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冰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泡桐树一!
1920年暮春时,美丽的哈尔滨已经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了。那里有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湛蓝的天空······这一切,像一副副色彩斑斓的油画!随处可见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或成群结队,或驾着马车在街上穿梭,庄严的教堂里飘荡出神圣的歌声……这里是一个充满歌声与欢笑的城市,这里也是外国人的天堂!而同时,这里每天也涌入大量的流民,每天都演绎着富贵与贫穷,流动与安逸,饥寒与祥和!
而此刻,在哈尔滨的某个角落里,蜷缩着一个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的小男孩儿,他就是来自几千里之外泡桐屯子的,前来哈尔滨寻找父亲的小路!
小路瞪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谨慎地打量着这座美丽而陌生的城市,“哈尔滨”,这个在他心里呼唤了千百遍的地方!原本打算收秋以后来到哈尔滨,春耕以前与父亲一起回家的,没想到,造化弄人,光在来时的路上就几经波折,耽误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小路经历了重重磨难,有多少回,他都以为自己完了,活不下去了!但当他想到,自己是背负着母亲临终前的嘱托出来的,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这一路走来,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只有经历过了,小路才知道,天下原来如此大,哈尔滨原来如此大!而在那张枯瘦的,脏兮兮的小脸上,甚至没有了几个月还前存在的稚气!
如今的小路,皮肤黝黑、嘴唇干裂,脸上身上甚至还布满了泥渍!尽管如今已是春末时节,但这美丽的冰城依然很冷,又冷又饿的感觉,促使这瘦小的身躯不断地瑟缩,抖动!
而在哈尔滨的另一个地方,可怕的鼠疫霍乱正在大流行!许多人感染了瘟疫,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疫病,不去医治,抑或是没钱医治,还要带病出去养家糊口,致使疫情不断扩散!
由于传染人数增加太快,专业检疫人员远远不够。但是,许多的人还认识不到这场鼠疫的严重性,根本不配合医护人员,甚至还和检疫人员发生争执!
那些死了人的人家,许多人隐瞒死者的死因,甚至为了逃避警察检查和强制性消毒,有些患者家庭在夜间将患者尸体抛在街上,更有许多的流民受到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扩大了传染面积,而死者更是被抛尸街头,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由于街头充斥的尸体太多,无人管理,政府不得不出动警察来招募民工背负尸体到乱葬岗掩埋。都知道,这背尸体的工作,尤其是背因为霍乱而死的尸体,是具备很大的被感染的风险的。所以,招募工作非常艰难。警察们便在街头墙上张贴出告示,招募搬运尸体的民工。
见有告示贴出来,人们纷纷围拢上前观看,但是这里面有许多人根本不认识字,于是,就有个别识字的人,大声说道:“告示上说,要招募搬运尸体的民工,背一个尸体给许多钱呢!”
“给多少钱也不能去啊,我们流亡出来,不就是为了活命吗?背那个要是被感染了鼠疫,会没命的!”有人说道。
人群中立刻引来一阵骚乱,人们大声的议论着,人群被恐怖情绪笼罩着!有人附和道:“是啊,还是保命要紧呀!”
“我们逃吧!离开这里,到没有鼠疫的地方去!”有人提议道,但立刻就有人说出了一个更为叫人震惊的消息:“怎么逃?这个时候已经封城了,
我们谁都出不去了!再说,就算是逃出去了,就一定安全吗,别处要是再出现疫病怎么办?!”
有人却说出了一个好消息:“听说有个叫伍连德的医生很是厉害,已经到哈尔滨了!”
也有悲观的:“多厉害也不能一下子治住疫情啊!”也有积极的:“听说十年前的鼠疫比这还厉害,都被连伍德先生止住了!”……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他指挥扑灭了1910年的东北鼠疫,又分别组织扑灭了1919年、1920年、1926年、1932年在东北、上海等地爆发的“肺鼠疫”和霍乱。-设计了“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
连伍德先生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去怀念和崇敬!
人们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突然有警察过来发问,道:“都考虑好了吗?有人报名吗?”
另一个警察说道:“别处已经有好多报名的了,就剩下几个名额!还有人报名吗?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啊!”大家一下子沉默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谁都不动。这可真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啊,可是随便不得。
人们还在犹豫,竟没有一个人去报名。两个警察有点不耐烦了,用警棍指点着人群,叫着:“怎么,一个报名的都没有?!”随着他警棍的指点,人们纷纷往后退着。
“真特么邪门了啊,这么好的差事居然没人去!”警察开始爆粗口。
人群居然静悄悄地,没有了声音!警察们有点急眼了,看样子要搞大动作!有人想偷偷溜走······
“我去!”突然,一个还带着童稚的声音响起,大家回头一看,见一个瘦小的身体站了起来,走到警察面前,道:“老总,我去!”
警察往后退了两步,用手托了托口罩,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人,问道:“你去?你多大了?”
小孩儿挺了挺细瘦的胸脯,道:“老总,多大都要吃饭啊!”
警察绕着这具瘦小的身躯走了几步,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故意提高了嗓门答道:“李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