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江湖莫孤单 > 第四十八章 千头万绪

第四十八章 千头万绪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江湖莫孤单!

“备药却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天底下毒药种类那么多,西域曼陀罗久不在我大蜀国内活动,他们的毒药想必更是少见,”湛颜面有忧色,“宸哥哥,摸清他们的用意,才是上上之策。”

江希宸何尝不知这层道理,便将自己的另一步打算也交代了,“论打探消息的本事,潮声揽月阁认第二,没人敢自夸是第一。现既主动向我传达了的消息,又有尘染姑娘在场救了人,那这趟浑水,雨疏姑娘想不淌都不行了。加之她与青阳小叔的关系,我使点力,多少也能有点用处吧。”

“我就说恒平你的鬼点子最多了,”湛隐凑上去搭着他的肩膀,笑着夸他,“妹夫果然是好妹夫。”

江希宸气笑,论想要占他便宜,且今后能次次占得便宜的,除了湛隐,也是没谁了。

“此事也急不得,距离十月金秋还有些日子。若山海镖局注定有此劫难,我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人事听天命吧。”陆千凤看着几个孩子各抒己见,为山海镖局的未来出谋划策,未雨绸缪。她紧皱着的眉头,反倒是有些舒展开了,“今天的烦心事儿已经够多了,你们都先回去吧。修养下精神,晚上好松快地吃寿宴。”

江希宸也明白不能操之过急的道理,“我等二弟来了,一起打了招呼再走。”

*********

小厮在前头领路,江希遥与尘染并肩跟在后头。两人步调相仿,似是悠闲,给这连廊,增上了一笔颜色,浓了一分意境。

江希遥脸面上看似清淡,实则攥着袖口,想就着袖口的布料,渗去手里的细汗。隔着一张石桌而坐,究竟是与并肩而行有异。七年来,她似乎也没长个头儿,还是在他的肩头,只是安静了许多。

吟儿的发髻上会簪一只小巧的步摇,步摇上垂着玛瑙珠子和铜珠子串成的流苏,每走一步,他耳朵边都丁零当啷的。

那步摇,正是他们离开幻湘山的那年,他选的呢。

在山上跟着师父生活的时候,他和吟儿也时常跑腿下山打点一些吃穿用度,但最远也就是山脚下的村子罢了。下山后,他表面上说是寻亲,心里也是想带着吟儿多见见世面。

毕竟年幼时,他跟着娘颠沛流离,也算是走过许多城镇乡县,但吟儿却是生在幻湘山,长在幻湘山,从未曾离开过。

于是,两人漫无目的,哪儿新鲜好玩,就往哪儿凑。

那天,遇到了镇子上赶集。这镇里的市集比起村里那些民生所需的东西,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儿。姑娘家用的,文人雅客用的,还有什么刀枪剑戟,什么技巧玩具,要什么有什么。

吟游免不得还是更喜欢女儿家的东西多些,蹲在一个摊位前,盯着摊子上摆得满满的脂粉钗环,拔不开腿。她目光来回扫着,看了半天,终究没个决断,她伸手拉了拉身边人的衣摆,“你说哪个好看?”

他也跟着蹲下来,学着吟游的样子扫了一圈,“这个吧。”他拿起了一只小巧的木质步摇,上面镶着两三朵桃花,坠着几串流苏。

“这个好看?”

“吟儿带什么,都好。”他替她簪上,“只是你整天东窜西跑的,我怕我一个转身把你丢了,这步摇的流苏串着珠子,能发出些声响。”

吟游嘟着嘴,撩起裙摆,露出了脚脖子,“都已经挂着铃铛了,你还嫌不够声儿吗?”

“你当这里还是山上,就咱们自己人?”他赶紧将她的手拉起来,替她抚平了裙摆,“水音铃听久了,怕耳朵太习惯,错了方位找不到你可不行。还有,女儿家在外面要注意规矩,昨天茶楼里讲的市井段子,都没在听吗?”

“这种事儿不用听茶楼段子,听你的就行。”吟游笑嘻嘻地摸了摸步摇,“你说好就好,就买这个。”

“这种无关紧要的事儿,你倒是很肯听我的,其他事儿呢?”他从袖笼里掏出散钱付了,“记得要妥帖带着,镇里往来人多,我能循着声响找你。”

“舍不得你辛苦找我,定然紧紧跟着。”

少年下得山来,满身意气风发,绝世容颜,身侧伴着一位少女,明眸皓齿,仙姿佚貌。旁人路过,瞧见了,还以为是画本子里那天造地设的人儿活着走了出来。

在他眼里,巧笑嫣然是吟游,可爱娇俏是吟游,满心欢喜是吟游。他觉得找不找得到亲人都无关紧要,只要吟儿在身边,他便不会孤单,便就知足。

可终究,人心不可太过贪婪,得此失彼是常事。

江希遥现在回想起这七年,特别是头两年,有些不记得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好像每一年的感受都不同,又好像思念之心从来都是相同。

他余光飘过去看人姑娘的头顶,体内真气逆行带来的气阻感是真的,必定不是做梦吧。

这短短几个时辰,他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到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有掌心小小的黑痣,连带上青阳小叔收留她的年份。细枝末节,皆透着一股迟缓而来却渐渐深刻,渐渐混乱的不安。

他害怕,猜疑,甚至不敢太过正视。

做多了怕人姑娘觉得自己唐突,不做什么自己又忍不住,没出息的很。

吟儿若便是这位尘染姑娘,她还有可能会记得自己吗?吟儿若原本便没有死,爹娘是知情人吗,又为何要瞒骗了他七年?吟儿若心里已经有了别人,他还有袒露的意义吗,他的一腔痴情又将何去何从?

一时间又像回到了练武场上,他看着她四处救人的背影,千头万绪。江希遥清清淡淡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口气息,细而悠远,稳而绵长。

“巳时给江公子触诊,脉象不紊,时而康健有力时而软无生机,我以为江公子一身内力两相抗衡,对身体必定是有些潜移默化的损伤。”尘染开口,她清楚地听到了那一声叹息,“可现下舒的这一口长叹,流畅自丹田而出,就尘染的医道听来,算得上是通明静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