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之女王陛下 > 清穿之女王陛下 第32节

清穿之女王陛下 第3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女王陛下!

就在大清的官兵惊恐万分的时候,客栈内的华夏军队与刚到达的华夏军队里应外合,全部包围了大清的官兵。

“投降者,放下武器;不从者,格杀勿论!”暗一对着大清的官兵沉声喝到。

看着对方的人,大清的官兵也只能默默地放下武器,还有个别想趁机逃出去的都被当场格杀,以至于后面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解决了外面看守的人,暗一进入客栈觐见女王陛下。

“参见陛下,属下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这次你表现的不错,不但无过还有功,我应该嘉奖你。情况如何?”瑾宁坐在书桌后面细细地品着茶,一点也看不出被围困的狼狈。

暗一看着陛下的从容,心下更是佩服,有几人能在这等情况下还面不改色,淡然处之,“启禀陛下,影五大人带领海军于昨天到达天津附近海域,属下带着陆军等趁着夜色登陆,然后赶到京城。影五大人控制海军,随时等候您的命令。”

瑾宁听到人员已经到齐,对着皇宫的方向嘲讽一笑,希望你们喜欢我给你们准备的惊喜。

而皇宫御书房里,九门提督在收到有华夏军队破城门而入的消息,吓得惊慌失措,马上递牌子进宫,将消息呈报给康熙。

康熙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废物,在京城什么时候多出一支军队都不知道,那若是有人要谋反,等他们打入皇宫你才能发现?”

听到康熙的话,九门提督立刻跪下请罪“奴才罪该万死,只是这华夏的军队是在今天突然冲进城门的时候才发现,奴才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康熙听到这话 拿起桌上的茶杯向下掷去,九门提督知道今日华夏破城门而入,自己怕是乌沙不保,更有甚者可能要一死谢罪。所以看到皇上扔过来的茶杯也不敢躲,直接被砸中脑门,鲜红的血顿时冒出。

康熙砸完杯子后情绪缓和了下来,“华夏来了多少人?”

九门提督身影顿了一下,跪伏在地“大概有五万人。”

“五万人!朕从丰台大营调军两万,你们一个个推脱说是没有军饷,没有粮草,至今还没到达。现在华夏五万人能在你们眼皮底下不知不觉地到达京城,等人家打上门来了才发现,朕要你们何用?”

康熙本想着吩咐大阿哥领兵前去,又想起太子和几位阿哥目前都被华夏扣押,再加上他们援军已经到达,现在连最后威胁都没有了。心里一阵恼怒,只能让人去传华夏那位进宫和谈。

瑾宁看着前来传旨的人,挑了挑眉,“这进宫就不必了。这大清的皇宫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若是再像上次那样把刺杀大清皇帝的罪名扣我头上,那我可解释不清楚。我胆小,还是不进宫了,若是大清想和谈,那来此处谈即刻。当然了,若是陛下觉得危险也可以不来,毕竟安全比较重要不是吗?”

前来宣旨的公公听到这位的话冷汗直冒,这,他要如何回去复旨?要是把这话回去转述给皇上,只怕一个大不敬之罪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公公在纠结与惶恐之中离开了客栈。

在客栈里的众位阿哥今日也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喧闹声,一般人是不敢来这边吵闹的,如此大的喧闹声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几人心急如焚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皇阿玛派人来救他们了?但是华夏的人就跟和锯嘴葫芦似的,问十句话,有可能一句话也不搭理你。几位阿哥不说娇生惯养,那也是锦衣玉食,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但是形势如此,只能盼着大清与华夏之间能够谈拢,不然估计他们就危险了。

瑾宁在拒绝了进宫之后,开始和影一商谈着什么。康熙在宫人回宫复旨说那位不可能前来的时候怒气横生,但是又无可奈奈何,召来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解决的办法。

“奴才认为华夏与我大清实属误会,不若两方和谈,共通商议解除误会。”

“臣附议。”

“皇上,目前太子和众位阿哥都在他们手上,若是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奴才认为可派人从中斡旋,再由皇上亲自和谈。”

最后康熙决定先派人过去从中斡旋,再进行和谈,否则双方目前势跋弩张,不利于和谈。

瑾宁不久便看到了康熙派来的人,这人也识时务,态度恭谦,还会套近乎,说是瑾宁额娘家的什么舅姥爷。瑾宁也没有多话,让影一将自己拟订的和谈条件拿给对方,让他回去呈给康熙。

