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看上去很美 > 重生之看上去很美 第6节

重生之看上去很美 第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看上去很美!

☆、死亡

骨灰寄存处没几个人,陈长卿很顺利的取回母亲的骨灰,在指定的地点祭拜。将骨灰盒放上贡坛,摆上贡品,燃上香,望着青烟袅袅,笼罩着母亲的遗像,陈长卿突然觉得照片中的母亲很陌生。

那是一张黑白色的一寸照片,镶嵌在廉价的骨灰盒中间,可以看出当时没人给母亲挑选照片,母亲那么多的漂亮照片都已经不知去向,而这一张是母亲久病之后办什么手续时拍的,即便是黑白照依然看得出脸色不好,也没有任何笑容,略显空洞的眼神里似乎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没想。

陈长卿没有哭,她哭不出来,伤心吗?没有,那种伤心欲绝也不过是得知母亲去世的那一瞬间,然后就是麻木的茫然。真正伤心恐惧的日子是在母亲生病的那一年里,那种绝望里透着希望,然后希望里透着麻木的感觉,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天都烟消云散。

甚至,母亲的葬礼上,她,哭不出。有人说她冷血,也有人说她可怜,只是后来陈长卿才发现,她不会哭了,不是不会掉泪,只是常常在掉下第一滴泪时,心就空了,然后泪就干了,再也流不出。

后来看心理方面的书,模糊的觉得,这可能也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急反应吧。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流行哭葬,至亲之人在逝者坟前哭诉哀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亲友的互相安慰与宣泄很好的释放了心中的悲伤,放逝者安心离去,也给生者重新振作的机会。

只可惜,陈长卿没有那个机会,虽然葬礼上人来人往,她只觉得孤身一人,又怎么敢哭,敢崩溃?其实现在想来,这也不全是坏事,两世的记忆里,也因为这份伪装的坚强,真的变得坚强了,不管是离奇穿越还是选择单身,她都活下来了,不是吗?

陈长卿脑子里思绪乱飞,就像是手里没有停的烧着的纸钱,黄色的纸被火舌瞬间吞噬,化成黑色的烟灰随着青烟越飞越高。

偶尔她会怀疑,女人活着的意义,好像这个问题在她小学的时候就在想了。他们家楼下的一家有个上初中的姐姐,虽然没有太多交集,但偶尔见面也会聊上几句,她也会去借书问问题之类。

印象中那个家的女主人很温和,并不多话,每次陈长卿去都是准备好水果就去忙活别的,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她倒是没见过几次家里的男主人,那男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忠厚,不善言谈。

只是,就是这个老实忠厚的男人,在妻子去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娶了新妇,那个临近中考的小姐姐却是再也没见过。邻居里传闻她跟人私奔了,没再上学,很快就嫁人生子了。那时候,母亲刚刚开始生病,那种潜意识里的惶恐,让还是个十一二的孩子的她,惶惶不可终日。似乎,冥冥之中,那个小姐姐的命运似乎预示着她的未来。

之后她常常想起那个小姐姐的母亲,特别爱干净的她,经常开着门隔着纱门拖地,而后来,那个新妇也常常如此,让她常把两人重合。那时候,她傻傻地想,原来一个男人需要两个妻子来伺候呢。

黄色的纸钱都变成了灰白色的烟灰,香炉里的香也已经燃尽,陈长卿也扯回了发散到天边的思绪,该走了呢,仔细拿湿巾擦了骨灰盒,在心底与母亲承诺,下一次来就带她去看海。

陈长卿走出去的时候,送葬的队伍又换了一拨人,依旧有人是哭声震天,也依旧是有人事不关己。不远处高高的烟筒一阵一阵的冒着黑烟,空气中夹杂着刺鼻的气味,让她忍不住加快脚步,直到走出大门,才舒了口气。

回头望着依旧冒着黑烟的烟筒,陈长卿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说是每个人肩头的灰尘里也许就有某个人的骨灰,看得毛骨悚然之余,也有一丝悲凉的怅然。人,这一生,再如何辉煌,也不过回归于尘土而已,倒是应和了佛语中的一句,极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回来的路上,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夏天的雨总是下得豪爽,仿佛某种庆典般一片喧嚣,让陈长卿心底不由得也兴起几分畅快。不像每次清明,虽然也有雨,但那种静静的雨滴,阴沉的天空,都让人觉得哀伤。

