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明朝当太监 > 第三十四章 皇帝的弱点

第三十四章 皇帝的弱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监!

听见这些天的饭菜都是张婉儿张罗的。

李念恩也有些吃惊。

他还真没想到,这个被他收留回来的小寡妇。

居然还是个手艺不错的小厨娘。

不过想一想,这张婉儿反正也没地方可去。

要这能在自己家中张罗着厨房,对她来说也许还真是件幸事。

所以李念恩也只是点头下来说道: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这事你还是得要她自己同意才行。”

秋菊捂着嘴说道:“婉儿姐姐肯定会同意的,自从她去了后厨那边,人都比往日要精神多了。”

“那行,这些事你反正都自己看着办吧,实在要是拿不准,就和秋月商量着来就行。”

将这些后宅里的琐事处理完。

李念恩吃过午饭,几乎是没有任何闲暇,便回到了书房之中,俯案开始写奏疏。

自从穿越过来这段时间,李念恩给崇祯皇帝上奏奏疏的频率。

那比起以往是不知道要频繁多少。

最夸张的时候,甚至能每天都送一封上去。

不过,李念恩自己估计的话。

崇祯皇帝应该还是不会厌恶他的这些奏疏的。

对于崇祯这个皇帝,李念恩是仔细的去给他做过侧写的。

知道这是一个一心想要学习当年大明开国元君朱元璋。

利用在政事之上的勤奋,来中兴这个残破大明的人。

所以从这方面去看,崇祯皇帝应该是会非常欢迎李念恩这种喜欢‘凡事多请示,多汇报’的下属的。

而今天李念恩要上的这封奏疏。

一是领了崇祯皇帝的封赏,按照惯例要上疏谢恩。

而是因为随着方广的驻地迁移到华亭县。

李念恩觉得自己心中关于大明海域的蓝图,也能慢慢的筹划起来了。

在后世,人们一提起大明。

总是能想到那个曾经率领着无敌舰队七下西洋。

耀大明国威与四海的传奇太监郑和。

但其实在李念恩看来。

郑和下西洋的事迹虽然足够传奇。

在时间上也的的确确是要比西方那些美其名曰是探险家。

实际上却全是群抢劫犯所主宰的大航海时代要早一百多年。

可让人遗憾的是,此时仍旧是在科技经济全方位领跑于世界的大明。

却因为身于天朝上国所带来带来的天然傲慢。

从而没能去仔细的了解认识这个世界。

因为在李念恩看来,若是大明真的能了解认识这个世界。

那是绝对不会海权扩张这条道路的。

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如今代表华夏的大明。

在华夏文明几千年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后。

养成的一种高傲所造成的。

事实上,这种高傲几乎是刻在华夏人的骨子里的。

光是从汉唐时期,甚至更早的战国时期。

华夏民族对于周遭其余民族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一斑。

戎、狄、蛮、夷,这些被华夏用来称呼周围落后文明的字眼。

即使不清楚它们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也能十分直白的看出来它们其中所蕴含的鄙夷。

说的更直接一点,那就是在大清闭关锁国迎来那段极端屈辱的岁月以前。

华夏文明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这地球上的其余人形生物。

甚至都将其中最落后的那些,直接划分为于动物一等。

完全不管他们与自己一样,都是体貌形态想通的智人,只是还没发展出华夏一样璀璨悠久的文明而已。

但华夏人不在乎这些,在历朝历代的华夏人看来。

没有文明道德的人,根本就算不上人。

毕竟就连孟子都亲口说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所以在华夏人看来,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这么小。

你知礼明德,是为人。

不知礼不明德,那就是为禽兽。

而李念恩如今想做的,就是抓住华夏文明领先于世界的这最后一点小尾巴。

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把握好这点最后的优势,将它发挥出来。

不至于让后世的华夏子孙,一想到这里,就愤恨的捶胸顿足。

而李念恩想出来的具体办法就是从如今已经在日益发达的海上商贸入手。

逐步为大明建造一个统一的海关和强大的海军。

进而能在这个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为大明守住自己那一份应得的利益。

只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如今的李念恩深知,虽然他有十足的把握,通过画出一张又一张的大饼来让崇祯皇帝支持自己的想法。

但说实话,以如今大明海军的孱弱程度。

别说是去争霸世界了。

李念恩估计他们连家门口的那些海盗都打不过!

再加上,若是贸然成立海关。

对全国所有海上贸易进行关税的征收。

那必然会触碰沿海省份那些沾染了海上贸易的家族的利益。

从而使他们在朝廷中的代表们合力反对。

如今的朝廷,也正是南方沿海诸省出身的官员所把持着的。

所以李念恩此时也不想去和他们硬碰硬。

因此在这次上奏给崇祯皇帝的奏疏里。

李念恩只是在奏疏中向崇祯皇帝讲述了一番如今沿海诸省海上贸易的规模有多广。

其中蕴含的利益有多广。

然后再向崇祯皇帝请示,希望能在东厂或者内库的名下,成立一个官办的海上经贸司。

利用这个海上经贸司,来从这规模庞大的海上贸易中分得一杯羹。

事实上,这也是李念恩发现的崇祯皇帝一个弱点。

那就是作为一个皇帝,崇祯的国库实在是太穷了。

在经过了万历停止指派全国官员的这二十年后。

大明的基层政权和税源其实已经完全丧失。

如今的地方之上,地方豪族的势力之大,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最为夸张的地方,甚至已经隐隐有了包税制的雏形。

所以国库没钱,却又要强撑着这个国家不破产的崇祯皇帝。

几乎是对于李念恩这种能帮他挣钱养国的奏疏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哪怕可能李念恩奏疏中写的一些东西,崇祯皇帝不懂,或者不喜欢。

但崇祯皇帝想要看见的,就只有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

其他的,又有什么重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