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一 之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八荒志!
看着这个乖巧的小丫头跪在大殿下面,王妃心里爱怜之心顿起:“来啊,去掉刑具,赐座。”王妃吩咐左右道。
当场的侍卫听王妃如此说,都是愣在当场,不知这王妃为何如此吩咐。侍卫们都去看王爷的脸色。
这燕王也被王妃搞得糊涂了,这刺王杀驾的重犯,怎么就要给去了刑具,还要赐座。
“爱妃,此事目前还不清楚。这中间许多关节尚需查证,现在这样是不是太过草率。我看还是先将这丫头关押起来,等孤王查证清楚了再做处置。”这王爷也看出来了,王妃确实喜欢这丫头。要是其他事情的事情都好说。可是这刺杀燕王的事情,牵扯实在太大。燕王想着还是要谨慎一些的好。
要说这秋兰可真是乖巧机灵,听见王妃这么一说,就在下面回道:“小女子多谢王妃殿下赐座,我是该死之人,死不足惜,只是还请王爷和王妃不要难为我家公子。”
“你看看,这小丫头都已经谢过恩啦,难不成要我失信于这个小丫头吗?”众侍卫听王妃这么一说,都是吓了一跳,心想着这个罪名我们几个可担当不起。也不再去看燕王的脸色,忙上前去掉刑具。有人搬过一张锦凳来,远远的放在大殿之下。
这王妃一看,就说道:“放近点,让这丫头靠近点坐。怎么,这大殿上侍卫们都在,还怕这小丫头伤着我们不成。我看也不能啊。”
那侍卫听王妃这样一说,就只得把那锦凳往殿前挪了一点。
“你这小丫头,倒是有情有义,你这会儿为了你家公子,豁出自己的性命。可你知道在你家公子心中怎么样?说不定他就当你是个平常丫鬟,没有了你,回头再出去买一个来就是。你这样做可值得?”王妃见秋兰坐定了问她道。
“不会的,公子爷不是那样的人,他对我很好。”秋兰咬着嘴唇,眼中含泪说道。
“丫头呀,你还是年纪太小,不知道男人是什么东西。特别是这官场上的男人,为了功名,为了爵禄,别说什么丫鬟了,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那还不也是巴巴的送了出去。”王妃说道此处,斜着眼睛看了旁边的王爷一眼。
这一眼看的王爷好不尴尬,心里想着,“爱妃这还在为三个儿子的事情,生我的气。”
原来这王妃说的燕王朱棣送三个儿子去南京的事情。
时值太祖大祭,本来应该由燕王朱棣去南京祭祀。但当时的情况,燕王如果亲去,肯定就回不了北平了。燕王就称病,不能前往。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前去祭祀。
燕王膝下就只有这三个儿子,世子也在其中。同时送三子去南京,一来表示自己对祭祀大典的重视。二来其实就是送人质,让朝廷放心。
这三个儿子可都是王妃徐氏亲生,这做母亲的当然不答应。可当时形势所迫,也无其他办法。
虽然说最后这兄弟三个都安全的回转了北平,但是这王妃徐氏心中对这事情一直耿耿于怀。
“爱妃,你看看你,又提这祭祀的事件。这不兄弟三个都好好的回来了吗?”燕王站起来继续说道:“先将这丫头收押,孤王要同两位先生商量一下,看看此事如何善后。”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所说的两位先生自然是指那道衍和袁珙两位。
“王爷,我看也不用再把这丫头关押在王府的大牢中了。这样吧,这丫头就交给我吧。”既然是王妃看上了这秋兰,其它人自然就不好再有微词。王爷本来还有点担心,不过想想这王府中,侍卫本就戒备森严。再加上王妃确实是喜欢这丫头,不好拂了王妃的意。想想本来前面送三个儿子去南京当质子的事情,就搞得王妃很不高兴,今天都借着说秋兰这事情说了王爷一回。王爷想着能让就让让,不要再惹的王妃气恼。
唉,谁叫王爷怕老婆呢?
内监带着秋兰下去了。这边王妃对王爷说道:“王爷,你说要是这陈大人知道他这丫鬟被王府拿住了,会不会来向你求情?”
“那这就要看这陈大人官做的通不通了。”王爷说道:“一般的人,这种事情,躲都来不急。哪会巴巴的往上凑。”
“说不定啊,这个陈大人可就不是一般人啊?”王妃说着,看了看王爷说道。
“孤王看来,那倒不见得。想这陈大人年纪轻轻,却已经做到了六品兵部主事。这些事情,他怎么能不知轻重啊。”
“好啊,王爷,要不妾身就和你打个赌,我看这陈大人一定会来向王爷求情的。要是被我说中了,王爷可得答应我一件事。”
“爱妃的事情,孤王我自然是会答应的,还有什么赌不赌的。”王爷对这王妃向来是宠爱有加。
“那可不一样,其他事情,那是王爷你的恩典。这次可是我自己赢来的。这丫头机灵乖巧,有情有义,我看着很是喜欢。我想收这丫头做了义女!”
