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 赵云学艺得奇遇 周瑜破敌献妙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实话三国!
却说关羽令周仓往卧牛山搬兵接应,却见周仓败阵受伤,问其何故?
周仓说出原委,关羽大惊,裴元绍武艺也曾见过,能一枪将其毙命,绝非平庸之辈。
刘备忙问此人相貌特征,周仓说了此人相貌及使用武器,刘备认定是赵云赵子龙,遂与关羽带众人来到卧牛山下,令周仓叫山。
须臾,只见一将全副披挂,威风凛凛,气宇昂扬,持枪跃马,引众下山。
刘备出马,挥鞭大叫:“来将莫非子龙吗?”
那将见了刘备,滚鞍下马,拜伏道旁。
刘备、关羽一见果然是赵云,急忙下马相见,问其怎么来到这里?
赵云说:“自与使君相别,闻家兄病丧,便辞别公孙瓒回奔兄丧。后闻公孙瓒不听人劝,兵败自焚。袁绍屡次召我前往。我一直觉得袁绍并非用人之人,不欲为伍。想起与使君相见相慕情谊,欲往徐州投奔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使君在袁绍处,云长归了曹操。想往河北寻找使君,又恐袁绍见怪,无奈就到太行山寻找师傅天尊真人,告知此事。师傅告我;‘近闻刘玄德被认皇叔,桃园兄弟徐州失散,张益德在纶城,可前往,必能与皇叔相见’。吾遵师命往纶城,经此山适遇裴元绍下山夺我马匹,因此将其斩杀,借此安身,幸遇使君,若得相随,大慰平生,虽肝脑涂地,也无恨矣!”
刘备大喜,遂与关羽、赵云并马率众赶往纶城。
途中,关羽问赵云:“子龙言及师傅天尊真人,莫非是人称当代元始的童蒙前辈?”
赵云说:“正是。云长何以知之?”
关羽说:“童蒙、童渊孪生兄弟,一道一僧。兄天尊真人童蒙,人称当代元始;弟宝云禅师童渊,人称在世古佛,皆天下武术名士,难怪子龙武艺如此高强。”
赵云这才讲述了一段拜师学艺的往事。
赵云父亲赵颛,字儒文,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后。
昔年,因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致令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坑杀,赵氏引以为耻,故后裔子孙弃武从文,不问兵事。
那赵颛世代书香门第,精研孔孟圣贤之书,家道颇殷,平时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人称其德。
有一天,十二岁的赵云正与几个少儿一起玩耍,偶遇当代元始天尊真人童蒙为避祸出家,云游天下,遍历名山大川。
行至常山真定府地界,童蒙见赵云骨骼清奇,知是天纵练武奇才,遂生收录为徒之念,便带赵云径直至赵府造访。
赵颛闻听天尊真人欲收赵云为徒,遂婉言谢绝:“吾家世代书香,早已无人习武,哪有练武奇才?”
天尊真人说:“目今朝廷黯弱,纷乱四起。只有文武兼备之才,方可为国立功,怎能独自穷经皓首,而成书蛀哉!吾观此儿骨骼奇佳,若加调教。必为当世名将。”
赵颛仍不允诺,入内把天尊真人所说当成笑话说给夫人。
夫人闻言大惊:“夫君有所不知,可记得此儿降生之时,天显异象吗?”
赵颛说:“此儿生时,红光罩院,异香扑鼻,吾乃知其必成大器,故以诗书礼义教之。此儿冰雪聪明,已有小成,正盼其以殷家道,怎不记得?”
夫人说:“夫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昔吾等为求麟儿,拜佛求神,终不可得。后夜梦一金甲天神,自称显圣真君,言投托吾家,当为世之名将,故而有孕。原只道梦中所思,故未告知夫君,请勿怪罪!”
赵颛一听,想此子因生肖逢辰,故取名赵云,表字子龙,果应天尊真人所言,遂择吉日,备三牲,祭天地,告宗祖,令赵云三跪九叩,拜当代元始天尊真人为师。
天尊真人收得佳徒,心中甚喜,带赵云隐入太行山中,悉心授艺。
古来学武之道,师父只能传授招式身法、变化运用及诀窍秘籍,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全凭个人资质悟性。
故徒虽从名师而后始有大成,师亦择贤徒而后终得大显。
那赵云骨骼清奇,乃练武奇才,再加上聪明绝顶,勤奋异常,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倏忽九载,直习得弓马步箭,样样精通,文韬武略,炉火纯青,悉得天尊真人真传。
时逢天下纷扰,天尊真人见赵云武艺精湛,便带他下山,遍寻人称在世古佛的宝云禅师童渊,商议让赵云出道,保国安民之事。
正遇寰宇一刀麴义、天马行空蔡阳二人联手向童渊寻仇,童渊受伤。
天尊真人童蒙与赵云合力逐退二人,救下宝云禅师童渊。
宝云禅师见赵云已初具天尊真人神威,强忍伤痛:“难为兄长,收得如此佳徒,可喜可贺!”
