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男明星之死(5)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浮生千面!
“嗳,你说江队跟俞队说什么呢?说这么久还没说完......”马晓波撞撞石超的肩膀,挤眉弄眼地朝俞童的办公室的方向示意。
石超原本不想理他,但是他也确实好奇江皓宇到底在跟俞童聊什么,于是他拉上了季莹,总觉得季莹应该知道些什么。
“不知道。”季莹直截了当地回他们。
季莹心里也好奇,目光不时地看一眼俞童的办公室方向。
而此时,在办公室里,俞童继续说:“我的意思是,你作为刑侦队的大队长,已经带领团队调查了这个案子两年,现在案子出现了新的受害者,也就等于出现了新的契机,你觉得这个案子需不需要现在移交出来?”俞童单纯一副疑问的口吻在询问,没有任何的倾向性,对她来说,接不接受手这个案子都可以。
接手的话,那她就会抽调警力,而且可能是大部分警力放在这个案子上,因为据以往的材料看,这个案子的凶手每次杀人不可能只杀一个人,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受害者,凶手可能在瞄准下一个受害者,所以他们动作要快,要赶在凶手下一次杀人前阻止他/她,抓住他/她......
如果不接手,那案子继续由已经调查了很久的刑侦队负责。
江皓宇带领的刑侦队一直是沧坊市警局的一块招牌,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来破案,大概是一直缺少一个契机,现在案子的契机来了,他们来查这个案子可能会比重案组更有优势。
江皓宇:“......”
过了好一会儿,江皓宇才开口又说:“我想把这个案子继续交给刑侦队负责,不过可能需要借用梁静和张旭峰,让他们帮忙分析发现的尸体组织,看能不能找到死亡原因以及凶器。”
“好,没有问题。有需要可以直接找他们。”
说完,余童又继续看了一会河后连环杀人案的卷宗,等她看完后合上卷宗,问:“凶手的侧写出来了吗”
江皓宇摇摇头,前面几个被害者目前都只发现尸体的一部分,尸体的其他部分至今没有找到。受害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找到他们之间有任何的共同点,不知道凶手选择杀人对象的依据,因此至今对于凶手的特征,无从推断......
余童沉吟,开始回想刚才看到的案件信息。
从案卷上看,第一个被认定的被害人是在2008年,25岁的女性,名字叫何莲。由于当时只找到她尸体的躯干部分,四肢包括头颅都没找到,她的身份还是通过将dna检验结果跟当时的失踪人口数据对比找到的。发现的何莲的尸体是被有规律地分割的,并且切口平整......基于种种迹象推断,分尸的人是有解剖经验的人。
随着被害人的增加,凶手的作案手法明显也在“升级”,由原来的将部分尸体抛到偏僻的垃圾箱,到后来随意抛弃,而且法医出具的几个鉴定报告显示。凶手的分尸手法明显更“干净利落”了,如果凶手原来还只是一个“初学者”,现在已经变得“经验丰富”,在杀人分尸的时候越发从容了。
“2008年的三具尸体是在三个月内陆续被发现的,抛尸地点有垃圾桶,有荒僻的郊外,那时沧坊市的周边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基本都是监控的死角,也很难找到目击者。而从尸体的切面看,凶手在分尸抛尸的时候很粗暴,明显带着发泄的情绪......”
余童说到这,顿了下:“我们不妨假设,凶手自身或者身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让他或她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不惜走上极端,用杀人来发泄?而且光杀人还不够,又把人分尸......还有,凶手明明有能力掩藏所有尸体,但他偏偏把部分尸体抛弃到公共场所,让人发现,说明他其实有些自负,想由此证明自己的能力。
“因此,这个案子的凶手是由多人同时作案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凶手第一次杀人时的年纪也不会很大,但他又有一定解剖经验,很可能是医学、法医等相关专业刚毕业的,或者是还在校的学生。“
余童看着江皓宇,说出自己对凶手的猜测:”他/她现在的年纪应该在三十多岁,有一份正当职业,目前应该还在从事他以前的专业,外科医生、法医,所有和解剖有关的职业都有可能。
“初次杀人前他生活中可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杀了三个人后马上销声匿迹。直到2016年,可能他又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刺激了他杀人的欲望,但那次的受害人变成了两个人,是杀两个人就”足够“了,还是有什么阻止了他继续杀人?
“现在,时隔三年,他又继续开始杀人......这次,需要杀几个人才能满足?
“再有,凶手几次抛尸的地点,看似没有规律,但仔细想一想的话,都在河后区的西南方向上......这个方位对凶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余童一连串看似随意的分析猜想,让江皓宇陷入了沉思......
不久的将来,等江皓宇真的见到凶手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此刻,余童的一番”猜想“,竟然几乎都应验了。
.......
俞童去见陆晓天的御用发型师周凯文,地点就在周凯文开的“星造型”发廊。时间已近傍晚,但此时却是发廊生意正好的时候,店里的每个发型师都在忙碌,进门旁边的沙发上还有人在排队等候。看得出来,这家发廊的生意挺好的。
今天跟余童出外勤的是石超,他比较沉默寡言,在一旁帮余童拎着包,看她坐在理发用的旋转椅上跟发型师攀谈。
“总监在楼上,您稍等,他马上就下来了。”一个高高帅帅,大约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人笑着对余童说。
“你叫什么名字?是他的助理吗?”余童问他。
“我是kevin总监的助理,我叫高帅。”
余童第一次觉得“人如其名”这个词就是说的面前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