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阴曹地府还贷录 > (快穿)阴曹地府还贷录 第88节

(快穿)阴曹地府还贷录 第8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阴曹地府还贷录!

再多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

秦萌萌知道。

赵国本来就是现在世界的老大,即使在原剧情中,赵国与楚国也是盟友而非敌人。虽然这一世,两国还未真正结盟,但早在她嫁到楚国来之前,赵国的使节就有来到过楚国,可见两国早就有了结盟的意图……

为了一个除了钱、物资其他什么也给不了的小盟友、甚至连盟友都不算的附属国秦国,去得罪老牌大哥、即将成为自己同盟的赵国,怎么想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靠的从来就不是条约与义气,国与国的交往靠的一直以来都是实力。

秦萌萌呆坐在自己的寝宫里,桌子上点着一根蜡烛,将她周围小小的一块地给照亮。她突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都是错的……她不应该奢望自己的和亲能换秦国的平安的。就算是这个世界的男主角又怎么样,就算有主角光环又怎么样……

秦萌萌当然相信,如果这次攻打秦国的是其他的国家,例如燕国这种小国,作为男主角的宇文一定会同意出兵帮助秦国的,可是只因为出兵的是赵国,于是,即使是男主角,也不敢做出些什么……

呵,原来,主角也不是万能的么……原来他们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么……

秦萌萌突然觉得,自己之前所想的一切都是错的,所作出的决定也都是错的。什么因为男主角有主角光环,嫁过去搞好关系对秦国好,什么男女主角很重要,跟在他们身边总不会错……原来,根本就不是这样。面对国与国的战争的时候,原来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秦萌萌又重新称病,深居于寝宫不出来,而这一次,是真的病了。

太医说,是郁结于心。

所有人都知道,秦萌萌的心病在哪里,所有人也都在她的面前保持沉默。

秦国国破的消息传到楚国皇宫的那天,天气晴朗。因为阴雨天气许久没有出来唠嗑的宫女太监们又开始占据每个宫殿不为人知的小角落重新开始凑在一起说着各自在其他宫里面听来的小道消息,例如御书房的隐形娘娘今天又和哪个宫里面的妃子闹起来了,例如太后养的猫儿又抓破了哪个秀女的衣裳,又例如……秦国被赵国吞并了,秦皇和皇后双双殉国,一干大臣和百姓死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最终抵抗不住,归顺了赵国。

秦萌萌躺在床上,惨白着一张脸。她已经不想去想到底是谁特地买通了她宫里的小太监就为了把这个消息传过来了,她只是思索了一番,确信这个消息是真的了……

这是早就料到的事情。

秦萌萌压下心里那股想要哭的冲动。

她的父皇,她的母后,一直以秦国守卫者的身份自居,一直以自己身上流着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贵族的血脉而骄傲。这样两个骄傲的人,又怎么会愿意在国破之后投降,忍辱被另一个国家的皇封作什么什么王呢……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有一条战争中的信条,叫作“两国交战,不杀将领。”该该因为乱世之中,良将难得,若非逼不得已,战胜国宁可囚禁一辈子,也绝不会杀敌国的将领的……这样也就意味着,最起码她的小伙伴苍颉能够活下来。他是这次战争中领着某个部队的将领,虽不是元帅,但也是一员小将。这一点,早在他们之间互通信件的时候,他就已经同她说过了。

秦萌萌开始细数自己从秦国带来的人都有哪些,现在又都是个什么情况。多数她带来的人,都已经因为听说了秦国被灭,转投到了其他宫殿的某些个妃子下了,唯一一个还留在她身边的,也就只有当初小伙伴留给她的仁杏和一干帮她传消息的侍婢们了……

秦萌萌缓缓起身,重新坐到了椅子上,开始拿起毛笔,又在纸上写了些什么,然后等着纸上写的字迹都干了,才开始把自己坐着的凳子搬到了房梁底下,又从衣架上抽出一根腰带。

她拿着腰带,站在凳子上,将腰带穿过了房梁,系上了结,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死亡,其实没什么可怕的。秦萌萌想。

她死过很多次了,死亡对于她,不过又是回了一趟家。

这一世,她是秦国的公主,身上同她的父母一样,都流着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贵族的血液。楚国一向看不起秦国,看不起她这个秦国的公主,如今秦国都灭了,她这个秦国公主更是要令这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百般折辱了。即使秦萌萌作为一只鬼可以不在意,但她身体里流着的血液,她秦国公主的身份,她秦国遗留下来的子民,他们也不会同意的。即使他们都愿意她活下来,为了顺利接手秦国,不让秦国人又一丁点复国希望的赵国,也不会同意她再活下来的。

与其未来被这群豺狼虎豹逼死,倒不如现在死得干净。

她在桌上留下了一封给楚皇的信,秦萌萌自信,楚皇一定会对因为没有答应她出兵而导致秦国被灭这件事心生愧疚的,她就要用这份还没有淡下去的愧疚之心,换身边这群尽心尽力服侍她的侍婢们可以安安全全出宫,以一个楚国人的身份活在楚国的大地上,免受战乱之苦。

