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 后续计划被打断 帝师书房忧社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同路人!
李光甫退位了,他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在杨毅身边养了三十多年的自己的孩子杨将。为了顺应新罗百官的要求,杨将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一个李字,改名为李杨将,年号太平。
杨将将年号定为太平,自然是想天下太平的。可是想要太平谈何容易。因为汉江对面的李光贤在他哥李光甫的纵容下,偷偷摸摸组建了约6万人的正规部队,以及由地主家丁组成的约5万人游勇。
虽然在部队的战斗力上比不过现在杨毅手里的燕京大营和禁军。但是李光光贤部队的存在会时刻威胁着北新罗政权。
因此杨毅和杨将目前的主要任务除了稳定民心外,便是想办法南下,消灭自立称帝的李光贤。
“再来一次像上次一样登陆作战如何?”杨将在御书房内,征求陆娜的意见。
“不可,不可,上次登陆作战耗费过于巨大,且征调的民船皆已返回,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组织规模那么大的船队。”陆娜摇了摇头回答道。
杨毅捏了眉心觉得现在的形势有些头疼,又补充了一句道:“为父估计,李光贤那厮想必对反登陆作战,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想要向上次那样顺利登陆,恐怕是不行了。”
“看来还只能按原计划,分东西两线成钳形之势同时推进了。可是这样的话则不能速胜,又会耗费过多的钱粮,朝中攻击父亲的声音又会多起来了。”杨将深入分析道。
“朝中的事你不可用管,由我来顶着。你现在是一国之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切莫让新罗的大臣们觉得你毫无建树。”杨毅说道。
“孩儿明白。”
“既然定下了按原计划行动,下面的细节也需要商定一下…”
就在几人正在御书房内讨论着后续安排的时候,魏健身边的陈公公,却突然跑到了御书房,向杨毅传达了一条圣旨。
“大元帅杨毅,为朕讨伐新罗收复关外,攻克柳京,劳苦功高。朕念卿年数岁已高,在外征讨多年,身体不堪疲惫。现朕特命卿,即刻回京休养……”
“为保新罗正统,朕特命卿由燕京大营拨出5万将士,交由杨将统领,以安新罗民心。其余将士交由左祝统领,陆续班师回朝。钦此。”
陈公公面无表情的将圣旨宣读完毕。
“臣,接旨。”杨毅双手接过了圣旨。
虽然杨毅接过了圣旨,但他心里却泛起了迷糊,陛下这会儿让自己班师是何意啊?而且还要我立即动身?南边的李光贤不打了吗?
“陈公公,陛下这是何意啊?”杨毅不解的问道。
陈公公跟杨毅和长公主的关系不错,因此也没瞒着他。他叹了口气道:“哎,这旨其实是温大学士(温体仁)带领诸公逼着陛下下的。”
“逼着陛下下的?”杨毅十分惊讶,他不敢相信魏健已经镇不住朝堂的诸公了。
陈公公看杨毅还有疑惑,便凑到杨毅的耳边说道:“陛下病了,他也是没办法。”
“陛下病了?!”杨毅瞪着大眼惊讶的盯着陈公公。
在杨毅的心里,魏健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说病就病呢?
…
(本章未完,请翻页)
…
……
十天前,郑京皇宫御书房。郑国皇帝魏健正嬉笑眉开的审阅着杨毅送过来的,关于拿下柳京生擒李光甫的战报。
“哈哈哈哈,朕这个妹夫啊,真是没有让朕失望过。朕就说他能行,老师,你看李光甫已被生擒,柳京也已经被拿下来了。真是大快人心。”皇帝魏健开心的捋着自己的胡须,对今日前来拜访的帝师石越说道。
在旁边落座的帝师名叫石越,是一位花白胡子和头发的老头。这位老头是魏健和杨毅的老师,同时也是魏健父亲十分信任的臣子。
他在听到魏健所说的这件事喜事以后,微闭着双眼,回忆起当年教授魏健和杨毅时的场景,微笑着说道:“郑国当代有你和世忠(杨毅的字)这一对君臣,真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为师可以含笑九泉,陪先帝下棋去了。”
“老师老当益壮,寿元漫长,何处此言啊。”皇帝笑道。
“叔德(魏健的字)莫要再宽慰为师了。为师自知已是风烛残年,只是想在去陪先帝之前,再多嘱咐你几句。”石越深沉的说道。
皇帝知道石越这是要说遗言了,于是立马凑到石越身边,仔细临听。
“叔德,你与世忠皆已是花甲之年,岁数亦是不小了。为师担心,它日你与世忠驾鹤西去,我郑国后辈之中可有人,能撑起大任?”石越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帝对老师石越的这番话并不反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对郑国,对皇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为了让自己的老师在逝去前能够顺心,魏健挺起了胸膛十分自信的说道:“老师放心,小辈文臣之中有赵斌、韩愈、卞云杰。武将有左祝、管仲、萧义。可谓是文武并重,人才济济。”
皇帝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徒儿的几个儿子也皆有贤能。老师可能还不知道,前几日西北传来老二的密报。北凉的那个叛乱的国舅和瓦剌太子的联军已上表表示臣服,并将围困中卫凉国小王子的部队都撤走了。凉国小王子也表示要归附。”
“哦。”石越的这个哦字意味深长。他很好奇,北凉和瓦剌虽然实力不及以前。但也都是一方强大的势力,信王是如何在保下凉国小王子的同时,让这两大势力臣服的?
