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两章合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一个新手村!
第二十八章
“村里没有地方做工坊了, 就需要找一个新地方建工坊。”
叶兰亭拿出一张图纸展开,叫两个人帮忙举着,用竹条指着图纸对下面的村民道:“地址我已经选好了, 就在村西口,这里有一片闲置的空地,我打算就把新工坊建在这里。”
图纸画得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一目了然, 因为叶兰亭用了简笔漫画的画法,就算没读过书的文盲也能一眼看懂图纸上哪家人的房子在哪儿, 村坝在哪儿,叶家院子又在哪儿, 还有村西头要新建的工坊在哪儿。
村西口离新修的石子路比较近, 有脑筋转得快的村民立马就明白过来, 村长把工坊修在这里, 以后往镇上运货就更方便了。
“村长,既然要修新工坊, 是不是又要招建造工啊?”
叶兰亭微笑点头:“没错,几件事情是同步进行的,那边开始学纺线,这边就要修工坊,等到都弄好了,新工坊就能开始运转了。”
“但是,现在咱们村除去香皂厂,纺织厂和修路队,已经没有可以再干活的劳力了。”她说,“剩下都是些老人和小孩,这要怎么办呢?我想请大家帮我想想法子。”
坝子上的村民们还真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 现在村里大部分劳壮力都去了修路队,直接让修路队的人干完半天活再去修工坊就行了,可这样一来,田里的庄稼就没人种了;也有的是说,可以再从隔壁村子里请一些人过来,实在不行,镇上也有很多专门接短工的人,只要给他们工钱就能干活。
但这又违背了村长的初衷,村长做这么多事,不就是为了帮助自己村的村民赚钱,没得道理他们自己还没吃饱就先便宜了外面的人。
能想到聪明主意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叶兰亭悠闲地喝了口茶,坐在椅子上等大家议论出一个他们认为的好办法。
过了片刻,大家的讨论声渐渐平息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叶兰亭。
“村长,您就说要怎么办吧?我们大家伙都愿意听您的!”
“对啊对啊,我们都村长的!”
叶兰亭放下茶盅,慢悠悠坐直身子:“行,那我就说说我的提议,大家伙先听听觉得能不能行,待会儿咱们再商量。”
“现在主要的困难就是大家都得一边种地一边做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干那么多活。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地,大家统一起来交给专业的人种,这样一来,种地不专业的人就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擅长的活。”
大家都没明白叶兰亭的意思,都一脸疑惑纳闷地瞧着她。
叶兰亭继续道:“我看了宗祠簿子上记录的田地户口,咱们大古村每户人家分地六十亩,但除去山林荒地,能耕种的旱田水田人均不过一两亩。”
现在这个大盛朝沿袭的还是曾经陈朝的民丁分地政策,既一个十八岁男丁成年后每人授露田二十亩(通指家中长子),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传袭后代,但限制买卖。
打个比方,一家三代人,三代男丁,就有六十亩地,这六十亩包括一些露天荒地和山坡树林,总之划给你六十亩,你愿意怎么种就怎么种。而这家人爷爷死了,爷爷的地就自动传给孙子,孙子就不再分到新的地,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家里基本不会超过四代人的地。
也就是说,一户人家,最多也就分到八十亩地,其中水田最多也就五六亩的样子。
假如遇上前几年那样的战乱,成年男丁被兵役强征,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那些位于后山本来就没有人力去种的荒地,就会直接荒废。
妇孺们只能种一些靠近村子周围的水田和旱田,所以实际耕种面积比分地簿子上记录的地少十倍不止,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下,有时候收成还不够口粮吃。
但规定交税赋却要按人头交税,所以村民们常年都处于交完税后倒欠一屁股债的状态。
分地只按男丁分,势必会造成广大底层百姓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交税却按人头交,朝廷这样严酷的剥削,百姓们势必怨声载道,群起反抗。
叶兰亭了解完整个关于人口田地税赋的苛政后,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王朝不灭,那才是有鬼了!
她对村民们道:“我的打算是,将咱们村所有的旱田和水田全部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种植,什么农作物收成好,适应咱们这里的天气和土壤,咱们就种什么,这样比你们东家一块西家一块的种起来要方便,也利于管理。土地集中种植后,我会指派最擅长种庄稼的人来种地,其余人全部去工坊干活。以后的粮税就统一交,收成的粮食按各家实际用地占比分成。”
叶村长话音一落,全村人都反对起来。
“那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就没有地种了?”
“是啊,村长,你这不是要收走咱们的地吗?”
