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妖后撞上穿越女 > 妖后撞上穿越女 第30节

妖后撞上穿越女 第3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妖后撞上穿越女!

以前桓姚问过他,他辟易五谷是认为其中含杂质,不利于修行,但若说太大的损害倒也谈不上。只不过他自小习惯如此了。

桓姚不肯放弃,用筷子夹起一个八宝酥,踮起脚尖凑到他嘴边,很是轻车熟路地撒娇道:“师长,你尝尝看嘛,这是我最爱的点心之一,味道很好!”今日一番接触,桓姚已经能很自然地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男人对待了。

荀詹经不起她央求,只好张开了嘴,咬了一口那黏米点心。倒是不甜不腻,带着一股五谷和豆类的清香,听她说这是她最爱的点心,也不觉得那么难以接受。

待意识到自己竟然就着桓姚的手吃完了一整块点心,荀詹不由有些脸上发热。落荒而逃一般地推开她,“你自行研习,吾先回去了。”

“好久没如今日这般开怀了,谢谢师长陪我!”桓姚柔声道,然后又微带恳求,“明日也来可好?”

荀詹虽未回答,第二天却如约而至。

进书房之前,还特意去看了两人昨日一起种的花,见它已经变得蔫搭搭的,倒是有些着急,特意为其注入了一股生气。若非如此,就两人完全不考虑花的习性,随意乱栽,这株花未见得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能活下来。

来到书房等了一会儿才见桓姚进来,兴高采烈地指着自己的耳朵对他道:“师长,你看,可美?”

荀詹细一看,原来桓姚替换了往日的耳饰,把昨日他送的那种小号的绝壁之花的花朵摘了一个下来,用她惯常戴的珍珠耳钉簪住戴起来了。小巧玲珑的淡蓝色花朵,衬得她本就白皙如雪的肌肤几乎有些晶莹剔透,确实淡雅又美丽。

荀詹点头。

桓姚道:“师长送的两样花,我都喜爱!”又说,“只可惜,这么好的花,不几日必定会蔫枯而去。”她本意,其实是暗示荀詹再送别的花。

荀詹闻言,道:“将花存放于玉盒中,可保其多日不变。”对桓姚而言,这倒也是意外之喜了。

见桓姚脸上露出欢欣的笑容,荀詹也觉得心头有些淡淡的愉悦充斥着。

这一整日,桓姚一边看书一边不时向荀詹请教,及时教学,倒和以往的教授模式大为不同。

如此,时间很快过去三天。眼看着马上就是桓歆的寿宴了,想到他寿宴一结束,恐怕得了空闲就会再来松风园,便请求荀詹,让他告诉桓歆,她在余毒未清之前是不能结亲的,暗示其不能行男女之事。

经过这三四天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相处方式的相处,荀詹和桓姚的关系进步了许多,是以,桓姚也是见时机成熟才敢堂而皇之地对荀詹提这种要求。

荀詹只当她怕如外头女子一般早嫁,便同意了她的请求,当下就去跟桓歆说了此事。

桓歆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如同被雷劈了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码好这一章比昨天更晚,因为它更长。已经三点半了,于是依然放到早上发了。

第59章 私会

这十几天,对他而言简直度日如年,为了不再次体会那种j□j焚身却无处发泄的折磨,他明明在府上,却都没去看桓姚。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他一过二十一岁生日就可以和桓姚真正行房了,却又被告知,桓姚那厢等到清了余毒才行。

不过,虽说懊恼,他也还不至于不顾念桓姚身体,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常常去催促何中瑞加快解毒的研究进度。

随着桓歆的寿宴近在眼前,如今最着急的,已经不是桓姚。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迫近,司马道福简直坐立难安,桓歆的寿宴一过,她就必须随桓济等人返回荆州了。

她和桓济成婚已经三年多,徐氏和南康公主已经开始频频来信提及两人的子嗣问题。碍于会稽王府,桓济的所有通房妾室都是喝了避子汤的,南康公主曾跟司马昱承诺,要等到她生下第一个嫡子,才给桓济的其他女人停药。