祭拜回来,陈长卿倒是觉得自己沉静了许多,那种才重生回来的惶惑与亢奋,也似乎散了些去。虽然不至于看穿生死,但,倒是奇怪的安心下来。活着就好好活着,死亡,也不可怕,不过是从哪里来归到哪里去罢了。

回到家时还算早,家里没人,寂静的夏日午后,连知了似乎也在午休。陈长卿先洗了个澡,把一身衣服扔进洗衣机洗了,管它会不会费水费电,让后妈心疼去吧。边擦着头发她边翻找着早就换新的家具抽屉,翻了个遍,除了衣柜里锁着的那个,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母亲曾经的相册,甚至没有他们家以前的照片。

那个锁着的,陈长卿想也知道那里是什么,存折之类吧,反正不可能有母亲的相片。她倒是说不上愤怒,反而潜意识里有些许的松了口气的感觉。就像是上午看到母亲的遗像,悲伤之外更多的是愧疚与惶恐,她,竟然已经淡忘了母亲的脸。

明明知道照片中是唯一的至亲,但那种陌生感无法消除,记忆深处那些温暖的画面,与照片中的人无法合二为一。

其实,陈长卿从小就不是个喜欢照相的人,因为隔了几年去看照片中的自己,都会觉得陌生,就像是一旦拍下照片,照片中就是另一个世界,是另一段并非如今自己的人生。偶尔她也会想,这也许就是她有这种穿越体质的原因吧。

还不懂得宇宙平行空间这名词的时候,小小的她就已经空想出许多个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那也不错。那么,也许生离死别也就没那么感伤。也许在某个不知名的空间,你的亲人以另一种姿态过着另一种人生,即便是没有你的参与,也会觉得欣慰不少,不是吗?

陈长卿觉得自己得睡一会儿,今天脑子里充斥太多生与死的哲学课题,还是清空一下吧,要享受人生,就得时不时的清空大脑空间。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陈长卿动身去B市的这天,今天是周天,意外的去B市的人并不多,她所在的车厢还没有坐满一半人。如今还没有动车和高铁,所谓的特快空调车,也不过是多了空调而已,要到达B市怎么也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由于是盛夏,外面的景色也是一片焦热,大家都拉下窗帘补眠,虽然昨晚睡得颇好,陈长卿还是半躺在双人座位上闭目养神,计划着B市的行程。不过早就计划憧憬了好多遍的包租婆梦想,如今临近实现,倒是懒得多想了,计划总不如变化,随机应变吧。

陈长卿倒是想起昨天在廖家吃的那顿饭了,虽然开始有些拘束,毕竟廖家的亲家一家也在,一大家子人貌似就她一个外人。但没多久就适应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热情直爽的性情中人。只不过亲家那边看起来略精明些,也是久走官场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接人待物也面面俱到的过了些。

不过,总体上都是好人,一家子和和乐乐的,让陈长卿羡慕不已,虽然是人家口头上的干闺女,但毕竟不是亲的,不得不说,投胎还真是个技术活。

不知不觉间,陈长卿也睡着了,直到走廊上有人走动的声音她才惊醒,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看着车厢最前方的滚动指示牌,貌似还有一站就到了。火车刚进了车站,她望着车窗外叫卖不停的小贩,感觉很亲切。以后有了动车,到站只有几分钟停靠,也就没有商贩存在的余地了,当然也是因为后来加强管理了吧。

很快B市到了,进站前陈长卿去洗手间洗了个脸,清醒多了,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肚子早就抗议了。火车站周边最多的除了旅馆就是快餐店了,陈长卿选了一家人比较少的麦当劳,虽然对垃圾食品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许久没吃倒是有些想念,何况毕竟快啊,她要饿扁了。

飞速解决一个汉堡,陈长卿才有兴致吃着薯条,看着落地窗外行色匆匆的旅人。B市作为全国的心脏,这个火车站自然是枢纽中的枢纽,即便是后世又兴建了几个车站分流,这个老火车站依旧是最繁忙的一个。

对于这个还保留了几处古建筑的老火车站,陈长卿感觉有些亲切,虽然B市算是另一个自己的根据地,但毕竟记忆中的场景与现实中的体验还是不太相同的。就仿佛是仔细的看过别人的旅行记录片再出发,即便是熟悉的场景也会有很多的新鲜感。

作者有话要说:都说喜欢重生文的人,是因为都有后悔遗憾的事,想要倒带重来。可是,人只要活着,谁又能真的没有遗憾呢?

