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美食家孔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嘻哈二将说历史!
十六籽,吃了吗?:凤九狼
十六籽:没呢,你呢?
我不光吃了,我吃的还不能随便吃点。要不对不起我的胃呀:凤九狼
十六籽:吃饭而已,只是为了充饥果腹,要那么细致做什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孔子当年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凤九狼
十六籽:呦,孔子那可是大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照你这么说,怎么还是个吃货不成?
孔子是一代圣人,但抛开这些光环,他跟平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对吃喝也很讲究。在我等贪食后辈看来,孔子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美食家,其在美食方面的思想和细致要求,深刻影响,或者说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的美食传统,丝毫不亚于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凤九狼
十六籽:说的这么邪乎
不但是孔子,孔子和他的门徒所组成的儒士群体在当时都是以“贪吃”著称的。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提倡节俭的墨家就曾攻击儒家,说他们是一帮“汤食之徒”,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职业蹭饭的”。这可不是凭空诋毁孔圣人,岂不见子曾经曰过:“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也就是说,遇到饭局必须正经地当回事,正装出席更是必须的。
:凤九狼
十六籽:这以前还真不知道,没想到孔子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孔子的美食主张主要记录在《论语》中,特别是《乡党篇》中,总结起来约有20多条。现在美食界还在提倡“家常菜精做、粗菜细做”,这其实和孔夫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主张是一脉相沿的。于是,精品意识第一次深入到了饮食中去,有了这种意识,才有了辉煌灿烂、冠绝世界的中国美食的起点。:凤九狼
十六籽:这吃还吃出高度来了?
你以为呢?孔子还对饮食的卫生标准第一次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还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讲究不吃腐烂变质变味的食物,这和现代卫生标准是相通的。在食物匮乏的时代,能有这样见解,的确非常难得。孔子对烹饪的火候也提出了标准。他说过“失饪不食”,即火候不对、过或者不够都不吃。还有一句叫做“失时不食”。:凤九狼
十六籽:这什么意思?
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不到时候就吃即是违背“天时”,比如反季节蔬菜等,这都是经过现代科学验证过的。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食用原本不产于这个地方的食物也是一种“失时”。“时”还有一个要求,即按时吃饭。一日三餐,如果按时去吃,就会很香。而如果不按时吃饭,只吃宵夜不吃晚饭,不吃早饭只吃午餐,不吃晚餐以蔬果果腹等,也叫“失时”。这样吃饭味道肯定不会比按时吃更好,而且还会引起胃病,进而更加影响胃口。实际上,“时”已经成为中华饮食的一个重要标准。比如,《黄帝内经》提出,日常饮食要符合“四时月令”。仔细回想一下,为什么十六籽时候没有大棚蔬菜,都是吃时令蔬菜,反而感觉特别香?而现在,按照自然生长周期成熟的蔬菜味道依然要胜过反季节蔬菜,其原因也在于反季节生长的东西都是失其本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礼记·内则》提出:“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调和食物要看四季的气候:食物宜温,羹宜热,酱宜凉,饮宜冷;味道的调配也需遵行节律:春季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辣味,冬季多用咸味,而且要用温润、甘甜的调料来调和。这都是对“时”这一概念的深度阐发。:凤九狼
十六籽:这孔子真是把美食研究到骨子里去了。
何止这些,?孔子对刀工也有要求:“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要求各类肉食搭配专门的肉酱,如果肉和酱搭配不合宜,也是不吃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烤肉吃得比较多,所以,酱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而孔子对味道调和是很挑剔的。有趣的是,孔子两千多年提出的标准居然和如今法国大餐的要求不谋而合。法国菜要求什么菜配什么酒,一般的规矩是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烹什么肉就用什么汤,比如,烹鸡肉用鸡汤,烹牛肉就最好用牛肉汤。:凤九狼
十六籽:
到底是大思想家,这简单入口的东西都能研究出这么多学问,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那是,正所谓孔府美食集天下,儒礼珍馐万古传。劝说世人万般好,莫若懒汉莫等闲。:凤九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