看着上面写着的什么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条件,这位官员心头一跳,这位还真是不含糊,可是若是将这个呈给皇上,估计御书房内会被皇上的怒火笼罩。

康熙看了一眼瑾宁提的条件,往桌上一丢,怒斥道“这等欺人太甚,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太子和众位阿哥救出,到时候直接处决了他们。”

于是大清众人开始寻找高手,将太子和众位阿哥救出。只是高手哪里那么好找,好不容易凑集了几名武功高手,想趁着夜色,潜入华夏的住处,不动声色地将人一一救出。但是不曾想,当也要来临的时候,所谓的高手人刚潜入便被暗卫发现,让暗卫的人睁只眼闭只眼放到了关押大清几位阿哥的地方,还没等这几位高兴,便暗卫被当着众位阿哥的面被全部打断了腿,说是进来行刺女王陛下的刺客 ,扔到了皇宫门口。在场的都是人精,都知道这些人其实是来救他们的,但是被华夏的人当做立威的工具,给了大清一个下马威。

而在皇宫的康熙收到消息派去的人都被打断腿,扔到皇宫门口,甚为恼怒,但是还不能承认这些人是自己派去的,只能在御书房阴沉着脸。

就在康熙还在想办法怎么救出太子和众位阿哥的时候,在天津附近海域停靠的影五收到了主上的消息,命所有的战舰一字排开,径直开往天津码头。

到达码头的时候还是白天,这个时候的码头和上一次不一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所以远远看到这个巨大的东西靠近的时候,百姓都吓得四处逃散。胆大一些的还停留了一下观察对方是径直朝此处过来,也慌不择路地跑了。有一些人记起这是华夏的人来的时候坐的吧?

十艘华夏的战舰一字排开是何等气魄,一时间码头气氛变得安静而不安,看对方来势汹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70章

持续(2)

华夏的十艘战舰一时间让整个码头的人惊慌失措,四处匮逃。但是战舰在离码头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 然后只听见战舰上传来了清晰的声音“大清皇帝无故围禁我华夏女王陛下, 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奉女王陛下命令, 需对大清还以颜色,故对天津码头实行军事破坏, 以示警告,若是再冥顽不灵, 则倾华夏之兵以覆之。”

话音落下之后,战舰上的炮台开始对准天津码头的建筑,以及沿线的炮台, 开火。顿时整个码头轰鸣声响彻云霄, 整个天津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纷纷携家带口收拾细软, 投奔亲戚去了, 就怕之后若是再有什么事情,华夏再直接从天津打进大清, 那天津将是最危险的地方。

在破坏了沿线的炮台之后, 华夏的军舰并没有撤退, 而是依然停驻在原地,所以附近的百姓经过刚才的轰炸之后也不敢贸然上前。

天津码头遭遇华夏军舰轰炸造成沿线的炮台全部被破坏的消息一天之内就传到了京城。而轰炸的原因众人也是议论纷纷, 之前官兵包围华夏住所的事情众人都是看到的, 那这个皇上想控制人家华夏的女王这件事情恐怕是真的了, 这就难怪人家有这种反应了。

康熙听到天津传来被华夏轰炸的消息,惊恐交加, 之前对华夏那位的强硬也是因为华夏正在陷入和欧洲以及R国的战争之中,应该是不会在想招惹大清。而且在清楚了那位的身份之后,之前的神秘业已褪去,想着她以前看到爱新觉罗家的人还不是磕头行礼?自觉虽然如今已经成为华夏的女王,但是在自己面前还是那个可以随意掌控的小女孩。

但是华夏的这一次动作让康熙彻底明白,那位之前的好脾气并非随意可欺,对方是手握重权的一国君主,若是惹恼了对方,恐怕大清也将陷入和R国一样的境地。但是华夏下一步将会如何 ?是像对待Y国等国家一样直接开战,还是继续和谈?可如今大清和华夏之间势如水火,一触即发,不知当如何解决这次的事情,康熙和众位大臣都在绞尽脑汁的思索着。

而在欧洲那边,持续的战火已经让意国等四国苟延残喘,影四带着华夏的军队已经拿下了意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在华夏的精良装备以及卓越的军事能力下,意国的军队遇到华夏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直接投降。

就在华夏这边的军队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意国的时候,意国国王领着剩下的残余部队宣布投降。至此,意国的战火停止,华夏控制整个意国。

