树林茂密的丘陵山地,又行走半个小时,到了一座戏院大门前停了。赵团长安排,男演员赶快下道具,然后在戏院内把幕吊好,晚上要演戏。春水看到,这戏院比他家乡镇影剧院规模小多了,外观也没有他们镇影剧院漂亮,估计是个村级戏院。果然,一面下车搬道具,一面听才哥说:“春水,这个戏院是个村级戏院,这个村叫刘家村。是刘碧云家乡的村子。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出县的。这个刘家村是我们同县邻乡的边缘村。别看这个村子戏院条件差,这里当地村民特别爱看戏。去年也是秋天里我们剧团来这里演过几天戏,演了一个星期,开始三天,天天生意好,天天挤破门,座位票卖完了,还卖站票。”

“刘碧云的家乡村子?”春水问。

才哥笑说:“春水,你还不晓得,我们剧团的演员大多数是我们本镇的人,但还有几个是邻近乡镇的人。刘碧云就是这个乡的人,这里到我们镇有班车,这里到我们镇弯弯曲曲的山路应该有四、五十里。”

“哦。”春水应了一声,和才哥抬一口大木箱子,又说:“才哥,我看这里的山,比我们镇境内的山要大哩。”

才哥笑说:“我们镇境内算什么山?都是些小丘陵。这里刘家村离浮丘山不远,才几里路。浮丘山是我们县境内最高的山,海拔六百多米,而且是连着邻县大山的。”

一会儿道具下车搬运完了,又开始吊幕,才哥又去弄照明电等。

才傍晚七点钟,果然,售票窗口开始很拥挤,戏院大门前平台上好多人。售票房内,才哥一个人在卖戏票,忙不赢了。赵团长来看了下,急忙去安排,对春水说:“春水,你赶快到票房帮赵才一起卖戏票,今天人多,他开始忙不赢了。”春水赶急到票房来了。只见窗口边根本没排队了,小小的窗口一下伸进五只手,每只手都拿着钱要戏票。才哥看春水来了,说:“春水,我收钱,你发票。”春水开始赶急发戏票……

大门口很拥挤,有些没买戏票的人想混进去看戏,一看就知道是这村里的一些小混混。赵团长又急忙安排加人守大门,今晚没角色的男演员和角色上场迟的男演员都来,王三儿和刘喜儿今晚没角色,都安排来了。吴志军的角色上场迟,也来了。忽然大门口吵吵闹闹的要打架,村里的干部赶快来制止了。

戏是八点钟开演,只差几分钟了。此时,外面没几个人了。而戏院内观众爆满,有许多观众没有座位坐了,只好站在走廊上看。王副团长来接替才哥和春水卖最后零星观众的戏票。春水和才哥进戏院内去了,上到台上,才哥拿了锣槌准备打锣。春水打钹和拉二胡反弦。八点钟到了,赵团长亲自司鼓指挥开始响闹台。周昌文和刘文把红色大幕拉开了,演戏开始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晴旭高照。湘北的晚秋,晴好的白天,仍然不冷不热,清舒宜人。这个戏院条件较差,戏院内没有专门的厨房,宿舍里都是些烂床位,演员们都自己修补床铺,断床脚的就用砖头垫;才哥和春水仍然找了间小房开了铺。厨房就租用隔壁私人家的。剧团里吃过了早饭,演员们都在人家的晒场上玩。刘导演招呼,前几天刚招的几个新演员要学戏排戏。刘导演是个五十几岁的中老年人,但他身体很好,稍胖的体形。只见他手持一柄木质戏剧用刀,对新演员说:“先教你们学台上站手下的动作。”他先做了一个示范动作,然后跨步向前走,平端着刀,一手向前推着,嘴里念“咣儿来呔!咣儿来呔!……”他跑了一圈,要新演员跟着学跑,几个新演员于是跟着学跑起来。春水刚也要跟着去学,赵团长喊他,“春水,你要学琴。”春水转头看到赵团长正提着一把胡琴站着,春水于是转身跟着赵团长走,来到晒场边一棵桂花树下,才哥从屋里搬了几把靠背椅子出来了,春水和赵团长坐下。赵团长把胡琴给春水,春水接过胡琴持弓开始拉,赵团长于是指点,手把手儿教春水先动这个指头按弦,再动那个指头按弦。春水暗暗好笑,心想原来赵团长不懂简谱。但他忍住笑说:“赵团长,我自己学拉,前天四姐也给过我谱子的,四姐给的谱子是:柳京娘、小开门,还有倒板。”

“哦,要得,你师姐不错的,你师姐有文化,懂简谱,你多跟她学。春水,你莫笑我,我书读得少,不懂识简谱。过去我学胡琴都是听音动手指头。”赵团长说。

春水暗想,也难为赵团长,不懂简谱,竟然听音动手指头也把大筒拉得那么好。

春水开始拉琴,才哥也坐在春水边听他拉。

剧团吃过了中饭,春水独自在戏院旁边小路上散步,遇到刘碧云,刘碧云笑道:“春水哥,我刚才在那边玩,遇见几个昨晚上看过戏的观众,你猜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什么?”春水问。

“他们问我,你们剧团怎么有个丫头拉二胡呀?我说没有,哪有丫头拉二胡?他们远远的指着你说,那个就是昨晚上拉二胡的丫头呀。我忍不住笑了,对他们说道,那个不是丫头,是个男儿。他们还不信,一个老妈子说,哪里是个男儿呀?你哄我,明明是个留短头发的丫头,头发虽然短,但比男儿的头发还是要深长些。白净的面皮,好秀气的脸,穿一套灰色的小西装,又齐整,又讲究。肯定是个漂亮的丫头呀。我又笑着说,那是春水哥,长得漂亮,一表人才,但真的是个男儿,不过比别个男儿爱讲究些。”刘碧云笑说。

忽然,小欣妹又跑过来笑说道:“春水哥,你猜那边几个观众说什么?”

“他们说什么?”春水问。

“他们问我,你们剧团拉二胡的,到底是个丫头?还是个男儿?我说是个男儿。他们又说,那他和台上唱花旦小姐的是不是俩兄妹呀?我说不是。他们说,不是?怎么长得那么像呀?我也回过神来一想,哎呀,是的呀,春水哥,你和沈姐是长得很像相呀,你们是有夫妻相哩。”小欣妹笑着说。

春水的心里头像有一根琴弦忽然被拨弹一下,琴弦在心里发出颤音。他对小欣妹嗔道:“你个小啄蛆的,也跟着胡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