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八荒志 > 大明混一 之第十一章 北上

大明混一 之第十一章 北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八荒志!

眼见着两位大人都这样说了。陈士举也就不好再有什么托词了。反正他也是心里打定了要去的主意。

在一番做作之后,陈士举算是接受了这次任命。赵侍郎和张大人看的出来,也很是高兴。

在赵侍郎府上又坐了半刻钟,陈士举就起身告辞。

其实这陈大人还是年轻了一点,没有把这次事情问仔细,只是知道了表面上此番是陪同张大人上任北平都司,然后巡查沿路。然而护送世子的事情却没有提起。陈大人就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的接受了此次任务。

赵侍郎也不挽留,让张信张大人送陈士举出来。

临走的时候,赵侍郎叮嘱道:“老弟你回去后这几天就收拾准备一下,就这几天兵部的文书就会下来。然后你和张大人就立刻动身北上,这一次可就辛苦老弟你了。”

张大人将陈士举送出赵府门外,然后拱手作别。

接下来几天,兵部主事陈大人都还是照例的去兵部衙门里面当值,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陈府里就忙碌的紧了。

这少爷要远道出差去北平,那这路上,吃的,用的,穿的,还有使唤的都得备下不是。再说了,这少爷从来没有离开过南京城,没有离开过陈府在外面待上一天。一想就觉得这一出去什么都缺,陈老爷带着众人在家里跑前跑后的准备着。恨不得把整个陈府都给他这个宝贝儿子搬上带走。

可能在今天,大家都觉得这陈府上下是不是太夸张了,这南京到北平,也没多远。是啊,现在是不远,虽然说中间隔着一个山东省,明朝时叫山东布政使司。这个山东布政使司管辖的范围就包括了现在的河北和北京。现在坐个高铁,也就几个小时。可是在明朝那个时候,那可是骑马,坐马车过去的,你想想那速度,再怎么也得一、两个月。

所以这路上,吃的,用的,花费着实不少。

果然,在第五日上头,兵部的文书就下来了,当日陈士举也没有等到下职,拿到文书就和张大人打了个招呼,约定第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日的晨时初刻就在这兵部大门前会合,一同起身前往北平。

然后陈大人就打道回了陈府。回府之后就直奔他老爹陈正所住的后堂。

出门远行之前,来拜别一下父母自是应该。那陈正老爷子对儿子自是一番叮嘱,末了老爷子告诉陈士举,这一路上一应物品府中早就给他预备好了。只等到明儿个和他一同上路就好,这些事情就不用他自己去操心了。

这到也好,省了不少事儿,陈士举心里想着。他哪里懂那些,必进明朝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说出门背个包走就是了。哪里须得着预备那许多东西。

不过后来的事情证明,陈士举确实把出门的这个事情想的简单了。

建文元年,春四月。

这天早上,南京兵部衙门大门口停着一支车队,这车队可不是现在的车队,而是马车队。总共有十一架之多。每家架马车都由两匹高头大马拉着。每架车上都配了两个车把势。那些车把势都统一的一身青灰色的短打劲装,看起来精神十足。

在这头一辆车里,兵部车架司六品主事陈士举陈大人由贴身丫鬟秋兰陪同着坐在里面。

你可不要以为这是那只准备去北平的兵部车队,其实这只是陈府上给陈大人张罗安排的随行车队。

这车队停在兵部衙门的大门前,引得不少官员都来驻足观看。等到张大人出来一看,也是吓了一跳。

那张大人其实就一人一马,外带了十几个亲随的兵丁,哪里比的上陈大人车队的这个架势。

其实这陈士举也是无奈,他哪里知道父亲给他安排的这样引人注目,这十一架大车中,吃喝用度,全都准备得妥妥当当,还一定要陈大人带上贴身丫鬟秋兰,说是路上没人服侍,怕少爷不习惯。

赵侍郎出的兵部来为两位大人送行,看到这情况也是先被吓了一跳。想不到这公子哥儿家里给准备了如此多的东西。本想说他两句,不过心下忽然想起一事,也就不再打算说些什么了。

告辞了赵侍郎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大人和张大人带着这个大队呼拉拉的一起上路。

不一刻,在南京城门前,陈士举下的车来,给守城军士出示了兵部的文书,以及自己的官凭,那守城军士属五城兵马司,本就是兵部该管,一看是兵部主事陈大人带队。况且有兵部文书在,那就立马开门放行。

只见得南京城门大开,兵部六品主事陈大人领着十二架大车,陪同着北平都司都指挥佥事张大人,带着十几个亲兵,穿过城门洞,朝北平出发。

嗯,等一下,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陈大人在兵部衙门大门前一共是十一架马车啊。那张大人只是一人一马,外带十几个亲兵而已,那这现在出城的时候怎么就多了一架马车了。

还记得赵侍郎在兵部门前送别两位大人时候的欲言又止吧。

没错,这多的一架大车就是赵侍郎安排进去的,而车上坐着的正是燕王世子朱高炽。

要说这也是天意。谁都没有料到陈府会给陈大人准备这么大的一个车队。

那赵侍郎也是事得其惠,乘机把世子的车架藏在这车队中,跟着混出城去,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陈士举是第一次离开南京城,一路上可以说是既新奇又高兴。先前两天还在车上和秋兰有说有笑的,可到第三天,就受不了,吼着不想坐车了,下的车来非要和张信一起骑马。

明朝那个时候的马车可比不得现在的车,主要是基本没有减震,再加上车轮就是实木的外面包上一圈铁皮。那个时候的路面也是和现在的无法相比。坐在车里面难免会颠簸,半天一天的还勉强可以,时间一长人都会受不了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马车一般速度都不能太快,快了颠簸会加剧,人在车里更难受。还有一样就是连续坐车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多也就一个半小时辰,就要停车休息一下,车上的人必须要下来活动一下。

这陈士举哪里有这些经验,还当着是火车的卧铺,在车上躺着,颠了两天。骨头都被颠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