☆、人活着

陈长卿的买房计划中的第一步,就是先去找个地方住下。这个地方也算是旧地重游,是另一世陈长卿的大学附近。另一世的她倒是与这片儿地界儿有缘的紧,不仅是大学四年中的两年从这里度过,后来因为这边儿愈加寸土寸金,他们大学一半儿搬去了早就建好的市郊的大学城,原址上一半儿宿舍楼拆除后,建起了当时B市最高的CBD中心。

而陈长卿毕业后,幸运的进了老校这片儿的学区小学,而这小学没几年就升为重点小学。说起来同班同学都说她简直是走了狗屎运,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外乡人,能留在B市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能进挤破头的小学当老师。

其实,也是赶巧了,陈长卿毕业那年刚好教育改革,要求新进教师必须研究生以上,结果,资源明显不太够,很多研究生也看不太上一个不出名小学的老师。于是陈长卿在学校里因为没谈恋爱,闲着无聊念的双学位派上了用场,被破格录取,当然要求在两年内拿到脱产研究生文凭。

于是陈长卿就在这儿扎下了根,后来拿到信托基金,就立刻买下了附近早就看好的公寓,告别了多年的租房生涯。

这里几乎是另一世陈长卿的幸运福地,所以今生的陈长卿也打算选在这边买房。虽然她不懂什么生意经,但也明白做生不如做熟。即便是知道更市中心的地方房价涨幅更可观,但一个是对具体楼盘并没有留意过,另一个她这点儿小钱就别去招人耻笑了。

如果她有钱,她绝对会砸钱去买个四合院儿的,只可惜第一她没钱,第二,她也不知道哪里的四合院会安全留存下来。

一边感兴趣的望着窗外那似曾相识的街景,一边胡思乱想的陈长卿很快就到了目的地。B师大的大门一如记忆中的古朴,甚至稍不留意就能忽略过去,她并不急着故地重游,她要先去解决住的地方,租房子去。

是的,租房子,而不是住酒店,陈长卿早就斟酌很久了,说实话若是生活,她手里的钱足够她到大学毕业了。可是,若是买房,真的是杯水车薪,所以一点一滴都不能浪费。她是打算这个暑假都耗在这里的,毕竟这算是高中三年最后的长假了,从高三起就不会这么逍遥。

而且,陈长卿要做的不仅仅是选房买房就完了的,她还要打理好房子出租,最好租客也能选定。是的,她打算买现房,或者准现房,她不是不知道期房更便宜,升值空间更大。但是,她有个致命弱点,她还是个学生,而且还是打算上大学的。这一下去就是四五年没有收入,房贷哪里来。她可不想二十来万全额买个城郊小房子拉倒,她还不至于傻成这样。

陈长卿溜达着绕到大学的后门,对面的住宅区一楼临街的商业街上,有一家显眼的房屋中介,这是一家夫妻店。另一世的陈长卿就是由他们帮忙,选了那个小区的公寓买了。虽然是二手房,但住的很舒心,物业也算是尽责贴心。

说起来那也算是个高档小区,只有三栋临街公寓楼,小区里面都是小高层住宅和最深处的几栋别墅。要不是两夫妻的宝贝儿子刚好在陈长卿班上,人家也不可能这么上心,要知道这两口子赶上了好时候,后来靠着倒腾房子发了,这店面也懒得打理,后来就转手给一家连锁店了。

要不说这片地界就是陈长卿的福地呢,这关系也能让她碰上,否则就她手里那点儿首付,买市郊的房子都排不上号呢。

陈长卿推开了玻璃门,迎面的冷气让她舒了口气,果然B市与A市的夏天有的一拼,今天还有点儿阴天,闷的很。店里面布置的很清爽,没有其他人,只有她认识的老板娘正坐在柜台后面,看她进来有些诧异,但还是笑脸问道,"小姑娘,有什么事儿?"