同时地,就在沙俄和斗牛国的战争进入尾声的时候,斗牛国也宣布了投降,沙俄控制了整个斗牛国。四国联合中的两大国家已经投降,剩下的两个国家在挣扎之下,陆续宣布投降。

瑾宁在收到意国投降的消息,授权影四全权代表华夏与各国交涉战后事宜。在与其他三国达成协议后决定,各国代表齐聚意国米城共同协商战后事宜。

八国齐集米城,还有前来见证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前往,一时间米城从原来的战火连天的萧条变得盛况空前。

“多日不见,您的风采更胜从前了,叶将军。”Y国的代表卡尔将军见到影四,热情地寒暄着。

“谢谢夸奖,不过战事繁忙,我们华夏勉力而为,实在是不如Y国的神勇。”

“您可是谦虚了,华夏的武器可谓是让人闻风丧胆,且我们听说这次华夏的突击队表现非常出色,各种地形的战斗都能适应,实在是令我等惭愧,无颜面见沙皇陛下。”在一旁的沙俄代表听到影四的话连忙夸赞道。

一方面是出于两国的应酬但是更多的是出于心底的夸赞,这次华夏在战场的表现彻底颠覆以前欧洲对于华夏海军实力最强的印象。不仅仅是海军最强,这一次的陆战中华夏陆军以无坚不摧的形式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打得意国溃不成军。并且华夏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形象令各国佩服。虽是战争,但是并不盲目地屠杀无辜百姓,面对军队投降亦是不会赶尽杀绝,所以意国才会投降。

经过这次的战争,华夏的军事实力在各国心里不断提升,不敢再存着侥幸的心里去惹恼华夏国。

会议场内是一个长状的会议桌,在所有的人都到齐之后,战胜国坐在会议桌的一侧,战败国坐在会议桌的另外一边,双方的代表都当面对着面坐着,等所有的人都到就坐后,会议就马上开始了。

会议是由华夏国主持,首先由华夏国的代表讲话。影四收起平时的笑容,庄重严肃地说道“这次战事的起因是R国无端授意其军人对华夏的商船进行劫杀。虽无人员伤亡,但这是对华夏国威的挑衅。且其不知收敛,到处宣扬华夏威胁论,并蛊惑葡、意等四国对华夏宣战。此乃四国联军与四国同盟交战的导火索。故此次商讨战后秩序,华夏亦会对R国的进行审判,不知各国可有意见?”

听到影四的话,各国纷纷赞成,特别是战败国。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R国从中挑拨,让他们挡住同盟四国的炮火,R国休想独善其身。

意国的代表面无表情地说道“对于R国我们也是受到了他们的挑拨,真次的战火R国要负主要责任,审判R国我们十分赞成。”

随后各战败国也纷纷开口表示,R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责任不可推卸,对R国进行惩处也是对那些挑动本次战争的罪魁祸首的警告,赞成对R国进行裁决。

“既然如此,那将由四国同盟组成军事审判庭对R国的天皇以及参与劫船事件中的军人进行审判。所以,对R国的裁决将过后再进行。现在,就四国联军一事进行协商,经华夏、沙俄、Y国、F国讨论,决定四国联军每个国家赔偿3千万两白银,作为同盟国军事费用的赔偿。同时,直布罗陀海峡归属沙俄,风车国北部划入Y国的属地,好望角归属F国,而华夏将在葡、意等四国每个国家分别开设3个通商口岸,华夏在此四国内经商不用缴纳任何收税等。”

说着,影四将会议之前和各国商议好的协议拿了出来,递给其他的七个国家。而战败国听到这些条件,一筹莫展却又无计可施。

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西亚的重要通道,其原本的归属地是斗牛国,这一次沙俄提出要直布罗陀海峡的归属权令包括华夏在内的国家都十分惊讶。

沙俄的地幅辽阔,且陆军骁勇善战,但是海军优势并不明显。这一次提出要直布罗陀海峡看来沙俄是打算强大海军,要在非洲和西亚地区分一杯羹,Y国和F国这样一想,纷纷警惕着沙俄。

Y国提出了要风车国北部的土地,在此之前风车国与Y国在北部土地的归属上产生过多次摩擦甚至战争,这一次趁着战争的胜利,Y国提出了这一要求,也在各国的意料之中。

F国则是提出要葡国占领的好望角,好望角地处非洲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驻地,F国提出好望角的归属权着实令葡国很心痛,但是再不情愿也没有办法挽回,毕竟国内的同盟国军队还没有撤离,说是协商,但是也没有反对的权利。