所有的身后事,都已经了了……就让她这么了无牵挂地带着那些不甘死去吧……

脚下的凳子“咣当”一声,翻倒在了地上……

☆、97|6.21

苍颉站在秦国的城墙上,眺望着远方。

黑夜即将过去,天空已经泛起了白。他转过身,看着那些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们,他们一个个脸上沾满了血污,眼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希冀,眼神变得浑浊,但他们的双手却都一直扶着、握着那杆旗——那杆上面写着“秦”字的战旗。

原本按照国家战争的惯例,像这种象征着一个军队还存在还占领着战场的一半没有失败的帅旗上面,印的应该是这个军队元帅的姓氏。在战争的一开始,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可是后来,他们就放弃了这样的做法。

秦国不过五座城池,是一个在这个乱世里再普通不过的小国。苍颉曾经听在城墙下面叫嚣的赵国士兵喊过,他们将军打算在半个月之内攻进秦国的国都,用一个月的时间收服整个国家,将他们的秦国变成赵国的一个郡。他也记得,在从侍从那里听到转述的赵国士兵的话的时候,他们秦国的王坐在大殿的龙椅上,没有一丝的慌乱,不再年轻的脸上露出那种仿佛看见了觉得自己失去了依靠的还是雏鸟的儿子,对着他们轻声地安抚道:

“我相信我的子民,我也相信我自己,秦军,绝不是他们嘴上说说的半个月就可以打败的,秦国,也绝不是也绝不是他们所说的一个月就能破的。”

“我已经向周围其他的国家发出了求救信。我们秦国一直与周围的邻国交好,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看在往日的交情上帮助我们的。”

“就算所有国家都保持沉默,楚国是我们的姻亲国,几代人的交情,他们绝不会弃我们于不顾。只要我们能撑满两个半月,楚国的援军就一定会来。”

国王的一字一句,语速缓慢,却充满着信任和安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挺起了胸膛。那些曾经因为听了赵国士兵放出的狠话而慌乱失措的将领们眼神中的慌乱慢慢褪去,剩下的只有坚持、笃定与傲气。

苍颉同所有人一样,坚信着只要自己能撑过这两个半月,楚国的援军就一定会到,他们也一定能够胜利。他的姑姑,也就是皇后娘娘,和他的姑丈,秦皇在这之前曾经偷偷告诉过他,他们认为楚国一定会出兵的真正原因:

“楚国与秦国说到底,相隔的不过是一座山。那两条河流可以忽略不计。赵国的狼子野心,谁都看得出来,秦国被灭,下一个就是楚国。”他的姑丈一脸的从容,身上散发着作为上位者的自信。

“楚国的国君我虽没有亲眼见过,但你的父亲、还有好几位大臣在去楚国的时候都是见过的,他是个有分寸的,目光长远的,他会想明白这其中的关节,然后来帮我们。”

“就算他一时之间想不到这么远,萌萌总会想到的。”国王的脸上露出怀念的神情。

“她对这种事情总是能很快地反应过来。”

“小的时候我把她抱在膝上批奏章,她就可以单凭几个国家送来的国书,判断出哪个国家和秦国是交好的,哪些不是,哪些国家是怀着恶意的……”

苍颉低着头,赞同地点了点头。

“末将誓死也会撑过两个半月的。”

……

……

于是,坚定了“坚守两个半月,援军就会到来”的信念,秦国开始了万众一心的抗战。

然而在赵国强大的武力下,这场抗战变得尤为的艰难,战争的局势也越来越惨烈。

秦国从一开始只招成年的四肢健全的男人,到后来允许满十岁的少年就可以参军,再到最后连女人,只要四肢健全也和男人一样穿上战袍去打仗。很多的人家都是先去了一个父亲,父亲死了战袍给儿子儿子接着上,大儿子死了小儿子去,小儿子死了一家里的母亲咬着牙套上沾满自己丈夫儿子鲜血的铠甲拿着长枪接着上,直到最后,全家人都死全了,留下年迈的老人走上城墙,在漆黑的夜晚给众将士们看守着城门,警惕着敌军。

秦国原本充足的粮食,也因为战争开始消耗。当国库里的存粮都消耗殆尽的时候,秦国的皇站在皇城的城头,对着下面所有的百姓喊着:

“朕愧对你们呐,朕没能让你们吃饱喝足,反而现在还要伸手问你们要粮,朕……朕……”

老皇帝一脸的愧疚,全城的百姓、全国的百姓却一声不吭地从家里拿出了自家除了供老人吃食以外全部的粮食,凑出了一车又一车的军粮,运到前线去,给那些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的将士们吃。直到最后,什么都拿不出来了,全城的人都去参军了才罢休。