看来以为是问路的吧,毕竟她这模样即便是冒充大学生也是没人信的。

"您好,我想在这附近租房,但只租两个月,有合适的房源吗?"陈长卿很礼貌的笑着问道。

对方诧异地瞪大了眼,下意识问道,"几个人?你家大人呢?"陈长卿忍不住笑起来,那种熟悉感真实起来,眨了眨眼,"阿姨,就我一个人,所以,最好是小一点、安全一点的公寓。"

李凤丽也忍不住笑了,还是有些狐疑,从柜台后面绕出来,让这有趣的小丫头在窗边落座,她坐在对面。问了几个具体要求,总算是有些信了,不禁心里慨叹,现在的孩子可真是一个个人精一样。

别是神童吧,像是电视里说的那种,什么少年大学生什么的。她这么想了,也这么问了,让陈长卿又笑了一场。然后实话实说道,"我是来买房的,所以得好好考察两个月才行。"看着对方吃惊的表情,她知道,对方不仅仅吃惊她小小年纪竟然敢自己买房,更吃惊她如此没有戒心,跟她这第一次见面的人直说。不管买房是真是假,这说出来万一是个心思不正的,难免会被人惦记。

正如陈长卿的猜测,李凤丽觉得这孩子不是傻子吧,刚刚神童什么的一定是错觉。陈长卿当然不是傻瓜,也不仅仅是因为了解这两口子的为人,只是她时间不多,还是速战速决的好。虽然她肯定要自己去考察,但毕竟还是外行,不要小瞧这种小门脸儿的中介,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差价,都是他们抬抬手的事儿,虽然买方卖方都不知道。

更何况,除了这点,陈长卿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信息,要知道即便是后世,所谓的透明的网上中介,信息也绝对是不对等的。当然,她这次是不打算买二手房的,因为首付嘛,新房首付要低得多。尤其是她幸运的赶上了房价的拐点,也可以说是房地产黄金时代的起点,因为这次跌价,房价几乎与几年前持平,而且房市上观望等继续跌的气氛弥漫,已经持续大半年了,于是各种救市政策也出来了。

这也是陈长卿即便是损失基金收益,也要取出所有钱来的原因,可以说,错过了这次,像她这样的小虾米是没可能贷款买房的,尤其是那低到两成的首付,七折的贷款利率。这让后来买房时的陈长卿羡慕嫉妒恨的,只恨不得想穿越一把,当然这是所有错过拐点,却又不得不买房的老百姓们的共同愿望。

所以,若是重生一把的陈长卿不抓住这个机会,可才真是傻到家了呢。

见多识广的李凤丽,没有继续买房话题,管这孩子是想干嘛,还是多看看为妙。于是只是尽责的筛选适合小姑娘住的房子,说起来,还真不好找。又要独居又要干净安全,还得拎包就能入住,这价格肯定低不了,尤其还只是短期。不过,有形形□□的租房客,她就有形形□□的房源,她吃得就是这行饭嘛。

李凤丽很快便选出几处房源,陈长卿发现竟有一处是曾经买房的小区,就立刻要求先看着一处。李凤丽叫出里屋的丈夫看店,自己带着陈长卿去看房,看着走在前面的小姑娘,心里还是犯嘀咕,这孩子真够邪性的,胆子忒大了,这是打算今天就拍板住下的意思啊。

果然,这小姑娘竟然一眼相中了,第二家都不用看了,这可真是李凤丽感觉自己快要见怪不怪了,但也不由得提醒,"这小区总共三期,这不是还有一期正在建,人员比较杂,你一个小姑娘可注意些。"

陈长卿笑了,真诚地看着对方道,"谢谢李阿姨,多亏了有您在。"李凤丽一愣,审视地看着陈长卿,狐疑道,"你认识我?"眼中倒是多了一丝戒备。陈长卿倒是不见外,拉着对方在客厅沙发上坐下,才说道,"您别见怪,我是听我邻居阿姨提过您,所以觉得阿姨亲切,这才有些唐突。"

"我邻居是从B市搬回A市的,好像就在附近的小区,说是卖房子时,亏了你们店实诚,帮了他们大忙。她知道我想来B市买房,这才偷偷跟我说了李阿姨的事儿,您可别生气。"说完,有些讨好地看着对方。

"哪里生气,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别说,在我们这行,你李姨的店可是有名的童叟无欺。咱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可都赚在明里,绝对不做坑蒙拐骗那一套,买房卖房毕竟是咱老百姓一辈子的大事。哈哈哈,你邻居叫啥,没准我还能想起来呢。"李凤丽听了解释,提着的心也放下了,知道自己的口碑都传到A市去了,忍不住有些得意,再让那些赚黑心钱的同行总笑话他们两口子傻。

嗤,也不看看他们手里的客户都要跑光了,而且好人就是有好报,要不怎么能她都快四十了,还能再生个儿子?想起家里才一岁多的宝贝疙瘩,李凤丽看着对方的眼神更柔和了,这也还是个孩子呢。