“在这件事儿上,老二真是有两把刷子,不是一个莽夫。他趁着支援征北军的部队撤下来路过真定府的时候,命令庞德截留了一部分郑京大营的士兵和粮草,与他的西北大营士兵一起从获鹿入太行,行至绥州隐蔽驻扎等待时机。一个月前他推断,北凉和瓦剌联军粮草将尽。便立刻命令庞德带着郑京大营和西北大营的3万将士,直插兴庆府,切断了联军的退路和粮道。这才让北凉和瓦剌表示了臣服。同时让凉国小王子表示了归附的意愿。”皇帝喜上眉梢的讲述着自己儿子的功绩,想让自己的老师表扬几句。
然而石越听完先是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皇帝发现自己的老师还没满意,又说道:“再说老三,今年春汛来势甚是汹涌。朝中诸多大臣均忧心忡忡,生怕大堤有溃堤的风险。可喜的是,今年春汛黄河大堤安然无恙。这全是老三用心修河驻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功劳。户部尚书还上报说,老三修堤的费用比预算低了三分之一。老三此举可谓是事半公倍。”
然而石越听完依然是先点头,后摇头。
魏健一看老师是这样一副不太满意的态度,一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吃错药了,还是忘吃药了,又或是老糊涂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明明做的很好,不夸奖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摇头。
“老师,您似乎是对他二人不满意?”皇帝迷惑的问道。
石越没有直接回答,他抬起头淡淡的说道:“叔德可还曾记得淮王的事?”
石越所说的这个淮王,是魏健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因为夺嫡失败心中多有怨恨。在魏健登基之后,暗中积蓄力量。那年趁瓦剌犯境西北,李光甫在鸭绿江边陈兵虎视中原,郑国精锐兵力被调去边境布放之时,发动了叛乱。不过好在很快这场叛乱,就被杨毅带兵平息了。魏健为了永绝后患,诛灭了淮王全家。
皇帝很快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随即笑着解释道:“太子虽然才能不如老二和老三,但是他的御人之术可是炉火纯青,东宫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老师请放心,太子登基后不可能会发生手足相残的事。”
皇帝说完这段夸赞太子的话本想让石越心情好点。可没曾想这此老师连点头都不点了,直接皱着眉不停的摇头。
皇帝诧异,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师这是唱的哪一出。是不满意太子?还是想让自己废太子另立其他皇子?
“叔德啊,再管儿子这件事儿上,你还要多上点心。”石越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帝这下犯了难,他仔细一想最近好像是没有去过东宫,也不知道太子治学如何了。为了让老师放心,同时校考一下太子,皇帝决定请老师与自己一起去一趟东宫。
“老师,既然您不放心,不妨跟学生一起去一趟东宫,校考一下太子。”皇帝邀请道。
“也罢,为师就和你一起去一趟东宫吧。”石越拄着拐棍,在一旁小太监的搀扶下,站了起来,走出御书房和皇帝同乘一轿,向着东宫行去。
……
……
“陛下驾到~~~”
太监通传过后,皇帝和石越来到了东宫正殿,然而来迎接皇帝和石越的仅仅是太子妃和太孙。
皇帝看到太子没有在,心里顿时不悦,因为这个点按理说应该是皇子们治学的时间。
“太子呢?”皇帝脸上无喜无怒的问道。
“太子…太子…”太子妃战战兢兢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一看太子妃这样,就知道有猫腻,但是他也不愿意当着自己的孙子的面发火。于是恶狠狠的问向一边的太监童贡。
“你说,太子去哪了?”
童贡也是战战兢兢的,他不知道该替太子保密,还是该忠君:“太子,他,太子……”
“快说,不然朕剐了你!”皇帝语气强硬的说道。
童贡见横竖都是一死,要死也要死得好看点,于是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太子他去云桥阁了。”
“云桥阁?”皇帝心中生出了一个问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