“咱们农民就靠种地糊口呢,做工虽然是能赚几个钱,但谁敢保证能长久,到时候咱们不还得继续种地!”
“不行不行,这事咱可不能答应!”
叶兰亭淡定地等村民发完牢骚,才继续道:“不是白让你们把地集中起来,地契的所有权也还是你们自己的,永远是你们的,我不要你们的地。我只是让大家统一执行,统一行动。你们若实在理解不了我说的意思,那我换个说法。”
“我,叶兰亭,大古村村长,租你们手里的地三年。这三年时间里,我付给你们租金,帮你们交粮税,地就交给我来统一管理,每年年底收成后,除去人工和税粮,我再拿出五成作为给大家的分红。现在听明白了?”
大家的表情看起来还是有点懵逼。
赵汾站出来道:“村长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大家都把地租给村长,她要统一请人种,村长种地这三年,赋税她来交,咱们不用管,到了年底收成的时候,村长交完所有赋税,再将剩下的粮食拿出一半来分给大家作口粮。”
养牛的老翁问:“那请问小叶村长,你租我们的地,租钱要怎么算?”
叶兰亭补充道:“水田一亩一年五百文,旱田一亩一年三百文。租金我可以一次性付给你们,到时候我要请人种地,你们再反过来帮我种地,我还会再付给你们工钱,你们也不用自行交税了,以后大古村所有人的税赋全由我一人负责。不管年底收成如何,我都会将剩下的粮食拿一半来平分给大家。”
“你们不种地的时候,就可以到工坊里干活赚钱。你们自己算一笔账,就拿最低每月六十文钱算,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七百二十文,再加上田地租金,最起码也有个八百文吧,这样一来,你们每家每户,一个人,一年最少都能进账一吊半钱,还不用交税,是纯收入,懂了吗?”
“况且在工坊做工期间,每天中午都免费管饭,实际上你们也是吃我的粮食,年底分的口粮也够你们自己家里吃了。只要你们勤快,不偷懒,一家人随便出两个人做工,一年最少就有三两银子的纯收入,明白了吗?”
三两银子?!
这么多!!!
大家都惊呆了。
郑姑笑着道:“我来帮大家算一笔账,我家四口人,一个大人三个孩子。我把地租给村长,我家有水田一亩,旱田一亩五分,算下来就有九百五十文的租钱。我和大丫二丫都在工坊做工,我和大丫每月一百文工钱,二丫也有六十文,我们三个人一年就能拿三千一百二十文,加上田地租金,一年就有四吊多钱,这还不算村长给的奖励钱。我家三娃又在蒙学班免费上学,一家四口中午都在村长家食堂吃饭,年底不用交税还能分到集中田的粮食,我们一家的存余能比镇上富农还多!”
“以往每年,咱们哪个不是累死累活干一年,交了税赋,连自己的口粮都不剩,到了冬天只能上山挖野菜根吃?”
“现在叶村长给咱们这么好的待遇,这地呀,我郑姑第一个愿意租给村长,我相信叶村长!”
赵汾也毫不犹豫道:“我也相信叶村长。我家愿意租地。”
杨虎娃正要举手,他娘比他还快一步大声道:“小叶村长,我们杨家也愿意租地给你!”
薛霁安家就他一个人了,他不用和任何人商量:“我支持村长。”
刘铁柱和他娘也道:“村长是为了大家好,咱们一定要支持村长!”
其余的人,有些得了好处,便也跟着赞同,但还是还部分在犹豫。
养牛的老翁又问:“请问小叶村长,那假如遇到干旱年头,收成不好,你租了全村人的地,种的粮食却不够你交税,更没有余粮分给大家,又当如何?”
叶兰亭赞赏地道:“老翁这个问题问得好。所以我会给大家签一个协议,叫做承包责任制协议,内容里面会写清楚,不管天灾**收成如何,我租地这三年,赋税一概由我负责,至于余粮,我给大家最低保底一家五百斤,租钱会在一年的开始就先付给你们,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我拖欠赖账。”
“三年租期一到,你们可自行收到自家的土地,如果我赖账,你们就拿着我签的租赁协议上衙府告我的状去。现在你们还有疑义吗?”