华夏并没有队四国联军的领土等做出什么要求,因为华夏不需要通过对外殖民扩张的方式来发展,瑾宁觉得华夏对外贸易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华夏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华夏的商品在国内的市场已经无法再扩大,所以只能扩大海外市场。所幸华夏的产品在各国还是很受欢迎的,因此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华夏还在不断地扩大市场,因为华夏之后需要的市场更大,所以在对大清、欧洲等地都是以商贸为主,并且因为华夏并没有拿到领土归属,所以这次的赔偿有一半归属华夏,其余的三国按出兵的多少来分配。

几个国家都看完了协议上的内容,战胜国笑容满面,而战败国也是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不仅是要割让部分属地,还有巨额的赔偿款,这让战败国是怎么也挤不出一个微笑,但是也只能咬着牙签了。

签署完协议之后,各国心思各异地盘算着,战胜国急着回去清点自己的战利品,战败国急着回去收拾残局,自己的国家经历过一场战争,现在都是断壁残垣。

所以在签完了之后,华夏与几个战胜国就R国的问题进行协商,其余三国表示R国的行径毋庸置疑地挑起了本次的大规模战争,华夏对R国做任何的惩戒他们都会支持,然后与华夏达成了对R国的审判地点,在审判地点选在R国。四国的人一同出席审判会议,到时候将对R国的行为做出审判。

之后各国简单地和前来见证的国家寒暄一番以及感谢前来见证,就结束了这次的会议,各自打道回府,而同盟国的人也开始从战场撤兵回国。

欧洲的其他国家收到八国签订米城条约的消息,都对自己当时保持中立感到庆幸,同时也对华夏的军事实力感到恐惧。从意国传来的消息,华夏的军队武器根本不是他们能抗衡的,再加上华夏那些可怕的军舰。各国纷纷对华夏进行猜测,华夏是否还有其他自己不曾见过的新兴武器?若是华夏想要攻打自己的国家,那自己还有没有反抗的能力。

各国真的是越想越觉得华夏深不可测,纷纷把华夏列为最危险的国家,对华夏颇为忌惮。

第71章

对峙

在各国在米城进行协谈的时候,大清的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北边的城市对于华夏和大清的冲突都得到了一些消息。之后华夏炮轰天津码头, 封锁天津附近海域的消息传来更是让百姓人心惶惶。

特别是在靠近天津的城市, 市井传说中华夏有着铜皮铁骨的巨大怪物,还可以说话, 最后还毁掉炮台等,谁谁当时就在码头, 都听到了,各种流言层出不穷。

而在这时候,天地会等组织也开始散布了满清鞑子贪得无厌, 与国外的强国交恶, 人家这是要讨回公道,这罪魁祸首就是满清鞑子, 只有推翻了他们, 才能避免这场可怕的战争,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些人受到流言的影响, 开始加入天地会等反清复明的组织, 在清廷势力较弱的地区挑起百姓对清廷的不满, 进而暗杀一些在民间名声不好的官员,一时间, 这些组织在民间的名声大涨, 让清廷很是头疼。

与此同时, 在广城附近海域出现几层楼高的东西在快速地靠近广城。广城码头上的百姓看到远处快速驶来的巨形怪物,纷纷落荒而逃。

出现在广城码头附近的正式由影二从华夏带来的定海水师, 以及部分华夏的军队。在接到女王陛下被围困大清的消息,影二与影三就按照影一的命令迅速交接各自手上的工作,由影二带着定海水师到达大清的南部沿海地区,配合其他人的行动。

这次的对欧洲和R国的战争为了低调一些,派出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在华夏的本土还有大部分的水师以及军队。所以,影二收到消息当机立断带着定海水师前往广城附近海域,而军部的血一则带着远洋水师前往大清东南沿海的浙省海域。

华夏的两支水师出现在大清面前的时候,沿岸的百姓仓惶逃走,最近他们也听说了大清和华夏的形势严峻,随时可能会爆发一场战争,而且华夏的武器十分可怕。听到这些的时候他们是担忧的,但是也觉得大清毕竟是天*朝上国,应对一场战争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传说中可怕的武器,众人也只是觉得是谣言而已,但是当华夏巨大的战舰出现的时候,他们才觉得,这是真的啊,这已经不止是可怕可以形容了。

在场面一片混乱的时候,华夏的战舰上传来了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是华夏的定海水师,大清皇帝对我华夏的女王陛下不敬,妄图对女王陛下不利。我华夏之国威神圣不可侵犯,损我国威着,定倾华夏之力以覆之!”