天尊真人说:“早闻贤弟有两佳徒,吾只有一,何贺之有?”
言至此,突然想起未见张绣、张任二人,便问:“两位师侄安在?”
宝云禅师叹说:“吾两孽徒,均天纵奇才,然虎狼成性。怪为弟一时心慈,收之门下,终为所害,岂非天意?”
遂将张绣、张任二人恃艺骄纵,勾搭卿女,始乱终弃,私自下山,告白天尊真人。
天尊真人叹息良久,方将来意言明。
宝云禅师劝说:“目今阉竖掌朝乱政,黄巾揭竿而起,誓不两立。兄现令子龙出山,是扶汉还是助民?莫若待时局明晰,再下山不迟。”
天尊真人颔首称善,又见宝云禅师伤势颇重,便迁居于此,一面照料胞弟伤情,一面督促赵云继续习练文才武艺。
宝云禅师极喜赵云,亦时时在旁指点。
故赵云虽称宝云禅师师叔,其实也是师傅。
有一天,赵云正在山中习武练箭,忽见一白猿从身旁掠过,奔势若飞。
赵云激起少年心性,提气纵身,紧追不舍。
追至后山,只见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苍松翠柏,直耸云天;百花盛开,争奇斗妍,别有一番天地。
白猿虽然上蹦下窜,却实难逃脱赵云追赶。
急切间,倏然入一山洞,隐身不见。
赵云探身观望,见洞内乱石嶙峋,深不见底,怏怏而归,告之二位师傅。
宝云禅师闻言大喜:“猿之为白,千年之寿,已有灵根,非宝地不栖。子龙得非有仙缘乎?”
两人随赵云复至后山山洞。天尊真人说:“徒儿可进去一观,遇有奇缘也未可知!”
宝云禅师见山洞凶险怪异,急忙劝阻:“且慢。洞分仙洞魔洞,进仙洞则有福源,进魔洞则有凶险。子龙空手而入,如果遇到凶险咋办?”
天尊真人道:“贤弟不必担心,此子艺业已震古烁今,狼虫虎豹不能伤他,何况此子面带福相,福寿绵长,哪有小险而趋避的道理?”
宝云禅师仍不放心,取来所养猕猴,以绳索系之,坠入洞中。
良倾提出,见猕猴无所伤,方同意赵云入洞。
赵云点起松脂火把,跃入洞中,摸索前行。
约行数丈,洞内愈宽,借火把亮光,见内有两扇石门。
赵云左手擎住火把,右膀使劲,奋力推开。
只见里面又是一番景象,上可见天,下有流水,中有石桥。
赵云走过石桥,却见三间大殿,正中一殿,金匾大书“汉景桓侯”四个篆字。
赵云进入中间大殿,只见殿中有一玉棺,极其华丽。
棺上端正摆放一匣,打开一看,内有长枪一杆,铠甲一副。
赵云将长枪拿在手中,长短合手,轻重适宜,心中大喜,不顾查看其余各殿,便怀抱铠甲,手提长枪,迈步而出。
天尊真人、宝云禅师正在洞外心焦,见赵云无恙走出,方才心宽。
赵云刚出洞口,只听轰然一声,洞门闭合,均呼大险。
两人见赵云手中长枪,怀抱铠甲,心中大奇。
赵云细禀原委。
两位高人仔细一看,齐声惊呼:“此乃骠骑将军霍去病之遗物!”
赵云问之,天尊真人说:“此枪名曰天龙白金枪,乃上古神兵利刃;此盔名曰双龙闹珠白金冠,此甲名曰吞兽龙鳞白金铠,亦乃绝世护体至宝。子龙有此殊遇,真乃天赐!”