叶兰亭环视一圈,见大家听明白了。
只是……他们从来遇到过这般大胆的决定,有点犹豫不决,说白了,还是有点不放心叶兰亭。
毕竟古往今来,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谁也不敢轻易把自己的命根子交给别人。
叶兰亭的工坊现在是挺红火,但谁能保证她三年都一直这么红火呢
“我给你们一炷香时间考虑,考虑清楚的人,就到薛霁安这里来签租赁协议,签完字,就可以立马领租钱了。”
叶兰亭又端起茶盅喝了口茶,整个下午,她已经是喝第二盅茶了,宣讲村规实在太费口舌了,尤其是跟这群完全未曾开化的文盲村民讲。
好在她培养的几个下属现在都很得力,她讲完后,他们便自发进入人群,给大家做起思想工作来。
郑姑给一群年轻妇女摆起利弊道理;赵汾给跟他年纪差不多的中年村汉讲起租地的好处,杨虎娃也想去帮忙,可他娘的嘴皮子更加利索,拉着一群老大婶叽里呱啦就聊了起来。
叶兰亭笑呵呵看着杨二婶成了她的村规宣传大喇叭,觉得这婶子人还挺有意思的。
薛霁安坐在叶兰亭旁边给前来询问的村民登记,见她突然发笑,抬头看了她一眼。
叶兰亭正襟危坐,喝完水后,又将那位养牛的刘老翁请了过来。
这位刘老翁三番两次问出重点问题,叶兰亭觉得他应该是个内行。
“刘老翁请坐,兰亭想向您请教几个问题。”
刘老翁向叶兰亭揖手:“老朽正好也想请教小叶村长几个问题。”
“之前听老翁说,您家以前养过牛,这么说来,您以前种庄稼是一把好手咯?”叶兰亭说着掏出手机,有点跃跃欲试。
刘老翁谦逊地道:“好手到算不上,不过我家的水田,确实一直是村里收成最好的。”
叶兰亭眼神微亮,低头看了看手机界面,自从赵汾和郑姑从上河郡闯荡回来,她的声望值和贡献值就涨了不少,眼看村子马上就要升级到第五级了,她可再解锁一个npc培养名额。
她本来是想把这个名额留给妮妮的,但现在妮妮已经被她收到身边来了,有没有名义上的培养也不急在一时,但面前这位老翁……
贡献值还差几十分值就满五级,叶兰亭猜想,等解决完土地集中这件事,应该就能成了。
她还有点期待这位刘老翁的天赋属性。
刘老翁却担忧地问道:“我想问问小叶村长,您将所有人的田地租过来,可是有什么计划?春季谷雨种什么,秋分时节又打算种什么,咱们大古村地靠落日山,良田不多,水源也少,历来庄稼收成就差,倘若这么多地集中在小叶村长手里不好好打理,只会比村民自种产粮还要低。而且您事先就给了大家租钱,大家拿着钱只怕也不愿意再来种地了,到时候这地岂不是要荒在您手里?”
就凭刘老翁问的这些专业问题,叶兰亭说什么到时候也要请他老人家来干个管事。
“老翁放心,我叶兰亭不是一个做事没有计划的人,在务农方面,老翁比我懂,到时我会请老翁来参与农田集中种植的制定计划。”
“现在,先看看村民们的意向吧。”
如果同意的人多,那等地里的黍米一收完,就能开始规划冬田种植了。
等到登记完后,叶兰亭拿着名册一看,三十户人家,有二十二户都同意了,剩余八户没有同意,册子上也没有签字。
“这个结果还是不错的,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现在都认可我叶兰亭的工作能力了。”叶兰亭点着头道。
她对刘老翁道:“能不能麻烦您将这二十二户人家签的租地画个缩小版的板块图给我。”
刘老翁对村里的田地分部烂熟于心,点头:“小叶村长放心,别的事我不行,但这事包在我刘老翁身上。”
叶兰亭又仔细看了眼哪些人家没签字,基本上都是村里不服管教的那种的刺头,诸如看她不顺眼的王阿嫂,还有妮妮的娘谢氏。还有几家人是自家的地位置产量都还可以,算下来一年收的粮食也能卖个一千多文那种,担心叶兰亭给了租钱后是否会真的再帮他们交税,所以有点半信半疑,便没有签字。
她指着那几家道:“这几家人,再去做做他们工作,给他们讲明白集中土地的好处,他们还有什么疑虑顾忌,通通都报上来。”
“至于这两家人……”叶兰亭皱眉看着王阿嫂和谢氏,“也再去问问她们吧,实在不愿意,也不用勉强她们了。”
土地集中承包的是最近大古村发生的大事,大家每天忙完活,就坐到村坝和老井口边讨论这事,一直议论了四五天,直到五天后,叶兰亭让人张贴了公告到村坝的告示栏。
大人们让去蒙学班学了认字的娃娃们将公告上的内容念出来。
孩子们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道:“关于大古村土地由村部集中承包一事进展如下:已签租赁协议二十七户,未签三户,承租耕种土地共八十九亩五分,其中水田四十三亩五分,旱田四十六亩。未来还将在后山开荒十一亩沙地,共一百亩。集中耕地将聘雇刘老翁为田园管家,后续种植计划待公告。——叶兰亭,盛历五年,十月廿七。”
大家都围着公告栏摆起龙门阵来。
“咱村二十七户人家都签了土地承租协议,这么多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我看没问题,咱们钱都已经拿到了,这公告都出来了,还能有跑!”