随后,对着沿岸的炮台以及重要建筑开炮,顷刻间,繁华喧嚣的城市变得破败死寂,百姓纷纷收拾细软,投奔亲戚。华夏的战舰炸毁的大都是建筑,人员伤亡但是很少,但是见识到华夏军舰可怕的大清百姓此时只想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殊不见,华夏的战舰在轰炸完之后并没有撤离,而是停在附近的海域。

对于康熙来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津的事件刚刚平复了百姓的情绪,现在华夏又对广城、浙省进行攻击,恐怕天地会等又会借此机会壮大势力,对大清不利。但是目前几乎所有成年的皇子都被华夏扣押,剩下的几个哪里能担得起这些。

而且,就目前华夏的态度来看,是不能善了了。听着下面的人汇报出现的大量华夏军舰 ,康熙感到焦头烂额。华夏应对欧洲那边的事情是采用四国同盟共同抵御四国联军的威胁,所以自己和其他的国家才会觉得华夏的兵力是不足以抗衡四国联军的。但是以现在华夏出现的海军,以及其态度来观望,华夏的兵力绝不可能仅是各国看到的那些。

华夏这是在隐藏实力啊,而大清却一头栽了下去 ,若是再等欧洲的战事结束,华夏的军队缓过来,那大清危矣!想到这里,康熙不由得冒出了冷汗。还有现在大清的各反清势力又开始死灰复燃,煽动百姓,刺杀官员,大清的民心有所下降。

大清从建立到传到他这里也不过区区五十多年的时间,若是真的毁在自己的手里,那自己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到了这个时候,恐怕什么皇帝的威压也顾不得了,更何况,连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对方的手里。康熙想着,连夜召集官员进宫讨论政事去了。

华夏的几支水师还在原地待命,岸上的大清官兵只能日夜看守,防止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这天夜里,在日夜看守了华夏的军舰几天之后,大清的官兵疲惫不堪,加上华夏的军舰并没有什么异动,所以警惕心都下降了。

入夜后的码头除了看守的官兵昏昏欲睡之外一片死寂,朦胧的夜色隐约中可以看到水面荡起的微波,一艘艘小船在水面悄悄地往岸上划去。

这是华夏的突击队在登陆,在全部的队员都顺利登陆之后,突击队的人解决了看守的官兵,然后向军舰打了几个手势,片刻之后,水面更多的小船向岸上驶来。

在众人的睡梦之中,华夏的几万陆军已经悄悄地登陆,并向城中杀去。看守城门的人还来不及示警,便被一闪而过的寒光给解决了。

打开了城门之后,华夏军队直取知府府邸,路上遇到巡逻的官兵,又是一阵地厮杀,而当地的知府便是在这喊杀声中被惊醒了 。

最近因为华夏的事情让其胆战心惊,夜不能寐,好不容易这回累得睡着了,却被一片的喊杀声吵醒。一听这声音,知府心知不好,恐怕是华夏这边有异动。马上起来穿好衣服,让人探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但是还不等探查的人走到门口,便看到奴仆惊慌地跑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喊道“大人,不好了,大人!出大事了!”

“这慌慌张张的样子,成何体统?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快快道来。”知府深知若不是什么大事,自家的奴仆也不敢深夜在此大喊大叫,遂直接呵斥对方然后问道。

“大人,那华夏的军队打进来了!此刻正在外面包围着,和官兵在打着呢!请大人示下该如何定夺?”

该如何定夺?自己也想知道要怎么办?看华夏国来势汹汹的样子 ,就怕他们一个不留,到时候整个广城就会变成一个死城啊!但是若是降了,到时候恐怕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自己的家人也逃不过被诛九族的下场!

想到这些,知府一咬牙,让所有的人,包括官兵和家丁誓死抵抗,决不投降!但是以区区几百官兵和一些普通家丁怎么可能阻挡得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呢?所以,华夏的军队不出半个时辰便拿下了整个府邸,控制住所有的人,至此,整个广城已经落入华夏的控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