"姓王,不过我不知道她名字呢,年纪很大的长辈了。"陈长卿笑着说,心道,果然一个谎言要一百个谎言去圆,真累心,未成年尊可怜。

"你这是真要买房?"看着时间还早,李凤丽也来了谈兴,何况她还真好奇,虽然也见过挥金如土的富二代,小孩子家家就敢买房送女友,可这孩子怎么看怎么不像啊。

"也是跟李姨投缘,不知怎的就觉得熟悉,我也就不避讳家丑了。"陈长卿敛了眉眼,低低地诉说起来,直到后来说得对方眼圈儿都红了。

"唉,你这小小年纪就这么不容易,不过年轻就是本钱,这日子就是先苦后甜才好呢。"李凤丽叹息的说道,知道摊上这种家庭,外人安慰什么的都是白费,自己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上榜了Y(^_^)Y虽然非常不起眼??但是,我会努力更文的,所以亲们不要大意的收藏吧,我会保持日更滴。

还有??求个留言??总感觉自己在单机呜呜。

☆、目标

说起来也是巧了,这李凤丽也是个命苦的,生母早逝,只生了她一个。后妈进门后她就是那喘气儿都碍眼的了,后来学也不让上了,她一咬牙就从乡下出来了。

如今这日子谁不羡慕,更别提去年生了个大胖小子,谁不说她命好,可这女人命好不好的还不是得靠自己挣?即便是自己男人也不能全靠着呢,也幸好有了儿子,要不然哼哼,这钱多了,也不全是好事儿。

"放心,你李姨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让你踏踏实实选个合适的房子还是行的。"李凤丽说道,这看似柔弱实则刚强的小姑娘,让她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个抹黑半夜逃出村子的自己。

要不说这儿是陈长卿的福地呢,连另一世的陈长卿都不知道的李凤丽的身世,现在竟然让对方因为感怜自身而动了帮忙的心,虽然,这事儿她现在也还不知道。不过,这上心与不上心可绝对不一样,以陈长卿原本的打算,也不过是跟对方套套近乎,快速熟识起来罢了,不过要想达到前世的那种情分是不可能的。

然而世异时移,却也柳暗花明起来,要不说人跟人的缘分说不得,真与那老人常说的一样,缘深缘浅都是几世的因果。

跟着李凤丽回到店里办理租房手续,两人回去时,李凤丽的老公正跟一个女人说话,看她们进来倒是有些尴尬的样子。陈长卿感觉身边的李凤丽有一瞬的僵硬紧绷,然后又若无其事的跟他们打了招呼,之后依旧微笑着跟她讲解租赁合同之类,直到她离开,那女人还在,就是气氛似乎有些不尴不尬。

陈长卿搜索着另一世的记忆,记忆中那两口子虽然算不上多恩爱,但也挺和谐的,也没听说闹什么,看来是被老板娘扼杀在摇篮里了吧。陈长卿就是敬佩这种女人,感觉很有种即便是生在乱世也能上战场杀敌的女人,就是那种放在哪里,日子都不会过得差的人。

刚好与自己相反,自己似乎两辈子里都不能算得上过得好,若是换成自己遇见这种事儿,恐怕除了眼不见为净,就是将对方扫地出门了吧。

刚刚就发现那公寓里竟然还有电饭煲等厨房用品,于是在回来的路上陈长卿去了楼下的超市,买了几个西红柿和鸡蛋,当然还有小袋的大米。她想实验记忆里单身贵族版的自己,那还算美味的厨艺很久了,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只有四十来平米的公寓,厨房也是袖珍的可怜,不过厨房用品倒是齐全的很。李凤丽说是一金领美女的房子,一直自己住,因为要驻外两年,所以才托给她往外租。价格好商量,但对租客挑剔的紧。对租客的各种规矩要求也写了整整一张A4纸,有二十条之多,也是个有趣的人。

不过布置的还真是舒适,比记忆里另一世陈长卿的公寓,布置的还要漂亮舒适些,即便是她的公寓比这个要大个十来平米。西红柿炒蛋果然很美味,就着菜陈长卿吃了一碗半米饭,真是重生来最好吃的一顿饭呢,摸着肚子躺在沙发上的她忍不住舒服的喟叹。

电视里的节目虽然无趣但也有几分怀旧,吃饱喝足的陈长卿有些昏昏欲睡,惦记着还没洗澡,还没打扫卫生还是爬了起来。是的,二十条家规里,吃完饭必须打扫卫生,还好金领就是有钱洗碗柜、吸尘器一应具全,真不知道这位不缺钱的主,为了没几个钱的月租折腾个啥,要是她,自己的住处就是空着一年,她也不往外租。又不是不回来住,不嫌各应吗?