王妃这样一说,这燕王还是颇感意外。虽然看的出来这王妃很是喜欢这丫头,但没有想到居然动了收义女的念头。不过这燕王转念一想,陈大人这边还不一定要来相救。这事情成不成那还两说。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
可这后面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燕王的预料。陈大人为了救这个丫鬟,和张信一起差点要兵谏。为了这个丫鬟几乎要和燕王翻脸。
这倒是让燕王大感意外,忙让内事监调来陈士举的履历查看。是以那天陈士举上殿来见燕王的时候,王爷正在研究他的履历呐。
这王爷一看,果然被王妃料中,陈士举来求情救人,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愿赌服输嘛,也就当众收了秋兰做自己的义女。王爷的义女那可就是郡主,都有名号的。王爷一想,这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这南边朝廷的事情,收这义女也是因为这事情机缘巧合而来,就赐号这秋兰为平南郡主。想不日就要对南边用兵,也可以讨个好的口彩。
王妃徐氏收了秋兰这个义女也很是满意。一来确实是喜欢这个丫头,二来也证明了自己眼光不差。
秋兰现在以平南郡主的身份就在王府中居住了下来,每天都要去陪着王妃。要说这秋兰还真的和这王妃徐氏有缘,两人相处的甚是融洽,真如亲生母女一般。
秋兰现在是贵为平南郡主,王妃又对她宠爱有加。只是深居这王府中,见不到陈士举,时常想念,偶尔面露愁容。王妃徐氏见了,她怎么不明白这女儿家的心事,笑着道:“你那小女孩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心事,我做娘的怎能不知。是不是想念陈公子啦,这也容易。改天呐,找个机会求求王爷,招那陈公子作了驸马,也就遂了你的心愿。想这可是王爷的恩典,你那陈公子还不巴巴的赶着来接你啊!”秋兰听见王妃如此说,又是高兴,又是害羞,一张秀脸,涨的通红。
建文元年,
六月,南京城的皇宫内。
建文帝朱允炆端坐在大殿上。殿下站着只两人。
今天的早朝散的特别早。众大臣都退下去之后,皇帝留下他的心腹大臣继续商议。因为是涉及燕王之事,考虑到燕王在朝中耳目甚多,是以只留下皇帝的心腹大臣。
“陛下,邓庸已经招供了,燕王府招兵买马,私自打造兵器,勾结北平地方官员和北平卫的住军,图谋不轨。现下证据确凿,还请陛下圣断,立刻下旨,剥夺燕王护卫,禁锢燕王,不可再拖延,使燕王势力坐大。”上奏之人正是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是太祖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深受建文帝信任,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参知国事。
“现在时局紧急,燕王势力太大,又准备多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臣建议陛下立时下旨削燕王爵位,恐怕迟则生变,只可惜燕王三子眼下也不在京中。不能以此为挟。”兵部尚书齐泰继续上奏道。
其实齐尚书这话不仅是说给建文帝说的,也是说给旁边的黄大人听的。这黄子澄在洪武年间即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那个时候建文帝还是皇太孙,对他及是尊敬,每次见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建文帝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藩之事。
古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齐泰与黄子澄两人都是科甲出身。齐泰是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中的进士。黄子澄在洪武十八年中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三,就是探花。这两人一个是解元,一个是会元加探花,在科甲考场上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入得官场中,一个是太祖钦定的顾命大臣,另一个是东宫伴读。现在又都身居要职,共同参知国政,两人相处起来,关系自然就比较微妙了。
两人虽是共谋削藩之事,不过主张各不相同,齐泰主张先从最强的燕王下手。而这黄子澄却建议先消除其他几个势力弱一些的藩王,对这燕王,用黄大人的话来说就是要“徐图之”。建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黄大人的意见。齐尚书心中自然就有了想法。所以这会再说这燕王的事情,话说出来可就不怎么好听了。
黄子澄科甲出身的读书人,怎么会听不出这齐尚书话里的意思,说道:“我辅佐当今圣上,应当堂堂正正行王道,不可做拿诸王子嗣以为要挟的无德之事,也有伤陛下的圣君之名。礼记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齐大人,我们都熟读圣贤的道德文章,行事亦要按其所行啊。至于这燕王,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被王师所平。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也。”
看来这齐大人和黄大人两位是在建文帝面前较上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