自此,两位高人更悉心传授赵云枪法绝艺。
宝云禅师失去右臂后,难舞重型兵器,便悉心涉猎剑钩等轻灵兵刃,终于
创出了一套神鬼莫测左手剑法,作为护身绝技。
宝云禅师见赵云宅心仁厚,更欲假手以报断臂之仇,故精心传授。
这日,两位高人一起畅论天下大势。
宝云禅师突发奇想:倘令赵云右手使枪、左手用剑,武功岂非陡增?便向胞兄提出。
天尊真人闻言大喜,试演之,然左右两手总是同一招式,苦笑说:“胞弟所思未免太过离奇!人之手足,均受一心支配,倘右手枪使神龙摆尾,左手剑必随之而不成剑法;倘左手剑使天剑华斩,右手枪又随之而不成枪招。莫若用双枪亦或双剑来得便易。”
宝云禅师辩道:“倘用双枪或双剑,仍是一门绝技,便难发挥我等两人绝艺威力!”
天尊真人与宝云禅师乃是孪生兄弟,心意相通,知胞弟自张绣、张任逃去,心中已不认其为徒,虽授两徒仍若无传人,故生让赵云继承衣钵之念。
然征战疆场大刀长枪使用必多,自己传授的剑法便显多余,故发其绝不可能之想,使之在沙场之上既能使长枪杀敌,亦能用短剑护体;既有爱惜赵云之意,又有争强好胜之心。
然天尊真人自幼便依着胞弟心性,其断臂之后更是从未拂其心意。故虽知绝不可能,仍将赵云唤来,说明胞弟奇思妙想。
谁知赵云双手使出枪剑,竟似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原来,这左右异招之术,关键在于分心二用;而分心二用,关键在于心止如水。
天尊真人虽学究天人,然心思繁复;虽出家为道,乃避祸之权宜之计;又经世事跌宕,心存拯救苍生之念,要想静心,谈何容易?
故此术愈是资质平常、淳厚质朴之人愈是容易学会。
然资质平平之人,要学高深招法却又难上加难。
而赵云虽聪明绝顶,但自一十二岁便上山学艺,未落红尘,故心无旁骛,反倒容易学会。
两位高人不禁大喜过望,惊奇天地造物之灵异。
转眼七载有余,赵云更是枪剑双绝、艺业超群。
因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生灵倒悬,黎民涂炭,天尊真人重生让赵云出道、投明主、建功勋、拯救苍生之念。
但宝云禅师认为,将军无好马,犹失双足,但等得一好马,才可下山。
天尊真人几次下山寻找宝马良驹,终不可得。
这日,天尊真人正与宝云禅师商议,恰逢敬贤庄主来山送柴,闻知此事:“去年夏天,夜来暴雨倾盆,雷电交加,老儿起身观之,闪电犹如白龙空中起舞,此时家丁来报,厩中白马产下一驹,浑身雪白,并无半根杂毛。近因山中禽兽常来伤害牲畜,马驹时与争斗,虽猛虎也不害怕。我见马驹争斗时,鬃毛常蒙蔽双目,欲令家丁将白驹鬃毛剪去,方便与禽兽争斗。真人、禅师若不嫌弃,愿将此马驹相送。”
宝云禅师一听大惊:“千万不能剪去马鬃!若去马鬃,便失去灵性,耕田驾辕尚可,上阵冲杀不行。”
庄主大急,慌忙约天尊真人、宝云禅师与赵云急匆匆奔归敬贤庄,正值家丁手持利剪,欲剪鬣鬃,急忙阻止。
那马驹一见赵云,蹄跳咆哮,双眼圆睁,卓荦之态,如见故主。
宝云禅师见此马头至尾长有丈二、蹄至背高有八尺,胸深腰细、板肋虬筋,项如鸡尾,眼若黄金,体态匀称,外貌悍威,惊呼说:“真绝世良驹,可谓是超光白龙马。”
天尊真人感谢庄主赠马大恩,遂与赵云乘骑。
宝云禅师见赵云艺业大成,又得神器利刃、龙驹宝铠,这才同意赵云下山。
赵云下山受常山父老所托,带领所募义勇欲投袁绍,知其既不忠君又不爱民,遂弃之寻求明主,正遇袁绍与公孙瓒交战,便救了公孙瓒,得遇刘关张兄弟。
刘备、关羽一路听了赵云原有这般奇遇,更加敬羡。
赵云闻知关羽斩杀蔡阳,感谢为师叔报了伤臂之仇。
三人相互倾慕,不觉来到纶城。
张飞率糜竺、糜芳等迎接入城,各相拜诉,感慨不已。
二夫人具言关羽纳貂蝉为妾及张飞娶夏侯莺娥为妻之事,让夏侯莺娥与貂蝉拜见兄长,刘备感叹万端。
张飞令杀牛宰猪,摆设酒宴,先拜谢天地,再遍劳诸军。
连饮三日后,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携带家眷,引军前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再说袁绍闻报刘备未去荆州而去了汝南,知其不再回来,后悔莫及,欲起兵征讨。