但事实上,她跟桓济成婚至今一直都未曾圆房。她喜欢的是楚太祖桓歆,怎么可能把自己清白的身体交给桓济这种炮灰。这次回去,又再次和桓歆相隔千里,她还不知会面临怎样的境况。

在刺史府的十几天里,她跟桓歆的关系完全没有任何进展,仅仅是亲眼见证了桓歆对桓姚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三年多的坚持和努力,一直都是她一人的独角戏。花费了多少心血才来到江州,她怎么能甘心就这样一无所获地离开。

即使得不到他的心,也要得到他的人。

更何况,来之前她也曾预想过这种情况,还专门准备了药物。那种名为多子丸的药,只要是身体健康的正常女性,吃过一粒与人行房,便能一举得子。

历史上的楚太祖,一生只得一子,便是桓皇后所出的楚太宗桓唯爱。楚太宗出生时,楚太祖都已经年近三十了。在这个普遍早婚的时代,他要顶着多少压力才能多年不婚,只娶桓姚一人,只要她所出的孩子。

“唯爱,唯爱……”司马道福默念着这个无处不在宣示着楚太祖对桓姚的痴心绝爱的名字,心中逐渐坚定起来。她就是要打破这个千古流传的美丽神话。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她就不该是个旁观者。就算没有机会,自己也要创造机会!

只要她能生下桓歆的第一个孩子,那就是打破了历史,会产生蝴蝶效应。

下定了决心,她便召来自己如今的心腹侍人雪岚,交待了自己拟定的计划,让她去部署。

寿辰前夜,是刺史府上下最忙碌的日子,第二天就要招待大批的来客,因此很多东西头一天晚上就要开始准备。所以,不仅是外院,连桓姚的松风园,也被临时挪用了好多人过去。

桓姚梳洗完毕,正在看书,便听说,外院派了人来,要见她。桓姚加了件外衣,这才开了门。

知春把人领了进来,恭敬地对桓姚道:“七娘子,这丫头说,郎君有东西要她当面呈交与您。”

来人是位个头有些高的丫鬟,大脚,稍微有些驼背,走路的样子和寻常女子都不大一样。这人看着很眼生,不过桓姚却不奇怪,桓歆外院近身伺候的除了小厮便是中年嬷嬷,针线房以外的地方都没有年轻丫鬟。或许是今天实在太忙,便抽调了别的地方的人来传话也未可知。

“有什么便呈上来吧。”桓姚道。

那丫鬟捧着一个长条状的盒子,要走上前去递给桓姚,被知春拦下,接了过去。桓姚打开盒子一看,里头是一幅卷轴。以为是桓歆从哪里找来的古字画,当即便展开来看。

倒的确是一幅画,画上的景色却有些眼熟,细细一看,不正是刺史府上的荷塘么。这笔法,也有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桓姚的目光移到落款上,见到一行小字,“望屏退左右一见,顾”,不由微愕。

此时,那丫鬟走上前来,道:“郎君命奴得了娘子的回信再走。”

桓姚此时才觉察出,那丫鬟的声音有些奇怪,不似一般女子柔婉,反倒像被什么掐着嗓子似的。心头涌上一个大胆的猜想,“知春,你先退下罢。”

待知春退出去,合上门,桓姚这才对那丫鬟道:“你抬起头来。”

不过,那丫鬟却没有听从她的吩咐,反而是立刻转过了身,迅速在脸上擦拭着什么,然后伸手在头上一扯,那双丫髻直接就被她揭了下来,露出一个男子的束发,这才转过身抬头面向桓姚。

桓姚看着眼前的男子,实在忍不住笑出声了。

只见他那白如冠玉的俊脸上,双颊上是两坨红红的胭脂,被他刚才胡乱抹了,晕得到处都是,嘴上先前应当也是涂了胭脂的,这一擦,右边的嘴角拖出很长一抹红色的痕迹,再加上身上不伦不类的女装襦裙,实在是滑稽得很。

“七娘子……”桓姚这一笑,顾恺之的脸轰地一下几乎红到了脖子上去了。

桓姚见他难堪,忙止住了笑,正色道:“十九郎君,你怎会来此处?”