而帅旗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才定下来统一用这面写着“秦”字的帅旗的。

秦国的将军,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的,每一个都坚守着城门,嘶吼着,一个人站在城墙上给敌军做靶子,引开敌人的视线,指挥着所有的士兵抗击敌人。即使敌人的人数是他们的五倍,即使敌人用的刀剑兵器比他们的好得多,即使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靠每次敌人退兵的时候偷偷跑到山上挖的野菜、打的猎物充充饥,他们的脸上也没有出现过一丝的怯懦,一直坚毅地站在那里。一个将军被射杀了,就会有副将接替将军的位置,继续指挥。直到指挥的人知道大势已去了,他才会下令让所有还能走的士兵们都往下一座城池逃去,也让所有还留在城中奢望着城不会被攻破的百姓们带着自己的家当离去,而自己,则会选择和伤残的已经不能再动的士兵们一起,抵抗到最后一刻,死在敌人的刀下——只为了能拖更久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所有将领这样不要命的拼杀,每一次要是换一位将军就换一面旗,实在是赶不及,有这点时间做一面旗,还不如多挖几棵野菜来得实惠。于是,就统一了以“秦”作为旗子,一位位将军传下去。

如今,赵国已经攻打到了他们国家的最后一座城池了,也就是他们的国都了。

苍颉看着开始大亮的天,抿了抿嘴。

当初特地为五支守着每个城池做的帅旗,现在全部都集齐在这城墙上,由那些年老体弱的老兵们扶着,在风中飘动。所有活着的秦国人,都在他身后的这座城内。

今天,是自他们的国王发话后的两个半月的期限。等到了天大亮的时候,若是楚国没有来,大概也就不会来了。

苍颉擦了擦脸上的血和灰,挺直了身体接着往远处看。

短短的两个半月,他从一名少将,最后成为了一军的元帅。然而这样的升官并不让人高兴——他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做的元帅,而是所有比他有能力有经验的都死光了,才轮到的他。

而今天,若是楚国没有派来援军,他也会和之前几任元帅一样,战死在沙场上。

早在半个月前,苍颉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按理,他们的王送了求救信给楚国,事关国运,用的是最快的马,走的是最近的路,嘴上说要半个月到,其实二十天就能到。而同样的,救人如救火,楚皇如果真心实意来增援,也一定会让援军加速,原本两个月的路程,走快一点,一个半月就能到。仔细算一算,其实早在半个月前,楚国的援军就应该到了的……

可是并没有。

除了相邻的和他们秦国关系好点的国家偷偷接济了粮草和军备给他们,再没有人来帮过他们。

天,在苍颉的一点一点走神中开始大亮。在城下驻扎的敌军开始搭伙做饭。苍颉从怀里掏出在上城墙时,一个小兵给他的一颗煮熟了的鸟蛋。这是他早上的食物。在城中已经物资匮乏的时候,能吃上一个蛋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敌军的炉灶熄灭了,苍颉看着城下开始聚集在一起的敌国的军队,挥手示意身边的部下去敲锣,让所有还能动的士兵都上城墙上来,准备一决生死。

两个半月已经过去了。城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没有了赢的可能,每个登上城墙的人都仿佛心存死志,眼中除了对敌人的怒火,再也看不见生的希望。

随着对方的一阵战鼓,苍颉知道,又一次攻城就要开始了,他也不慌不忙指挥着城上的人把石块弓箭摆好,开始新一轮的守城。

“冲啊——”

他听到城下的呐喊声,自己走上了城墙的最高处,手里拿着一面帅旗,站定,挺直了胸膛,深吸一口气,在等到那些敌军开始搭梯子了,挥手下令:

“放箭!”

他冷眼看着一群的敌军士兵倒下。

“丢石头!”

城下又是一阵的惨叫。

“放箭!”

“丢石头!”

“……”

“……”

直到他喊到嗓子沙哑,听到身边的人对他说:

“报告将军,石头用完了。”

“报告将军,箭也没有了。”

他不动神色,仿佛胸有成竹的样子,动了动嘴:

“倒沸水!”

“……”

这一场攻防战打得时间比之前几次都要久,苍颉觉得,这一次,赵军怕是铁了心要攻破这座城了。

他守不了多久。苍颉心知肚明。但是……他总想着,就算守不了不多,他也要让这场赵军的胜利变成惨胜!能杀一个是一个。

城墙的一块,终于被攻破了。一队赵国的士兵冲上了城墙,开始拿着兵器与他们厮杀。苍颉一手握着帅旗,一手提着刀,哪个敌军想要来砍他的帅旗,他就给那人一刀。

直到打到自己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直到地上躺满了昨夜还与他一起守夜的士兵,直到他的胸膛插了一支箭,直到敌军的一个小将将他推倒在地,城上充斥着胜利的欢呼,苍颉才反应过来,这一次,他输了,秦国输了。

输的代价,是他的命,是秦国上下百姓的命……

直到闭上眼的最后一刻,苍颉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庆幸——还好,他的公主殿下没有嫁给他。还好,他的公主殿下还能平安地活着楚国的皇城里,吃穿不愁。

她能活下去,真的是……太好了……

死的是自己而不是她,也真的是……太值得庆幸了……

☆、98|6.21.

秦萌萌身上穿着铠甲,手上拿着长矛,辫子高高扎起,盘成了一个包,她的双眼紧紧地盯着站在她对面的和她穿着同样衣服的士兵打扮的年轻人,手紧紧握住长矛,蓄势待发的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