郭图进言:“当今劲敌乃是曹操。刘备与董承图谋铲除曹操,今其弟夺关斩将,反出曹营,已成仇敌。刘表虽占据荆州,与刘备同为皇室宗亲,不足为虑。江东孙策孙伯符,地连六郡。威震三江,可与其结好,共攻曹操。”
袁绍依言,即修书,派遣陈震为使,往江东知会孙策。
却说孙策在江东闻知袁术死后,其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慑于曹操威力,不敢守卫寿春,带领袁术部曲及男女家小,抬着袁术棺木,到皖城(今安徽安庆潜山)投奔庐江太守刘勋;袁术的部下杨弘、张勋在投奔孙策途中,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部被俘。
孙策聚众商议,意欲攻取庐江。
周瑜献计:“套用三计,庐江当唾手可得。”
孙策询问其祥,周瑜私下说:“先用调虎离山计使刘勋出兵攻掠上缭,再用空城设伏计使刘勋陷入不拔之地,然后用声东击西计夺取庐江。”
孙策大喜,依计而行,一面使人带着丰厚礼物,用谦恭言辞劝说刘勋攻取上缭(今江西永修县西);一面秘密派人知会上缭宗族首领,言称刘勋不日即将攻取上缭,教空城设伏伏击刘勋;一面大张旗鼓,声称攻打江夏黄祖,为父报仇。
上缭隶属豫章郡,是鄱阳湖东岸一个富饶险要之地。
刘勋垂涎上缭财富已久,曾因为补充粮食不足派遣堂弟刘偕为使去上缭借粮,虽然得到一些粮食,但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极次,显然是敷衍了事,很不满意,早就想攻取上缭,但又恐大军一出,周边势力乘机偷袭庐江,因此未敢轻动。
这次孙策遣使携带厚礼及书信前来结好,书信言辞谦恭,略云:“刘公功名远播,仰慕之情一言难尽,如今彼此隔江相望,可谓友邻。守望相助,乃题中之义。上缭的军队经常侵袭江东,我兵微将寡,不能远征。所以请求刘公发兵征服上缭,若能应允,卑职感激不尽。”
刘勋见了礼物,看了书信,不禁心动。
谋士刘晔反对出兵,理由是:“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是十天半月可以拿下的。到时候大军僵持在外,后方空虚,孙策必然偷袭,后方兵少,很难守得住。届时将陷入进屈于敌、退无所归的尴尬境地。”
刘勋犹豫不决,忽报孙策大军已经向西挺进,攻打江夏黄祖,为父报仇去了。
刘勋得此消息,不由得抚掌大笑:“真天助我也。”于是引军向上缭进发。
上缭宗族首领闻孙策使者来报,大惊:“我等与庐江素无过节,还曾资助不少粮草,为何恩将仇报?”
孙策使者说:“刘勋贪得无厌,兼并了袁术旧部之后,自以为兵强马壮,有意扩张领土,他知道上缭富饶,所以打算先拿下上缭,以上缭粮米金银作为扩张资本,妄图进一步开疆扩土。”
一席话说得宗族首领们不得不信,对孙策的友情通告感激不尽,遂按照孙策计策,空城设伏,以假乱真,以逸待敌。
刘勋率军进入上缭地域,只有数百成千,零散军卒游击骚扰,充其量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刘勋大军的进程。
刘勋愈发得意,想到胜利唾手可得,忍不住在马上大笑:“不想孙伯符却给我如此大好机会。”
然而当进抵上缭城下时,但见城头虽然军旗招展,却看不到一个守城军士,甚至城门也是虚掩而已。
当刘勋的军士推门入城,只见昔日富庶繁华的上缭城居然鸡犬之声不闻,街头空无一人。
正疑惑间,突闻一声炮响,皆为百姓装束的族人团丁,手执各色武器从大街小巷喊叫杀出。
刘勋知是中计,只得引军夺门而出,又见四周军卒集结围杀过来,禁不住在马上大叫:“想不到上缭早有防备。”遂奋力冲杀突围。正是:谦辞厚礼施妙计,逞强寡智陷牢笼。欲知刘勋能逃得性命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