“我……我说过会来见你,自然不能食言。”顾恺之平时风度翩翩,此时却有些吞吞吐吐起来,他怎么说得出口,是因为太思念她,眼见明日就是桓歆的寿辰,看桓歆的态度,寿辰一过,他便再没有借口在刺史府上停留了。府上因明日的寿宴忙乱,他这才找到可乘之机,叫人偷了外院的腰牌来探望她。

桓姚闻言,顿时有几分感动,顾恺之竟然为了当日那句微不足道的话,堂堂一介大家子弟,把自己捯饬成了如此模样偷偷来看她。

“十九郎君实在是辛苦了。”桓歆这几天对松风园都严加守卫着,他要混进来,恐怕是费了不少力气的。她站起身来,拿起桌上扣着的一个茶杯,提起水壶,亲手给他倒了杯水,“渴不渴?喝杯水吧。”

见桓姚亲自把水递到面前,顾恺之有些受宠若惊,也不论渴不渴,赶忙伸手去接茶杯,然后猛地一口灌进嘴里,喝得太急,反而还呛到了。

“你慢些啊。”桓姚柔声道,看他这样子不知在外头待了多久,一副渴极了的样子,微微有些心疼,想给他拍拍后背,却又觉得在这时代有些逾越了。

好不容易止住咳,顾恺之再次窘得满脸通红,心头不禁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拙,今日竟在桓七娘子面前连连出丑。想想自己今日要做的事,连忙深呼吸了几次,待脸上热度稍退,这才开口跟桓姚说话,“七娘子,明日桓使君的寿辰之后,仆便要离开刺史府了。”

“要跟二哥他们一道回江州了吗?我近日被三哥禁足,恐怕是不能为你们送行了。”桓姚闻言,心中微有些失落,他竟这么快就要走了。听闻他眼下是在桓温那里做幕僚,荆州与江州相隔数千里,人生无常,这时代的交通又那么落后,此去一别,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

“七娘子……”顾恺之唤了她一声,因为紧张,显得有些急促,桓姚抬眼便撞上了他那双璀璨如星辰的眼睛,“自那日荷塘一遇,长康……长康便心慕于卿!今日前来,正是想让娘子知晓仆之心意。仆想与娘子朝夕相见,谈诗论画,共度余生……”

桓姚心跳有些加速,不由自主地移开了目光。若说她对顾恺之没好感,那不过是骗骗桓歆的话。两人虽才认识短短几天,见面也不过两回,但那种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的美妙感觉,却是这几年未曾在任何人身上感受过的。

“仆已去信给家翁,请他向令尊提亲……不知七娘子意下如何……”顾恺之继续道。

提亲?听到这两个字,桓姚倒是立刻冷静下来了。对她来说,这样的节奏实在有些太快了。可这也不怪顾恺之,时下的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如此。

对顾恺之,先前她是没有任何奢念的。遇到他时,桓歆已经对她挑明心思,而他只是来江州做客,过了寿宴就会离开,她实在无法作他想。可眼下,他提出提亲二字,却让她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希望。

嫁到顾家去,岂不是就能脱离桓歆的掌控了么?顾氏是江南四大世家之一,在东晋至少也还有好几十年的富贵稳定,桓歆虽然在江州势力庞大,手却还伸不到吴郡去。而且,只要在顾氏立稳了脚跟,她甚至可以将来想办法跟桓温争取,将李氏接到自己身边奉养。

荀詹这里将来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但凡她不能脱离桓氏,始终都是要被桓温嫁出去的。嫁谁不是嫁,与其被胡乱配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顾恺之岂不是好上太多了么。

“你……说什么意下如何!”桓姚装作娇羞地转过身,嗔怪道。

顾恺之见状,情急之下只怕她恼怒,连忙解释道:“不,仆是想说,未曾事先知会七娘子,心中惶忧,唯恐你觉得冒犯……仆逾越失礼了,在此给七娘子赔罪……”说着,弯下腰向桓姚深深作了个揖。

