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66章 第66章

第66章 第66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刘方杰回头问道:“怎么样,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有赵知县在,应当顺利的。”

“师父,  已经定下来了,  每一季都送,  之后这贡品的队伍去京城,  一路坦途。”谢继宁笑着说。

刘方杰道:“你这是贡品,  沿路的官员通常都会开方便之门,这其中有颇多好处,松花蛋作为贡品,  倒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先帝尚在的时候,  长江有一种鱼离水难活,  为了送鱼到京,劳民伤财,  先帝体恤民众,  这才废除这种贡品,并且对光禄寺采购一件事大力整治,所以如今对地方上来说,  贡品不在是之前那般为难了。”

“师父,  这松花蛋取材简单,  虽然我今天特地报了很多香料,  但是这些都可用可不用,  我如今有了贡品的名头,  谢家甚至板桥,更有甚怀安县的商品都会被带动,师父,  这对于怀安县来说是一个大好的发展的机会。”

“咱们可以借着此次机会,寻找出怀安县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产品,特产,然后把他和松花蛋一起搭配,一旦有大商人来采购松花蛋,就推介其他的东西,如此不愁民不富裕。”

刘方杰道:“怎能如此,官府这么能参与经商,如果官府不参与,怀安县并没有如此仁义的大商人。”

谢继宁干脆坐下,拿出书箱里面的笔墨,然后一边列条列,一边说:“师父,就比如说,我家的松花蛋,这是我家的秘方,但是有一些地方是一族一个特产,比如我姑姑家那边就是竹编特别好,竹编的销量好这个就可以带动一族的发展。”

“说会我家的松花蛋,我家不光我自家养鸡,族里很多人家养鸡供应我家,通过养鸡,短短的几个月,族里很多人家已经挣到往年一年的钱,这些钱族里会去买东西,那些卖东西的将东西卖出去也是赚钱,这样就是循环,这个循环当中,大家都赚钱,大家都改变了生活,能吃饱穿暖了。”

“况且我家的一个松花蛋的作坊,不单单收鸡蛋,还收稻糠,收包装的框,帮忙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养活了谢家,李家、周边的很多的人。所以师父,如果怀安县大部分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可以流通出去那么很多人的生活都会改变,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这并非低价买高家卖,算不得经商。”

谢继宁的话很简单,但是刘方杰却颇多思考,他曾经担任地方父母官多年,当官的时候秉承传统的思想以农为本,所以都是巡行乡间,劝课农桑、兴修学校、修建桥梁、整修道路、体恤孤老等等。

刘方杰一直以为为官就是如此,之前刘方杰为官也颇有声誉,他对此颇为自得,结果谢继宁的想法让刘方杰明白,自己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刘方杰道:“你将这些想法记下来,明天我邀请赵大人王县丞还有书院的夫子们一起讨论此事。”

谢继宁点头答应说道:“师父,明天过后需要回家一次,回家调整一下家里的规划,我爹娘他们没有经历过,不太懂这些。

“是要好好处理,刘管家和我说,你家已经越来越顺畅了,你师母还打算将家里庄子也如同你的庄子一般管理,将鸡鸭猪都养上,肥料都积上。”

“我只是制定了流程,是刘管家他们严格执行,还多谢师父让刘管家他们帮我。”

“他们也高兴帮你,你快去将刚才的想法好好的整理一下,明天要好好的在其他人面前表现。”

谢继宁连忙告退,刘方杰慢慢的喝茶,静安拿着一件衣服出来说道:“都已经深秋,快要立冬了,这天冷你还是要多穿衣服。”

刘方杰道:“我收了一个好徒弟啊!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咱们宁哥儿小小年纪就要做大事了,宁哥儿这行事,倒是和赵知县凑到了一起了。

静安不解的问道:“怎么了,宁哥儿今天见京城的人,发生了什么。”

刘方杰见静安担心的看着自己,忙笑着说道:“是好事情,宁哥儿年纪虽然小,但是我看谢家在他的掌控下蒸蒸日上,比当年我们自己成家立业当家的时候都能干,由小见大,宁哥儿说的这件事情倒是颇能行的。”

谢继宁没有让刘方杰失望,谢继宁根据记忆里面读到的新闻,还有结合怀安县实际情况,连夜写了一份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百姓致富的可行性报告。

刘方杰看着谢继宁厚厚的一沓资料从书箱里面拿出来,见怪不怪,也就坐下喝茶,也不查看。

专讲《易》的夫子周克明笑着说道:“你昨天使人来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到底所谓何事啊?”