“以叶阿公在村子里这么多年的威望,就算小叶村长赖了咱们的税粮,到时候咱们也能找叶阿公理论去。”
“没错,也就三年时间,咱们就看看这小叶村长她到底葫芦里买什么药!要实在不行,三年租期一到,咱们把地收回来就是,白纸黑字都签了协议,咱也不怕她讹咱们的地!”
“其实咱们村这些地,都是最次的,叶村长要真想讹咱们的地,没必要自己掏那么多钱,她哪怕赁镇上地主的田,再雇人种,收成也比村里的好,她其实都是为了大家好啊。”
叶兰亭坐在她的办公室里,问薛霁安:“公告都贴出去了?村民反响如何。”
薛霁安道:“大多数村民反响都还算积极,没什么人唱反调。”
“那就好。”叶兰亭点头,“明天你带着大丫,把香皂工坊里做出来的这批香皂先给李含香送去。”
一件件事情稳步执行,等交完李含香的这批一千个货,叶兰亭就打算再派薛霁安和杨虎娃外出去闯荡。
上回赵汾郑姑二人历练回来,她的村子等级声望值和贡献值都涨得很快,而且手下人出去见过世面再回来,眼界心态都会不一样。
杨虎娃和薛霁安是叶兰亭很看好的两个少年,她多给他们一些机会闯荡历练,希望他们能快速成长起来,赶紧成为她的左膀右臂。
叶兰亭又去看郑姑那边的纺线课进展如何。
她叫上自己的小跟班:“走,妮妮,跟我去郑姑姑家瞧瞧。”
自那天村民大会上她宣布要新办纺织工坊,当场就有十来个妇女报名跟着郑姑学纺线,而后又来了四五个人,总共十六人。
尤其是现在她们家里的地租给了叶兰亭,孩子也都送到蒙学班来上学了,家里男人也去了修路队做工赚钱。女人们一下子整个人被解放的感觉,不用带孩子也不用下地,闲在家里完全不知道该干嘛,便三五结伴的都来了纺织班。
纺织班在新工坊建起来前暂时设置在郑姑家。
郑姑把她家院子打扫干净,她就在沿台上给大家示范怎么操作,等示范完,再让来学习的村姑们挨个上前实践,不会的她再手把手教。
目前郑姑用的是麻树皮在教大家纺线,纺出来的都是粗麻线,在大古村后山就很容易采到一些含韧皮纤维高的植物和藤草,用来做成麻线。
叶兰亭想的是,到周边地方去收购一些动物羽毛或者棉花,再混合竹麻纤维,就能纺出毛线,再用毛线织成毛衣,这样,村民们就不用畏惧这个寒冬了。
——现在已经进入深秋,村里还有很多孩子穿着补丁单衣,叶兰亭看着实在很心疼。
而且毛线如果产量高的话,纺出毛线和毛衣还能够拿出去卖,一举两得。
叶兰亭见大家学习热情都还不错,郑姑也教得认真仔细,便没有出声,带着妮妮站在院子边上静静地看了会儿。
“是村长,村长来了!”
很快有人发现了叶兰亭,大家原本坐着,现在都站了起来。
“大家不用管我,我就随便看看,你们学你们的。”叶兰亭跟个老干部似的背着手,笑吟吟道。
大家跟叶兰亭熟悉以后,也都不那么拘束了,跟他打过招呼后,又继续听郑姑讲课。
叶兰亭也端了根板凳过来,拉着妮妮坐在人群后跟着听了会儿。
这个纺车是最原始那种手摇纺车,得用手一边搓捻捶杆,然后将松散的纤维拧成线条并拉紧拉细反复捻成线,纺成的线容易粗细不匀,而且费人工,也费手。
叶兰亭想到现代那些纺织大厂里精端的纺织仪器,整个工厂全自动化纺织,羡慕得直叹气。
她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自己的先进机器!
她恨自己当初大学专业没有学电子工程,不然到了这里,她就能率先研究出电来,有了电,一切都好说!