桓姚见他这样紧张,又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禁噗嗤一笑,“呆子!”这样的单纯美好,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顾恺之见她笑了,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暗嘲自己犯傻,这种事情,怎么能直接问人家女儿家。不过,桓七娘子并未恼怒,是否意味着自己也并非完全一厢情愿呢,这样一想,心情不禁飞扬起来,连脸上也喜形于色。

“七娘子,你放心,在你我婚事定下之前,我是不会离开湓口城的!”此时,他连谦称都不用了。

这事是他早就决定好的。虽然凭吴郡顾氏的清名,他又是直系嫡出,主动上门求娶桓氏庶女,南郡公多半不会拒绝,但凡事难免有万一,而这个万一,却是他不愿承受的。他要在湓口城,等到两人婚事确定的消息才能安心离开。

“只是,十九郎君,此事,怕是没那么容易的。”桓姚隐晦地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桓歆若知道顾恺之向桓温求娶她,不知会如何暴怒。她难以预料到时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但若不搏一搏,一生就这样被他毁掉,实在不甘心。

在此之前,她得先安顿好李氏才行,以防被桓歆迁怒。不过,顾恺之送信回建康到提亲的消息传到江州,这中间少说也得有一个多月时间,足够她想办法解决。

“纵是桓公不同意,我也回用诚意打动他的!”顾恺之毅然道。

也对,这件事最关键还是桓温的态度,只要桓温同意了,桓歆想要反对就很难了。

桓姚对他展颜一笑,“好,我等你佳音。”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好没效率,五点才码好,要死人了~~o(>_

第60章 空算计

顾恺之离去后,桓姚放下医书,开始思索李氏的去向。各方分析之后,最终还是觉得,把她送到荆州去最妥当。

虽然心中对习氏也颇为忌惮,但荆州那边毕竟是习氏当着家,有桓温坐镇,李氏过去,若有个三长两短,她也同样脱不了干系。如今,桓歆挑明心思以后,她已经完全明了习氏当初对她们下手的原因,真正得罪了习氏的是她桓姚。

习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会在自己的地盘上下手,也犯不着为了个迁怒就再次置李氏于死地。因此,李氏去荆州,短时间内安全是无虞的。

再者,李氏如今容貌恢复了,也能从桓温处得到些庇佑。相信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只凭感情行事,就算是为了她这个女儿,也会小心经营,好生笼络桓温。

细思一番,她开始提笔给桓温写信,告诉桓温,李氏容貌已经复原,甚为思念他,还说了自己在画技上的进步,表达了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濡慕之情。然后拿出画具,精心构画了一幅李氏的画像,前世的见识让她颇为了解男人对女人的喜好,这幅画将李氏的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还添加了一些既不出格又十分诱人的风情。相信桓温看后,必然会心驰神往。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大美人,还是属于他的妾室,他怎么可能继续把她留千里之外的地方。当然,若顺道能把她这个女儿也接过去就更好了,即使是要面对习氏的暗算,也比留在江州每日被桓歆猥亵好。

做完这些,夜已经很深了,她将信藏在枕头底下,这才上床就寝。

第二日一早,让知春把信和画都带到客院去交给桓祎,请他代为转交给桓温。相比司马道福和桓济,桓祎反倒是更忠实可靠一些。让他做事,她完全不用考虑什么利益交换和算计,只要他对她一日心思不改,就会尽心尽力为她做事。

八月二十,整个刺史府高朋满座,来往如织。这几日,来自各地为桓歆贺寿的客流充斥了湓口城大大小小的驿站客店,除了收到桓温代发的请帖之外的人,还有很多不请自来,前来送礼的。刺史府门口停的牛车马车塞满了整条官署街,还在继续往外蔓延。府上司礼的几个管事和奴仆,登记礼簿都记到了手软,替换了好几轮了。