陈长卿边打扫边吐槽,也不想想要是人家跟她一样,她又上哪里住这样的好房子去?

第二天清晨,陈长卿理所当然的睡到自然醒,虽然这个公寓临街,但并不喧闹,也许是窗户朝向小区里面,而且是十一层的原因吧。她端了一杯温开水,坐在落地窗前看着远方,发现高层住宅的好处就是,即便是如此小小一间公寓,望着窗外俯首称臣的建筑物,也难免生出几分指点江山的豪情来。

陈长卿是个胆小的,另一世虽然也在这个小区买得公寓,就在隔壁单元,但只选了有限几套公寓里最底层的,七层,她的想法就是万一有事儿好往下跑啊。如今她想来还是觉得自己有理,但是也不得不否认人天性有种登高望远的本能,不自觉的心情就会开阔舒畅起来,如此看来倒也值得。毕竟,人越成长越难得有个好心情呢。

心情不错的陈长卿简单洗漱后,溜达着去B师大门口买早餐了。这边儿一大早就聚集了庞大的早餐车的队伍,因为这边的客源丰富,既有B师大学生们,又有B师大老师宿舍楼,还有紧邻的几个新旧社区。对早餐摊来说,绝对的黄金地段儿。

陈长卿找了一个看起来干净些的摊子,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吃着有些怀念的早点。地道的豆腐脑和喷香的煎饼果子,搞不清这是不是B市的特色,因为这两样北方城市几乎都有。不过,每个地方的味道都有略微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吧。

其实记忆里,另一世的她也并不常吃外餐,当然是为了节省。虽然幸运的赶上了最后一批学费全免的师范生待遇,还有每月的聊胜于无的津贴。但,有着一位似乎丧失记忆,不给生活费的父亲,她除了课余时间打工就是节约开支了。

早上八点来钟,早餐摊上最多的已经不是附近小区,给家人买早餐的大爷大妈们,而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领们。打扮的西装革履、套裙翩翩的男女们,白得发亮的衬衣与周边的脏乱环境很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就是生活。看起来有些萎靡麻木的表情,一旦进了附近的高楼大厦,那必须是神采奕奕的精英表情。直到青春不再,而后又会有一批接一批的,更朝气蓬勃的后来者。

掺杂在其中的,也有一些暑假里并未回家度假的B师大学生。虽说他们年龄上与旁边的白领们差不多,甚至有些研究生还要更年长,但除了衣着,脸上的青涩依旧很轻易的将他们区分开来。

另一世的陈长卿也是不常回家的一员,暑假里大都在打工中度过,不过她倒是很少在早餐摊出现罢了。吃饱喝足的陈长卿,去报摊买了张B市地图,就溜达着回去了。两辈子的陈长卿对于地理方面都是有些迷糊的,说直白点,就是路痴,所以才会只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小范围活动。

所以即便是记忆中有些印象深刻的大改造,或者大型建筑项目,陈长卿也有些分不清具体方位,所以只能认命地翻看本区的详细地图。其实,作为B市第二大区的B区,也够她折腾了,或者说,她那点儿钱,只在这个小区折腾都嫌水声小。

想到这里,陈长卿放下地图,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这个小区的深处,在人工湖对岸的半山上,隐约可见有绿色的施工帏帐。 应该是最后一批别墅区的兴建,据说那里还谣传有明星入住,不过没人真遇见过。别墅区与小区并不相连,另有出入口,共有的也不过是不算大的人工湖,只可惜人工湖被围栏分成两半一边儿属于别墅区,一边儿属于小区,想要沿湖跑圈是不成的。

别墅,陈长卿是不敢想的,但住宅倒是可以想想。其实,陈长卿最初的计划是买两套公寓出租用,一套学区房坐等升值,也就是说她是不打算在B市常住的,这里虽然是另一世陈长卿的第二故乡,这也是她依旧选择这里上学购房的原因。但毕竟今世的陈长卿对这里只有记忆中的熟悉感,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