刘方杰道:“等大家都来了,你就知道了。”

“你呀,还是喜欢卖关子,李兄你说是吧?”原来李伯谨带着徒弟张有方、孙子李道明进来了,小辈都纷纷见礼,对于周克明的话,李伯谨唔了一声,作为回答。

反倒是李道明特地向谢继宁介绍道:“宁哥儿,这是我的师叔,他如今在玄字极。”

谢继宁连忙行礼道:“小生谢继宁见过这位师兄,”

张有方十七十八岁左右的样子,性格和他师父颇为相似,一看就颇为成熟老道,见谢继宁向自己打招呼,也严谨的回礼道:“谢师弟,我叫张友方。”

陆陆续续的,几位夫子到了,大都带上自己的晚辈或者徒弟,所以当应文悄悄向谢继宁介绍秦弘厚的时候,谢继宁颇有一些惊讶,秦弘厚是曾朝节曾夫子带来的,但是他不是曾夫子的徒弟,而且曾夫子已经带来了两个晚辈了,还带一个不是徒弟的人,显然不太符合潜规则。

应文接着介绍道:“秦师兄文采飞扬,小小年纪就已经考过了秀才了,极有天分,夫子颇为赞誉,他还是威宁县县令的公子,所以平时在书院人缘也颇好。”

谢继宁恍然大悟,自己有才华,家世还挺好。

谢继宁和应文、李道明、周良才几个小伙伴一起上前给曾夫子见礼,又见过秦弘厚这位师兄,秦弘厚轻哼一声,低沉的声音在谢继宁的旁边道:“谢继宁,你不知道我,我倒是知道你,慕名已久。”

谢继宁感觉这话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原因,只笑笑,没有在说话,心想下去打听一下这位师兄的具体情况。

很快,赵知县带着李师爷还有王县丞就来了,大人们一番寒暄,王青云也连忙过来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说话。

赵知县直接开口问道:“刘院长,你特地将我们大家都邀请到到书院,所谓何事情啊!”大家都纷纷停下,期盼的看着刘方杰。

刘方杰道:“日前,我徒儿族里的松花蛋成了贡品一事,诸位应当有所耳闻。”

王县丞说道:“此事是经过了县衙的,倒也算是好事,这几个月,谢家的铺子缴税不少。”

刘方杰说道:“我徒弟,谢家子,就此有一些想法,我听了之后颇有感悟,特地邀请大家来听一下。”

赵知县好奇的说道:“哦,原来如此,不知谢案首有何建言啊。”

谢继宁拿出了大学公共报告厅作报告的架势,认真的将报告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脸正经的说道:“诸位大人,诸位夫子,诸位同窗,大家好,我这个建言的主题是‘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在今年,板桥地区的谢家湾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改变离不开几件事……”

大家一开始有点懵,结果不一会儿都听了进去,谢继宁从谢家湾开始积肥说起了,说到稻田养鱼,说道自家的松花蛋,养殖,等等给自家给族里甚至周边的几姓带来的良好影响。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谢继宁都举例子,列数据来说明,曾经吃不饱饭,冬天会有很多老人熬不过去,但是今年,至少大家都能吃饱了,大家也都能买上一件新衣服,板桥集上现在热闹堪比桥头,布还有吃食的生意都好极了,甚至有人拉牛骡子这样的大件来集上了。

谢继宁用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将为什么要发展产业,县里可以为农业产业发展做什么,如何做等等的方向大致简单的说一下。

说完,就到了提问时间,只见一脸严肃的王县丞最心急,连忙问道:“板桥当真变化如此之大,”

刘方杰心疼徒弟一口气都没歇,就自己回答道:“宁哥族里发展有目共睹,之前为稻田养鱼之事,知县大人和我一起下去过的,的确,板桥地区变化很大。”

赵知县也点头道:“很多人都面色红润。”面色红润就代表大家至少能吃饱,这是县城人才有的精神面貌,大家都知道,怀安县这个穷地方的普通底层百姓是什么样子的,大多麻木不仁,面黄肌瘦,而赵知县说大家面色红润,说明谢家湾的日子真的过得不错。

几位夫子也开始讨论起来,纷纷赞扬谢继宁,秦弘厚对着刘方杰热情的说道:“夫子高明,轻轻点播就让谢师弟家改头换面,一脚踏入富裕生活,夫子的举措,大义高明。谢师弟,刘夫子对你真的关怀备至,倾囊相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