桓温既然都代桓歆把请帖发了出去,这寿宴也是不得不办。以往桓歆觉得这些人情往来十分繁琐,但如今拥据江州,也算是一方之主,不能太过特立独行。礼尚往来,因此,那些持贴前来送礼的,桓歆都让人收下登记造册了,以便日后回礼。没有请帖的,倒是一律拒之门外。

整个府上,不止是专门用来待客的亭台楼阁,连花园里头都摆满了筵席,热闹了一整日,直到黄昏时刻才纷纷散去。若非桓歆早已言明政事繁忙不便招待,恐怕还要办好几天的流水席才能收尾。

这些场面上的事情,简直比打仗还累。即使他以前在荆州也常跟着桓温在各种宴饮集会上走动,但这次自己做东道主,要全程招待数百的宾客,一整天都要与人寒暄说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却实在是不胜烦扰。如今终于落幕,就连他向来自认身强力壮远超常人,也有种疲惫不堪的感觉。幸好他一直坚持没让桓姚为之操持。

沐浴一番,去了下乏,桓歆叫人拿来礼簿,从头到尾翻检了一遍,对此次来往宾客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拿起案上的笔,在礼簿上勾选,完毕后将礼簿递给陈管事,“上头圈过的,全送到松风园去。”

这些古书古画和珠玉宝石,都是桓姚可能会喜欢的。虽然这些东西都占了寿礼的一半,但松风园有库房,倒也不怕无处放置。最重要的是,寿宴前夕他把桓姚关在松风园这么多天,她心中肯定不会高兴,他得拿这些东西去哄哄她。待她消消气,明日再去探望。

若非他实在不能容忍桓姚跟顾恺之亲近,其实也是不想惹她生气的。

今日寿宴上头,也有许多人问起桓姚,话里话外,都是联姻的意思,全被他给推了。虽然桓姚几乎从未在江州上流露过面,但毕竟身份在那里,年纪也到了,随着桓氏这几年日益显赫,盯上她的人很多。求到他这里的,多半是想攀附于他的,他要拒绝也很容易,但荆州那边,却并非全然在他掌控之中。

桓姚究竟有多么能令男子神魂颠倒,他深有体会,同时,他也不可能一辈子将她禁锢于一方后院。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父亲桓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只要是有些清名的世家,他都乐意拉拢。一个庶女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随手就是可以嫁出去的。但凡有家世令他满意的人前去求娶,且不管序齿有没有轮到桓姚,他都能立刻就将她许配出去。他不能完全左右桓温的决定,目前也不是时候跟父亲闹出嫌隙。

顾恺之一事以后,他的危机感急速上升,原本只是有隐约一点想法的计划,逐渐也开始搬上日程了。

城外买好的山庄,前几日已经开始改造,而桓姚本身,这些年,他也一直在外给她宣扬着一个体弱多病的名声。一切只待时机成熟,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她了。

一看铜漏,已经是戌时三刻了,倒想起另一事,便叫人传唤赵六过来。

“清风院的事,可安排妥当了?”清风院,指的便是桓济和司马道福夫妇所居的客院。

前日,他收到底下人汇报,说是司马道福身边的大丫鬟雪岚,分别拿了一百金贿赂了府上的三位奴仆。其中一位,是他身边在小厨房里头为他煮茶的小厮。他每天晚间处理公务都要熬到三更天,因此一般会在戌时喝一碗茶汤提神,这事他身边的人几乎都知道。其实原本他也不爱喝茶,也是这几年配合桓姚的爱好,才慢慢品出些趣味来,此为题外话。

另一位,则是松风园的一个二等丫鬟,桓姚常常派到外院传话的。

雪岚给了他身边这位煮茶的小厮一包药,说让其将药下在今天晚上的茶里。而对于松风园的那个丫鬟,则吩咐的是,让她伪造桓姚的传话在今晚戌时三刻,将他约到后花园旁边的晓风院。整个刺史府都知道,自家使君有多疼爱幼妹,只要松风园一有事,几乎都是随传随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