即便没有电,叶兰亭思忖道,那是不是也可以将手摇纺车改进成脚踏的,至少能让女工们不这么费手啊。
她想到了七十年代的老三件之一:缝纫机!
正想着想着,一道热切的视线落到叶兰亭脸上,让她想忽视都不行。
叶兰亭转过头,看到一个朴素的村妇正腼腆地看着她,嘴唇蠕动,欲言又止,只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
叶兰亭疑惑:“你是……?”
旁边一个婶子解释道:“她就是赵汾家里的,哑娘。”
哑娘看着叶兰亭,一边咿呀一边比划着什么。
“哑娘说她很感激你,让她家赵汾进工坊管事,还让嵩娃和东娃学认字。”
叶兰亭诧然,她早就听说赵汾的妻子是个哑巴,平时也不怎么出门,都在家里帮着照顾生病的老母亲,今日才第一次见。
哑娘长得并不难看,甚至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看着人时,能用眼神传达她的情绪。
“不用谢我,赵汾自己有这个天赋和能力,嵩娃和东娃也很聪明。你在家照顾赵奶奶辛苦了,是赵汾让你来郑姑这里学纺线的吗?”
哑娘点头,她看起来很紧张,好像很担心叶兰亭会不允许她来。
叶兰亭笑笑:“不用担心,纺织长对口才没有要求,你只要心灵手巧,会纺线,工坊就招的。”
哑娘朝叶兰亭感激地笑了笑。
叶兰亭突然福至心灵,拿出手机,对着哑娘朴实的笑容一扫——
【哑娘,女,年龄30,资质99(七窍玲珑)天赋201 能耐87 体力72 。擅长:厨艺】
叶兰亭:“!”
瞧瞧,她随便一扫,就捡到一个宝。
做完土地集中这件事后,叶兰亭的村子就升到lv5级了,她没有急着选择培养妮妮亦或是刘老翁,而是把这个名额空置下来,这样后面遇到她觉得疑似可造之材时,就都可以先用手机扫一下确认他们的天赋属性。
很惊喜的是,叶兰亭的看人直觉非一般的准。
刘老翁,妮妮和现在的哑娘,都是三个有天赋的人。
“哑娘你做饭一定很好吃,不如你到叶家院子来,替换刘大娘做食堂厨娘吧,我照样给你每月六十文的工钱。”
自从郑姑离开灶房,换了刘铁柱他娘做厨娘后,叶兰亭就觉得食堂水平直线下降了,虽然其他人吃不出来什么区别,因为他们的需求只是填饱肚子,但吃在叶兰亭口里,就觉得味同嚼蜡。
也不知道刘大娘是怎么做的,同样的粗粮和荞面粉到了她手里,做出来的东西吃着就那么干巴无味。
哑娘听到叶兰亭愿意让她去叶家院子做工,非常激动!
她的男人和两个儿子都在那里,她当然也想去,而且叶村长竟然一点不嫌弃她是个哑巴。
哑娘对着叶兰亭一阵咿呜比划,叶兰亭大概看明白她仍旧是在感谢她。
“不用谢我了,走,跟我回去,我正愁找不到人做红薯淀粉呢,你厨艺天赋这么高,一定可以!”
叶兰亭叫上哑娘,牵着妮妮,三人一道往叶家院子走。
妮妮自从被叶兰亭‘买’来后,就一直很乖巧地跟在她身边,叶兰亭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从不给叶兰亭增添任何麻烦,短短四五天时间,她就已经学会了帮叶兰亭研磨,洗毛笔,整理办公桌上的册子,还会帮阿公晒采药,帮阿婆煎药汁,中午忙的时候还会去灶房帮刘大娘烧火做饭。
才十岁的小女孩,懂事得让人心疼。
而她的天赋属性也很让叶兰亭意外,因为她得到的妮妮擅长是:艺术。
在一个穷山村里面,无人知晓地孕育着一个未来的艺术家。
但如果没有叶兰亭,这个未来艺术家的命运,就是被自己亲生母亲卖给邻村的瘸子,然后一辈子活在家暴和虐待中,生下几个同样可怜的孩子,浑浑噩噩、凄凄惨惨过完她的一生。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女人们的命运总是不由自己做主的。
但叶兰亭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别的地方她管不着,但在她管辖的这个小村落,女人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和工作,有选择是否愿意嫁娶和生育的权利。
叶兰亭紧紧拉着哑娘和妮妮的手,神色坚定地看着前方的道路。
大古村,会改变的!
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哑娘和妮妮在身后,目光脚步紧紧地追随着叶兰亭。
她们知道,只有前面这个人,可以带领她们走出黑暗和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